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开的窗口是美丽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艺术观潮 2021-09-26




开幕时间

2019年3月29 日上午10:00


展览时间

2019年3月29 日至2019年4月7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馆一层1、6、7、8、9号厅





2019年3月29日上午10:00,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承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提供学术支持,著名艺术家董小明担任总策展人的“打开的窗口是美丽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序幕。





1979年3月5日,深圳由宝安县撤县设市,努力拼搏,奋发图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此迈出了腾飞的脚步。历经40年,昔日小渔村广为天下知,成为了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窗口。四十年光阴荏苒,四十年流光溢彩,深圳的四十年发展历程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一个缩影。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大潮中,伴随着深圳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深圳美术也得到迅猛的发展。40年来,深圳美术军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深圳本土及集聚于此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形成了一支风格多元、富有活力的创作队伍,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美术家,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创作中实力强劲的地方军团,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董小明表示,“把握时代脉搏,艺术锐意创新”是深圳美术四十年发展的最大特点和成功之道,也是此次展览选择作品的主要标准和指导思想。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时,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新使命。同时提出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专门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守护好精神家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2019年既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深圳市建市4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特主办推出此次展览,作为深圳市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旨在以美术展览重温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首都观众和全国人民共同分享深圳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深厚感情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

该展览作为深圳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进京展览,汇聚了深圳本土艺术家创作和深圳市各大艺术机构收藏的艺术精品170余件,内容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装置、设计海报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共分为主题展、藏品展、创新展、文献展四个部分,并分别以东方风来满眼春、开窗放入大江来、笔墨当随时代和红豆生南国四个主题形式呈现,将深圳特区美术事业建设初期的珍贵文献和反映深圳发展历史节点和城市风貌的优秀题材作品完美结合,不仅以美术的视角充分展示了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更是向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深圳建市40周年献礼。

据悉,3月29日至4月7日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结束后,4月15日至5月5日,该展将继续于深圳关山月美术馆进行巡展。



 第一部分(主题展)

东方风来满眼春


深圳艺术家笔下的“深圳故事”,是深圳城市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重要作品,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画卷。在深圳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美术家们积极投入其中,从四面八方相聚于深圳这方热土,他们在见证了特区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艺术创作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发展历程。这些作品立足本土,传承创新,从特区的现实生活出发,用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语言,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个体特征与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个体经验下的时代画卷。

这一部分的作品大多出自深圳艺术家之手,包括表现四十年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的作品、描绘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形象的作品、塑造改革者、建设者形象的作品……观众可以在这些时代气息浓厚的艺术作品之中,体悟到深圳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学习精神、关爱精神……,重温曾经激情燃烧、至今魅力永存的“深圳故事”。



潘鹤《开荒牛》

铸铜 / 110×35×45cm

1983年



深圳雕塑院《深圳人的一天》

玻璃钢 / 等人大小

1999年



黄菊芬《路在脚下——胡应湘与广深高速》

布面油彩 / 90×90cm

1999年

深圳美术馆收藏



宋承德《特区之花》

纸本水墨 / 180×147cm

2004年



孙立新《地铁建设者》

纸本水墨 / 200×290cm

2010年

深圳画院收藏



罗田喜《使命——欢送驻港部队》

布面油彩 / 200×164cm

2010年

深圳画院藏



杨克山《书香满城》

纸本水墨 / 200×180cm

2010年

深圳画院收藏



赵振华《大芬村的创业者》

布面油彩 / 240×260cm

2010年

深圳画院收藏



傅中望《都市寻梦之二》

玻璃钢 / 37×23×58cm

2010年

深圳画院收藏



余澎《深圳·深圳》

综合材料 / 150×120×120cm

2010年

深圳画院收藏



陈希旦《西部港湾》

纸本水彩 / 80×120cm

2010年

深圳画院收藏



刘向东《墙》

布面油彩 / 210×840cm

2016年



孙闯《2016——街舞》

布面油彩 / 230×120cm×5

2016年



梁宇《时代之歌——闯·创·窗》

布面油彩 / 200×200cm×3

2018年



钟曦《深大——梦开始的地方》

综合版画 / 55×90cm×3

2018年



邹明《巨擎入云天》

纸本设色 / 305×510cm

2018年



文祯非《前海晨曦》

布面油彩 / 200×150cm×3

2019年



 第二部分(藏品展)

开窗放入大江来


文化的发展紧随着经济的腾飞,40年来,深圳的美术机构与文化场馆相继建设,依托这些不同学术方向的展示平台与研究机构,深圳的文化先行者们不断利用优势资源,通过举办全国性、国际性美术展事和学术交流活动,收藏了大量国内外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为这片文化的沙漠,积累了丰厚的艺术财富。

这一部分展品是特区创立以来,国内外著名画家为深圳以及在深圳创作的美术作品,不仅体现了深圳美术事业的发展历程,亦体现了全国美术界为特区文化建设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展出的作品来源于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等美术机构的收藏,包括吴冠中、李可染、黄胄、陆俨少、华君武、关山月、谢稚柳等现当代名家作品。



李焕民《攻读》

纸本套色 / 56×63cm

1962年

深圳画院收藏



晃楣《北方九月》

套色纸本 / 40×62cm

1963年

深圳画院收藏



黄胄《七驴图》

纸本水墨 / 64×44cm

1979年

深圳美术馆收藏



李苦禅《山岳锺英》

纸本水墨 / 97×180cm

1982年

深圳美术馆藏



李可染《小孩与牛》

纸本水墨 / 28×37cm

深圳美术馆收藏



叶浅予《维吾尔之舞》

纸本水墨 / 68×68cm

1991年

深圳画院收藏



华君武《漫画》

纸本水墨 / 48×44cm

1991年

深圳画院收藏



宋源文《野花盛开的地方》

黑白木刻 / 46×85cm

1992年

深圳画院收藏



 第三部分(创新展)

