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憩情八遐:叶瑞琨最大规模个展麓山美术馆开展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陶渊明《闲情赋》


实际上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将“四海八荒体”捧为网络流行文体之前的1500多年,陶渊明已将天下之大,四海八荒写尽了,“八遐”,言及八方。说的就是排出一切忧虑,留下来的唯有自己的真诚。


- 叶瑞琨 -


12月22日,“憩情八遐——叶瑞琨个展”在麓山美术馆开幕。这是艺术家叶瑞琨迄今最大规模的展览,品类丰富,彩墨、水墨、素描等。除了他之前的手稿、油画、书法还有纯抽象作品,其他都完备呈现。展览作品创作跨度也最长,从1982年到2018年,188件作品,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清风与归、取其意气、碧山人来、坐究四荒,与这四部分所对应的作品分别是水墨作品、彩墨作品、金碧山水与写生作品


三十六年艺术线索,能看出叶瑞琨集众家之长而成自家风格的艺术创造。(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2月28日)


-《憩情八遐》叶瑞琨个展现场 -


与叶瑞琨多次访谈,眼见他在展厅与多位圈内好友、资深藏家、媒体同行聊及画作创作理念、绘画旨趣、展览安排,忙碌中显得有些疲惫。一幅幅作品(就连素描也一视同仁)精心装裱后上墙,欣然接受大家观赏评论,美术馆数层空间悉数安排展示,此番展览足够具备回顾展的性质和特点。我想起董桥《乡愁的理念》里写依夫林·瓦欧的《故园风雨后》,说到底是“最忍得住情的作家”。


我联想起第一次与叶瑞琨的深聊是在他家兼工作室对面的一个旅舍咖啡馆,数年前的夏天,他讲起在岁月艺术馆举办展览要展出的都江堰风光作品系列,还有他的下乡生涯,我们谈到高居翰谈到江岸送别谈到隔江山色,更谈到青春时代的故园风雨……他的确也算是最忍得住情的画家之一了。


- 《中庸》,纸本设色,29.5cm x 13.5cm x 3,2011年 -


后来又多次在成都画院那金黄的银杏树下聊及他的旧作新貌、写生收获、金碧山水、八荒空遐——几十年来,他每年都坚持外出写生,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地方。写生使其保持对自然与人文的丰富感受,正如古人所言“搜尽奇峰打草稿”,他把这些写生所得都融入到了创作之中。


- 《夜宿羌寨》,纸本水墨,84cm x 96cm,1987年 -


叶瑞琨并不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写生不是照相机式的描摹对象,而是通过笔墨与自然沟通。在他的绘画中,也可以看到他“赤壁赋”、“东坡四韵”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其通过研读与意会古人词义,与古人交流,并神游于古人的世界。“东坡四韵”好几位商界大腕都通过我想了解作品创作的台前幕后,情趣、机趣、理趣……


关于他的东坡四韵、金碧山水、孤独行旅,我在三四篇长文里曾有叙述。


点击阅读之前深度报道:

“梦回桃花源”叶瑞琨金碧山水展:去找那个逃跑了的苏东坡

终于在秋天等到:我们在江南忆,拍到叶瑞琨最深的往事

丹青引·叶瑞琨:孤行之路更显难能可贵

-《憩情八遐》叶瑞琨个展现场 -


我印象深刻的是,策展人、画家马勇(平桥)在此番“憩情八遐叶瑞琨个展”前言里说,叶老此生爱极了苏东坡和陶渊明,又说这十多年艺术品市场被各种力量推动、热闹、火热之后,“渐渐地,风起云遮,开始降温”,夏日过后将要面临的并不是含情脉脉的深秋,而是漫长并严酷的寒冬。


- 从左至右:田萌、叶瑞琨、袁海忠 -


- 马勇 -


没有热闹,还有多少可能留下来?


而留下来的却恰恰可以利用冬日的凛冽和肃杀去冷静地思考和沉淀。然而在这个时候,为数不多的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才如傲霜寒梅般绽放!”


- 《学黄宾虹法》,纸本水墨,92cm x 34cm,2010年 - 


冷静地绽放,也许才更有意义。


学者刘墨说他虽常以平淡而朴素的景物结构为表现题材,但更多体现的是自我幽微的心灵独白。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提及他,“一个如真如幻的世界,一个空灵澄澈的世界,瑞琨是幽栖蜀山的行吟诗人。”


- 《点线面(财富之分配)》,纸本水墨,180cm x 28cm,1986年 -


从1972年师从岑学恭先生学艺起,叶瑞琨的艺术之路已走过四十六年。叶瑞琨将他对时代的经历、感悟与思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融入到笔墨之中。从传统化元素中自我汲取、更新,以开放而非传统保守封闭的姿态,将自己对文化的思考与当下的时代所结合,或摒弃、或吸收,这些最终都呈现在其四十余年的艺术探索中。


在长年累月中锤炼出了老练的笔墨,亦不断生出水墨新意,其追求的思想自由与诗意生活既是个体的诉求,也是对当下文化现状,乃至社会问题的回应。


-《江山辽阔》,纸本水墨,15cm x 69cm,2013年 -


这次与展览配套的叶瑞琨作品选集,其中收录了不少他早年的作品图版,1986年纸本水墨《墨·象》、纸本水墨《点线面(财富之分配)》、1987年纸本水墨《夜宿羌寨》、1993年纸本设色《十月米亚罗》、2000年纸本设色《色·象》,到后来2010年纸本水墨《学黄宾虹法》、2011年纸本设色《中庸》、2013年纸本水墨《江山辽阔》、2016年《录孟子句》……我喜欢看这些难得一件的老作。他有一部分抽象作品更在早年就被一位香港藏家收了七八张。


