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蒙时代以来,世界经历了漫长的祛魅,曾经令人惊心动魄、目眩神迷的神话与传说,成为了历史的附庸、虚像与倒错。如今,年兽已经不再需要我们用鞭炮在特定的时间驱赶,它已被彻夜的光亮逼到隐秘的角落。
借用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说法,人类的精神一点点脱离神秘的大地,伴随着理性之光向天国升华。然而,神秘并不曾消失,它离我们总是那么近又那么远,在不经意之间,总有些东西会突然刺穿我们逻辑与数字构成的装甲,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无边敬畏,比如悬挂在天空中的明星,又比如隐藏在我们肉体之下的骨骼。如果说相对于理性,我们的肉体成为了神秘的黑箱,那骨骼则成了黑箱中最幽暗的部分。我们可以轻而易举通过镜子观察我们的皮肤;当我们受伤时,血液与肌肉会暴露在我们的眼前;而骨骼,除却特殊状况,我们很难直接观察到它。当然,我们也几乎很少有观察它的冲动,毕竟埋藏在我们身体中才是我们骨骼的常态。与构成我们生命的其他器官相比,在我们的脑海中,骨骼本身往往与静态、固定乃至死亡等词语联系更紧密,我们习惯了它默默地支撑着我们的整个身体与运动过程,习惯了它在暗中为我们设下的限制。也因此,当我们面对骨骼标本时,总有着混杂着熟悉的陌生感、杂糅了恐惧的亲近感、渴望凝视及与之相对的疏离感……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种矛盾的情绪,摄影师汤泽英治才会在与自己在动物园做兽医的友人东野晃典于动物园闲逛时,被偶然间瞥到的角落中动物骨骼标本所吸引,端起自己手中的理光GR DIGITAL。当这组特殊的街拍照片被洗出、呈现在汤泽英治与东野晃典两人面前时,一起做一本关于动物骨骼摄影的写真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2008年《Bones:动物骨骼的机能美》(『BONES: 動物の骨格と機能美』)甫一出版便引起轰动。书中摄影作品展现的动物骨骼的造型美、机能美与书后言简意赅的科学性解读,让这本书获得了各界的关注与赞誉。然而,汤泽英治并未感到满足,或许是因为一脚踏入了陌生的美学领域让他难以完全掌控,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这本作品达于极致,无法展现自己内心中的Real Bones。在此后的五年中,他依旧在不断地拍摄动物骨骼标本,并最终在2013年推出了这本《骨骼之美》(『REAL BONES: 骨格と機能美』),为自己的摄影生涯中的这段特殊历程做一个了断。在这本书中,摄影师在坚持自然光源的前提下,以“表现无尽深邃黑暗的黑、强光的白、背景的柔光 ”为理念,传达出骨骼强烈的韧性和美感。在一张张富有冲击性的黑白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巴洛克时期绘画领域流行起来的明暗对比法,如何被汤泽英治运用的淋漓尽致:与光对比产生的黑色无限深,静静地刻画了被摄体的存在,骨骼的冷峻、力量、精致、幽异从其内部慢慢凸显,让已经成为死物的动物骨骼标本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而以演化历程为轴排列的作品顺序与书后东野晃典精彩地科学性解说文字,又让整本书进一步从个体生命感悟超越至自然演化的大的生命历程,引领我们去思考死亡与生命本身。因此,在《骨骼之美》中,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符合尼采口中酒神与日神向对立统一的最高美学追求,一切皆为“美”而服务。一年四季不断轮回,如流水不歇,或花开花谢,生死又何尝不是如此?由于循环往复的时间观,日本人在美学上追求表现一种“刹那间的永恒”与“无常”。醇厚的白色,死亡的冷酷,以及将生命的丰厚削减到极限,骨骼便成了架在生死之上的桥梁。最终,如同其他神秘,它消除了界限,让我们重返宁静的存在。
