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岛的摄影 | 用另一双眼睛寻找幽灵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2-12-25


来源丨北岛摄影作品及文字均节选自《重影》

          (北岛著,浙江摄影出版社)



北岛,本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曾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沈祎:先谈谈您是何时开始摄影的吧,怎么会喜欢上摄影的呢?



北岛: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喜欢上摄影,为此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照相机——捷克的爱好者牌双反,八十块钱,委托店的二手货。那时候拍的差不多都是同学亲友聚会的场景。再就是那时我当建筑工人,给师傅们免费拍全家照。比较职业的摄影经验开始于1974年秋天,我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览,听说我经常给师傅们拍照,就来找我。我很高兴,首先是可以逃避繁重的体力劳动,我是铁匠,整天抡大锤,再就是盘算着怎么借这个机会完成构思中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跟宣传科干事谈条件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这部小说。我提出首先要建一个暗房。因为当时的写作条件很差,跟众多师傅一起住工棚,晚上一到点就拉灯睡觉,我把自制的台灯遮得严严的,还是怕影响人家,而暗房意味着独立的写作空间。他们居然同意了,反正也弄不太懂暗房是怎么回事,就建了一间二米见方的木板房,还根据我的要求,把窗户用黑红布双层窗帘遮得严严实实,门倒插。一个多月间,我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这一段,我在关于七十年代的回忆录《断章》中有详细记载。

 

说来我的文学创作和摄影是同步进行的——那年月写作受限制,幸好有了这么个暗室,让我保持地下状态。工地干部每次想进来,我就说正在冲胶片或洗照片,等我收拾停当,布置好工作现场,才把他们放进来。他们不懂“高科技”,就被唬住了。在准备摄影展览的同时,我完成了中篇小说的初稿,还写了一些诗。



沈祎:照片当时也开始拍了吧?

 

北岛:当然拍了,那是工作。但都是宣传照,比如起重机、工人劳动、盖厂房之类的照片。但摄影展览最终没办成,因为出事了。这部中篇小说写完后,我给一个朋友看。他是地下文学的收藏家,手稿就放在他家了。他当时的身份是街道居委会团支部书记,他说他那儿最安全。我还是不放心,两三天后把手稿取回来了。他有一部很好的翻拍机,把很多地下文学作品都拍成胶片,或手抄下来。我担心他对我的手稿如法炮制,那可是犯罪证据呀。几个月后他被抓了,幸好我在此前把中篇手稿取走了,但警察还是抄到我以前写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很快,工地宣传科把我踢出来,当然暗室也就被收回了。就这样,我的摄影跟我的写作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我利用摄影做掩护,给自己的写作寻找便利的条件,可以说最初就动机不纯。

 

沈祎:暗房技术您在哪里学的?

 

北岛:在买了第一台照相机后,我和楼下的邻居(也是同班同学)一起买了个很笨重的放大机,从冲胶卷到放大照片都自己动手。这基本的暗房技术并不难。值得一提的是,自七十年代初我迷上了肖像摄影,主要都是给女孩子拍肖像,也是动机不纯(笑)。我买了几个大灯泡,用三脚架调到不同的高度,用白床单当背景。




沈祎:搞得还挺像现在的棚拍的。

 

北岛:对,类似如今所谓的艺术摄影,拍得连丈夫都认不出自己老婆了(笑)。其实我的摄影一直停留在业余水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创办《今天》杂志后,接触到一些真正的摄影家,大都来自“四月影会”,那是一个民间摄影团体,跟官方的摄影路数完全不同。看过人家的摄影作品,自己知道没戏了。从1979年起我在《新观察》工作,后来又调到《中国报道》。而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分工不同,轮不上我拍照片。尽管我出去采访也带上照相机,但使用率极低。说起来真的喜欢摄影还是移居海外后,漂泊旅行,随身总是带个小照相机。为了轻装前进,很少带专业相机。我用的第一个微型相机是Olympus。



沈祎:是胶片的吗?

