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日留痕·蔡健作品展:他用一把老椅子带走了我们的旧时光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平静的奥菲丽娅

“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唱着古老的歌谣,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处境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莎士比亚绝不可能想到,在自己下世后的235年,一位名为约翰·奥弗里特·米莱斯的画家会将他《哈姆雷特》中一传神的场景描绘成这样:一幅画,构图就是一条水平线,一般来说,水平线给人的感觉是平静的,为了打破这种单调,作者在左角放了一丛垂直的水草,并且把左手处理成垂直的向上,形成了对比。米莱斯选择了这悲剧中唯一的一段平静、超脱的情节。“他表现了人间最美丽的景色。那些布满在水边的小花,仿佛人都能闻到她的气息。溪水在静静应着奥菲丽娅的歌唱……”

- -  米莱斯《奥菲丽娅》

这件作品《奥菲丽娅》,米莱斯也绝不可能想到,他下世后的107年,一位叫蔡健的中国画家在她面前所领受的福祉与震颤。《奥菲丽娅》及它所代言的拉斐尔前派绘画,使这件作品中的主人公摆脱了这罪恶深重的尘世,漂向无忧的净境,画面上没有悲剧气氛。为了描绘自然环境,画家多次实地写生,为了画出奥菲丽娅在水中的效果,他曾置一大玻璃池让模特儿西达尔躺在水中。


我们所迷恋的感伤气息

我能想到的是,虽然拉斐尔前派作品的伤感气息一直氤氲不散,但蔡健迷恋的,却是这股伤感气息背后的古典主义、神秘深邃的氛围技巧。不可捉摸,只能感知。

- -  去日留痕NO.5(局部)80cmx60cm  2017年

- -  去日留痕NO.6(局部)80cmx60cm  2015年

明显感伤的格调和幽深的画面并不妨碍它们成为蔡健那一代画家的心头执念。他更对这派作品追求细节、追求象征意味的风味情有独钟,这正如蔡健后来所做的一系列静物作品,瓶花、老桌椅,随时敏感,带着情绪的安然。我时常面对他早年的某些小品油画出神,几粒枇杷,几枚柿子或一瓶干花,这份淡淡地描绘没有采用某些画家疏朗的笔触和油彩,而是采用了丰富的颜色与细节描绘,隐在这些安详的老物件背后,有时光深处的笑意和动人的记忆。当然,通过对他的访谈,我知道他的肖像画作品也格外引人注目。和那些贵族气特点明显的作品不同,他的肖像画作品有一种娓娓道来,意犹未尽的表述方式。这想必来源于他早年大规模临摹欧洲宫廷古典油画的经历有关,我于大师的临摹作品,历来格外心仪。鲁本斯临摹提香,德加临摹蒲桑,梵高临摹浮世绘,公然也在博物馆墙上挂着,藏着珍贵的秘密:什么是艺术的个人印记?同一幅画面,怎样因风格的差异而分离?

- -  去日留痕NO.10(局部)80cmx60cm  2017年

- -  去日留痕NO.16(局部)28cmx38cm  2009年


那一次因孤独而热泪盈眶

作为一位著名艺术家的后人,蔡健的临摹带着寻找、印证与超脱的心路历程。以蔡健那代人普遍的浪漫情怀和话语习惯,尤以他所葆蓄的阅历与资望,他有许多大的话重的话可以写可以画,启发晚生后辈,想必当初他就是这样被父亲启发的。但他好像从未以这股天生的优越和格调出现。反而以低沉的、谦逊的、甚至有些半隐秘的方式持续着自己写实主义的创作,这种古典情结的创作生活方式,罕见地,在他的笔里直透内心。我在他的家兼工作室里仔细读了他的画,好几遍摸藏那些小古玩收藏,有种朴质的内心情绪。一支仿佛带着教养的笔,在描绘着时间的样子:个人认为凡是画画的人,不管多自恋,总会有圣地情结的。我心仪的是顶级大师们的作品,早在美院附中时就幻想能一睹世界名画的真迹并能亲手临摹它们!这个情结在我辈从艺人士中多了去了,但现今艺术青年里还有没有?不得而知!这样的机会在非典肆虐那年终于美梦成真。

