查看原文
其他

意识形态与人的自由

2015-11-23 马各 无处不哲学




无处不哲学编辑 / 作者:马各 / 来源:澎湃网


■ 一旦人停止了思考,人也就失去了自我,所以逃避自我的最佳的方式,就是人停止思考,为什么意识形态可以操控人?是因为这套意义的体系提供了一种标准答案,可以让人停止思考,从而完成对人逃避自我的欲求的 迎合与回应。

■ 人有选择余地的是:人可以对这种控制我们自身行为的意识进行反思,或者不进行反思,而这种对意识本身的反思,就可以叫做思考。



意识形态与人的自由


1为什么不是五大名著

  很多人喜欢操着这样一些话语来说话,比如你看过“四大名著”吗?比如“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还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诸如此类,这样的一些概念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话语系统里,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如果你问他:这四大名著是谁评的?为什么是四大而不是五大或者六大?为什么偏偏《红楼梦》是四大之一而 不是《金瓶梅》?这些人一定会愕然,然后脑子里一片空白,恼羞成怒之下可能就会说:这是大家公认的,你瞎问什么?那么谁又是大家呢?被“教育”得比较好 的,可能还会给你背诵几段某某教科书中的评价。


  通过这些人的反应,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其实他们自己对这些东西的了解也很少,而当他们不假思索地把这些书认作为“名著”,并在自己的话语中频繁使用的时候,说明这种话语已构成他潜意识中的意义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才会不加反思和质疑、当作理所当然一样地频繁使用它,以至于当你对此发出质疑的时候,他甚至怀 疑你是不是像他一样的“正常人”。


  任何一种话语,都包含着“说话”的人的某种意图,当某一种话语成为了大众的不加反思的潜意识的一部分,也就意味着本该是每个人独特的意识被这种话语创造 者的一种统一的意识所取代,并使话语的对象按照他的意图来理解周围的世界,由此这种话语的创造者达到了他“说话”的目的。意识它涉及到每个人生存于世的生命体验,它构成了人的存在感,当每个人的意识被某种话语的统一意识所取代,这意味着他被这种话语的创造者从他自身那里拿走了他的存在,我们通常说的洗脑就 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他不假思索地、没有对自我的意识地说着别人想通过他的口说出的话。


2对符号的认知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一个人理所当然、不假思索地做某些事、说某些话的时候,此时他的自我是处在沉睡中的,比如一个人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在这种状态之下,人是处在一 种无忧无虑的闲适的状态,因什么而闲适?因“自我”的不在而闲适。而当他的这种闲适被某种外在的东西而打扰,比如对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提出质疑,从而 促使他们反观这个闲适的自己的时候,即促使他去“看”自己的时候,此时焦虑便产生了,一个突兀的“我”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所以人为什么会习惯性地接受某些教条,其原因就在于对这个突兀的自我的存在的逃避。


  小孩子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特别执着于对自我的某种身份认知,比如一个小男孩,当你说他:你其实是个小女孩,他就会发怒,然后大叫:我是男孩子,我是男孩 子。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就如亚当和夏娃一样,当他们吃下禁果看到了自己,那么小孩子的状态就犹如最初吃下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他看到了自己,由此而产 生的焦虑需要某种确定的东西来抚慰他,这种确定的东西就是某一种事物的意义,比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对于小孩来说,他的某种性别上的身份认知是他最初 所认识到的东西,所以这种东西也就构成了他的意义世界的最基底的东西。通过某种认知,小孩子形成了我是男孩或者我是女孩这样一个确定的意义认知,这种确定 的意义使这个突兀的自我的存在对他产生的焦虑构成了些许的缓解,他就可以暂时不去看这个东西而进入某种闲适的状态,而当你否认了他的这种意义认知,就等于让他重新陷入对自我的不确定的焦虑之中,这就是小孩子为什么会发怒的原因。