 

北岛:是胶片的。我的摄影师傅算是艾伦•金斯堡吧,我在《蓝房子》一书的开篇专门提到这件事。他长期用Olympus的相机,金属壳,抽拉式,关键是完全手动的。卖摄影作品是金斯堡的三大收入来源之一。

 

我记得那是1990年夏天,在首尔,我们一起参加世界诗人大会。他到处抓拍,树上的乌鸦啊,黏附在胶纸上的蟑螂啊。我当时带了台傻瓜相机,他跟我说,这种照相机很差,完全不能靠人控制,根本无法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他劝我买一台他用的Olympus。他说这种型号的照相机已经不生产了,但可在二手店买到。他还建议我,在摄影中一定不要用闪光灯,它会把所有的空间都压缩成平面,使照片丧失真实的氛围。不久,我在波士顿的一家二手店终于买到了它。

 

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夏天,我和金斯堡在纽约见面。我把买到的Olympus给他看,他在手里把玩着,很满意,认为新旧程度和价格都合适。他顺手用那台相机给我拍了两张。在数码相机出来之前,我很长时间都在用这台Olympus。




沈祎:在漂泊生涯中,您拍的照片大多是黑白还是彩色?

 

北岛:基本上都是彩色的。主要是记录这些年的漂泊生活,拍朋友、女儿,还有各地风景,基本属于旅游纪念照这一类。当然,有时也涉及国际社会政治主题。比如2002年春天,我参加了一个国际作家代表团,去巴勒斯坦,拍过围城和战争破坏的痕迹,拍过难民营以及与阿拉法特的会谈等场面。最近十年,数码相机的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旅行携带起来更方便了。我觉得像我们这些非专业的摄影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独特的摄影语言。我经常看到一些人用特别高级的照相机,去拍那些所谓标准化的风景照,这是最傻的事儿。因为你的照片永远不可能超过那些明信片,它们是在商业摄影运作中历经千锤百炼而来的—各种角度、各种光线全都试过了。我开始寻找自己的摄影语言,换一个角度去观看、去领悟世界。我经常拍的是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比如我在《书城》杂志发表的那几张照片中有一张叫《窗口》,是在瑞士拍的。

 

 

那是一个已故的非常有名的法国画家的庄园,其中有个用作马圈的小房子。画家把窗户装饰得很漂亮。正好一匹马从窗口探出头来,向外张望,我抓拍了好几张,选取不同的角度。从侧面看特别有意思,因为窗口本身就像一幅画。



沈祎:都是用数码相机拍的?

 

北岛:后来用的都是数码的,数码的方便。胶片还要冲洗啊什么的,对一个国际流浪汉来说太麻烦。如今有一个小型数码相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够了,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了,我现在用的是CanonG10,在此郑重向摄影爱好者推荐,它体积小,但具有准专业相机的功能。

 

沈祎:感觉您还是比较倾向于拍彩色的。

 

北岛:我一直都拍彩色的,彩色转成黑白也非常方便。这可能和我的坏毛病有关——我只看彩色电影,不太爱看黑白电影。有时出于特殊需要,我会加大曝光量,达到类似黑白的效果。

 

沈祎:不做后期处理?

 

北岛:不,我完全反对做后期处理。现在后期处理技术太强了,以假乱真,实在没什么意思。

 

沈祎:您拍照的时候有没有带着一种事先想象的画面,带着某种预期去拍?

 

北岛:没有。我带照相机出门时,经常会突然间看到某个影像,感到某种刺激,但又往往抓不住,总是和自己的想象有距离,拍出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候观看时觉得不怎么样,拍出来倒挺有意思。这其中有即兴与偶然的因素。




沈祎:回过头再去看这些年拍的照片,您觉得这些照片对于您来说有什么意义?

 

北岛: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家(笑),发表摄影作品,可能比发表文字更让人兴奋吧。你会幻想自己在另外一个领域得到了承认。不过《书城》杂志上发的是我的照片配文字,所以现在我还怀疑,他们到底是因为我的文字才发我的照片呢,还是真的喜欢我的照片(笑)。这种事你没法判断。我在摄影上不够用功,经常犯懒。我相信一个好的摄影家,就像一个好的作家一样需要不断地探索,就像王寅他们这样,整天端着照相机到处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影像。而我懒到有时连最轻便的相机都不带,因此错过一些难得的拍摄机会。不过有一点我和王寅很相像,就是往往不能在自己所住的地方拍出好照片,而是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和距离感有关,有距离感才会有新鲜感。

 

沈祎:您去一个城市首先会关注什么东西,怎么样的城市会比较吸引您?