你曾处于一所自然博物馆,偶然看到一幅沉寂若干年不带有一丝杂质的白骨标本。它们干瘪枯槁、缺乏生气、也不曾让你为之停留。
但一幅幅白骨却在一张张的摄影图像中凸现它的形态特异,它质密光滑疏松粗砺,它浓淡阴影起伏流动。它剔除本该包裹着的血肉残渣,干燥而干脆的强势展示。
佛法僧目 犀鸟科 冠斑犀鸟 头骨 前面 背面 侧面
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动物的骨骼形态进化得极其精练。而暂且撇开这些形态所释放的生物学信息不讲,骨骼的外形足以启发世间最天才的艺术家。汤泽英治是日本摄影艺术家。2006年的夏日炎炎中他偶然看见某个动物园的一角默默展示着白色块状物。汤泽英治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门,回到家里冲印了10张黑白照片,随之眼前浮现出从未看到的美学世界。在汤泽英治的镜头中,白色的骨骼被故意悬置在黑色背景中。在强烈的黑白对比中,骨骼的结构、力量、质感、光泽、秩序被完美彰显。
而至于深黑色的背景、骨骼的背光面,这些黑色空洞的存在则从另外的角度彰显骨骼作为生命逝去之遗留,处处乍现幽异与神秘。摄影对标本的支柱尽量最小限度地进行加工处理,也由此,动与静、生与死的界限变得模糊,照片营造出的幽异氛围让人产生有关生命的想象。透过镜头去观看,这些骨骼不再是骨骼而是作为艺术的图像,骨骼却也仍然就是骨骼,它们在眼前无比清晰,无比真实,仿佛触之可及。汤泽英治因其拍摄动物骨骼标本兼顾艺术与生命科学而获得极高评价。2008年『BONES: 動物の骨格と機能美』出版发行后吸引了众多画刊、时尚、建筑、产品设计师及创作者们的目光。但作为一本自然科学艺术、图鉴水平的写真集,汤泽英治认为它还并未尽如人意。为了拍摄心中的REAL BONES,在随后的3年世间里,他们从博物馆、动物园、水族馆到个人收藏,在拍摄的巨量图像中挑选精品,真正的『REAL BONES: 骨格と機能美』终于得以完美出版。
为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脊椎动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形态,而这些极具艺术美感的骨骼共功能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为了活下去的速度,向目标跳跃的能力,撕咬的猎物时的力量,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快,从脊椎到肱骨,从头骨到趾骨,每块骨骼无一不彰显生命演化的智慧。在《骨骼之美》中,前面的218张黑白摄影作品按动物分类学严谨排布,展示从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在内的129种脊椎动物骨骼标本。而在书的后半部分,东野晃典则以文字加图谱解析的形式集中撰写图说,让读者从科学角度看懂生命演化的奥义。鸟类的骨骼轻便,主要的长骨内部充满了气体,特殊的形态用最小的质量保证了强度。骨皮质虽然薄但实际上却很是强韧;鲨鱼的牙齿作为捕食器官进化得也很完美,它们不断地再生,颌内侧所生长的牙齿会像自动扶梯似的向外移动,直至移动到颌的边缘;猫科动物的犬齿大而锋利,是杀伤力极高的武器,猎物一旦被咬住,很难再逃脱。它们的臼齿没有碾磨功能,但齿尖尖锐,这种形态能把切断功能发挥到极致;有蹄类动物所赖以生存的草原,为了能长时间奔跑,演化出更长的四肢……奇蹄目 马科 细纹斑马 右前肢肢端骨骼 背面
动物骨骼是动物们生存能力在外观上的显现,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杰作,具有至高的机能美感。翻阅这些图像和文字,每一种动物的生命特性都能从骨骼的形态中得到印证。翻阅《骨骼之美》正像是豆瓣网友danyboy所说:“感觉是渐次变化的:惊讶、神奇、礼赞、侘寂、寒冷、不安、沉寂……”《骨骼之美》不仅仅有关艺术与科学,更有关生死、生命、有关存在的意义。
《何不怜取眼前人》
《乌鸦穿过玫瑰园》
谢礼恒 著定价126元,特惠99元。扫码即可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