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出去
把它泼到那些书法家先生们的脸上去
把那些充斥在狭窄的日本中的欺诈和体面横扫出去金钱难以束缚我
我要干我自己的事
什么书法不书法
斩断它
我要同一切断绝,甚至断绝那创作的意识
随心所欲地干吧
|井上有一自画像
|井上有一纪录片,时长:27’
书法家王冬龄说他是“近代美术五十年’的代表性艺术家”,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称把自己的心留给了他,欧美观众将其与毕加索相提并论,中国评论家说他“影响了中国书法30年”……他是日本书法艺术家井上有一,被认为是“20世纪日本书法的一个奇迹”。作为书法的发源地,这位日本的传奇艺术家如何影响中国?
井上有一
是谁???
井上有一在《书法的解放》文中,提出三项颇具批判性的主张:一、将书法从“书法家的书法(玩技巧)”中解放出来,变成“人的书法(能看见纯真心灵的书法)”。二、为此,要把我们(书法家)这些表现者从一切束缚中解放出来。即从“书法家”的束缚中解放人性。三、作为第一步,首先要对保守的书法界造反(把自己从书坛中解放出来)。
有一规劝的临书方法
(不该做的)
* 法帖翻来翻去,挑喜欢的写。
* 既不感兴趣也没有感动,随便解释古典,当成模具学。
* 仅仅因为是著名古典而临书。
* 过于在乎纸的大小、形式、书写字数的固定概念。
* 圆滑地写。
(应该做的)
* 直接向古典学习。
* 洞察古人的精神。
* 触摸古人的精神,提升自我心性。
* 观古典而惊,殚精竭虑把抓住什么变成形。
* 老实地袒露自我。
* 用感动让自己和古典融为一体写(不对写法用心机)。
有一以临帖方法从师习字的时期,正值战中、战后动荡期作为书法家崭露头角,则是在人们开始摆脱混乱的恢复期
1950年,雕刻家日裔二世—野口勇(Noguchi,Isamu)作为现代派艺术家战后首次由纽约飞抵日本。他不看职位高低、名气大小,不拘泥在团体内的名次,通过亲眼审视筛选作品,坦率地表露感想。他的做法使人们初次接触到现代美术思想,为他的质朴诚挚所感染,耳目一新。
在日逗留期间,陪同野口的是他的友人、抽象派画家长谷川三郎(1906年~1957年,客死于洛杉矶)。
此间,“行动画派”(action painting 亦称“抽象表现派”)正在纽约盛行。它成为不久以后风靡全球的抽象表现主义热潮的导火索,由此兴起的美国艺术把美术界的目光由巴黎转向纽约。
长谷川从野口那里听说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开发了“滴画法”(dripping),其作品尤其是绘画手法受到瞩目,评论家称其为“action painting”的消息,他发现波洛克的画法与书法有共同之处。
波洛克把巨大的画布平铺在画室的地上,手握钻有无数小孔的颜料罐,在画布上边走边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这时波洛克说:“我确切无疑地进入了画境。”
一般来说,西洋绘画=油画,将画布紧绷于框上,然后立在画架上,画家像面对镜子面对画面,用又短又硬的猪毛制成的笔蘸上颜料,手指用力向画布抹去。这种绘画方法是不能将全心身的活力反映到画面上的。对如实把所见所闻反映到画上的写实主义画家来说,全心身的活力反成累赘,连想也不想它。
当然,波洛克并非想到全心身的活力而使用“滴画法”。实际上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学揭示了潜藏在人心理深层的内涵,受其影响,迄今只着眼于外部世界的画家的目光转向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出现了超现实主义(法:surréalisme)。波洛克对超现实主义产生共鸣,他在作画时开始思考,如何使自己内心世界中涌现的思绪原原本本地表现在画面上呢?
