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最具价值独角兽第三名,估值超3100亿——小米:守得云开见月明!

微信丨383270160 企创网 2019-04-08


企创网:CB Insights近日发布全球最具价值的197家私营(未公开上市)科技创业公司榜单,这些公司都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所谓“独角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估值约为6790亿美元,已募集资金总额达1420亿美元左右。美国打车软件巨头优步(Uber)是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创业公司,估值达680亿美元。中国共有49家企业上榜。滴滴出行全球排名第二,估值达500亿美元;小米排名第三,估值达4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29亿元)。


榜单上有15家“十角兽”公司,即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其中6家是中国公司。他们的排名依次为:优步、滴滴出行小米、Airbnb(290亿美元)、Palantir(200亿美元)、陆金所(185亿美元)美团网(180亿美元)、WeWork(169亿美元)、SpaceX(120亿美元)、Pinterest(110亿美元)、今日头条(110亿美元)、Flipkart(100亿美元)、DropBox(100亿美元)、 Infor(100亿美元)、大疆创新(100亿美元)。(以上资料收集于新浪科技)


榜单详情





开篇点题——小米科技,是企创网近十年来最为看好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这种看好,不仅仅是在小米科技如日中天,手机销售量傲视全国,一众媒体跟风鼓吹时;同样在小米科技遭遇手机销售量下滑,部分媒体落井下石不断唱衰时。作为深度观察财经商业专业媒体和小微创业企业服务平台,企创网认为小米科技是当下初创企业最值得学习和参考的对象。


小米科技,应该说是企创网近十年内,看到的几乎没有明显短板的唯一一家创业公司。没有短板,这对于一家创业项目或者创业公司到底有多难,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当下很多非常成功的企业,其实是没有太多值得参考和学习的必要,因为它们中的多数,成功所凭借的是特殊时代下大环境和背景资源优势,但他们从来不会拿到台面上来说,导致很多单纯的创业者认为它们的成功如此简单,可以复制,最后在模仿的道路上摔得头破血流。


而小米科技的成功,却从多个纬度给予了后来创业者以近乎“教科书”级别的启发。这些纬度包括:行业时势、团队建设、文化价值观、商业模式、营销推广。事实上,可以从小米科技身上学习到的东西当然远不止以上这些,但是受限于篇幅和时间,本文暂且就选取以上五种企创网认为最核心,也是对创业团队最重要的因素进行逐一抽丝剥茧。带你了解小米科技自创办至今这七年时间里,是如何做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一、行业时势:90%的人,都误解了小米雷军“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这句话。


在目前中国互联网圈中的顶级大佬中,雷军并不是语录最多的人,这点和百度的李彦宏和腾讯的马化腾有几分相似之处。相比打开网页,四处都是阿里马云真真假假的经典鸡汤语录,雷军为数不多能够为人所熟知的语录,“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这一句,绝对算得上流传最广的。但是非常不幸,这句话一般都被一些媒体当作调侃和抹黑雷军的反面素材。于是黑得时间久了,白的也逐渐变黑了。


我不知道读者中有多少人是喜欢围棋这一运动的,在不久前阿尔法狗与人类围棋选手排名第一的柯洁进行的终极人机大战中,人类选手最终以零比三的成绩全面败北。但是,如果关心这则新闻的朋友就会发现,围棋,可以说是当今棋类运动中难度最高、变化方式最多的项目。恰好,雷军也是围棋的资深爱好者。


我之所以提到这一点,其实是想告诉大家,在围棋中,最重要的就是判断时势的大局观。大势已去这句话,在围棋中是非常常见的失败方式。雷军在带领金山完成上市之后,曾经一度从职场中隐退,开始了为期几年的投资人生涯。就网上的一些采访资料我们不难发现,雷军对于自己过去十年的职场生涯并不满意,因为他竭尽全力在软件业巨头金山的拼搏,竟然轻松就被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远远超越。


雷军困惑过,也迷茫过,但是聪明如他,很快便参悟了其中的奥秘:是时机不对。对于他职场的黄金十年,软件业已经是逐步走向了衰落,而互联网行业却是方兴未艾。在一个夕阳行业里哪怕你能力再强,工作再努力,最后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令人叹息。但是,明白了这一点的雷军也发现,互联网的红利期也已经结束了,BAT的触角已经遍布互联网的各个版块。