 

北岛:我拍的往往是一个城市中“幽灵”的部分。这“幽灵”的部分与城市的主体无关,而是别人不太在意的。比如一个柱头、一扇门,或者是光影等局部细节,往往又是带有某种普遍性的东西,很难看出来是在哪儿拍的,很难辨别地域性。这可能就是我的角度,我不太想拍带有强烈文化诠释性的照片,比如去西藏,就一定要拍布达拉宫啊,拍天葬啊,拍喇嘛诵经之类的,这些很多人都拍过了。我还是想找到一种“纯摄影性”的东西,可能这个说法不是很专业。




沈祎:我觉得说到这一点,感觉跟诗歌又有点像了,诗歌里也有不同的意象存在。

 

北岛:对。我写诗也是这样,我不太强调诗歌背后的文化意义,那样往往反而限制诗歌本身的自由。一个美国诗人说过,诗歌是在语言中发生的事件。以此类推的话,那么摄影是在影像中发生的事件。

 

沈祎:作为一个诗人,您这种个人化的视角是否多少受到“文学背景”的影响呢?

 

北岛:我觉得创造性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它们之间密切关联,只不过媒介不同而已。而照相机给诗人提供了另一种媒介,就像是另一双眼睛。摄影和诗歌的关系没那么直接,但另有优势。诗歌主要的元素之一是意象,包括“意”与“象”两部分,也就是说是与意念相关的物象。而摄影更直接,没有语言障碍,直接抓到物象本身。

 

沈祎:前面您提到自己经常拍一些局部的、抽象的东西,这些影像出来之后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您自己是如何诠释的?

 

北岛:我的一些照片都发在《书城》杂志上。他们让我写所谓的“摄影手记”,我在其中写的几乎都是关于拍摄的环境与情绪,而尽量不对作品作出诠释。这一点上我赞同苏珊•桑塔格的观点:反对阐释。我自己拍照时往往与情绪有关,比如有一张是我在荷兰海牙火车站转车时拍的,我从火车站天棚上一块打碎的玻璃下经过,触动了我当时沉郁的心情,于是我返回,拍了几张。我1993年在荷兰莱顿待了有九个月,那段日子是我生活中非常困难的时期。2009年我再回去的时候已是十几年以后,当时心里有一种伤感。一个当年和我一起玩的汉学家接待了我,我们一块聊天,聊到过去的很多事。后来我心情很沉郁,拉着箱子在火车站走,突然看到那个玻璃上的裂口,那种感觉是一种“释放”,对于当时特别压抑的心情的释放,拍完后我的心情居然好转了。



虽然后来照片发表的时候我还是做了点“解释”,但是我现在觉得那个解释是有点多余的。所以,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你和你的摄影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了。这和写诗有点像,你刻意想写往往写不好。依我看,真正好的摄影作品就是一种相遇的过程。

 

沈祎:发现您还比较喜欢拍一些虚幻的对象,比如水中的倒影,这些是否也和经历、心境有关?

 

北岛:我也想过拍一些写实的对象,但发现难度比较大。作为一个流浪者来说,不可能深入当地的生活,那么拍出来往往就是一个游客的角度。我看真正的写实主义大师都是要深入生活的。我在马德里看过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拍摄西班牙内战的作品,最后他死于越南奠边府战役。看他那些作品,你可以想象他是在战壕里和士兵们一起生活的。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找到一种真切的战争感觉。我还看过一些比较好的拍摄打工者和妓女生活的纪实风格作品,摄影师都要熟悉拍摄的对象才行。而我做不到,因此只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沈祎:照片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我们贮存记忆。但是您前面也提到,自己拍的照片大多是不带地域特征的。那么,多年以后您再翻看以前的照片,会不会引起某种记忆的恍惚感,可能自己都不晓得当初是在哪里拍的,拍的是什么东西了。

 

北岛:不会。情绪也是记忆的一种,甚至是更深刻的记忆。我拍的那些“局部”的照片,我都能马上想起来,连同当时的环境、气氛。反而是很多和情绪无关的事件容易忘记。

 

沈祎:似乎拍照的时候您的心情都比较忧郁,是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拍照么?

