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法学院2019-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烟台大学东临黄海,西依青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
烟台大学法学院现设有法学、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中美合作办学(法学)专业方向,拥有法学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12个硕士招生专业。2012年法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法学专业于2013年获批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获得B类,2019年软科学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进入全国前18%,2018年教育部首轮专业硕士点评估B类,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教师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十大优秀法学家3人;有2位教师先后担任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两位教授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由我国著名民法学家郭明瑞、房绍坤领衔的民商法重点学科,在“九五”期间被评为山东省唯一的法学类重点学科,“十五”以来被连续确定为省级强化建设的重点学科、泰山学者设岗学科。依托民商法重点学科先后成立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山东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山东)基地、山东省版权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多学科力量整合建设的综合性学科平台——“应用法学研究中心”,连续确定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山东省强化建设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作为“法治山东”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智库,烟台大学法学院先后被省市人大常委会、省委宣传部列为首批“地方立法研究基地”、“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烟大法学院坚持内外结合的发展道路,已与海外20余所法律院系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烟台大学法学院现面向海内外杰出法律人招纳贤才。
一、引进专业:法学各方向
二、人才类别:
(一)杰出人才
两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和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或国(境)内外相同层次人才。
(二) 领军人才(年龄不超过55周岁)
1. 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入选者等。
2.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的首位人员;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
4. 经专家评价和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认定与上述人才层次相当的其他人才。
(三) 拔尖人才(年龄不超过50周岁)
1. 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其他省份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相当于“泰山学者工程”);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聘教授职务且取得国际公认学术成果的专家。
2. 近5年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含)、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以上首位人员。
3. 近5年主持国家级(不含国家基金委主任基金和小额资助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等科研项目2项,并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在本学科学术期刊正刊发表SCI三区、EI、SSCI、CSSCI、A&HCI收录论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学术论文合计10篇。
4. 近5年入选ESI高被引作者。
5. 经专家评价和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认定与上述人才层次相当的其他人才。
(四) 学科带头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
1. 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知名高校获聘副教授职务且取得国际公认学术成果的专家。
2. 全球TOP200高校博士应届毕业生、在全球TOP200高校或年度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在前100位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年以上的青年学者,且发表3篇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
3. 近5年,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二位)以上奖励;主持1项国家级项目(不含国家基金委主任基金和小额资助项目)或2项省部级有资项目。同时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学术期刊正刊发表SCI三区以上、EI、SSCI、CSSCI、A&HCI收录论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出版学术专著、获国家发明专利等合计6篇(项),其中专利总数量不超过20%。
(五)青年博士
1. 第一层次:全球TOP300高校博士毕业生,或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的青年学者,或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且达到较高学术水平。或近5年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学科领域SCI、SSCI一区期刊或学校确定的A刊发表论文2篇或《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1篇;SCI、SSCI二区期刊或学校确定的AB刊发表论文4篇。
2. 第二层次:海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年以上的优秀博士;或近5年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学科领域SCI二区论文2篇或学校确定的B刊发表论文2篇或SCI三区、CSSCI全文收录4篇。
3. 第三层次:符合学校教学科研需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博士。
三、人才待遇
按照引进人才类别,学校对全职引进的人才提供如下待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