当时很多企业想要模仿BAT,以BAT的方法试图去打败BAT,结果是怎样,想必现在依旧在用着BAT各种服务的网友们,不难想到。而雷军则一直蓄势待发,直到找到了继互联网后又一个足够大市场空间的新兴产业——移动互联网。2010年,正好是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的节点,而当时有实力的智能手机厂商,还仅限于世界级的苹果、三星等企业。


认准了方向,雷军快速开始了小米这个创业项目。这个方向是否正确,站在现在这个时间,我们只能感叹于雷军的远见和魄力。“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的本质,是把握时势,乘势而起,事半功倍。这样的必要前提是,一是风口必须是确切存在的,二是本身实力一定足够强。而浮躁的中国创业圈,遍地都是伪需求、伪风口,以及本身就是猪,还把投资机构和消费者也当猪的切切实实的蠢猪。这样的猪,不死实在是对不起观众。





二、团队建设:80%的初创企业,不是死在敌人手上,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


企创网分析研究过百余家的失败企业,发现其中失败的核心因素,绝大多数都在团队内部而非外部。而初创企业这一点就尤为明显,因合伙人之间意见不合,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最终导致企业分崩离析的,不胜枚举。


作为已到不惑之年的小米雷军而言,自然不可能不清楚想要做一家世界级别的公司,需要怎样的创业团队。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米团队雷军之外的七位联合创始人(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词条):


林斌,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2在美国Drexel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5年至2006年历任微软公司主任工程师、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开发经理、微软亚洲工程 院工程总监等职务。先后参与了包括 Windows Vista、 IE8等产品的研发工作。2006年底加入谷歌,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谷歌全球工程总监。全权负责谷歌中国移动搜索与Android本地化应用的团队组建及工程研发工作。


黎万强,2010年联合创办小米公司,并先后主管MIUI、小米网及小米市场、小米影业等业务,在软硬件产品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创意等领域均有杰出表现,“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网络、微博热门词的创造者。黎万强于2000年加入金山软件,并创办金山软件设计中心,历任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互联网内容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等职务。在金山期间,参与了金山毒霸、金山词霸、WPS Office等多个知名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是国内最早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专家及领军人物,开创了中国软件与互联网人机交互应用新局面。


周光平,1991年获得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周光平博士曾是摩托罗拉最畅销机型“明”的硬件研发负责人。1995年加入摩托罗拉总部, 担任核心专家工程师。1999年回国协助创办摩托中国的研发中心。曾任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摩托罗拉个人通讯事业部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及硬件部总监、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通信专利委员会副主席、摩托罗拉亚太区手机质量副主席。


黄江吉,小米路由器和云服务业务负责人。 黄江吉毕业于世界知名的普渡大学,1997年至2010年就职于微软公司,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先后负责微软商务服务器高性能数据分析系统、B2B系统Biztalk自动物流分布系统,微软中国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 7多媒体、浏览器、即时通讯等项目研发。


洪锋,洪锋是MIUI产品负责人。 洪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后取得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创立小米之前,洪锋在谷歌和Siebel担任了一系列产品和工程主管工作。主导或参与了谷歌音乐、谷歌拼音输入法,谷歌日历、谷歌3D街景等项目。


王川,负责小米盒子及小米电视相关业务。 1993年,王川自北京科技大学以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随后于1997年创立了雷石科技,并将其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影音娱乐设备公司。在2010年,王川于北京创立多看科技,并担任CEO一职。2012年,王川加入小米科技,担任联合创始人及副总裁。


刘德,负责小米手机的工业设计和小米生态链业务。 刘德毕业于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获得工业设计硕士学位。曾创办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并担任系主任。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建校80多年来,只有20多位中国毕业生,刘德是其中之一。


小创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样的联合创始人队伍做何感想,小创自己的感受,第一是豪华,第二是专业。关于豪华,是说小米的七位联合创始人履历,无一不是非常亮眼的。换句话说,这七个人全部都是非常难得的业内人才。而雷军能够把这七个人汇聚到一起,并且时至如今依旧团队稳定,没有出现分崩离析,可见团队管理能力之出色。关于专业,这可能比豪华更为重要,因为之前也曾有过大集团开设新项目时,由于财大气粗,所以重金吸引来一票名声在外的高管。但是,这些高管却未必是所要做事情合适的专业人才。



上面这张图,其实是早期的小米核心业务了,当时小米还未进入生态链构建阶段,核心产品就是小米手机,以及手机之上的MIUI和米聊。时至如今,小米手机和MIUI已经是为小米生态链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将。而米聊,非常遗憾,由于腾讯在发现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第一时间推出微信后,在社交基因无比强大的腾讯集团压迫下,只能逐渐被当作非核心产品来运作了。


关于小米的团队,由于岗位的原因,对于其中技术性的人才这里不多做分析。但是互联网圈内所有做市场相关行业的朋友,小创个人认为黎万强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一个对象。黎万强本身并非市场出身,而是产品出身,但是小米的市场营销工作,行内人无一敢否认其强大。关于这点,在接下来的“营销推广”部分,还会单独进行说明。





三、文化价值观:雷军与小米的梦想与价值观——知君者,谓君心忧;不知君者,谓君何求?


