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市委大院里的故事 | 亲历者说⑨

唐桂生 西芦葫 2022-05-04


每一位来深圳的拼搏者都有自己一段独特的经历,而这段经历往往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1982年6月,不满19岁我来到深圳市委办公厅工作。来的原因很简单:支援特区建设。



1

珍贵的工资单

当时,特区建设正如火如荼,急需各方面人才。深圳市委办向广东省委办申请要人。我是第九批机要人员。第七批他们在广州基本上结婚了,第八批的基本上都在谈情说爱不愿意来。我刚到省委办公厅工作二年,单身无负担。组织上征求我意见,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当年的深圳并不是如今人人向往的地方。

1981年,深圳市的领导带队到北京招聘干部,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来。

1981年,建设中的市委大院。

市委大院的建设工地,远处是香港的群山。

市委大院建成后的样子。何煌友摄

1982年深圳市委办公厅36人。(含领导秘书,警卫,打字员等)这是1984年10月份的工资单,当时一共是51人。包含领导秘书、警卫、司机、打字员等。

这51人中,至今仍在办公厅工作的就只有我一人了。不知不觉我成了这支队伍的见证人。





1990年深圳市委办公厅机要交通处的同事。



2

难忘1983年的台风




还记得2018年的台风“山竹”吗?当时很多媒体都以“1983年以来最强台风”或“自爱伦台风后影响深圳最强台风”来描述。

1983年的“爱伦”和2018年的“山竹”比谁更厉害呢?

2018年台风“山竹”路径

CMA编号:262018

中文名称:山竹

英文名称:Mangkhut

登录地点:台山海宴镇

登陆时间:2018年9月16日

巅峰强度:17级,65m/s,910hPa

登陆强度:14级,45m/s,955hPa

1983年台风“爱伦”路径

CMA编号:8309

英文名称:Ellen (爱伦)

登录地点:珠海香洲区

登陆时间:1983年9月9日

巅峰强度:17级,60m/s,928hPa

登陆强度:14级,45m/s,970hPa

1983年的台风“爱伦”以高能量级(中心气压比“山竹”还高)

在珠江口东岸正面登陆,广深港遭受重创

你要是问年龄稍长的香港人

最厉害的台风是哪个

他们一定是回答“爱伦”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唯一悬挂

九号风球和十号风球的台风

而初建的深圳经济特区也遭受重创

据资料记载,1983年9月9日,百年一遇的十二级台风——8309号台风(爱伦)正面吹袭深圳,“树木倒塌,淹死7人,受伤6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万元。”

1983年的台风对2万基建工程兵影响之大,至今“老兵”们回忆起来,依然是不寒而栗。强烈台风是基建工程兵南下深圳后面临的第一个自然灾害,也是压倒许多干部士兵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少人在台风之后离开深圳直接回到了原籍。以302团为例,乘坐军列来到深圳的有2000多人,台风过后,已经有六七百人离开。《天健通讯》

1983年十二级台风正面吹袭深圳特区,简易房屋和工棚几乎全部被掀翻,正在建设的特区损失惨重。屋顶掀掉了,床上的被子衣服全被打湿了,不过这里的主人们首先要做的是赶紧去工地抢救设备。

台风给当时的深圳建设和人们生活造成了困难。后来有人回忆,深圳当时为数甚少的几家粮食商店被抢购一空,蔬菜供应一度中断,菜价猛涨几十倍。当年工程兵炊事班做饭的大锅不翼而飞,很久才在内地买到同样的大铁锅,被紧急运送到深圳。

那时特区初建,尽管遭遇如此大的灾难,但是特区建设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到,特区建设的脚步没有停止。



3

通新(心)岭17栋605房的故事

1986年5月27日《深圳青年报》


 

1982年6月我从广州来到深圳工作,直接就安排住进了当时的市委市府临时招待所,通新岭17栋605房(三房一厅), 一直住到我结婚分房到鹿丹村时的1989年。在这里,流水一样的进进出出住过不少大院里的人。包括李国瑞、马志明、李小甘、唐火照、周秉腾、苏佳伟、黄佳根、邱少波、陈元伟等。因房间住满人,其中几位只能住在厅里,俗称“厅长”。后来他们还真成了名符其实的厅级干部。

当时深圳只有二个比较有名的住宅区,分别是路南(南园)住宅区和路北(通新岭)住宅区,写信只需要写深圳市路南或路北住宅区就行了。


1983年李国瑞、马志明和我同住一套房成了好朋友和忘年之交。


25年后,2008年1月24日,李国端退休回来再次合影。



4

孺子牛的故事

1984年前的市委大院门口是一个大花池。据说当年曾有在这里建一个荷花池的想法,取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

  

