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虎重彩人物丨从“材料实验”中得出的率然、本能、强烈生命力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2-12-25

作者丨马钦忠

本文原标题丨“东方状态”中的石虎艺术

编辑丨艺术野疯狂

设计丨张涵


丨煌厢图


石虎是最本质意义上的东方艺术家。


他的作品在视觉构成上以线和色彩为核心。不论线还是色彩,都与西方艺术造型中的线与色彩在物象还原的性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便是生命直觉和生命能量释放中的主观化的时间韵律的空间凝聚。


丨方皇图


丨玄雀图


在视觉图象的创造中,他把个人化和本土化放置在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中去实验东方艺术当代性的审美转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因此,我是在国际视觉文化背景下透视石虎艺术的审美性质,以及这个性质所披露的”东方状态“的现实意义。





石虎对中国水墨艺术以及中国造型文化一往情深。即使在80年代时期出版的曾轰动一时的非洲速写也充满了东方艺术的线的表现力的神韵,只不过视觉传达上的那种率然、本能、强烈的生命力使得这种神韵反而被掩盖了。


丨陌期图


丨宁子


但是问题或富于启发意义的也许正在于此:当中国水墨艺术的线不是专注线本身不是沉醉在线自身的点划形质之类的修养品鉴之谓时,那么这种线也便受到了当代视觉艺术的质询:线在陈述生命力的能量、线在视觉的张力上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  这正是石虎在从水墨艺术转向他的综合材料的运用过程所提出的问题。


丨靛云图


丨豹花


很明显,传统的程式,既定的笔法墨法,在中国艺术史的漫长的历程中所编织起来的审美空间的密度太大了,大到以至于想有一点一划是自己的也都是一个奢侈的梦想。要想在艺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也便只好首先背叛历史了。这便是我所认为的石虎在材料上探索的艺术理由。


丨玉衡


丨青递图


同样的审美内涵可以有不同的审美支撑体作为物质承担者,而不同的审美形态也可以有相同的物质支撑体来承载:但开拓新的审美空间,尤其是在既定的审美空间密度过大的情况下,更加是必要的。石虎毫不犹豫地中断持续了20多年的水墨创造的方式,从使用的毛笔,到纸张再到颜料,都进行了一系列具有专利性的实验。目的在于通过材料的不同物理性能的物质支撑,扩展和更加有效地延伸传统中国水墨艺术的文化含量。


丨粤娘图


丨红霞


的确,看石虎重彩的视觉特征,既与既定的彩墨画截然不同,也与西方的油画乃至日益综合化的油画也趣味迥异。这正是石虎引进材料作为他拓展中国本土艺术的当代审美性质的基本途径。


丨翠念横舟是丹青


当然,这里触及到一个复杂而又尖端的理论难题。石虎的艺术显然不能归结为既定的中国画或水墨艺术的行列,但也同样不能归诸油画系列:它的线是水墨艺术的线,充满生机性,充满了奔涌的韵律和张力,是情感、心灵的主观之线。他的色彩强烈,把视觉的直接性提到了新的高度,画面肌理既有中国古代壁画的气势和厚度,又洋溢着华夏文化的强烈的生命力。假如没有石虎的材料实验,很难想象该怎样呈示这种生命强度!


丨骨法气韵在蔽目


丨夜夜无见郎归宿


中国本土艺术有多种当代转化的途径,但材料的引进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石虎是那种把最矛盾性集于一身的艺术家。他无比热爱中国艺术,可以说是如痴如醉,但他同时又是最具有叛逆精神的艺术家。他一旦确定自己的艺术目标,什么传统的戒条统统弃之如敝屣。他的艺术实践也正是体现了远离传统和回归家园的双重性。


丨霓蝶


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传统看成既定的承袭的东西。实质上,传统的生命力在于传递。怎样传递?一种是拓进式的,沿着昔日的程式,一步步前行。另一种是实验式的。通过跳跃,通过冒险、通过跨越和冲进茫然无知的荒野去寻找传统的薪火的传递方式。