如果我们把时间退回到七年前的2010年的话,换位思考,站在当时雷军的位置上,有多少人会选择倾其所有,重新创业呢?


那一年的雷军刚过四十岁,但是却早已完成了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目标——财务自由。雷军的财务自由是真正的财务自由,绝非那些万一楼市、股市略有风吹草动,一夜之间就会返贫的那种伪财务自由。


顶着武汉大学学霸光环毕业的雷军,先是在金山奋斗了将近十年,用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十年,帮助金山成功上市,并且实现了财务自由。卸任金山总经理的雷军,把精力转入天使投资行业,期间投资的项目包括卓越网、逍遥网、尚品网、乐讯社区、UC优视 、多玩游戏网(欢聚时代)、拉卡拉、凡客诚品、乐淘、可牛、好大夫。其中不乏非常成功的企业一步步完成上市,至此,雷军的身价百亿,说实现财务自由绝对是自谦的表现。


雷军是程序员出身,又是行业内有名的劳模,金山当时选择的行业又是非常劳心劳神的软件业,可想而知雷军在金山的十年,是何等的倾尽全力。雷军之所以在金山上市后选择卸任总经理,之后也并未马上就进入任何一家公司,毫无疑问是想好好休息一下。


熟悉商业的朋友不难理解,从资本市场里赚钱的速度,要远比任何实业都来得快,来得狠。如果说实体行业是冷兵器时代的盈利方式的话,那么资本市场就是核武器级别的盈利。关于这点,如果难以理解的朋友,可以想想先前在资本市场不断掀起风波的宝能姚振华、乐视贾跃亭,甚至艺人赵薇,无一例外都是操纵资本市场的个中高手。


四十岁,百亿身家,潇洒自在,雷军完全可以就此隐退江湖,过上无比快活的生活。那么为什么还要再回来,而且是选择变化最快的互联网行业,又是选择互联网行业中较重的自主生产产品模式?作为行业老兵,BAT的轻模式,赚快钱的轻松,聪明如雷军不可能不知道。更关键的是,创业就意味着失败永远是大概率事件,已经功成名就的雷军,何必要与自己的名声过不去?


我们排除了上面一条中提到的行业时势和雷军想要创办一家世界级别工作的个人梦想,如果站到更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层面,就会发现,无论雷军还是小米,骨子里都凝聚着一股产业报国的宏大理想。中国制造这个口号,中国喊了几十年,目前能够叫的上来的进步,主要集中在航天、高铁等一众国家级别的高端制造上。而涉及民用的高端制造业,中国依旧远远落后欧美国家,甚至是邻居日韩。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到日本抢马桶盖事件,就是铁的证明。


就拿小米最为人熟知的手机产品而言,在小米出现之前,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可以说是完全为国外品牌垄断的。苹果、三星两大巨头横扫中国市场,手机品牌别说像现在这样高达百分之几十的市场占有率了,当时就连零头都没有。小米的横空出世,高性价,强易用性,迅速拉动了整个行业格局的商业思维和模式进化,并且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国产手机品牌大崛起的盛况。


对此,总有些诡辩者咬死一个悖论:小米不这么做的话,迟早还会有别的公司也会这么做的。是啊,这句话听上去一点毛病也没有,但是,为什么做的人恰恰是雷军,是小米,而不是你呢?改变中国,是靠嘴炮,还是靠行动?


时间推进到2017年,当我们再次打开小米商城官网时,我们无疑会为其琳琅满目的商品所震撼。七年时间,小米从一个MIUI手机系统ROM做起,一步步做成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新国货中国制造品牌。并且,小米涉足的每一个行业,都对固有的行业格局造成了相应的正面推动。就拿电源插板这一并不算多大的行业来说,在小米进军该行业之前,行业老大公牛已经不知多少年如一日,从外观到技术没有进行过升级换代了。这样的态度和潜力,你能想象依靠它去改变中国制造,甚至打赢国际市场吗?