 

北岛:我心情好或不好的时候都拍,但出来的效果会不同。比如我有一张作品叫《家》,是在墨尔本的一个博物馆门口拍的。我觉得自己真的走到天涯海角了。那天,一个朋友开车送我去博物馆,但很倒霉,博物馆关门了。我看见博物馆玻璃上的水帘,隐隐透着里面的灯光。本来环境就已经很暗了,我还减了两挡曝光,强调那种特有的幽暗。我面对玻璃站着,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于是把相机放在胸前拍了几张。后来我给这张照片题名为《家》,因为那感觉特别像我梦中的家,很虚幻,很神秘,只有模糊的房子和窗户,还有一点微弱的灯光。



沈祎:可是那种调子比较阴郁,您觉得那是您心目中“家”的感觉?

 

北岛:是梦中的家。其实我漂泊这么多年,早就没有原来意义上的那个“家”了。毕竟有一个梦中的家,存在于我的诗歌和摄影作品中。

 

沈祎:拍照和写作比起来,您觉得哪一个媒介更能释放个人情感?

 

北岛:(笑)你的问题别那么严肃,我哪里真是什么摄影家,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而已。我有时在旅途中会感到无聊,拍照是我打发无聊的一种方式。

 

沈祎:除了前面提到的《家》和《无题》,旅行中还有什么拍摄的影像是记忆比较深刻的?

 

北岛:有一张照片是在印度拍的。那是2008年春天,我去新德里开会,会后组织者陪我们到恒河旁的瓦拉纳西小住,从那儿去了十公里开外的鹿野苑,即释迦牟尼第一次讲道的地方。离开鹿野苑,我们来到附近的达摩佛塔。塔高三十三米,大约建于公元五世纪,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砖结构建筑之一。我独自绕佛塔漫步,看见经幡飘扬。由于逆光,很难从数码相机屏幕上看到实际效果,我拍了两张,退到背阴处查看。错落交叠的经幡所呈现的色调,因逆光而神秘莫测,因风而生动。可惜发表出来,由于印刷质量差,这种生动的感觉全不见了。




沈祎:好,接下来问一些轻松的。您比较喜欢的摄影师有哪些?喜欢哪一类的影像?

 

北岛:我比较喜欢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还有前面提到的罗伯特•卡帕。还有一个住在纽约的大陆女摄影家金旻,她拍的向日葵和大海我也很喜欢,既有激情又有神秘感。虽然我自己拍的大多比较抽象,但我喜欢的反而是那些写实主义的作品,具有震撼力,不可重复、不可模仿的。


沈祎:写实风格的作品您喜欢哪一类题材?

 

北岛:风景和人物的都有。比如亚当斯拍摄风光的那些照片我就很喜欢。我自己在美国也生活了好多年,去过很多地方。你会发现艺术家的眼光就是不一样。某种程度上,使用的工具都是一样的,但是通过取景器观察的眼睛不一样,出来的东西就不同了,这是摄影奇特的地方。


沈祎:后来选择数码相机主要就是因为它的便捷性么?

 

北岛:其实很多年来,我随身携带的都是金斯堡推荐的那台Olympus,但只有标准镜头,拍摄上受到限制。而数码相机不仅体积小,而且有相当可观的变焦镜头,可抓拍远距离的场景。这对我来说具有技术革命的意义(笑)。但数码相机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它的感光度高,反而会让人失去对光线的敏感,因为一切都太容易了。以前用胶片的时候,常会碰到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自然就会对光线保持一种敏感。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拿着相机东拍西拍,照片就像网络语言那样泛滥成灾了。人们不再珍惜拍摄每一张照片的感受。这是技术革命带来的问题,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把人带入新的困境。




沈祎:现在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或者特别想拍的题材?

 

北岛:我的旅行一直在进行中,马上要去荷兰,还要去美国和法国。我拍照都是即兴的,没有事先预设的题材。相机放在书包里,但常常不愿意拿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对相机有一种抵触心理。拍摄冲动是突发的,有时候一下被什么影像触动了,但感觉往往也靠不住。就像刚才说的,是相互寻找的过程——你的情绪和拍摄对象有某种互动关系。

 

沈祎:在您的照片中,构成的元素都比较简单,也比较朴素。

 

北岛:对,我喜欢简单的东西,就像我写诗一样,我追求一种比较简约的风格。摄影其实和诗歌一样,是在一瞬间、在不同的东西中找到某种张力。摄影的瞬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张好照片就恰恰在“这一瞬间”,而不是在“下一瞬间”,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抓住。

 

沈祎:您觉得这种捕捉瞬间的拍摄“刺激”吗?