孺子牛雕像象征奋力开拓的特区建设者,成为代表改革、开拓、创新的深圳精神的一个标志形象,广为人知。

市委大院是深圳建设的总指挥部。门前孺子牛雕塑,于1984年7月27日落成,当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金奖。

当问及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牛"这一形象时,作者潘鹤说道:"当初他们提意见要建一座莲花池,取出淤泥而不染之意。后来我想,我们这批人都是参加过革命队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当时国家需要发展,我们有必要去拓荒才能形成经验。”

这里是深圳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指挥部,这里有一尊深圳人最熟悉的雕像。每次从这里走过,我们似乎都能看见千千万万特区建设者埋头苦干的身影,看见深圳精神在拓荒的姿态中一次次闪光,一次次升腾。


1999年2月6日,“孺子牛”正式迁至市委市政府大门口。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领导希望能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内建一座雕塑,体现特区精神,以鼓舞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经过市领导和专家们的反复讨论以及广州美院潘鹤教授亲自制作,“孺子牛”雕塑于1984年7月27日落成,雕塑落成后,慕名前来参观和留影的人们络绎不绝,但由于“孺子牛”立在市委大院内,前来参观的人并不方便,1999年,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决定,将“孺子牛”铜雕整体迁到了大门口的花坛上。同时,办公大院围墙后退10米,为深圳老百姓再献出一块绿地。1999年2月6日,在一个简朴仪式过后,“孺子牛”正式迁至市委市政府大门口,成为深南大道上的一个新景观,许多市民纷纷赶来拍照留念。一些细心的市民还发现,原来在大院内的“孺子牛”牛头朝西,步出大院后则变成牛头朝东。从那天起,几乎每位路过这里的市民都能看到“孺子牛”所象征的深圳千千万万创业者埋头苦干的身影,感受深圳的“孺子牛”精神。“孺子牛”成为深圳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更是深圳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世纪象征。


5

市委门前的变迁  

我扎根深圳37年了。这37年来,我见证了深圳从荒芜之地崛起为国际大都市,亲历了从拓荒牛到腾飞的巨人的历程,而深圳市委门前的变迁便是这种巨变的缩影。

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百业待兴,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充实建设队伍,我服从组织安排,从省委办公厅调到深圳市委办公厅支援特区建设。一副简单的行囊不仅装着我的全部身家,也装着我对特区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1982年初我到深圳时,深圳市委大楼还在紧张建设中,6月份我们就搬进新大楼办公了,这是我第一次见证“深圳速度”。

市委大门前是现在的新城市广场,那时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旁边的巴登村则异常繁荣,那时人们去中英街购物需要单位有指标才能去公安局办理“特别通行证”前往,很多来深圳的人办不到证,因此与香港一河之隔又处在深圳市黄金地段的巴登村便成了经营港货的售卖场。有人说,巴登街是深圳早年色彩迷离的街,港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较早融入,使这里最早成为深圳的酒楼、食肆、大排档、烧烤摊、歌舞厅、休闲会所最集中的地方。巴登街的繁荣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这里也成了地产商们觊觎的风水宝地,纷纷在此划地建楼,于是,滨河新村、台湾花园等商业住宅小区拔地而起。2002年中信城市广场(2011年更名为新城市广场)开业,成为深圳第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引进了第一家星巴克、吉之岛、五星影院、各类美食酒店等,此后,深圳的购物广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距新城市广场向东500米的蔡屋围,早在1995年,总高度达383.95米的地王大厦便已横空出世,夺下当时亚洲第一摩天大厦的称号,取代了“深圳速度”国贸成了深圳新地标。对面的深圳金融中心则吸纳了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保监会深圳保监办两大金融监管机构、数十家银行机构以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深圳分中心、深交所和几十家证券保险机构总部或分支机构,成为当之无愧的深圳“华尔街”,而与其相拥的是深圳大剧院和深圳书城两座文化地标,可谓文化搭台,金融唱戏,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深圳经济和文化唇齿相依的血脉联系。

而向西500米的华强北,从1988年成立中国第一家电子市场——深圳赛格电子市场,到2007年10月,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在华强北诞生,使深圳成为中国电子市场的 “晴雨表”。到如今,华强北已经发展成为整个亚洲最大的电子市场,国内电子产品流通的主要枢纽,尤其是手机批发零售业务闻名全国,成为引领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的“风向标”。

可以说,深圳市委是在经济和文化的合围中坐拥福地,显示其在深圳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每天,当我推开办公室的窗户,新的城市画卷在我眼前铺开,我总会不由的为深圳40年的巨变惊叹,更为自己能有幸置身于这一巨变中而感到自豪。

改革开放40年的深圳沧桑巨变,一座新城在南粤大地快速崛起。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恢宏画卷正徐徐展开……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深圳特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更多阅读:

记得点“关注”和“订阅”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