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边境线上一场枪战发生后……
粤剧《边防枪声》剧照。
廖虹雷
01
大型粤剧《边防枪声》取材深圳河畔
话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宝安县专业文艺团队里担任文艺创作员和演员。1971年,奉“县革委”(全称是宝安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相当于今宣传、组织、文教卫体等部门合署办公机构)指示,我们文艺队全体人员被派驻附城公社莲塘大队体验生活数月,跟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莲塘(今罗湖区莲塘街道)是深圳河畔的一个边防村庄。蜿蜒的边防线上发生过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件事让我难以忘却。
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前夕,我国东北某地跟苏联发生了震惊全国甚至世界的“珍宝岛”武装冲突事件。潜藏在香港的台湾国民党敌特分子,以为是个袭扰的时机,便派遣小股武装偷越我深圳边境线。
这年的3月18日凌晨2时30分左右,夜空正下着小雨,驻莲塘边防部队8连的一位老班长带着刚入伍的窦明生,在边防线上执行潜伏哨。老班长在雨夜中通过稻田里水的反光仿佛见到一头“牛影”移动,紧接着又从“沙沙沙”的雨点声中听到轻微的蹚水声。此时,新兵窦明生也发现了黑影,紧张地大喝一声:“口令!”
话音刚落,“啪!啪!”两颗子弹从黑暗中射了过来。幸亏老班长有经验,一下子把新兵按倒,两人侧身翻滚,同时朝子弹打来的方向还击数枪,随着“啊!”两声惨叫,当场击毙了两个特务。另一个已偷越边境到了我方深(圳)沙(头角)公路的特务组长,闻讯掉头藏在一人高的芦苇丛中,企图待后再逃回香港边境。
枪声就是命令。莲塘部队彭连长闻讯,立刻带领一个班的战士牵着军犬赶来,会合莲塘大队民兵快速包抄深圳河边,在草丛中活捉了30来岁的特务组长。缴获手枪、匕首、手榴弹一批,子弹一小脸盆。我军无人伤亡,只有一条立过战功的军犬受了重伤,一个月后医治无效死亡,全团的军犬为它开了追悼会。
莲塘大队民兵营长周仁生(后任党支部书记)说,他为什么对这个日子记得这么清楚?因为事件3天前是他宣誓入党的日子。3月18日晚,他参加县学习毛著积极分子会议回来,被大队党支书叫去一个村干部家里帮忙“炆狗肉”,准备请驻军的连首长吃夜宵,表示欢送。谁知,下半夜就发生了抓特务的行动。
刘祥凤1967年调到宝安沙头角连队守卫边防线,后来,他在口述边防生活中也说道:“为什么我对1969年3月18日发生的事件记得这么清楚?因为那一天正是我们所在的守备5团与在珠海守备6团(后为支队)换防的日子。”看来,深圳河对岸的敌特窃取了我边防守军调防的情报,以为新驻防的连队有机可乘。
莲塘边防部队和民兵高度警惕,胜利击毁一小股敌特的偷潜,当即引起县、地区、省和北京有关部门的重视。时任民兵营长的周仁生告诉我说:“3天后,上面来人重新调查、勘查现场和补拍事件的经过。”
这个真实的故事,颇具深圳边防重镇的特色,体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主题,既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又有生动的情节吸引人。1971年,我就创作成独幕话剧《新兵巡逻》,然后再创作二幕话剧《边防枪声》,由县文艺团队排练巡回演出。
深圳戏院。
02
用丰富的边防斗争故事进行艺术再创作
历史上,宝安有着257公里的海岸线,其中,深圳与香港陆地接壤的边防线长达23公里。宝安无论是大鹏所城还是屯门(南头)要塞,明清以来一直是守卫南海和扼守珠江口的军事重地。“南海前哨”的梧桐山哨所、沙头角连队、文锦渡及渔农村民兵连等军民守卫边防的事迹,名闻遐迩。1960年4月,沙头角民兵连长罗奕光、皇岗渔农村民兵营长郭胜全和龙华民治民兵邓贤新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他们3人从毛主席手中光荣获得了一支半自动步枪的奖励。
长期以来,边防斗争的生活始终能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也收集了不少海边防斗争的故事。我觉得,光是创排演出一个独幕剧不过瘾,仍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还在我的脑子里打转。有一天,我忽然冒出写一部“大一点儿的东西”的念头。于是,便把平时采访到军民联防事迹和县公安局老戴、老黄和老刘等许多侦察员在边防对敌斗争的素材梳理一下,开始有了一点儿眉目,但是为了实现搞“大一点儿”作品的目的,还需要拥有更多的创作材料。随后,我通过县文化局开了一个请示公函,报请县委方苞书记签字同意,到公安局了解有关对敌特斗争故事和查阅封存的侦破敌特的档案。
部队和地方上的反特斗争史实很生动,比如部队巡逻,战士们凭小路上打的草结有没有被踢散,而判断有没有陌生人经过。县公安局侦察员老戴说的一个细节,更让我几十年无法忘记。他们在执行“蹲坑”任务的时候,常常潜伏守候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肚子饿了,抓起身上卡包里的馒头来吃,一咬,满口是蚂蚁。原来埋伏时间久了,馒头上爬满了数不清的蚂蚁。他们轻轻拍掉蚂蚁,喝口水壶的凉水,强咽充饥。这么多故事、这么多生动的生活细节,1972年12月,我们县文艺创作组曾文炳、廖虹雷、张波良、邓维新、何玉生等集体创作出4幕话剧《边防线上》(曾文炳执笔)。1973年,我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5万多字的《边防枪声》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写出后,我想广东这边的珠江电影制片厂已经拍出许多反特题材的电影了,比如《羊城暗哨》《跟踪追击》《秘密图纸》等。不如给上海电影制片厂那边试试?主意一定,我就去邮局把电影文学剧本挂号寄出。过了一个多月,接到了上海那边的来信,说剧本很有地方特色,有修改价值。两个月后,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党支部书记陈玮若和编剧郑洞天(后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顾泽民等专家专程从上海来到深圳,和我们详谈剧本的修改工作。
