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生:1944-2018》 李华生特别画册
收录众多件重磅作品及评论文章,极具收藏价值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何不怜取眼前人》+《乌鸦穿过玫瑰园》
作者、展场图片丨石皓
编辑丨艺术野疯狂
设计丨张涵
提到“书法画”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现代主义运动,尤其是以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为主的一批艺术家,开始关注东方书法在绘画表现上的一种创新意识,从1916年保罗·克利沉迷东方书法,他对这一神秘的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了独特的感受,之后德库宁、亨利·米肖、琼·米罗、马克·托贝等艺术家,他们都对东方书法表现出高度的热忱,并且开始将东方书法介入西方抽象艺术中,并把这种绘画形式推向了高潮。很多评论家认为:“西方书法画”运动,直接推动了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流派:抽象表现主义。
丨李华生在喜马拉雅山旅行,2014
丨创作瓷漆作品的井上有一,1956,图片致谢朝日新闻社
同一时期,日本开始强调书画分野,当时书法的地位普遍低于绘画。而有一批艺术家坚决反对主流倡导的美术主张,井上有一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井上有一、森田子龙、江口草玄、中村木子、关谷义道于京都安龙寺结成墨人会,开始强调书法的现代性。而远在中国的李华生深居简出,他同样对现代主义,对抽象表现主义感兴趣,一直在努力突破传统,将东方书法的实验性进行到底。李华生习惯一种苦行的生活方式,他享受这种艺术带来的乐趣,他把画线条变成了自己的修行。李华生对线条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绘画形式,而是一种修行顿悟的过程。他说,画线条就像是微弱的呼吸一样,我记住了我的心跳、我的意识状态,记住了我每一刻的感受。
丨李华生
李华生喜欢爬喜马拉雅山,在西藏的喇嘛寺诵经,最早受中国佛教禅宗的影响,在80年代他远赴美国,回国后他开始对绘画有更深入的理解,他认为绘画的形式不重要,用单一的线条表示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就像转经筒一样,一遍又一遍,一遍转一遍念,这就像记录人的一种思维意识状态一样。
而井上有一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思潮最鼎盛的时期。日本的书法又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最早在唐代,日本先后派遣十三批遣唐使来华交流学习,书法极盛时曾出现空海法师、橘逸势等大家,而这个时期又是佛教盛行之际,用毛笔抄写经书是一件普遍的事情,因此书法在日本开始得以推广。在经过改良之后的书法,形成了禅僧书法的现象,首先在书法样式上,出现了少字数书法创作的观念与方法。然而这些传统的日本书法体系,在井上有一看来,太过束缚人的自由,他要去打破传统的桎梏,所以成立了墨人会,编辑出版杂志,而这一时期同样的团体就有60多个,所以看日本书法史,其实是要放在“异国书法”的一个层面来理解,包括日本的书法理论、书法教育、以及书法“现代派”运动,西方“书法画”以及抽象表现主义等流派的语境下解读。
丨井上有一
大胆的书法实践,以身体创作的泼墨状态,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水墨的理解。他们都对抽象表现主义汲取与吸收了大量养分,井上有一选择了激进,李华生选择了内敛。
为什么要把李华生与井上有一放在一起做为双个展,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思想层面上有共同点。他们都受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而且他们又都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这使得书法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一条崭新的道路,尤其是东方书法在西方艺术史中找到一条稳固的位置,它终于可以走入世界这一现代主义的路径中。
丨展览现场
此次墨斋在当代水墨的创作与实践中,选取井上有一与李华生两位实践者,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书法进了从内在到外在的解构,此次展出的井上有一几幅单字作品,而李华生以“冷抽象”为主的早期山水,与抽象网格等作品,均透露出一种静修状态的灵性创作。在中日书法创作的异同处,以及横跨欧美的“书法画”,使观众在理解当代水墨向现代性转型过程中,摸索与思考出一条传统与现代性的解放历程。这延伸出来的一系列关于战后东亚艺术在佛教与书法转型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墨渊祭:
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开幕
修道士般令人嗟叹的艺术生涯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井上有一是谁?
作品,我和海上的事,你们不许插嘴
丨井上有一,《山》, 1966,水墨纸本,146 x 231 cm
丨井上有一《母》,1961,日本纸上水墨,131.5 x 141.5 cm
丨井上有一《贫》,1972,日本纸上水墨,106 x 123 cm
丨井上有一《当笔头脱落的时候》,1976,水墨纸本,80.5 x 119.5 cm.webp
墨斋长期致力于当代水墨的实践与研究中,此次将井上有一与李华生的当代水墨混杂在一起,使展厅陈设在两者不同的思想语境下相互碰撞与激发。井上有一的作品,一贯延续了日本战后对于书法现代性的激进与自由,强烈的表现力,笔触大胆,肆意飞溅,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他将形式的抽象转化为内在语法与音律的抽象符号,通过线条在搏斗当中,彰显生命的维度与力量。而李华生则是一种回归,他将书法的抽象性与内在觉悟的菩提法门相结合,通过密密麻麻的网络,如同打坐、冥想的一种禅修状态,使他的作品更趋向内在化。
↓ 推荐深度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进入李华生的艺术世界 ↓
苦短无常李华生(1944-2018)
李华生:很奇怪,
我的一生,躲起来那个阶段是我最喜欢的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李华生百件作品大赏
照见隐在永恒背后我的名姓
丨李华生,《0824》, 2008,纸本水墨,53 x 234 cm
丨李华生《0097》局部,2009,纸本水墨,95 x 178 cm
丨李华生《0097》,2009,纸本水墨,95 x 178 cm
丨李华生《9843》, 1998,纸本水墨,134 x 69 cm x 4
此次两位作古的艺术家,在一次展览中相遇了,这估计是李华生一生的心愿,在他死后两个知音般的大家,在通过展览的作品产生了对话的意义,这是真正意义上超越生死的跨时空对话。井上有一在1966年创作的《山》,掺入胶墨,使字体看起来有透明的效果,在展厅二层中央,与李华生的作品形成了一静一动的空间气场,这两件作品不同之处就是一个豪放,一个沉静,而相同之处则是他们都把书法线条从传统的笔墨当中抽离跳脱出来,用来专注在生命的维度上。
丨李华生《0679》,2006,纸本水墨,四屏,180 x 97 cm 每屏
丨李华生《0679》局部,2006,纸本水墨,四屏,180 x 97 cm 每屏
丨李华生《1231》(局部),2012,纸本水墨,69.5 x 137 cm
墨斋此次举办井上有一与李华生双个展,他们二人都在不同文明、不同地域、不同生命思考的维度、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艺术思潮当中聚集在一起,通过对多层语境下的思考,让我们能对当代水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思考。
丨李华生《蜀山册之2》, 1990s,纸本水墨,34.5 x 35 cm
《李华生:1944-2018》 李华生特别画册
收录众多件重磅作品及评论文章,极具收藏价值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何不怜取眼前人》+《乌鸦穿过玫瑰园》
往期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