  对这个基底的意义认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一个成人来说,随着他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会有各种其他的东西构成这个基底,比如他自己的民族身份、文化身份等等,在一个文化系统之内,往往这个群体中的多数人会有相对类似的基底,比如中国人就喜欢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等等,在网络上 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转发:是XX人就转,不转不是XX人诸如此类。所以总之,人需要一种确定的意义来描述自我以及世界,以缓解这个突兀的自我的存在而产生的焦虑,而其手段就是把活生生的世界符号化回到“四大名著”这样的话语,它就是一个确定的符号并有明确的所指。


3“四大名著”这样一个符号究竟包含着什么


  那么我们可以大致考察一下“四大名著”这样一个符号是怎么来的以及它的演化历程?四大名著这个说法最初源于明代的四大奇书的说法,当然那时还没有《红楼 梦》,这些都无关紧要,问题在于:为什么明朝会出现这种说法?这就要追溯到明朝中后期的社会,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社会的发展使这些原本无法登堂入室的小说有了传播的机会,那么我们仅在逻辑上可以这样推断:这种说法的出现最初可能是某些小说的出版商为了传播的需要而提出来的,而一些通俗小说的作者为了使这种类型文学作品便于流传也可能提出这样的说法,这就涉及到了话语创造者的某种意图。所以任何一种话语的出现,它必然都包含着话语创造者的某种意图。


  到了清朝这样一个文化专制的时代,这种和儒家礼教不相吻合甚至相悖的东西,就遭到了皇帝的禁止,而成为了禁书。那么这样一种禁书又是如何从奇书变成了名 著呢?清末民初是一个西方文化涌入中国的时代,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小说也受到了重视,民国的时候就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说作者,此时中国就需要一个与西方小说相对的文化传统来作为对应,所以此时,四大奇书也就慢慢变成了四大名著以与西方的名著这样的话语相对应,而这些小说的意义也被阐释者冠以各种不同 的阐释,《水浒传》这样一本在清代是鼓吹造反的禁书就慢慢变成了具有“革命意味”、“倡导民权”的先进思想的小说。我们从这种演变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种话语是如何被创造以及被不同的阐释者作不同的阐释的,以至于随着其演变,话语的含义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这正是因为语词就其本身来说只是一种声音,它拥有无限的能指,它能被话语的创造者不停地阐释。


  那么到了今天,“四大名著”这样一个符号几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东西,甚至都没有人试着对其提出质疑。这样的符号在今天的大行其道,当然有其社会的原因, 比如市场和商业的谋划,其中电视剧的创作者和书商在宣传时无不把这样的符号冠之于上,在传媒的鼓噪之下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那么作为这种话语和符号的接受 者,即广大受众,之所以能被接受,这些人的心理原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在政治需要下的对民族主义和文化传统迷信的崇拜的鼓吹,导致我们需要这样 一个符号来与此对应,以维持与西方文化对应的一个符号标志,这种心理原因可以说是更加根本的原因。所以与明代四大奇书的不同的是,今天的四大名著的崇拜还参杂着由政治需要而来的民族心理的因素。


  所以,在今天当这些人在使用四大名著这样的话语的时候,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这个符号的所指,这个符号在其潜意识中还包含着一个对与西方文化相对应的一个 中国文化传统的标志的意义的认知,这种意义认知同时也就构成了他对自我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的认知的一部分。网上有一个笑话,说凤姐标榜自己有文化,说自己 经常读《知音》、《故事会》这样的文化书籍,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知音》、《故事会》这样的符号标志当它们被说出的时候,其本质和许多人说出四大名著 的心理含义上的意义是一样的。那么让我们再回到那个小孩子发怒的故事,当有人对类似四大名著这样的符号标志提出质疑的时候,和我们对一个小男孩的性别认知 提出质疑他会发怒,其中包含的原理是一样的,因为这些符号标志的意义构成了他对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而一旦否认就会使他重新陷入对自我的焦虑之中。


