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闻素|译著研读:《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

张闻素 中信出版墨菲 2022-05-12


首先感谢中信出版集团在我筹建银行期间赠阅金融图书,这是对我本职工作的学术支持。依然记得在2013年秋天的某个下午拜访中信出版集团的蒋老师,令我感到受宠若惊的是,她精心准备了数十册国内外金融和银行业著作供我借鉴。多年之后,再次与中信出版集团墨菲工作室洽谈金融出版业务,两位资深编辑老师说正好新近出版了几册关于国际银行的著作,其中包括《消失的银行》《银行转型2025》《富国之本》《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这些著作是本人工作和学术活动的重要精神食粮。

 

2007年,我开始应邀参与以私人银行业务为课题的清华大学银行家培养计划——BDP前沿研创,并成为项目联合发起人。私以为,这是我与《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这本著作的机缘和契合之处。

 

令人欣喜的是,这本著作的译者是我在2016年冬天基于凤凰岭观山论坛与微金融峰会共同研创“民营银行的春天”论坛之际,曾经隆重邀请过的发言嘉宾和良师益友——中信银行的张春子博士。记得彼时就那场金融论坛和圆桌会议与他有过多次互动和专业交流。多年之后,拜读张春子博士翻译的专业金融著作,感觉系统而深刻。可以想象,若非学术根基深厚且专职浸润于银行业多年的资深专家,很难独立完成如此专业的金融著作翻译。

 

顺着译著作品认真研读摸索,可以有深刻的体会,我想这得益于本书深入浅出的巧妙立意与精湛的技术。在此不敢说领读,谨把我近日研读学习《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之后的所感、所思、所得分享给大家。


总体而言,该书共分为九章,几乎每章都由理论、模型、案例、结论构成,结构非常紧凑和严谨。

 

本书两位作者索尔森 • 亨斯(Thorsten Hens)和克雷门纳 • 巴克曼(Kremena Bachmann)在金融研究和私人银行实践领域是非常资深和具前瞻性的专家。


索尔森 • 亨斯是德语区(德国、瑞士和奥地利)十大经济学教授之一,瑞士金融研究所(SFI)研究员,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成员,挪威商学院客座教授,斯坦福大学、比勒费尔德大学(Bielefeld University)和苏黎世大学教授。从2007年开始担任瑞士金融学院主任,从2003年开始担任NCCR-Finrisk的科学协调员。在波恩和巴黎从事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行为和进化金融学。在研究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亨斯教授把重点放在了心理学,并将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应用到研究中,以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理。他的咨询经验包括将行为金融学应用到私人银行领域,将进化金融学应用到资产管理领域。

 

克雷门纳 • 巴克曼是圣加仑大学(HSG)金融学硕士、苏黎世大学金融学博士,已获得瑞士金融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岗位,曾在苏黎世大学经济学实证研究所获得研究岗位,研究内容包括行为金融学和投资管理,教学经历包括在苏黎世大学和瑞士投资专业人员培训中心(AZEK)讲授行为金融学和财富管理。


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两位作者融理论研究和亲身参与的实践项目和案例于一体。




《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

译:张春子 / 著:索尔森•亨斯、克雷门纳•巴克曼


第一章是导论,内容为私人银行业务、当前面临的挑战和运用行为金融学改进服务质量;

第二章是决策理论,包括均值-方差分析、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最优资产配置,以及以上几种理论方法的分析比较;

第三章是行为偏差,主要论述信息筛选、信息处理、决策、决策评估、跨期决策中所出现的偏差及其与投机泡沫的关系和偏差中的文化差异;

第四章是风险画像,主要论述应对行为偏差的风险画像工具,以前劳伊银行(Bank Leu)的案例研究为实践论据,分析了基于均值-方差的风险画像工具,同时对各种工具进行比较;

第五章是产品设计,以梯形波普和DAX储蓄存折两个案例分析并得出最优产品设计的相对结论;

第六章是动态资产配置,其中包括最优策略性和最优战略性两种资产配置;

第七章是生命周期规划,以寡妇凯撒尔为案例引导出主要跨期间决策、平滑消费、生命周期假设、行为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问题、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生命周期资产配置、行为投资者的生命周期资产配置、生命周期基金;

第八章是组合化财富管理过程,其中涉及问题、利益冲突、循环学习等并附以瑞士信贷银行财富管理过程中的心理账户案例;

第九章为结论和展望。



立意


从两位作者的立意而言,本书旨在为私人银行家提供适当的工作框架和实用工具,所以在对当前私人银行面临的挑战进行简单介绍之后,重点对行为金融学的基础——决策理论进行深入阐述。现代决策理论有三个主要的理论模型: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和均值-方差分析。

 

期望效用理论澄清了哪些决策是理性的,前景理论描述了哪些决策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均值-方差分析则是实际应用中最著名的决策模型。

 

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在一般决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到的心理困境,说明这些行为偏差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这一点对于向全球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的商业银行来说非常重要。第四章说明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整合成一种实用的工具——风险画像。风险画像是一种设计精细的调查表,可以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和风险意识。除了选择最适当的问题,行为金融学还帮助私人银行对客户的反馈进行持续评估。在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必须进行风险画像,本书将这一法规规定作为银行提高咨询服务质量的重要契机。第五章分析丰富的组合化产品,这对许多商业银行来说非常重要,说明如何从期望效用理论角度和前景理论角度去评估这些组合化产品。此外,本书解释了如何为私人客户设计组合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紧接着在第六章对投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说明哪些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会调整其投资组合,哪些投资者会获利或增加风险。此外,根据在投资组合中应当增加哪些风险资产的份额,为客户提供了像年龄规划这样的一般投资咨询的基础。在随后章节分析了投资的生命周期问题。除了时间期限之外,外来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了整个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此外还特别研究了行为效应,比如习惯养成和双曲贴现,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客户的投资决策等问题。第八章通过财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高度概括了财富管理的主要内容,说明在一般的咨询过程中应当如何充分利用银行可以提供的各种服务。这样的过程一般需要把个人的资产负债管理、生命周期、风险分类、投资战略的实施以及各种文件的有效准备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特别强调了文件的框架效应,以及在指导客户如何进行最优的财富投资时,心理账户的重要性。