 

北岛:没有什么刺激(笑)。我只是觉得一个作家有时需要换一种方式,和文字打交道久了会觉得很累,需要借助另外一种媒介喘口气。我拍得很少,一年有那么两三张好的,我就很满意了。

 

沈祎:会经常把自己的照片给朋友或者专业人士看吗?

 

北岛:对,这一点我有点儿过分,我不单单给别人看,还会放大装框强行送给别人(笑)。说实话,在美国大部分中国人家里装修得太难看了,为了拯救他们的灵魂,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照片挂在他们家墙上(大笑)。

 

沈祎:比起夸您的文学作品,人们如果说您拍照拍得好,您会开心是吧?

 

北岛:(笑)是的,明知道这方面水平比较差,还是挺开心,人性的弱点吧。其实我从没想过我的照片能发表,因为王寅向《书城》推荐,才发了那么几张。




沈祎:除了小数码相机之外,有没有尝试过专业级的数码单反相机?

 

北岛:其实我刚买了台大的专业数码相机,但由于我总是轻装出门,几乎没怎么用过。现在摄影器材的普及化,造成了人们拍的东西很少有个性。在过去,高级摄影器材非常昂贵,只属于少数的专业摄影师,而现在很多普通人都能买得起。举个很可笑的例子,每年国庆节,香港维多利亚港都要放礼花,沿尖沙咀这边的港湾,每隔半米就架着“大炮”,你算算,两三公里得架上几千台“大炮”。实际上这种拍摄毫无意义,他们拍出来的东西几乎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基本的悖论:现代技术普及化以后如何保持个性。

 

沈祎:如何才能保持个性?

 

北岛:首先,每个人要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摄影也是一种语言。找到自己的语言对于每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都很重要。其实风景照不一定非得是明信片式的,但大部分人对此没有自觉的意识。我在澳洲时住在一个朋友家,他和太太每逢周末就开着车,背着全套的照相器材去拍风景照,这倒是一种难得的乐趣,但从摄影角度来说,他们连最普通的摄影杂志的水平都达不到。这是为什么?我们年轻时器材差,从没用过曝光表,但好处是,我们对光线变得特别敏感,而现在傻瓜相机都替你包办了,人们对光线的感觉变得越来越迟钝。我觉得拍照应该多用手动功能,这可以加强你对相机的控制力,达到你想要的影像效果。

 

沈祎:您觉得您的影像风格和诗歌风格相类似么?我之前采访过诗人王寅,他的影像和文字风格迥异,他自己也觉得摄影挖掘了他性格的另一面。


北岛:我觉得摄影和我的诗歌风格还是比较统一的,都比较……阴郁(笑)。我不太喜欢拍阳光明媚的东西。


大概骨子里我就是属于“阴影”的,与光明对立。还有一点,摄影反映了一个人的好奇心。你看我都这么老了,还这么热爱旅行(笑)。

 

沈祎:多次回到一个地方,每一次都会那么好奇么?会不会厌倦呢?

 

北岛:“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每次去同一个地方感受都不同。比如,我马上又要去荷兰了,上次去心情弄得很不好。我1993年在荷兰待过九个月,那时候很孤单,语言不通,朋友少,住在一个小城,凄风苦雨的。房东是个抠门的荷兰老太太,天冷时总不舍得给我开暖气……我在散文《搬家记》里写过。以后每次回荷兰,我都会想起当初那种孤独的状态。而我第一次去荷兰是1985年夏天,参加鹿特丹国际诗歌节,那是我第一次出国,觉得荷兰非常美。所以,我对于荷兰的感受是很复杂的。




沈祎:您早期用胶片机棚拍时拍摄过女性肖像,后来您用数码相机也抓拍过女诗人翟永明。从您拍的生活照来看,您也经常拍妻子、女儿,而且都拍得很不错。比起您独自旅行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在“阳光”中的,而不是在“阴影”里。您觉得呢?