笔墨当随时代


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汇聚了来自四方的文化精英,在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下孕育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样态,形成了创新包容、内涵丰富、多元融合的深圳新文化,而在这样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深圳本土艺术家,始终坚持原创艺术,在现实生活的感召下,立足本土,勇于创新,创作出一批批反映现实生活、强调个体经验、充满个性的艺术作品。这些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作品,不仅体现了深圳美术在当代中国美术发展中,在践行创造性转换的理念下的发展成果,也展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和精神面貌。

这一部分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在全国性重要美术展览和在国外展览中令人瞩目的佳作;深圳画家率先提出和实践的当代中国美术革新课题“城市山水画”、“都市水墨”的优秀作品;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下催生的水墨、版画、水彩、雕塑、油画……以及跨界的、新媒体的优秀作品传统绘画在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优秀作品;大芬、观澜等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孕育的美术原创作品;近年涌现的青年美术家的佳作;平面设计艺术家的海报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板块还包括一部分客座艺术家作品,这些艺术家来自海内外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他们在深圳创作、研究、交流、展览,深入了解深圳这一新兴现代化都市,并为这座城市积累了一批珍贵的艺术财富。这些作品体现了深圳美术机构在制度上的探索创新,也体现了深圳开放、多元、包容的学术格局。



张树国《大营救》

青铜铸造 / 244×150×28cm

2005年

深圳画院收藏



洛夫·伯格梅尔(德国)深圳画院客座艺术家

《无题》

树枝 / 56×56×36cm

2008年

深圳画院收藏



方晓龙《南国渔港》

纸本水彩 / 70×120cm

2015年



戴耘《巴特农神殿的石雕战马》

综合材料 / 95×48×96cm

2015年

深圳画院收藏



李万秋《情歌》

多种木材质 / 160×160×160cm

2017年



张小纲《隐秀系列作品之一》

布面水性综合材料 / 120×240cm

2018年



郝强《琼楼玉宇》

布面油彩 / 180×240cm

2018年



谢非《吕梁印象》

布面油彩 / 120×150cm

2018年



杨光《未来石》

铸不锈钢 / 76×38×30cm

2018年



 第四部分(文献展)

红豆生南国


经济的飞速发展,多样资金的支持,使得一座移民城市逐渐成为了艺术家的聚集之地,而随着各地艺术家不断由四面八方涌入,文化场馆的不断建设,深圳这座移民城市自身的性格也在各种文化的交汇下融合而成,深圳的美术事业也不新的发展和壮大。

这一部分以文献形式展出,图文并茂地介绍深圳美术事业发展历程和整体状况,陈列了特区美术事业建设初期的珍贵文献。包括深圳美术大事记,深圳各大艺术场馆介绍以及蒋兆和、赖少其、吴冠中、黄胄、邵字、陆俨少、宋文治、唐云等众多名家与深圳往来的历史信札等文献,这些充满了历史温度的信札也是首次进京展出。

一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就是持续举办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事件和品牌活动及无数与之交往的艺术家共同建构的。透过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重大美术事件及美术场馆建设的相关文献,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重要艺术家与深圳艺术机构的书信往来,观众既可以看到深圳美术事业创新发展的足迹,也可以看到美术菁英与深圳的书画情缘。








 以上为展览部分作品 



展览现场














前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深圳建市40周年。40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深圳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之路,特区的发展历程是祖国改革开放大业的精彩缩影。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新使命新定位。建市40年的深圳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兴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协调发展。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深圳的美术家们把握时代脉搏,笔墨当随时代,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创作了为数众多的精品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美术风格。这里展出的百余件优秀作品,既有深圳各个美术机构四十年积累的馆藏精品,也有深圳历年美术创作中的精品佳作,还有部分是关心、关注深圳发展的国内艺术家们的新作,它们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画家眼中和笔下的深圳聚而成的是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努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透过这些作品,我们既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的沧桑巨变,也看到了深圳人的文化自信和奋斗精神。此次展览,在呈现深圳经济特区美术事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回顾了深圳这座城市40年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如今,躬逢盛世,文化繁荣、华章溢彩,深圳美术也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振,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时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谨以此展重温峥蝾岁月与伟大历程,与首都观众和全国人民共同分享特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


李小甘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9年3月






更多精彩文章 ☟ 


■ 当代院风·时代新风——当代中国画系列展在云南美术馆隆重开幕

■ 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开幕

■ 祝贺:“2019‘人与自然’——中国·郑州国际雕塑展优秀作品方案展”开幕

■ 中国美术馆素描、速写作品选

■ 妙笔传神——中国美术馆藏任伯年人物画特展在港展出中

■ 晚霞映红常青松——罗宗海

■ 流光溢彩水云间——夏晓云的水彩艺术

■ 承古开今的界首彩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彩陶系列专题(三)

■ 著名女雕塑家闫玉敏与界首彩陶的不解之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彩陶系列专题(二)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彩陶系列专题(一)

■ 黄有维限量珍藏版书画超值收藏价520元!

■ 封思孝|融中西文化精髓创民族时代画风

■ 《雕塑华章》(第二辑)作品选

■ 《雕塑华章》(第一辑)作品选

■ 《影响中国美术发展之水彩篇》

■ 一本几年前的水彩画册

■ 匠心|中国当代雕塑名家系列精品丛书——喻平雕塑作品集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包蕾水彩画作品集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王洁水彩画作品集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表之图文,均经版权人授权同意方予以发布(个别转载文章已注明“图文来源:XXXX”或“本文转载自XXXX”)。为了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另,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均出于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和扩大大众鉴赏的受众面之非商业性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或涉及其他问题,敬请作者谅解并来电或留言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