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要声明

本文所列2018年天然气行业十大事件,是按照不公开、不透明、不公认的“三不原则”,完全由笔者个人主观选择、主观评价、主观排名,并且排名分先后!

各位看官:认同的,欢迎转发扩散;不认同的,不接受批评指正。

忙碌一年,图个乐儿。


TOP10 工商电价降10%

事件

3月“两会”后,李总理要求全国工商售电价降10%;4月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具体要求;7月底前省级细则基本全部出台。据电力主管部门测算,2018年,两家电网公司仅这一项就为企业减负约1000亿元。

点评

这是直接从两大电网公司割肉,关键还不能喊疼。1000亿元,都是净利润啊!以前日子太好过,太胖了,强制减肥。对实体经济是好事儿,但天然气发电、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等业务躺枪,终端电价下调,项目更不好做了。


TOP9 LNG进口量首超日本&“罐箱联运”

事件

1-5月,中国LNG同期累计进口量首超日本,直至11月底仍保持该节奏,预计2018年我国将毫无悬念地首次成为LNG进口第一大国。

“罐箱联运”是2018年LNG圈的一大热点。4月和9月,中石油大连接收站分别将6个和10个罐箱海陆联运至山东威海港;11月,130个罐箱从海南岛的中海油洋浦接收站装船北上至山东、辽宁的港口,再由陆路最远运至吉林。

点评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国家在哪方面比日本强,笔者都开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将会是全球LNG进口第一大国,只是希望不要重蹈当年铁矿石、铝土的覆辙,成为“第一贵国”。

“罐箱联运”不是新鲜事儿,2003年新疆广汇就开始研究“铁陆联运”,至今寥寥。因为气荒,“一罐到底”、“虚拟管网”在2018年火了一把。个人老板、小公司挣点儿钱,央企做个标杆项目“讲政治”,都是可以的,但对整个行业而言,意义其实没有炒的那么大。先不说航道、码头、堆场、装卸等难题,量就太小:轰轰烈烈的那130罐气,仅够北京最大负荷日使用半小时,仅够上海最大负荷日使用不到2小时。


TOP8 港华储气库&新奥接收站

事件

2018年8月8号,新奥舟山LNG接收站首船气卸载;10月19号正式投运,国家能源局、浙江省、舟山市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同时,新奥集团与舟山园区管委会签署二期框架协议。

2018年10月31日,港华金坛储气库正式投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石油相关领导出席仪式;11月21日,中华煤气与金坛区政府签署二期投资协议。

点评

港华储气库,项目启动近十年,终于投产了,是中石油、中石化之外的第一座地下储气库;新奥接收站,启动到建成,超过五年,是国家能源局核准、享受与三大油接收站同等进口退税待遇的第一座民营站。

不管是高瞻远瞩,还是歪打正着,这两个项目都赶上了储调新政的“风口”,都拿了第一,对得住港华和新奥“燃气五虎”的名头。至于挣钱不挣钱,还得看看。对于同行的借鉴意义,接收站大于储气库。


TOP7 中海油窗口期公开交易

事件

8月31号,中海油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 “关于进口LNG窗口期交易首期试点安排”的公告,将10月下旬的窗口期挂牌交易。9月20号,由振华石油和龙口胜通组成的联合体竞价获得此次窗口期。10月11日,开始提气,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交易量大(约8000万方)、多点提气、气液皆可、45天提气期是本次窗口期交易的特点。

点评

“中海油的一小步,是行业的一大步”,这是三大油旗下接收站首次公开对外提供窗口期服务,给出的条件也算是公平合理。最后的成交价格,虽说不算便宜,但至少是公开透明的,是买家自愿出价的。只是不知道振华石油和龙口胜通到底从这单交易中挣到钱没有,希望有知情人士讲讲。

本公号文章:

接收站对外开放,海油迈出关键一步!

热评!海油“窗口期”交易详情重磅出炉!


