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还记得吗,哪些曾活跃在深圳街头巷尾的能工巧匠

​廖虹雷 西芦葫 2022-09-15


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深圳七十二行的能工巧匠活跃在山村、渔港和城乡,建造出大量具有岭南独特风格的民居(围屋)、宗祠和庙宇,生产出人们吃、穿、戴、用、行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有一定价值的艺术品。工匠们的手艺、技艺和工艺,虽然未必能比肩今天精密的科学技术,但是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绝对不会比今天逊色。


01

盖起无数遮风挡雨民居的泥匠

泥匠,土称泥水佬。一把泥刀,游走乡村,筑地基、砌砖墙、上梁瓦、垒新灶,盖起了深圳1000多个岭南特色自然村、近30万间房屋。

明末清初,深圳乡间的许多泥匠,在建房的同时,还为民居、祠堂和私塾的屋脊、山墙、门额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灰塑。

灰塑,是用稻草或玉扣纸经过反复锤炼,加石灰、糯米饭、红糖、桐油做成草根灰和纸筋灰,再塑出各种祥禽、瑞兽及花草图案的装饰。比较有名气的是于明正统年间开基建立新洲村(今属福田区)的简南溪后裔简月桂,擅长建筑和雕塑,他带着一批工匠专为沙头周边村落砌房,用砖雕、镶瓷与“草根灰”塑制“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声”等山水、人物图像,名扬十里八乡。龙岗墟亦有做客家屋(含围屋)的曾茂、刘金发及王添发等泥匠,他们的“泥水”功夫做到惠阳一带,颇有名气。深圳史上还有几位出生于沙井的陈才光、陈梅生、陈其芬,是国际上有名的建筑师。

建筑名匠陈才茂,清咸丰年(1861) 生于沙井壆岗村,字智熙。陈才茂年轻时聪明好学。由于家境贫寒和生活艰辛,为了躲债,他到香港建筑地盘当了一名建筑泥水工。从和泥、搬砖、砌墙做起,吃苦耐劳,几年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泥工。其时,越南海防开始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他凭一手技术被招募到法属殖民地越南海防港口工程搞建筑,受到法国建筑师马隆(Malon)的赏识,被邀请与马隆建筑公司合作。后来马隆回法国,陈才茂接手马隆的公司,用自己的名字为公司命名,手下拥有一批能工巧匠和“土工程师”,他高质量完成全越南总行政机构总督府等多项著名建筑工程,赢得法属殖民地当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信任,成为北越声名显赫的三大建筑师之一。名气大了后,生意也越做越大,陈才茂公司买下红河两岸的大片土地,用约0.5平方公里的土地,建了个大木材场,率先开设机械锯木厂和水泥花砖厂,还经营一个巨大的内河船坞修造厂。由于陈才茂的成功,人们逐渐将当地“广东街”改称为“陈才街”。清光绪年间,陈才茂回家乡建造了祠塾合一的“智熙家塾”,是深圳地区最早的华侨建筑,也是中国末代私塾、中国华侨一代辉煌的见证。


02

即将消逝的凉帽工艺篾匠

篾匠,土称竹篾佬。篾匠通过竹子的“竹青”和“竹瓤”编成凉帽、竹帽、渔民帽等避雨用具,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日用品。竹篾编织成箩筐、畚箕、箩格(礼担)、打谷围、米筛、鸡笼、猪笼、鹅栅等精致实用的生产竹器,也曾被广泛使用。

深圳山区客家人多数戴扁平的竹笠,叫“笠嫲”;沿海渔民(蚝民)戴的渔民帽,又叫“疍家冧”。两种竹帽外形不太一样,但主要的篾材是一样的。

深圳最有特色的帽具,要数客家凉帽,它的帽檐垂下一圈布帘随风飘逸,既可遮挡直射双眼的阳光,又起到遮掩半截脸面作用,这与古代女人用头帕包住半边脸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深圳以前能制作客家凉帽的地方有大鹏城篾匠铺,坪山六联的正坑村,坑梓乡的新乔围村、青排村、新横村、李中村等,但最负盛名的是布吉甘坑凉帽村、石岩郑义和凉帽店。甘坑村织凉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广东省级“非遗”甘坑凉帽项目传承人张航燕说,他们数代人利用本村凉帽山的箪竹,通过破篾、咬篾、编织、扫桐油、钉帽帘等33道工序,织成一顶顶美轮美奂的客家凉帽。

甘坑凉帽生产鼎盛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家家户户织,男女老少做,全村每月织出4500多顶,其中一大半由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出口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和英美加等国家,受到华侨华人的欢迎。如今,受市场上琳琅满目各种材料的帽子的冲击,甘坑凉帽日渐式微。