丨两媛图


丨《断肠》·断肠膝下跪孝子


石虎既不是第一种类型的艺术家,也不完全是第二种类型的艺术家。但他骨子里却又把二者都包容在他的艺术中。远离传统会遇到一种巨大的生存孤独和忧郁,会有漂泊无定被放逐的心灵感伤。因此,他需要家园,一个抚慰他的灵魂的故乡之情。


丨陇山卷·手卷部分


所以,认真剖析石虎的视觉图式,虽然这里的文化资源是广泛的,有非洲木刻的原始激情,有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技术方法的撷取和挪用,更有对中国水墨艺术的线的东方韵律的审美提纯,但更重要的是那其中深蕴着的远离传统和渴求回归家园的二元精神的同体互斥、呼应和共存。正是这样的生存感受和历史情境,赋予了石虎的作品厚重的历史深度感。

 

在此,我想稍微拉远一点来透视石虎的这种生存态度以及所赋予他的作品的意义。


丨霓语图


在平面绘画领域,寓居海外目前被视为最有影响力的三个人是丁绍光、陈逸飞和石虎。

 

从介入市场,从生存方式以及在获取这种方式的运作过程,丁绍光和陈逸飞无疑都是最为成功的。但也无可讳言,陈逸飞的画面是与当代人生存现状无关的绘画悬挂品,在风格上挪用一些欧洲古典主义的光影方式,在叙述方式上是让西方人痴迷和津津乐道的东方女人的风情。丁绍光完全是把工艺化的产品推广成为让西方人追忆游览少数民族风情的纪念品。他们二人作品最大的缺陷是没有生存的当即语境,不论是在平面绘画的技术层面还是审美层面。


丨方巾图·之一至之八


但石虎却不同。他的出走是抛开既定的绘画程式所构筑的与生命直接体验的栅栏,重新找回那属于艺术原创的生命原点。人类的文化问题的发展,不是智者的策划,更不是谁导演的一出戏剧。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在人的自觉意图的努力和这种努力又总是顽固地躲开人们的自觉意志控制之外的挑战中触摸到人类的未来曙光。

 

远离传统和回归家园的生存体验赋予了石虎艺术的这种审美的历史感染力。


丨朱袖





石虎是属于本能性的画家。他的生活以及行事作风,都无不带有他的绘画风格:率真、天然、独来独往,天马行空,时时激荡着湃澎的激情和涌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他听凭的是他的生命深处的呼声。


丨蜗冠


丨《铭史》铭史贫穷仍庄严


他赤热的情怀和昂扬的艺术梦想赋予他画面那种原始、厚重、苍润和斑驳的消费时代绝少有的生命波涛。

 

他的线描和草图极为精彩,那种姿肆、放松,那种生命光彩和本能力量释放的充分让人心跳,让人兴奋,让人手不释卷。


丨辕荫图


丨娜踏图


丨磐构图


我知道,石虎是那种最最不能违背他的血液奔流走势的艺术家。假如他的艺术市场是成功的,那么是艺术市场选择了石虎,而不是石虎的自我主动出击的结果。假如石虎的学术是成功的,那么也不是石虎刻意筹划的。他的作品告诉我们:那源自血液、心灵和精神岩层的走势是不可抗拒的,手和眼不过是这种力量物化的奴仆。


丨木韵图


丨慵韵图


丨线条之十一


从这个方面说,石虎是最为自我性的个体的审美型的画家。但这不是说石虎就没有图象的历史资源,就没有创作之时的心意流向。不仅如此,石虎的可贵之处和最深具启迪意义,即在于他听凭这种血液里“东方情结”的召唤,放大成为最具广泛流通可能性的审美图式。


丨梦言虹霓染东山


丨镜花水月由任意


石虎在流览了非洲艺术和西方艺术主流之后,深深感到最贴近生命本源又最有文化感的艺术是中国艺术。石虎的努力便是在这种本能的自我的生命本源的原点建构东方艺术的当代生长点,通过他的材料和绘画手段延伸,转呈为当代的东方式的文化形态。所以,他消除了他的图象资源的地域性,充分地让他的生命直觉在线的流动、交错,在色的对比、重叠之中陈述出具有时间感的东方精神。