TOP6 居民和非居门站价并轨

事件

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理顺居民气门站价格的通知》,宣布居民和非居民用气的门站价统一为基准门站价,上浮最高20%,下浮不限,2018年6月10日执行,原居民门站价本次最高上调0.35元/方。终端售气价格调整办法由地方政府确定,原则是:不得超过本省门站价上调幅度,不得超过0.35元/方,结合阶梯气价主要针对一档气调整。

点评

价格并轨,是天然气价改的重要一步,为门站价完全市场化定价扫清了障碍。然而,终端售价的居民和非居民并轨,没那么容易,至少慢了很多。这就让夹在中间的城燃公司只能靠自己“消化”进气价上涨的部分,于是,很多从事终端业务的人士,直接把这份文件理解为“涨价文件”。好在,各省陆续在年底前出台调价政策,或多或少将上游涨价传导到终端。

本公号文章:

江湖再无“民用气”!——国家天然气门站价新政分析


TOP5 设施开放征求意见稿

事件

8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了责任主体、适用范围、必须开放的设施、奖惩办法等,提到了推进油气管网独立、不得统购统销、热值计量、互联互通等要求。但最关键的“剩余能力计算”和“受理方式和价格”还是语焉不详。

点评

再次强调这只是“征求意见稿”,意思就是还不算数!但里面提出的大方向大思路对业内影响巨大,是值得业内人士认真研读并早作准备的。

设施开放的监管办法,2014年就出过试行稿,试行的结果是没结果。2018版,征求意见后,仍未正式出台,可见这事儿确实有点儿难。但中国进入新时代,总还是要有些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于是就了本文排第7的中海油窗口期公开交易,这就是设施开放,中油海走在了老大哥中石油前头。

本公号文章:

油气管网设施开放,这次是认真的!


TOP4 储调新政

事件

4月26号,国家发改委发布“637号文”,要求“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提出了10%、5% 和3天的储气能力具体指标,将在2020年后开展年度考核。明确了仅地下储气库、沿海LNG接收站、内陆LNG气化站的有效容量可作为储气能力。强调了上中下游都要严格按照合同供气、调峰气市场定价、大用户自建气源、投资主体多元等措施。特别强调了对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各责任主体的严厉的惩戒措施。

点评

有关储调设施建设,2014年国务院、发改委也出台过相关文件,但收效甚微。这次就不一样了,文件本身就责任明确、指标具体、惩戒措施严厉,极具执行力。所以,2018年,各地的“储调项目”纷纷上马,三大油、地方政府、燃气公司都争着建站、建罐,未来3年和低温天然气项目有关的设备和工程服务商,日子应该不错。另外,中石油在秋天就出了新的采暖季购气补充协议的条款,简单说就是“合同内的气,平价或涨价保供;合同外的气,价格很高还不一定有”。

储调新政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各方不管用的什么招儿来应对,出发点都是“气荒的锅,我不背”。

本公号文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天然气储气调峰新政对各方影响分析


TOP3 国务院发文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

事件

9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31号文”),对天然气的定位是:“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促进协调稳定发展,是我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路径”

31号文指出了我国天然气产业的九大问题、三大发展原则、十条具体措施。具体内容,大多是国家各主管部委已下发的专项政策的集成和汇总,全新的提法不多,更多的是从国务院的高度再次强调并明确分工和责任。

点评

在主管部委已经出台了系列专项文件之后,在入冬之前,国家专门出一个集大成的权威指导文件,一是说明国家对天然气行业对民生福祉的重视,二是说明历史遗留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解决起来没那么容易,光靠部委有些事情推不动,还得国务院出面。文件提出2020年国产气的目标是2000亿方,于是2018年中石油取消了勘探业务多年来“冬休”的惯例,全国的气田冬季照常作业,加大勘探开发力度。近5000字的文件,浓缩一下,其实就是 “保供”和“改革”两件事儿。

本公号文章:

重磅要闻!国务院发文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


TOP2 蓝天保卫战

事件

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2号文),这是2103年“大气十条”的升级加强版,管到2020年。到那时,如果天还不蓝,一定还会有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点评

此文件影响巨大,已经被各方解读了无数遍,这里仅重复下笔者在文件刚出台时说的“减煤不一定增气,打铁还得自身硬”。

本公号文章:

减煤不一定增气,打铁还需自身硬


TOP1 2017冬至2018春“气荒”

事件

2017年夏秋,为了完成“大气十条”收官年的环保指标,全国掀起了“煤改气”的高潮,京津冀地区尤甚,都改到农村去了。入冬后,一场“一定会来突如其来”的“气荒”席卷全国,一张小学生在操场上课的照片成为各大媒体头条。

2018年“两会”后,大部分地区的供暖季也进入尾声,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记者会上说:过去这个冬季的天然气供应工作是“有惊无险”。

点评

“气荒”,每2-3年就会来一次,可没有哪一次的威力能和这次相比。有惊无险可能是真的,但从事后的反应来看,4月到9月,国家出台了5份天然气行业的重大政策或改革文件,密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油气体制改革,本来就是要改的,只是这次“气荒”让高层震动,然后,力度和速度就不同往日。本文前述9件大事,除了第10件降电价之外,都是这次“气荒”的衍生品或解决办法,所以,它当之无愧排第一。 




2019新年贺词


2018年,被很多研究宏观的学者总结为“黑天鹅都快成家禽了”。元旦前,笔者写过一篇《能源行业为何患上“集体焦虑症”》,其实相比金融、地产、IT、互联网等行业,天然气行业的2018年已经算是顺风顺水,波澜不惊了。

处在今时今日的大环境下,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能源行业传统的“竖井”模式已经不太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该向哪个方向走,也基本明确——“智慧能源”,但什么是“智慧能源”,到底该怎么走,大家都在摸索。

天然气行业,2018年还有很多其他大事儿发生,比如:中石油冬季补充协议的定价模式、重庆市取消报装收费政策在股市的过度反应、天然气新国标实施、广东省在2018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出台的文件等等,篇幅所限,不做讨论。整体而言,过去的一年,天然气行业热闹非凡,极不平静。

凡为过往皆为序章,总结历史的唯一作用就是指导未来。天然气行业的2019年,可以确定的是:油气体制改革仍将不断深入,变化、不确定性和创新仍将是行业主题。笔者个人的几点预测如下:

市场仍将高速增长。2018年天然气消费增速预计约18%,2017年是17%,2019年即使没有大的新增客户,仅靠前两年增量的惯性也可保持10%以上的增长,消费量达到3000亿方没大问题。

供应将比2018年宽松。俄气东线投产,国产常规气、非常规气都是下了硬指标,再加上为了不再“气荒”,2018年很多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管道互联互通等大工程投产竣工,故2019年不管是气源还是设施,都会比2018年更加充足。

市场定价比例更高,整体价格水平不会高于20182018年已有近40%的一级气源价格为市场定价了,2019年天然气价改仍将继续,气源价格和管输费可能分开,交易中心成交量会大幅攀升,政府对价格的管制会逐步放松。由于整体供需宽松,价格水平可能与2018年持平。另外,在国家“降成本”的大方针下,终端市场价格也会是持平甚至走低的趋势。

监管更加严格,挣钱更加不市场虽然向好,但身处其中的企业挣钱却不一定容易。只要涉及自然垄断的环节,国家都会重点监审成本,只给7-8%的利润空间,高毛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果企业想维持好的财务指标,只能各显神通,在竞争性领域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竞争更加激烈。虽然天然气行业老的从业者觉得这两年挣钱越来越不容易,但还是有很多新人在外围虎视眈眈。同时,整个能源大行业都处在一个转型和跨界的时期,在能源消耗总量增速很低的背景下,大家都只能抢存量。

以习主席新年贺词的一句话作为结语: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作者简介:

温馨提示

认同请点赞,喜欢请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