4意识形态的操纵方式


  从四大名著这样一个话语的形成历史去看,它在古代只不过是一种无法登堂入室的“低俗”小说,传播于市井街巷或者评书人的嘴巴里,就跟如今这个时代的 《知音》一样,一个“奇”字同时也道出了它被排斥在主流话语之外的一种处境。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想:如果在那种语境之下,一个人标榜自己有文化,说自己经 常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化书籍,就跟如今凤姐标榜自己经常读《知音》一样会被笑话。那么当了解了这些之后,再去看一个人一本正经地说:你读 过“四大名著”吗?这其中就具有了某种荒诞的意味,这种荒诞不仅仅在于“说话”的人,而是语言本身内在的一种荒诞,因为它充满偶然,某一个符号它指称某物 并不是必然的,就如《四大名著》这个符号它并不必然指称低俗或者高雅。


  任何一种话语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它的所指,其中更重要的是“说话者”的某种意图或者欲望,也可以说是言外之意。比如“四大名著”这种话语它形成了一种规范,具有了某种权威性,当你问及:这是谁评的?他就会说:这是大家公认的。那么“说话者”可能就把标榜自己有文化或者企图激起“受话者”的某种民族自信心 隐含在这种看似客观和权威的话语之中,所以任何一种话语被说出,它实际上都经过了一种巧妙的编码,就如这种客观或者集体的荣耀其实隐含着他个人主观的某种虚荣心。


  人“说话”的目的是在于寻求某种共同的东西,当这种共同的东西形成,就成为了一种“公意”,而一种话语它总是包含着说话者个人的某种意图或者欲望,也就 是说:人总是使用话语,把自己的个人的某种“私意”编制成“公意”,从而试图把这种意图或者欲望更加畅行无阻地实现出来,比如当一个国家成为某个人的私有 物,他总是喜欢使用一套“爱国”的话语。既然说话者的目的是为了让受话者接受他这套话语,他也就必须要考虑到受话者的意图和欲望,因为受话者同样可以拒绝 他,从而让他的这套话语无效,那么此时“爱民如子”、“仁政”这样的话语便出现,它使受话者仿佛觉得,这个国家也是他自己的家。


  这就是说:一套话语之所以能被受话者接受,是因为这种话语同样迎合了受话者的某种意图和欲望,就如四大名著这样一个话语之所以能被不加质疑地、广泛地接 受,不仅仅是因它的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因为广大的受话者本身就有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崇拜的需要,以维持与那个外来的西方文化对应的位置。既然一套话语能否 被受话者接受,和受话者本身的意图和欲望息息相关,所以一套话语体系更重要的功能还在于它要引导受话者的意图和欲望往某个方向发展,而抑制他们的另一些与 说话者的意图和欲望不相符合的方向。所以在一种单一意识形态的社会中,大众往往有某些类似的欲求和价值取向,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的结果。


  如果一套话语体系它仅仅在于满足受话者的意图和欲望,那么这套话语体系它还没有侵害人的自由的能力,因为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取决于受话者而不是说话者。而当这套话语体系成为了大众的类似于潜意识中的某种东西,那么这种话语中本身所隐含的说话者的某种意图和欲望就变成了受话者的意图和欲望,从而使受话者变 成自己说话的工具,这就达到了说话者引导受话者意图和欲望的发展方向的目的。人是无法对无意识的东西进行选择的,就如重物砸在身上必然会疼这是先天性的条 件反射,人没有自由不疼除非他丧失感觉,此时说话者成功通过话语的能力从受话者那里拿走了他的存在。这就跟这些人说出“四大名著”这个词一样,这话看似是 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其实是创造这个话语的人控制着他们张开嘴巴说出这个词。


