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尼泊尔雪谦寺】顶果钦哲扬希仁波切《上师与弟子》—— 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必须自我检视...

尼泊尔雪谦寺 法藏 心文化传播 2019-08-24



顶果钦哲扬希仁波切2017年11月墨西哥开示《上师与弟子》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我们谈一谈上师的价值,和弟子的意义。之所以要有外在上师,是为了让我们与内在上师连接。内在上师是什么?就是心本身,本具佛性的心,本然智慧的心。


上师重要吗?非常重要。但作为人,很难只跟随一位上师。我们总喜欢尝试不同事物。你先有一位上师,然后遇到另一位,更喜欢他,就把前者抛在脑后。为何你从A跳到B?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不确定性和期待导致很多情绪起伏。很难下定决心告诉自己,“好,这是我的上师,并且是唯一的上师。”



当你说对上师有虔敬心,其实我对此很怀疑。我不认为那是真正的虔敬心,更像是一种喜欢。我们都喜欢能满足我们需求、有共鸣的上师,他不会说我们不想听的,是个“让人悦耳”的上师。当上师过于直接,我们想尽办法逃跑。你其实不在找一位上师,你在找一个友伴。你有真实的虔敬心吗?



我们觉得结缘每个上师没有问题。若你问一个弟子谁是你的上师,他算1、2、3、4,太多了。那你向这些上师学到什么?没有答案。或者上师在我困难时帮助我,在我需要时给予建议。那不叫上师。你可以从专业的治疗师那得到建议,或你最好的朋友。你们睡在一起,喝酒,抱怨人生。我保证你的朋友很乐意帮你。

 


当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没有任何实质的学习与改善。我们隐藏自己的问题、肮脏之处,然后去上师那,装作表现良好。上师也用漂亮的话取悦我们,让我们很高兴。但真正的问题从不暴露在上师面前。许多上师也不在乎这些问题。他们谨慎、充满外交辞令,因缺乏合适的表达,只能叫“善巧方便”,不碰触要点。但会有一位上师击中要点,破除你过患的边界,让你所有的肮脏都泄露出来,即便你知道和看到,也无法做任何掩盖。那个人是你的根本上师。只有一位,没有很多。


说实话我很担忧,当今上师的价值非常摇摇欲坠,很难找到真正的上师,教导纯净佛法并成为范例。许多上师作秀、充满私利。弟子也把上师视作友伴,其次才是上师。上师在此,并非教导你世俗生活,让你成为更好的商人、妻子或丈夫。上师在此,是为教导你纯净的佛法,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弟子、修行者,以利益你自己和身边的人。


我们如此执着于外在上师。当上师不在身边教导你,你完全忘了修行。其实上师越不在,你必须更精进。不再把个人的世俗问题抛给上师,真正重视实修,总是检视、觉知自己的心。当你在上师身边,即便他没有口头教导你,仔细观察他的身语意如何化现,这本身就能给你足够多的教导。跟随具德上师,就如打磨上乘的黄金。它旧了,有点发黑。但一旦打磨,它变得如全新般闪亮。越跟随具德上师,越能见到他更多的功德。而当我们见到内在上师,真正具善的弟子开始展露与上师类似的功德。我们说要复制上师,并非上师外在的说话行为,而是复制他内在的功德。这非常重要。


我们的心充满负面情绪,即便跟随上师,或闭关、参加法会。心一直在,但我们从不观察。因此修得越多,反而越多的情绪和问题。于是我们很受挫折,内心有堵墙,两样东西在打架,负面情绪和我必须修行的想法。尽管心是同一个,却玩着自我怀疑的把戏。外在,我们做很多修持,谈起来好像已到达10。内在,我们还困于1,还围着不必要的世俗问题、个人喜恶打转。我们从不看到问题根源并加以改进。


我们的修行方式很好笑。一时兴起时,修更多。不兴奋,就不修。处于困境时,完全忘了有修行这回事。这与时间够不够无关,那只是借口。基本上是我们的情绪作祟。修行是运用法教,了解并转化情绪。但我们负面情绪太炽盛,不管做何种修持,我们不让修行融入自心、转化情绪,反而故意让情绪融入修行。



请总提醒你自己。第一,你为何进入佛法?第二,你是否认出根本上师?第三,你是否清楚跟随上师的目的何在?第四,你学到了什么,改进了什么?这些非常重要,必须自我检视。


我的话非常直接了当,许多人听起来觉得不悦耳。但不悦耳的,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不是吗?我们在此,并非开玩笑,互相拥抱。我们在此,是讨论究竟哪里出错。你去见医生,不会拥抱医生,而是问出了什么问题,请告诉我。然后医生仔细诊断你,建议你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若你不让他告诉你问题所在,你永远没有进步。



Photos from Mexico Shechen Center

图片转自墨西哥雪谦中心


往期阅读:

一个修行人的终点:死亡的正确打开方式

祈竹仁波切 | 佛弟子请不要神神叨叨

振聋发聩:致假裝在修行的自己 — — 99%的人躺枪!

演员陈坤:我因名利而迷失,藉由禅定而找到自己...

【推荐】他用肥皂刻了一尊佛,照亮了整个拘留所...

纪录片:《西藏度亡经》一部指导亡者灵魂再生的宗教文献

【达真堪布】现在很多学佛人的修行都是纸上谈兵!

演员陈坤:我为什么一再地推荐《西藏生死书》?

演员孙俪:让父母儿女都学佛,是一家人最大的福报...

禅是一种生活方式 | 美国人比尔·波特的寻禅之旅

【宗萨钦哲仁波切】究竟一乘宝性论(Ⅲ)(2008年)—— 若众生皆为俱生清净,我们又如何看那些犯罪的人?(一)

关注后可查阅更多内容!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