03

铁匠“一铺养三代”神话不再

铁匠,是民间锻造铁器的工匠。通过以铁为原料,烧锻锤打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旧时,铁匠有打铁铺和挑担下乡营生两种。在农业社会中,农家普遍使用犁耙、锄头、翻钉、铁凿、泥钊、斧头、灰匙、镰刀、泥刀、柴刀、菜刀等普遍使用;除了制作新农具外,补镬续犁等有关铁器的修补,都是铁匠的活。那时,铁器制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因而打铁行业的经济效益一度是民间工匠中领跑者,故民谚道:“头剦二补三打铁。”常常有“一铺养三代”的经营典型。当地稍知名的铁匠有深圳墟张生记打铁铺、沙井清平墟打铁铺、龙岗墟刘潭和父亲及自己的两个儿子三代铁匠、坪地墟王炳铁匠、石岩官田刘谭铁匠、石岩墟王满记补锅店等,1925年东和墟(今沙头角)的五六间打铁铺,观澜桔岭还有犁头铸造坊,专用铁水浇铸锻造犁头、耙齿等农具。

打铁铺往往是父子或者兄弟经营的个体户,是个艰苦的行当。俗话说:“世间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和铁器制品多样化,便宜漂亮的不锈钢及铝铜用品充斥市场,打铁这个古老的行当,已经离我们远去。


04

不费一钉做成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木匠

从事木器制作的师傅,土称“斗木佬”。“斗木”两字,形象地道出木匠的能工巧手与智慧。木匠尊拜鲁班为祖师爷,足见这个行业的悠久历史。

木匠有的有固定的木匠铺,也有的没有稳定的店铺,是长年云游四乡,走村过户揽活。在木匠铺的,拉大锯,做大床、大衣柜、新娘轿、鸡公车、攀禾桶等大件家具农具,有的还专设“长生店”做棺材卖。下乡揽活的木匠,一头挑着锯、刨、斧、凿、钻、墨斗和角尺等工具箱,另一头挑着长约2米多前低后高的木工凳,专在村头巷尾,为农家修理漏水的脚盆、洗衫盆、饭甑、水桶、尿桶和磨损的牛轭、水车、戽斗、秧盆、吊桶、田荡、木犁耙,坏了的八仙桌、长条凳、矮木凳、破门窗等,大大方便了民众。

民间的老木匠手艺高超,造出的家具十分坚固耐用,一般可用几十年甚至过百年。有些木制嫁妆(如箱栊)可以用到孙子一代甚至更长的时间。木匠既可造细什家具,也可以构筑桥梁或房屋。大至庙宇、亭阁、曲桥、房架,不用钉子,而只靠榫卯,牢不可破;小至一口镬盖也不用一根钉、一铁丝,榫卯而成。木镬盖使用时的温度变化很大,弄不好受温度、湿度的膨胀收缩影响变形。工艺好的镬盖与铁镬十分吻合,绝少漏失蒸汽,保证米饭菜炊熟。东和墟“两周”(周裕、周兴)木匠,龙岗墟的“三李(李阿喜、李伯君、李华)一陈(陈涛)”木匠手艺都了得,他们做的木器用具,造型美观,榫接密实,经久耐用。

斗木是个体力活,弄斧弄刀,容易损手损脚,现代人大多不愿从事;加上家具生产机械化,市场产品便宜漂亮,古老的木匠职业,后继乏人。

可喜的是,松岗街道年近八旬的文业成,早年在松岗木器社做了几十年的木匠,从木盆、水桶、饭桌到牛轭、荡耙、打禾机、脚踏水车以及鸡公车等,样样熟能生巧。2015年,文业成被宝安区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木器农具制作技艺传承人”。经过他多年悉心收藏和复原大量的农具及日用木制品,松岗非遗农具博物馆于2021年3月19日开馆,展示农耕时代的传统技艺,积极培养后人,而其中有文业成多年悉心收藏和复原的大量农具及日用木制品。


05

砌桥盖房勒石传世的民间石匠

石匠,是“民间八大匠”之一,历史非常悠久。据西乡铁仔岭、石岩塘头等地出土文物显示,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上,发现先民们制成和使用石斧、石镞、石莽、石刀、石坠等石器。

石匠分为采石匠、器具石匠和雕刻石匠三种。深圳地区的岩石资源非常丰富。采石匠根据石头大小、颜色、形状和坚硬度,决定是做建筑石材还是生活用品石材。

器具石匠,根据石块材质和形状,制作石磨、石硪、石臼、石槽、石条、石窗、石匾等生产和生活用具。深圳当地建屋,喜欢用石条做墙基、门框和门槛。坊间流行一句话,看屋的主人有没有钱,只需看外墙的墙基。如果屋的四周墙基是用两至三条石条垒砌的,说明家境富裕,如果是砌上四条石条的则为大户人家。