42 36312 42 15533 0 0 3462 0 0:00:10 0:00:04 0:00:06 3462 我们把一套已经固定在受话者的某种类似于潜意识中的,以看似客观和中立的面目出现的话语体系,称之为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它通常的表述方式是:这是大家 认为的比如“孝”这个观念,就它本身来说,只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私德,而当中国人说出个词的时候,却具有了某种客观的道德的意味,仿佛和自己主 观的“私意”无关一样,客观的东西是无需反思的,因为它和主观的“思”无关。所以一种意识形态的典型特征不仅仅在于它被广泛接受,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通常 是不加反思和不允许质疑的,它在人的意识中是以“隐形”的方式出现的。人之所以具有自由的能力,是因为人“看”到了自己,人意识到了自己,才能自己决定自 己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而意识形态在人的意识中的“隐形”状态,它导致人对这种控制他的行为的意识丧失了选择的能力从而蚕食了人的自由,就如决定一只动物 行为方式的自然规律和生物本能一样,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的“自然规律”和“生物本能”。


  人的所有具有价值意义的行为都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他受到意识的控制,这是别无选择的,当一种主观的意识选择,变成了一种仿佛是客观的、无可置疑的方式 出现在人的行为模式中,那么本该是不停流动的意识之流就被固定在了某一个形态,这种东西就可以称之为意识形态。人的不停流动的意识之流体现了生命的自由本质,而意识形态凝固了这条河流,从而阻碍了生命的自由流动。如果人的行为被某一个意识所操控,而没有对这种意识本身的反思,那么这种意识也就等于在人的意识中隐去了它的形态而成为了一种无意识的意识,如果只有有意识的行为,而没有对意识本身的反思,那么一旦他人操控了这种意识,人也就等于丧失了自我。




5人为什么会被操控


  一种意识形态之所以能操控人,是因为它迎合并引导了受话者的欲求。那么对于人来说,最根本的欲求是什么?我们从人的情感能力中去考察人的欲求,人总是有某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冲动,比如人喜欢怡情于山水,在山水中获取某种悠然自得的感受,就如人向往像飞鸟一样无拘无束地翱翔于天空中。那么对于人来说,最根本的拘束是什么?其实就是人自己的存在,人的行为是一种源自于他自身存在的行为,他要为自身的行为负责,所以这种寄情于山水的情感欲求,其实是人的一种自我 物化以求“忘我”的倾向。因此,如果我们从功利性的层面去考察人的欲求的话,人的最根本的欲求就是逃避自我。


  一个突兀的自我出现在人的面前,他产生的第一个困惑就是:这是什么?这是人的意义世界中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核心的问题,人所构筑的意义的世界最终的目的就 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人对无法理解的东西会感到愤怒?就如当有人质疑他认为的天经地义的“四大名著”时他会被把质疑的人视为异类,甚至进行言语攻击一样,就是因为整个确定的意义世界是围绕着他对自我的认识这个核心问题而建立起来的,这种质疑会使他重新陷入对自我存在的焦虑之中。那么如果我们从这里去 考察人的知识能力中的欲求,其本质和人的情感能力的欲求是一样的,它同样是为了逃避自我。因为一旦获得了确定答案,它就可以暂时忘却这个突兀的自我的存 在,而按照既定的标准答案行事。


  自我的本质是一个意识的主体,能思是自我的本质。把自我物化或者机械地按照标准答案行事,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逃避思考。绝对的自由只存在于人处在思的状 态即人的意识处在流动的状态之中,因为此时,是自由的自我推动着这条河流的绵延不绝的流动,自我此时是超然于这条河流之外,而一旦这条思与意识的河流被凝 固,那么作为思和意识的主体也被物化和凝固在了这种停止流动的河流之中。一旦人停止了思考,人也就失去了自我,所以逃避自我的最佳的方式,就是人停止思 考,那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试着回答为什么意识形态可以操控人?是因为这套意义的体系提供了一种标准答案,可以让人停止思考,从而完成对人逃避自我的欲求的 迎合与回应。