 

北岛:因为我热爱女性啊,特别是我的亲人朋友。说老实话,当年拍肖像照,主要动机就是为了接近女性,因为我年轻时天性内向害羞,不容易跟女性打交道,拍肖像照给我提供了机会。可惜没有得逞。就因为我热爱她们,所以她们处在“阳光”中,与我的“阴影”相对应。

 

沈祎:现在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找些女模特外拍或者棚拍,但出来的效果大多显得生硬。您是如何在摄影中捕捉女性的美感的?怎样的一张肖像照才是打动人的呢?

 

北岛:那没办法,跟女模特很难有什么感情,拍她们跟拍橱窗里的假人差不多。而女人的美感是瞬息万变的,捕捉她们的美是需要感情因素的。



沈祎:您可以分别具体举例说明吗?譬如,您拍摄翟永明的那张照片,听说她自己也很喜欢,您觉得那一刻您捕捉到的是什么?还有一张您夫人在游轮上的照片,那张我也特别喜欢,能不能谈谈是怎么拍的?当然,还有您拍女儿,有一张您女儿和一只小鹿的照片,您拍得非常婉约,那一刻是什么打动了您?

 

北岛:2010年2月,《今天》杂志和印度同行在新德里开会交流。当时翟永明正在座谈会上发言,我抓拍了几张,挑选了其中构图较完整的一张,特别能显出她内在的优雅气质。她本人也很喜欢,我趁机“勒索”,开价一百万让她买版权(笑)。

 

你提到的我夫人的那张摄于2005年夏天。我们去瑞典开会,遇上苗棣、胡舒立夫妇。苗棣先给我夫人拍了几张照片,拍得不错,这下刺激了我。记得那天我们乘船在湖上兜风,波光粼粼,我突然找到感觉,用逆光,并加闪光灯作补光。船身摇晃,有一种动荡感,背后的浪花起伏闪耀,增加了瞬息万变的效果。

 

关于我女儿田田的那张,是我们全家前不久去奈良时拍的。那些古寺内外到处是鹿,成群结队。田田正在和几只鹿玩耍,我选取了不同的角度。这张感觉最好:田田与鹿有交流关系,并显得若有所思。



沈祎:整个采访下来,感觉您年轻时对摄影的喜爱还是比较单纯的,选择拍摄对象也比较盲目,后来拍的影像背后则有了更多生活的沉淀,有了个人的情绪。

 

北岛:原来喜欢摄影,但是基本“不摸门”,几乎没有保留什么当年具有艺术风格的照片,现在想起来,只有一张以前拍的照片自己还比较满意。那是在当时的莫斯科餐厅,俗称“老莫”,拍的是阳光从一排窗户透进来时光与影的效果。这大概是我最早拍的有艺术倾向的照片了。我用的是一台16毫米胶片照相机,相当于“间谍相机”,要把120胶片裁成好几条,拍完自己冲洗。

 

沈祎: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拍照了?

 

北岛:从我移居国外开始,但是满意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当时买了一台专业相机是为了给我女儿拍照。因为和她分别了很多年,她每次到欧洲来看我就变得非常珍贵,但她从小就不喜欢拍照,而我买的那台相机有运动物体跟踪功能。我给她拍了特别多的照片。

 

沈祎:其实不管是早期的那些胶片,还是后来旅途中的数码“纪念照”,多年以后再看这些照片的时候仍然会教人感动,(因为)会看到不同时期的自己。有些感觉是“真实的”东西,却是已经远离的,过去的。

 

北岛:对,看照片总是让人怀旧。这几年我搬来搬去,会随身带上一些精选过的照片,朋友啊,家人啊,过去的住所啊什么的。我从加州搬到香港,就带来一些这类的照片。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为艺术野疯狂原创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


往期精彩推荐



2020四川省画院工作联席会暨四川省画院双年展举行
石虎丨道原瓷讯
D空间新展《我们的世界》丨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
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丨吴中一振 腕指神助
周春芽和他的《春天来了》 |  曾不见踪迹 归来仍旧春天
征稿!这是场海峡两岸艺术院校师生均有机会入围的艺术展
越过海的边缘,延展到大地丨许燎源物感主义作品集发布
丹尼尔·阿尔轩,这一次竟造了一台结晶腐蚀版保时捷 911!
香远溢清的兰润公益讲堂丨静中有日月,善里出欢颜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