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华:理性认识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动态调整宏观政策
毛振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本文刊发于6月8日中诚信国际微信公众号。
本文字数:1603字
阅读时间:3分钟
6月8日,由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穆迪公司赞助的“中诚信国际2021年中信用风险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新开局下的中国信用市场展望”为主题,来自中诚信国际、穆迪公司以及汇丰银行、瑞士信贷、标银投资等机构的专家就宏观经济、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教授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周期错位下的中国经济与政策选择》的主旨演讲,提出在当前经济周期与信用周期错位转换背景下,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宏观政策需坚持稳增长、防风险双底线,注重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协调,尤其需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应对内外挑战。
毛振华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修复并不平衡,仍在迈向常态化的过程中。这种不平衡修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供需修复不平衡,受低基数效应影响今年前4个月生产侧和需求侧同比数据均保持了高增长,剔除了基数效应后工业生产两年复合增速已经超出疫情前水平,但需求侧投资、消费两年复合增速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其次,内外需修复不平衡,受海外需求恢复但供给仍受限影响,短期我国出口错峰增长优势仍存,但国内消费修复仍需时日。再次,国有及民营经济修复不平衡,民间投资占比持续低于疫情前,疫情对民间投资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且短期难以修复。此外,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上游行业与中下游行业恢复程度分化,中小企业PMI虽然反弹至景气线以上,但仍持续低于大型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上游行业利润恢复较快,中下游行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毛振华教授认为,内生性投资动力不足将掣肘投资修复,居民消费受到居民收入增速较低、债务压力攀升的制约,随着出口基数的走高和海外生产修复,下半年我国出口替代效应或有所弱化,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长动能或将边际弱化,后续修复或将放缓,但综合来看,全年经济仍将延续修复态势,经济周期整体向上。不过,随着经济逐步修复,宏观政策边际调整,信用边际收缩,信用周期与经济周期出现“错位”转换。
毛振华教授指出,虽然经济修复并不平衡,但中国经济仍存在三大发展窗口期。首先,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率先向正常化回归,为中国经济赢得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带来的错峰发展窗口期;其次,尽管拜登政府遏制中国的策略不改,但美国重新联合其盟国遏制中国需要时间,大国博弈短期缓和,为中国布局和应对提供了一个较为短暂的时间窗口;再次,我国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相对克制,信用宽松的力度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债务风险持续的高位累积,为后续政策操作预留了空间。
但毛振华教授同时提醒,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多重风险,需要持续关注其演化态势。首先,当前我国债务风险仍然处于高位,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仍存。其次,经济周期与信用周期错位转换,或导致经济运行面临产出与融资“双缺口”压力。再次,虽然通胀整体仍可控,无恶性通胀之忧,但仍需警惕原材料价格上涨或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制约制造业修复。第四,遏制中国崛起已经成为美两党共识,美国持续拉拢其盟国遏制中国崛起,在国际上挑起事端,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毛振华建议,在内外多重挑战并存背景下,宏观政策要统筹兼顾内外环境的变化,统筹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具体来看,短期内仍需坚持稳增长与防风险双底线,宏观调控以“稳”为主,做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通过持续稳增长和一定杠杆水平下的债务滚动进一步缓释和化解风险,并充分考虑疫情及外部环境演化适时动态调整。从中长期来看,根本之策在于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并要注重节约资源以应对外部产业链可能存在的风险。
延伸阅读
闫衍:今年1至5月债券违约超千亿元,企业集团风险联动特征进一步凸显
张希良:实现“双碳目标”特别需要碳定价和政府科技研发支持两种政策工具
聚焦“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挑战与实现路径”,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及理论与思想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