有意思的是,这次展出的许多作品他本人都是第二次见到。太多老作都被尘封在画室。我意外的倒是,叶瑞琨明年甚至还会做一个油画专题展览。


访谈中,叶瑞琨回过头看,最满意的还是那些最单纯的水墨画。今年新开启的金碧山水系列,从绘画层面上说,已达到某种极限,但他还想再精进一些。


-《十月米亚罗》,纸本设色,126cm x 123cm,1993年 -


那些在“取其意气”单元呈现的彩墨作品,是他在去米亚罗的时候,因某天从早上9点走到下午5点在山沟沟里竟没有遇到一位路人的感受而得来。“到了11月份时,那个山里的红,厚重得不像话。”自然意气是某种计谋,也是某种灵光,突然给你一瞥惊鸿,让你忽身就变成一个色彩的猎人。叶瑞琨提及,中国画重水墨,主要是因为宋代理学思想所引。理学认为花花世界都是错误的。


人一定要在内心单纯的环境中生存。另有就是道家思想,道家崇尚玄色(玄即黑)。我想是因为,儒道本是一家,一个教人入世,一个教人出世。一个是教人端庄做人,一个是教人散淡做人罢了。


一开始他大面积使用红色,就是受了大自然感染,准确说是在米亚罗看到了那些红叶,他把红色当墨在用,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墨的认识。


- 《桃花源》,金笺设色,48.5cm x 36cm,2018年 -

- 《仍天上云卷云舒》,金笺设色,66.5cm x 35cm,2018年 -


叶瑞琨说,他接下来肯定要在水墨和金碧山水两方面再做些研究。未来几年,他会画一些大幅纯水墨作品。


“我想把水墨画成巨幅。画幅变大,最大考验就是笔形变化。用墨问题可以解决得很好,但笔形一定要让它好看。小笔换成大笔,如何控制变得紧要起来。”


我想起在论及郑板桥的竹画时,德国汉学家雷德侯(LotharLedderose)先生说:“当画面空间总体增大时,画家并没有相应地扩大竹叶丛簇的尺寸,而是宁愿添加更多大小相近之竹叶丛簇……这是可以在青铜器的纹饰、宫殿的斗拱、瓷器的装饰中发现的同一原则。”关于自然的艺术,并非比例放大那么简单,而是要换一套全新的创作范式。我期待的是在其中会看到时间感,古人、来者、过去、未来,缅怀、期待,都如精彩的定格镜头,存放在他的画里。


-《墨·象》,纸本水墨,119cm x 45cm,1986年 -


叶瑞琨的破局之路,更是孤独。


麓山美术馆自开馆以来,已经举办了一系列水墨作品展,如开馆展“南来北往”、“并非水墨的十种可能”(2018年3月份该展览在德国格平根美术馆巡回展出)。这些展览是对现代以来中国绘画的遭遇与艺术家的回应之间的梳理、讨论与展示。“憩情八遐”叶瑞琨个展是在这一学术线索上的个案研究。


- 《东坡诗意》 -


我问及麓山美术馆馆长张义,他对水墨颇有情结,三年前又拜师叶瑞琨习练书法。说他认识叶老师已有八年。他目前学书自谦说还在临帖阶段,“叶老给我的要求是一辈子都需要临下去。他的理念是,画不是画出来的,是写出来的。对用笔要求比较高。”


- 张义 -


写字是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叶老要求张义每天完成六十个字,隶书开始,一笔一划,马虎不得。每天早上一个半小时时间,六十个字,对于更多连传统书写都基本放弃的人来说,这个时间原本是属于赖床和手机的,不可思议。但通过慢慢习练,这已经变成他日常生活的正常时间支出。


-《学四王笔法》,纸本水墨,45cm x 45cm,2016年 -


习书,自律与坚持,是两样标准。说到书迹、墨影是人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留存。张义也希望通过20至30年的时间,“给自己的家人和社会留下能看到我当年影子的东西。我希望通过我学习书法,影响家里和身边人。”他感性地提到自己习书和其他人一样,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坚持。众多“半路出家”开始习书作画之人,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但首当其冲就是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位习书者都能从各自的习练体验中得到不同的感受,从我自己的变化来看,很多东西能慢下来了,静下来了。‘写字’之后,会认为很多烦心事都不是什么大事。人这一生,除了生死好像都不是事。写字,就是练‘气’。



- 麓山美术馆 -


“叶老现在每周几乎都要到麓山来喝茶,聊天,顺便检查一下我的作业。我争取70岁时开我的个人书法展,这是我的一个‘小目标’。”张义说。  


《憩情八遐》叶瑞琨个展

开幕时间:2018年12月22日

展期至2019年2月28日


艺术野疯狂推荐特展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文:谢礼恒   图片由麓山美术馆提供   美编:张涵


  更多精选:

何多苓和何多苓美术馆:适当时,美术馆和作品都会捐出去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董桥赵珩白谦慎张大春陆灏的岁月洒金

任光荣旅美三十年乡情艺展:130米《西蜀胜览图》惊艳亮相

安素如饴·伍瘦梅艺术文献展草堂开展:一生心事付青囊

巴蜀石窟造像绘画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高小华美术馆开幕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