雕刻石匠手艺更细巧。客家围屋的门坊、广府民居的门额石雕,祠堂、寺庙的大门、石柱、石狮、旗杆石、功名碑记,以及摩崖碑刻、民间记事、乡规民约与陵墓石刻等,都出自石匠之手。

建于1798年的沙井新桥村曾氏大宗祠花岗石雕柱座,建于1837年的松岗燕川村陈氏宗祠的花岗岩柁墩,建于1858年的沙井辛养村澜安公家塾的花开富贵红砂岩挑梁,建于1866年的福永凤凰村拔如书室的红砂岩飞龙房檐,建于1889年的西乡乐群村绮云书室花岗岩八仙人物雀替和建于1800年的横岗茂盛世居加建一座时髦的西式拱门洋楼,等等,石雕艺术无不精湛传神。


06留下百年乡土文化艺术的画匠

古代画匠一般指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师。民间画师含画匠和雕匠两种。画匠,在没有照相机之前,在乡间专门为长者画像或临摹祖先像,赚取微薄钱银养家糊口;或者为富人的屏风、床架、箱柜、椅凳等画(刻) 龙凤、牡丹、花鸟、松竹等图案,色彩大红大绿,对比强烈;有的还为门窗、案台、椅桌边框镂刻勾连“万”字、“富贵福禄寿”等装饰。

技艺高超的画匠,则被请去为广府和客家的大屋、祠堂、私塾等建筑物,绘画各种壁画、檐画、梁画和门楣。

根据《宝安历史建筑装饰艺术•壁画》记述,宝安古建筑壁画为全市各区中数量最多,保存完好的有1000多幅,在岭南文化的研究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壁画是历史建筑装饰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岭南民俗文化的缩影,也承载了深圳数百年间的文化脉络。不同时期的壁画,代表着当时的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也是深圳民间和市井风情的历史记录。

宝安历史建筑上千幅壁画属于广府壁画的系列,采用传统的水墨及矿物颜料在建筑物的白石灰墙壁直接作画,因此很多至今色彩分明。福永凤凰古村的茅山公家塾,前厅内墙有一幅近200年历史的《八仙图》,被称为宝安历史建筑壁画中人物画的经典制作。茅山公生于明初,终生教书授徒。去世后,族人在明嘉靖末年建成“茅山公家塾”,耕读后生。清嘉庆丙辰年将其重修。这幅壁画作于1819年,画长4.08米,宽0.8米,是宝安有纪年款的最早的且保存完好的一幅壁画,虽无款识,但在画面的构图、色彩空间的处理、线条的勾勒以及人物的神态刻画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也是目前发现的深圳市乃至岭南地区面积最大、年代最久、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好的壁画之一。

西乡固戍村周衮姜公祠的《二仙醉酒》壁画,也很有艺术价值。松岗东风村文氏宗祠的壁画《采芝》颇为生动,画中采芝老人神情泰然,画上题写“心中自有延年草,不采凡花只采芝”,作品意境高远。福永凤凰古村捷卿祖家祠前厅的《不闻尘世》非常有生活气息,一位老翁抱着腿咬着牙根让孩童掏耳朵,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情趣。西乡固戍村陶氏家祠的《仕女》是一幅有特色的仕女画,深闺仕女倚案沉思,十分动人。以上足见本土民间画匠的艺术功力。

说到画匠的另一行当“雕匠”,不能不提龙岗木刻活字印刷的第一工匠刘东。1919年出生在龙岗新田子上村的刘东,传承祖父和父亲的手艺,在40年代创建了“宝文台”,专门承接雕刻、板画、印戳、请柬制作业务,1947年还自制了一台木版活字印刷机。这台手工操作印刷机为其时宝(安)东(莞)惠(阳)地区第一台,方圆百里都找刘东雕印凸字名片、婚嫁庆宴用的请柬及店号旗帜等。最令刘东自豪的是,1949年解放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通过地下组织途径,要求刘东印制一批部队胸章、臂章和解放城市用的宣传单。刘东在敌人白色恐怖统治下,几乎买光了龙岗铺面上的白洋布,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完成任务,为解放惠州、淡水、龙岗等地立下功劳。

除上述“六匠”外,乡间还有剃头匠、裁缝匠、织绣匠、皮匠、鞋匠、锁匠、藤匠、漆匠、陶匠、弹匠(弹棉花)、金银匠、铜锡匠和珠宝匠等。随着时序更替,民间百匠无奈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工匠精神和工匠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仍植根深圳大地。

(原载2017年5月23日《深圳商报》“发现深圳”周刊)


更多阅读:

点关注,不迷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