四、商业模式:在当今创业圈浮躁无比的大环境下, 99%的“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假的,但小米是那稀有的1%。


中国人是极端喜欢玩概念,玩模式的。关于这点,如果有不太理解的,可以参观一下乐视的贾跃亭,其开创的PPT创业模式,堪称再度刷新了国人玩概念的尺度。在创业圈,一度出现一种极为反常的怪状:一些伪创业者本身不专注于创业项目,而把重心全部瞄准了投资机构,依靠虚构、伪造、欺骗投资人,骗取投资,然后项目自然是不了了之。并且还有了一种很不要脸的模式,叫做TO VC。


时间推进到现在,其实已经很多年未有堪称技术革命性的创新诞生了。至于互联网,自开创至今也已经数十年,早不是什么新科技和新创新了。于是比较靠谱的创新,大多是在既有的行业基础上,进行微创新。所以企创网经常说一句话,在当今创业圈浮躁无比的大环境下,99%的“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假的。比如像之前炒得火热的O2O团购,这样的线上下单线下取货,原本就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生活应用罢了,哪里值得大书特书?千团大战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行业内做的最好的新美大(美团+大众点评),在综合实力上也远不能和传统的BAT巨头相提并论。


而近十年来如果说互联网行业真正有什么算得上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的话,其一就是小米的生态链模式,其二则是共享单车的共享模式。只不过相比而言,小米的生态链模式显然耗资巨大,门槛很高,于是现阶段的市场行情,就是资本裹挟下一窝蜂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的大乱战,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已经不够共享单车企业使用了。


入股但不控股;分享品牌、渠道;共用打法、价值观;通过移动互联网链接。这四点,是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最核心要素:


入股不控股:毫无疑问,判断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是否存在可持续的营利性。为什么太多太多想要做大而全的集团企业,最后的结果都是死在大公司病上呢?原因无非两点,第一是大品牌子公司背靠大树好乘凉,没有任何斗志和创新意愿;第二是外行瞎指挥内行,战略战术一团糟。而小米生态链的入股不控股,其实就是当下阶段最好的解决方案:首先不直接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不迷信花大钱收购一票高管就能成功的痴心妄想,而是找到领域内一家专业的优秀团队入股,但又同时做到不控股,把利益留作团队持续创新的动力。


分享品牌、渠道:小米前期通过高易用的MIUI系统和高性价比的小米手机争取来高知名度后,紧接着就是对小米品牌和对应电商渠道的构建,最后完整地推出了小米商城及主流第三方平台入驻。至此为止,小米的品牌和渠道强势完成,后续无论生态链企业推出怎样的产品,通过小米的品牌和渠道,都可以迅速完成初创品牌最为艰难的市场推广阶段,直接进入量产。


共用打法、价值观:毫无疑问,小米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其特有的产品价值观,二是移动互联网下的智能互联。这里我们先说第一种,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往往是进入一个领域后,开始不断扩张品类,代表性的就是服装品牌,站稳脚跟后,就开始把能生产的品类全部生产,挖掘市场空间。但是这样一来,无疑是不断分散专注力,在任何一个子品类上都无法持续创新,做到最好。而我们仔细观察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就会发现小米生态链的产品观非常相似,从外观设计,到定位定价,再到精专的产品数量,无一不是在严格执行小米的打法和价值观。


通过移动互联网互联:从小米创办的第一天开始,移动互联网就是小米科技名称中“科技”的最大意义,也是其最大价值。为什么小米愿意把旗下的手机产品作为核心产品,销量如此巨大,但却定位如此之低,甚至于可以几乎不在这项业务上盈利?核心因素,就是因为小米手机,才是小米生态链未来成百上千款智能设备的核心枢纽。通过手机的APP,消费者只需要轻轻一点,就可以远程、实时、智能操控所有智能设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小米的商业野心,可想而知。





五、营销推广:粉丝营销、口碑营销、新媒体营销…这些营销方式小米不是创造者,却是近十年来最佳使用者


作为当下如日中天的手机品牌苹果,显然并不是手机这一产品的发明者。同样,在粉丝营销、口碑营销、新媒体营销上非常强悍的小米,也并非这一系列营销手法的发明者。但是毫无疑问,无论是苹果还是小米,都是毫无疑问的最佳使用者。