 

本书是综合性作品,除了文字叙述、举例和案例研究之外,还通过一些数学模型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行为金融学在私人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案例研究和数学模型以专栏形式体现,读者不看这些专栏也可以对本书有大概了解,这种方式适用于更广泛的读者。本书可以作为商学院和研究生的初级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高管培训教材。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本书也可以作为具有传统金融学知识的人自学行为金融学的材料。

 

截至目前,有关行为金融学的好书为数不多。本书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多地集中在客户咨询而不是资产定价方面。这主要得益于两位作者在世界上最好的私人银行工作的经验。不可否认,本书还得益于他们在前劳伊银行、瑞士信贷银行(CS)、瑞士联合银行(UBS),以及苏黎世州立银行(ZKB)所完成的项目。

 

行为金融学是指将心理学与金融学结合起来的研究领域。它起源于决策理论,主要涉及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决策可能出现的心理困境。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一系列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具体而言,私人银行的服务主要包括私人银行理财顾问提供的投资咨询,以帮助高净值客户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时避免陷入心理困境,实现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因此,行为金融学能够为私人银行的发展提供具有一定科学基础的分析框架。

 

私人银行客户的高额财富使私人银行家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风险意识等要素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私人银行内部,理财顾问在向高净值客户提供这些服务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需要对金融市场和客户需求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在传统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均值-方差分析、有效市场假设和衍生定价理论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非常好的了解金融市场的分析模型,但是这些知识对于了解私人银行客户是不够的。为了向私人银行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大部分理财顾问都需要掌握一些行为金融学知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那些仅掌握传统金融学知识的理财顾问就不能为客户进行最优的资产配置。所以,《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是私人银行洞悉高净值客户真实需求的指南针。

 

私人银行以帮助高净值客户实现私人财富保值增值为目标,需要洞悉客户的真实需求,在客户进行投资时避免其陷入心理困境。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心理、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因素为基础,发现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特点与规律,所以能为私人银行有效理解和引导客户需求提供科学的依据。本书为私人银行提供了一种应用行为金融学的工作框架和实用工具,即私人银行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如何依据不同客户的不同目标、态度、行为等评估其风险状况,并据此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

本书从理论出发,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阐述了当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文化差异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指导私人银行有效利用资金,调整并优化资源配置。 

 

瑞士信贷私人银行(CSPB)首席执行官沃尔特 • 伯克托尔德(Walter Berchtold)推荐:


《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与私人银行业务的实际解决方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者通过对私人银行具体业务案例的研究,深入地分析了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人员应如何利用更综合、全面的方式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我要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希望在向客户提供咨询建议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的私人银行理财顾问和专业人员。

 

瑞士联合银行(UBS)首席经济学家克劳斯 • W.韦勒肖夫(KlausW.Wellershoff)博士推荐:


《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是行为金融学的成果展示,对实际操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所有关心私人财富管理人士应读的一本书。



我认为该著作充满了前瞻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在最后篇章中指出,行为金融学研究领域已经增加了精神学知识,金融和行为金融研究的下一步也许是一门新的学科领域:精神金融。

 

掩卷而思,自2007年参与发起清华大学银行家培养计划至今已有12年,其间鲜见关于私人银行与行为金融融合的著作,再次感谢中信银行的张春子博士呕心沥血呈现给大家的译著,在此奉上由衷的钦佩与敬意。

 

张闻素 2019年3月28日

  


附件

  

私人银行,中国金融前沿领域


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国内银行业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在与中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中,外资银行都不约而同地将客户重点定位于国内高端人群,积极推进私人银行业务,这缘于私人银行业务的高利润率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统计资料显示,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10倍左右,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过去几年的平均利润率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12%~15%。其中资产管理费占收入的45%,经纪费占20%,净利息收入仅占25%,都远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表现。2005年,花旗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盈利为12亿美元,大约占集团全部利润的8%,而花旗银行香港分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盈利占到了当地全部盈利的20%。

 

在中国市场,尽管私人银行业务刚刚起步。个人理财这种既可以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盲目投资风险、又可以减少运营成本的服务项目受到越来越多高端客户的欢迎,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潜力和巨大容量,已经成为众多外资银行觊觎已久的丰盛晚宴。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已经通过不同路线多头挺进,全面包抄。从2005年9月瑞士友邦银行进驻上海,成为中国银监会首批批准的境外私人银行国内代表处开始,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瑞士EFG私人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纷纷在中国全面展开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准备或推广活动。

 

面对外资银行对国内市场中高端客户的激烈争夺,中资银行纷纷着手备战私人银行业务。中行已与苏格兰皇家银行达成协议,于2007年初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开设两家私人银行部;而引进汇丰模式的交通银行,计划5年内实现零售银行业务占总收入的20%;深圳发展银行曾在媒体上透露将以贵宾客户俱乐部等形式,以贴身的增值服务吸引更多高端私人客户。

 

张闻素  2007年7月7日首次刊发于 《中国证券报》

 

张闻素

财经与科技媒体双栖撰稿人,银行筹建人、基金管理人、开放银行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早期运营者;清华大学银行家培训计划早期联合发起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高级研究员。


5月22日,中信出版墨菲特邀张闻素老师为书友分享《私人银行与家族办公室发展前沿》,敬请期待!



-End-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更多内容!


喜欢墨菲

就点下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