  千百年来,人们对什么是道德上的善众说纷纭,道德是基于自由而可能的,所以对道德的一种积极的规定,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和道德之所以可能的条件相 背离。但我们可以从它之所以可能的条件上来对道德做出一种消极的规定,既然它是基于自由而可能的,那么每个人为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最终的责任,这是道德可能的前提。我们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道德的,但至少一个不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一定是不道德的。而意识形态的功能,它恰恰是通过让人停止思考的方式来 逃避自我,最终逃避自我存在的责任,所以意识形态的狂热它最终会导致一种根本的恶,法西斯、纳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它们最终所造就的那些“平庸的、不思 考的人”,正是阿伦特的所说的“平庸的恶”。


  最后我们对什么是思考做一个界定,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大众意识、主流意识诸如此类面貌出现的意识形态或者类似于意识形态的东西,它作为一套解释世界 的意义和价值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社会中的每个人的意义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无可选择地、或多或少地借助于意识形态来构筑自我的意义世界。而人有选择余地的是:人可以对这种控制我们自身行为的意识进行反思,或者不进行反思,而这种对意识本身的反思,就可以叫做思考,思考是对意识的意识,对思想的思想。每个人都有思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思考,思想自由的目的正是为了保证人思考的权利。


  思考是自我对自我的认识,通过这种无止境的过程,它一步步深化了人的自我意识,它通向那个普遍而抽象的自我,即每个人都具有的人格。在这个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基于独立人格而来的自由和责任,才是通向道德上的善的唯一可能的路径。



相似内容阅读直接点击以下标题:↓↓↓


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

以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来对抗平庸之恶


哲人哲语

一切书籍不是刀剑,就是梦幻;你可以用语言进行杀戳,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迷惑。 —— 阿·洛威尔


点击以下标题 可查阅相应热点文章。

127 哲学的本命:思想如何改变世界?

126 “适者生存”与“有闲阶级” ——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

125 世界哲学日:对中国哲学现状及其出路的思考

124 关于康德的第四批判

123 康德哲学引发的一场血案

122 身体作品:濒临死亡的哲学家

121 恐怖主义,是“大获全胜的全球化正在与它自己作战”

120 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119 人类最悲惨的思想

118 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看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的内在矛盾

117 欧洲难民本雅明之死

116 赵汀阳:何谓中国——中国的生长方式

115 陈嘉映:世间的灵性

114 “格瓦拉困境”与中国共产党转型

113 心魔:别让你的心智为情境所控

112 生命哲学——柏格森

111 道德的个人与邪恶的群体

110 我们心底的“怕”——自由主义与恐惧

109 邓晓芒:中西信仰观之辨

108 中国没有历史,只是朝代更替?‖ 黑格尔的中国观及其矛盾性

107 哈佛心理教授: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106 德里达的信仰

105 哲学家应该结婚吗?

104 陈嘉映:此在素描

103 善恶:两种政治观与国家能力

102 日本人的生死哲学

101 苏格拉底、康德、拉康:三个离奇的同路人

100 世界观中的31个转折点 ‖ 你知道几个?

099 以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来对抗平庸之恶

098 何谓人文

097 卢梭:一位孤独漫步者

096 周濂:哲学是一个动词

095 历史哲学论纲 —本雅明自杀前的最后一篇文章

094 何谓“现代性”?现代社会有何特征?

093 刘瑜:历史漫长的终结——评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092 维特根斯坦在冬季

091 如何分配正义 │ 罗尔斯与诺齐克之争

090 内心生活的消失

089 我是要被献祭的‖克尔凯戈尔

回复输入“aa”还可获取哲学资料下载


查阅更多精华文章请点击

.精华文章目录.

与时代的独立思想者同行

·

无处不哲学微信号:zhexue365

聆听不同声音,保持独立思考

您的每一次转发

都会多一分思考的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分享更多哲学思想




↓↓↓ 点击"阅读原文" 【智能搜索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