营销推广是非常广阔的一个领域,所以我们不可能把小米在营销上的所有手法都介绍一个遍。如果关注微博营销的小伙伴,想必对于杜蕾斯的历次文案营销手法之高明不会陌生。但是,在国内厂商中,能够把微博、QQ空间等新媒体营销玩得最好的,绝对有小米的一席之地。这一点,大家可以到小米的官方微博去参观,去学习。


在针对年轻人的针对性营销中,小米可谓是不遗余力。无论是之前红米请来的吴秀波、刘诗诗、刘昊然三位代言人,还是小米近期在热门网络综艺《奇葩说》上投放的广告,无疑都是小米不断开拓创新其营销渠道和方式的表现。相比以OPPO、VIVO为代表的砸大钱做电视广告,小米显然更倾向于更精准、更有效率的投放方式。


另外,这里我是要特别提一下雷军。作为小米的创始人,从不少的消费者眼中,小米就是等同于雷军的。而雷军现在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巨大粉丝数量,都证明了雷军是当之无愧的网红企业家。在直播最红的那段时间,雷军还曾亲自尝试过网络直播,向网友介绍小米的全新产品。可以想象,一个身家数百亿的顶尖成功企业家,愿意接受和尝试通过直播平台与千万粉丝和水军直接沟通,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企业圈是非常不多见的。





作为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企业咨询培训也是企创网经常为一些初创型小微企业进行的一项服务。而小米,则是小创经常在培训过程中,用来向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进行分析剖析案例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创业者能够理解并且尝试学习小米的一些经验和技巧;而有些创业者则似懂非懂,甚至完全不懂。


对于这样的创业者,其实小创也非常无可奈何。因为中国当下的商业大环境,变化速度非常之快,而互联网行业又是所有行业中变化最快的。作为从业者,小创几乎每天都要花上起码数小时去了解和学习行业最新发生的变化和创新的方法,但饶是如此依旧会感到压力很大。我不知道如果早早就放弃了对新鲜事物学习的一些创业者,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如何保持活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中国经济全面放缓,进入一个全新的周期后,各行各业的竞争不是在放缓,而是在增加。每一天,各个行业都在闯入新入局者,它们充满活力,他们野心勃勃,他们渴望通过创新来改变既有的一些落后现状。作为先入场者,如何保证自己的领先优势,如何确保自己不被出局,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一些深感自己已经跟不上变化的创业者,小创推荐一篇之前的文章,希望你们从中能够有所感悟:原创丨可怕的不是你看不清未来的趋势,而是别人已经做起来了你依旧看不懂


最后,想要对所有已经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伙伴们说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坚持,比聪明更重要。




【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一年不买房,几年都白忙?2016年5月~2017年5月,十大热门城市房价究竟上涨了多少?

联通蜕变:还是那个“老用户与狗不得办理”的公司吗?

部分城市居民负债杠杆率已超160%,中国楼市超高房价还能撑多久?

30岁前会花钱比会赚钱重要:每多花出去一次钱,你便多了解一种新的赚钱途径!

国家统计局年度拉仇恨重磅大招:有一种痛,叫做平均工资!

中国版的一二三四线城市排名看腻了,一起来看看世界版的一二三四线城市都有谁吧!

环京楼市大降价一点都不稀奇,因为它本来就不值那么多钱!

满朝愤青,今骂到明,明骂到夜,能骂死中国楼市乎?

加速消失的绝不仅是最实惠的普通列车,还有性价比最高的动车组列车

一省之下的广深协作都这么难,宁杭、成渝、汉沙又该怎么办?

职场乔一帆现象:多少人因为选错赛道,从而误了终身!

哪里来的什么“无聊期”,有的只是“无为期”罢了!

天津、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泉州们的未来十年,该怎么走?

放过可怜的孩子吧,你是什么样,他就会是什么样!

原创丨你正为首付的钱焦头烂额,“高人”恰好出现,为你指了条“明路”

致创业者:你选择怎样的营销方式,就会收获怎样阶层的客户丨原创

原创丨可怕的不是你看不清未来的趋势,而是别人已经做起来了你依旧看不懂

原创丨连我们普通人都觉得扯淡的项目,为什么聪明如投资人却会愿意掏钱投资?

原创丨银行为什么那么好心,天天打电话要借给你钱?

河北丨经济增长持续乏力,人口增长却一直在发力?




作者:林隐丨LinYin

首发:企创网丨ckshikong

微信:383270160


喜欢财经、商业、创业的朋友,欢迎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与我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