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资讯 | 《探索与争鸣》刊发“人文语义学:跨学科的人文学术实践”系列论文

人文语义学:跨学科的人文学术实践


张宝明

人文语义学:一门关乎人类语际书写的知识体系



王中江

近代“自然”语义身世之谜



沈卫荣

“人文语义学”与现代人文科学传统的回归



孙江

以概念为媒



周程

电报技术对汉字词语语义的形塑



潘光哲

从“新名词”到“关键词”



闵祥鹏

人文语义学视角下的历史事实与文本真实



褚金勇

语词、媒介与记忆:人文语义学视野下的“斯人”“是人”之争






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人文语义学:

跨学科的人文学术实践



人文语义学:跨学科的人文学术实践


当前,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学界广泛探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命题。为了践行新文科建设倡议,服务国家“三大体系”建设,打造“学术中国化”与“融会贯通”的特色学术领域,张宝明等学者联袂提出“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问题。人文语义学是以关键词为依托,以观念词为寻绎对象,阐释从概念到观念之起源、演绎、衍变之“史”的一门学问。它尝试打破近代以来学科固化的壁垒,关注语际书写中存在的“古今断裂”“中西误解”“圈层隔膜”等问题,通过探讨语义创生转义与思想启蒙、文明对话、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服务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外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以及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为此,河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于近日举办“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圆桌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中的关键概念梳理进行学科性思考,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学术对话,以期以“人文语义学”的视野聚焦现实问题,建构重大理论,凝练学科特色,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三大体系”探索方向。


张宝明教授主张,人文语义学关注的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文化与思想的问题,它期待通过钩沉人类语际交往中语词的冲撞、融合和话语转义过程,提供一种唤醒语际书写和语际理解的视野、一种试图化解语际隔膜和观念紧张的方法、一种介入现实和历史的学术致思方式。王中江教授认为,词汇是人类发明的表达思想观念的工具,也因为人类交相复杂的使用而具有了生命力和生命史,从而成为人文语义学的重点关注领域。他以“自然”为例考察了近代以来语词概念的意义和用法不断传承又不断变化的双重运动。沈卫荣教授指出,人文科学被严格地划分为文、史、哲等学科,这是西方工业化文明带给人文学术的不良影响。人文语义学打破现有的文、史、哲学科的分野,建立一个兼容人文学术领域的“交叉学科”,是促进当下人文科学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势在必行的改革方向。孙江教授认为,人在与不同群体的交往中,理解彼此的语言无疑是重要的,以概念为媒可以建诸语言的关联也即所属语境间的关联。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世界,歧义乃至对立也在加剧,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概念史研究无疑有助于增进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周程教授认为,从科技的社会影响入手研究人文语义学是有趣的学术进路,电报在中国“扎根”之后,悄悄地改变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很多偏僻字和生难词被弃用,一批汉字词汇被创造,很多词汇的语义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潘光哲教授指出,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名词”已然转化为在公众生活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其间来龙去脉、变化传承之场景可以展现的历史图像丰富多彩,可以拓展的历史认知空间亦是广阔无边。闵祥鹏教授指出,历史真实与文本真实之间的差异关键在于语义理解的偏差。虽然历史事实与文本遗存都是客观存在,但撰述者的书写与解读者的阐释都是主观的思考,由此必然带来部分历史文本难以直接指向或者解释其所对应的历史事实。褚金勇副教授指出,日常生活中的语词争议看似平凡无奇,但现象背后有着深广的知识论域,循着语词争议不断寻绎、挖掘,能够更为深刻地洞察语义表达的人文逻辑,揭示语词记忆的心智密码。


——主持人  张宝明    叶祝弟




推荐阅读

人文论坛 | 林栋:安家的“人”:曹禺《北京人》中的愫方形象新论

人文论坛|詹澈:新诗一百年的一个小逗点 ——诗集《发酵》自序

人文论坛 | 叶嘉莹:“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诗句意蕴的多重阐释




责任编辑:杨子怡

审核:祥鹏 鹏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