- -  蔡健在博物馆现场临摹名作


这世上只有时间不老

现在来读他当时的日记,仍被这朴素的热烈所感染,以至泪下。他给我讲当年他只身一人,住在伦敦郊外的乡下村庄,要去美术馆看作品,他得清晨起来,迎着薄雾,随着火车的汽笛越过夜与拂晓的边界,朝雾中一群说不出来名字的飞鸟,扑腾飞过宁静的村野,他看到一些脸上有雀斑的孩子,沿着铁轨旁边蹦跳着上学,向列车挥动着他们冻红的小手。一刹那他忽然热泪盈眶,其实他并不多愁善感,在文化语境截然不同的纯粹欧洲,他被这涌动的一幕感染而透出更深的孤独。循着父亲那一辈艺术家的轨迹,他来到伦敦,这里有全世界极精彩的古典大师的名作,那些闪耀着时间光辉的油彩,成为他进入绘画世界的密码,两年中看过了大半个古典世界的作品之后,再回到自己生长的土地,他无法抑制自己的心绪。

- -  蔡健在英国租的房间窗前

- -  莎士比亚故居(斯特拉特福小镇,埃文河畔)

- -  女王画廊

- -  老泰特美术馆门前

- -  爱丁堡街头(左) 大笨钟(右)

- -  房东的家,高大的橡树遮天蔽日(左) 萨奇画廊门前达利的雕塑(右)

无论当下如何看到写实,他仍旧听从天性和对美一股原来的初衷,忠实于历史与自己。忠实于他当初第一眼看到的那些大师的作品,无言,默默,完成对某种古老优雅的精神秘藏。

这世上只有时间不老。笔头说不来虚头八脑的话。我想他作品的大意是:做艺术家,真诚,是最起码的品质。

蔡健本身绘画的精英主义思想带着浓浓复古的情调,这往往是他骨子里的东西,他的欧陆情怀、见识也渗透在这些文学意味强烈的作品中。关于他最近作品的评价,我们可以参阅文末著名艺术家高小华先生的文字。在我看来,蔡健作品的特质,应该是属于家庭闺阁的,它们褪去了某种不便明说的心思,或得意,或沮丧,或兼而有之无法揣度,它们干干净净地呈现出某种典雅高贵的属于画作本身的天然光泽。它们适合安放在居室中,只不过像是栖住的不会说话的家庭成员,承担着某种对家庭美好过去的纪念、认定与赞美,更重要的是,它们精巧地散发着一种稳定的优雅气质,“对美好过去的怀念是贵族的象征”,莎翁这样说过,我想他的意思,不是说该沉湎过去,而是要希冀未来。

坦率地说,蔡健的作品开启了众多观者“明天就要开始画画”的妄想与亢奋。


只差下跪的临摹

游学英伦之前,因为特别迷恋英国本土拉斐尔前派的作品,对诸如米莱斯,亨特、罗塞蒂的画推崇备至,发誓一定要临摹米莱斯的“奥菲丽娅”,“结果去到泰特美术馆一看原作,我只差下跪了,那画画得才叫唯美精致之极。画家为了真实再现哈姆雷特情人溺水身亡的情节,甚至让模特穿着画中的衣服躺如水中。根本临不动呀!就是给我两三年的时间去啃,也只能望画兴叹。经过申请和推荐,我终于取得了英国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和国家肖像美术馆The NationalPortrait Gallery临摹世界名画的资格。由此,有了与那些在画册上和梦境里才能接触到的巨匠近距离交心的机会!”

- -  去日留痕NO.7  72cmx60cm  2009年

- -  去日留痕NO.17  90cmx70cm  2011年

这是蔡健在英国临摹经典作品的心语。零碎的感念一直是艺术家得以留住灵感的秘籍。经过长达两周时间的精心筛选和准备,他怀着崇敬和忐忑,于仲夏的一个周四清晨(馆方规定艺术家临画只能选周四和周五,画幅尺寸只能大于或小于原画两厘米以上)带着画具来到美术馆的警卫室,先检查画具,再在画面背后盖章。然后由警卫带领来到选定的位于18号馆的安格尔原作前。

- -  圣乔治屠龙  45cmx30cm 原作 安格尔 蔡健2003年临摹

原画不大,40厘米左右,他略微小了两厘米。美术馆每天游人如织,他画画的那个馆,就有一位亚洲人相貌的先生,每周五上午站到旁边安格尔的贵妇肖像前凝神,一待就是一上午。时而上前细看,时而退到座位上去冥想。“我从没有在美术馆临过画,更没有在游人如织的老外面前画过画。第一周的两天基本是在磨蹭中度过的。虽然观众都不怎么出声,就是小朋友参观也只是窃窃私语,但我还是感觉有许多双眼睛在注视着这中国人到底怎样。两天过后才基本打好了型。直到两周后,随着观众时不时的赞叹声我总算不心慌了,也恢复了自信,开始旁若无人的作画。”

- -  去日留痕NO.22 100cmx50cm 2017年

- -  去日留痕NO.28 140cmx70cm  2016年

- -  去日留痕NO.29 155cmx70cm  2014年

我们再看一段有意思的:

每周四早晨9点美术馆一开门我就开始画画,中午饿了就去外面的特拉法加广场(鸽子广场),坐在台阶上,边看游人,边吃着姐姐为我准备的午餐,吃完还会到旁边的教堂去听音乐,通常都会有现场演奏,很美,教堂音效很好。两点又回去作画。随着画面深入,驻足观众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在我休息时与我交流。包括美术馆警卫、各馆的负责人、艺术评论家、修复名画的艺术家、美术馆基金会负责人等都来观看。两个月后,此画完成。按照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规定,艺术家临摹大师作品,为游客和艺术品的安全起见,必须在场地大的馆临摹(第一张画的18号馆至少两百平米),这样不会妨碍观众参观。而我要临摹的第二张画,位于25号弗拉芒画派馆,这是一个不到40平米的小馆,从来没有艺术家获得过允许。有第一张画得到的各方肯定,我大胆向馆方提出请求临摹这个馆的画并顺利得到批准,从而成为全球第一位获得进入此馆临摹的艺术家。工作进展快到一个月时,有一天两位老太太正在凝神观看,其中一位往后退不小心撞到了另一位,我被吓惨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只能蹲在她身边干着急。那位跌倒的老太太一直微笑,用我听不懂的法语跟我交流,我只能猜测是说她看画太专注,没有什么大事。马上这个馆就被临时关闭,急救人员即刻赶到紧急救护,随后就把老太太抬走了。第二天警卫告诉我说她已经平安了,上帝保佑!这张画要大些,有70厘米,我画了三个月才完成。同样,这张画也获得了许多赞誉,并且有多人提出能否购买(因为在画第二张画前馆方已经知道我临摹得非常逼真,特别关照我绝对不能出售,所以没有答应。但后来听老爷子说他曾经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和法国卢浮宫都现场卖过,卖掉后又进来画一张另外的画。)

- -  月亮12岁 180cmx100cm  2013年


痴迷古典坚守学院

——当代油画家蔡健的艺术追求

文:高小华

蔡健的艺术基因来自其父蔡振辉,先生长期执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是该校资深的油画教授、副院长;在当下活跃的不少川籍艺术大腕,都曾受教于他,我亦是其一。

因此,在这样的家庭背景及艺术环境中,蔡健自幼随父习画,一路正统“根正苗直”是真正生长在美院的“学院派”。他毕业后亦从事美术教学及创作,从骨子里对西洋古典主义绘画技法推崇备至。2003-04年游学英伦,在顶级的美术殿堂浸淫西方油画,使其画技更加扎实纯熟,颇具专业素养和艺术审美情趣。

在“学院派”已非全然褒义词的当代,蔡健仍钟情以“正统学院派”自居;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还能有这样的自信和傻傻的拒绝时尚且不虚张声势的追求“古典”,需要何等的迷恋、坚持及耐力?

- -  神曲NO.3(局部)45cmx30cm  2004年

蔡健的作品融汇了东西方绘画传统,既追求技法的严谨又力求意境的高远。他以近乎痴迷的状态去膜拜古典学院派,並努力钻研纯粹绘画性的精髓及油画语言的表达。

他早期的作品,手法细致内敛,色彩温和而善以光塑造心境;画里阴影、角落等细节的处理之精微悉心,令人赞叹……犹如一首娓娓吟诵的古典诗,流露出画家对已逝的学院古典主义的怀念与崇敬。

新近的作品,在保持以往细腻表达方式的同时,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美的意境,表现出人类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在许多作品中,他将桌椅入画,让瓶花唱主角,构图装饰平稳,颇具典雅;其运笔细腻入微,轻松随意;还有用光用色之饱满且考究,都能有效地愉悦观者而倍感亲切。

蔡健属马,喜欢马的狂傲不羁,自由奔放……然而他的冲动,喜悦和失意,在画布上得到淋漓的宣泄之后,回归的还是内心的祥和与安宁。他的创作源于生活,有感而发——只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充分理解,並注入情感,才能创作出如此鲜活而具有灵气的作品。可以说,他是当下仍然执着坚守古典传统又不断求索新意的浪漫主义者。

高小华

于成都铁象寺水街

2017.10


文:谢礼恒   美编:西子

  ▽

更多精彩内容

☞ 来做场最闷骚的生意:诗婢家“清格”,晒出文人的寂寞账单

☞ 上海宝龙美术馆开馆: 我从未见过这般精彩的近现代(最全图)

☞ 这场展览为什么火?蜀道石刻题记展: 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

☞ 丽江十年:因为这座客栈,我们决定重返丽江


艺术野疯狂一周年精选集《乌鸦穿过玫瑰园》火热上市

← 左右滑动浏览购书二维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