丨粉叠图


丨月梦


这里不是什么立体主义的分解和组合。这里也不是个人情感的渲泄,更不是民族风情的视觉炫耀。这是时间化的生命律动,是情感和本能的燃烧程度的融合。西方人说的东方直觉主义在石虎这儿获得充分的体现。





石虎的绘画虽然广为人知,并在国际市场上也曾有“天价”之谓,但石虎创作提出的学术问题并没有深入细致的清理。


丨《鹊背》·鹊爪果颗垣藏细


丨《渔你》·荃你渔你当梦中


水墨艺术的当代转化问题是目前美术批评界最为复杂的问题。石虎作为典型而富于示范性的个案意义是多方面的,诸如材料与水墨艺术。材料与新的画种,等等。


丨书法之九


在我看来,其中最富于理论挑战性的是下列诸问题:

 

1、图象资源的间接使用


石虎的图象资源的主流来源于中国民间艺术,但他是以间接的方法在使用,即作为显示他个人的生存状态,通过材料以更替强化这种视觉的张力。

 

在此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看这种间接使用所开辟的新的艺术空间的审美质量。这一点。石虎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丨石虎《红牵图》布本重彩 180cm×120cm


丨石虎重彩 《上山图》《下乡图》156cmx615cm 2008


2、笔的技术工具的更替


笔在中国画中是一个重要的审美技术指标。当石虎以他特制的笔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内涵。这也是一个有趣而又可以深入讨论的问题。

在我看来,“可不可以”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看技术难度和审美空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便引发了中国水墨当代转呈的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的问题。石虎显然是以革命的步骤实践了在间接的意义上回到水墨审美精神的传统。


丨石虎重彩  《雨送图》179cmx133cm 2007


丨石虎重彩 《烛煌图》 117cmx86cm 2011


3、在东方状态的视野下寻找中国艺术的出路


国际化艺术云云,实质上是个文化权利的问题。“东方状态”便是把文化视点和艺术创造的根基扎在本土化的土壤之中。在自身生存的现实和文化传统之中探寻当代文化生长的基因。凡此种种,石虎的艺术实践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丨石虎先生简历

1942年,出生于河北徐水县。

1958年,就读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1960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

1962年,应征入伍。

1977年,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8年,代表中国远赴非洲13国写生访问。

1979年,出版《非洲写生》画册。

1982年,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个展。

1987年,香港集古斋举办个展。

1991年,在澳门市政厅举办“石虎心象”个展,同年在香港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在新加坡、雅加达举办“天命年展”。

1994年,参加广州中国艺术博览会,同年成立“石虎诗会”并多次举办“石虎论字思维”诗歌研讨会。

1995年,应邀出任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

1999年,在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个展。

2003年,中国画研究院、香港、澳门、新加坡、雅加达巡回展。

200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石虎艺术大展”。

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石虎艺术大展”。





二十余间庭院  

感受诗意生活


庭院,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怀,它承载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等诸般闲事,也涵盖了庭院营造、家具陈设、器物赏玩等多种行为,它是世人心中的奢想之地。文人空间集合六年“庭院”主题内容,汇编成卷,以飨读者,愿您把日子过成诗的模样。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

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以上内容为艺术野疯狂原创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


往期精彩推荐



成都画院40周年丨不惑之年厚积薄发 成都画院青春正盛
石虎重彩人物丨用色达意,超乎寻常的审美是奇妙的谜题
有时沉默,有时叫喊丨映世菩提-南北朝精品佛教造像展
洞窟美术馆再出新动作!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专题论坛落户
闲人闲事丨一部不止茶盏、旧物、院落、文房的绝色游记
年少出家丨96年和尚摄影师,作品惊艳389万网友
赵蕴玉书画艺术创作百年回顾文献丨赵蕴玉授课全纪录
尺素风雅 纸上风范丨百位近世文人的书札与书法曝光
金声长物|一本书阅尽百年文人掌故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