1975年春节过后,我和曾文炳获上影厂正式通知,带着电影文学剧本去上海参加为时半年的电影创作学习班。与从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苏、浙江、贵州等省来的40多位作者,一起听取上影厂著名导演、编剧系统地给我们讲授电影的创作、拍摄等课程,参观《难忘的战斗》《战船台》《春苗》《龙江颂》等电影拍摄现场,边学习电影编导,边交流讨论各自带来的电影文学剧本,然后酝酿进一步的创作修改。
03
5年终于磨出《边防枪声》8场大型粤剧
文艺界常常有种说法:“十年磨一戏。”我们的《边防枪声》打了个“5折”,也磨了足足5年。
1975年下半年,我从上海电影制片厂回来,县文艺创作组分工我按照上影的意见继续修改电影剧本。粉碎“四人帮”后,上影厂对此剧本没有回音。我和曾文炳合作创编8场粤剧《边防枪声》。我是客家人,粤剧曲牌我不熟,曾文炳是行家,自然由他执笔。县文艺创作组再次集体讨论主题、人物、故事、情节等,修改的剧本出来后,由大家逐字逐句斟酌润色。而后设计唱腔、制作服装道具、投入排练,县审查通过后就下乡演出,并且不停地边演出边修改。
为了进一步提高这部作品的质量,广东省和惠阳地区的文化部门对此很重视。省文联副主席兼剧协主席李门、省剧协秘书长曾炜、省作协副秘书长欧阳翎、《广东文艺》杂志副主编黄培亮,惠阳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吴复光、科长唐波、著名导演王守一、剧作家古光华、作家范怀烈(王守一、古光华、范怀烈其时由省下放惠阳,“文革”后返回省文艺部门),以及郑家光等先后多次来深圳,具体指导《边防枪声》的创作修改与排演。1976年3月,该剧参加惠阳地区文艺汇演大会,然后又修改、打磨、提高,被选送参加省文艺调演。
《边防枪声》“序幕”是舞台上的天幕下有一条小河,河边有碉楼和蜿蜒曲折的铁丝网。黑夜里,在虫子青蛙的叫声中军民轻步巡逻。突然有3个黑影偷潜越境,“谁?”一声吆喝,紧接着“呯呯”两声枪响,天幕马上跳出“边防枪声”四个大字。然后切光,然后慢慢由暗转亮,第一场开始……
在1976年6月2日广东省文艺调演的剧场一亮相,这部戏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当时最高的“创作优秀奖”和“演出优秀奖”等奖项。省文艺调演办公室专门出了一期简报,全面评论推介此戏;《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画报》《广州日报》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纷纷刊播消息、评论文章与照片。1977年3月,《东江文艺》第一期刊登《边防枪声》全剧剧本;紧接着,《广东文艺》(即后来复刊的《作品》杂志)第5期破例刊登剧本全文(该杂志以刊登文学作品为主);后来,省内外的山歌剧、潮剧、粤剧、雷剧、花朝戏、采茶剧、江西赣剧、广西彩调剧等60多个剧团(剧种)对该剧进行移植演出。真所谓《边防枪声》响遍省内外。
尽管这个大型粤剧是当年阶级斗争的产物,仍有不少可商榷之处;但它是个非常有深圳特色题材的作品,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再者,当时刚刚粉碎“四人帮”,许多剧目难以适合演出,国内很多剧团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边防枪声》的反特斗争内容,填补这档期的剧目空白。据各地剧团移植演出的情况反映,老百姓喜欢观看,同时给剧团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不管怎么说,这样大型的粤剧出自县一级创作排演是非常不简单的,足以说明宝安文化的实力丰厚。后来,北京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也来信来人联系,拟把它改编成连环画和其他文学作品,然而因为各种原因,电影文学剧本和改编文学作品的工作都被搁置了。
为了留下文化史料,2009年9月,我把当年的《边防枪声》剧本、剧照、省文艺调演的评论简报和省报刊发表的有关文章资料,悉数捐给了深圳博物馆。
廖虹雷近照。
(原载2013年5月13日《宝安日报》“文化周刊”)
更多阅读: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①| 1980年代,他在中国拍了20万张照片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②| 《昨天》,法国摄影师拍下1985年的中国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③| 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拍下中国的《昨天》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 ⑮ | 美国人给中国老照片加上颜色后……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 ⑯ | 原来,他们一生的最后一顿饭是喂着吃的!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 ⑰ |这组80年前的广东老照片,那些元明清时期老建筑现在都消失了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⑱ | 百年前武夷山的茶叶江湖,颠覆我们的认知!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⑲ |中国在 1979(纪录片完整版)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⑳ |中国在 1972(纪录片完整版120分钟) 外国人拍中国系列㉑ | 香港回归马上25周年了!来看看香港开埠时的那些照片……
外国人拍中国㉓ | 马克·吕布: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 外国人拍中国㉔ | 100年间外国人镜头里的深圳儿童 外国人拍中国㉕ | 百年寄寓谁非客,两地往还俱是家 外国人拍中国㉖ | 百年前乱世中的一场婚礼,嫁妆仍然丰厚,新娘仍然凤冠霞帔……
欢迎点击“订阅”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