首先要把绘画从“手指技巧”中解放出来。他没有把身体活动反映到纸面上的“笔”,而是通过手腕,以手中的颜料罐为材料,把自己的身体活动反映到画面中。这是“书法的笔”的翻版,铺在地上的画布相当于书法纸面。
洛克之所以被称为“行动画派”,正是由于人们看到作画动作的这一特征。
同一时期,长谷川对法国画家塔尔·考特(Tal-Coat)的画很关注,写信寻问他的画的意图何在。塔尔·考特在回信中说他对“Geste”颇感兴趣。“Geste”一词近来被直译为“举止”,当时长谷川把它译为“笔势”。从译词中可以窥出这个时代的画家审慎的洞察力,既体现出与西洋画家有深交,熟知其画法,又受过东方知识的熏陶。
井上有一作为
战后派书法家一展宏图之时
西洋美术借鉴东方书法的“写的手法”
刚刚开始出现描写
内部世界—心理动态的倾向
长谷川三郎在活跃的国际交往中,掌握了西洋前卫画家的这些动向。他不仅想在自己的抽象画中反映出来,而且想把它转告给正在摸索书法新路的人们。那时,在有一的老师桑鸠指导下,编辑出版临书杂志《书法之美》的森田子龙认识了长谷川,长谷川建议杂志开辟“未知数(alpha)”栏目,做不写文字、代以笔线结构的尝试,由长谷川评选作品。一些全无自信的作品在长谷川每月的选评中得到介绍,使作者勇气倍增。虽然对这种摸索还解释不清,但却体验了不受范本束缚的喜悦。长谷川家住辻堂,这无论对有一还是长谷川都是幸运的事。有一家住茅崎,他受子龙委托往返长谷川家协助挑选每月作品,记录长谷川口述的评语。据有一夫人说,那个时期每天学校工作一结束,有一就跑到长谷川家,连大女儿出生的消息也是在那儿得知的。从长谷川所谈近代美术中,有一感到有和自己在以前崇古的书法界受的教育截然不同的感觉,印象强烈。其中特别是凡·高的事迹使他深受感动。凡·高极为珍视自己的情感,以至因为画了与以往格调完全不同的画,在生前一张画也没卖出去;尽管如此,他并不气馁,一直给友人写信,诉说人们为什么不理解如此真实的情感。在贫困中始终不渝地坚守了自己的信念;最后终于达到自己理想的意境,然而却终因走投无路而自杀,他坚守信念,不断探求,直到最后;凡·高的信念达到如此高度,是来自于日本浮世绘版画画法中得到的启迪;等等。有一虽然以前读过一些有关凡·高的书籍,但长谷川讲述的凡·高仿佛就在眼前,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一个艺术家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从这里荡尽一切以往已有的不成形的知识。长谷川说道:“19世纪末凡·高所生活的时代还处于信息不发达阶段。因此,浮世绘画家全然不知道他们的版画竟然刺激了巴黎的画家,它变成孕育印象派这一新绘画艺术的动力,为后期印象派画家指明了20世纪美术的方向。”“如今已大不相同,信息已不是只出不入,而是相互交流,你们已经掌握了珍贵的书法表现法,没有必要像半个世纪前那样默认浮世绘滋养西洋画家只出不进的局面(令人惭愧的是,一些愚蠢的画家居然在这半个世纪里想以油画取代浮世绘画家夺回损失)。你们不用看着被人家拿走,要研究他们采取什么手法拿走,是怎样为我所用的,再把它夺回来。那样,本来就属于我们的表现手法就会产生超出他们的作品。”把“Geste”译为“笔势”的长谷川三郎一定十分知晓“笔势”所带来的振幅,而且也一定知道其效果会更充分地体现在书法的修炼中。也就是说,长谷川意识到自己作为洋画家长期养成的画法难以达到这个意境。实际上长谷川的作品中有巧妙地运用了笔、墨、纸的作品,但大多数是在摩拓船板等自然木纹上描画若干记号的作品,没有向“笔势”的挑战。
1 9 5 1
有一的作品集中的一幅作品
拼贴构成的墨迹中散嵌着记号似的甲骨文
周边用摩拓泼墨法围起,题名为《庄子》
翌年把剪下的报纸贴在摩拓的旧草席上
题名为“DOKUTYAN ”
从这两幅作品中可见
有一在长谷川三郎画室中兴奋作书之一斑
1 9 5 2
正月,向上田桑鸠递交绝缘书
宣告与陋习改的书坛决裂
有一和森田子龙、江口草玄及
其他两位同仁在京都的龙安寺院结成
“ 墨人会 ”
他们把否定书法家、否定书坛的意志
贯穿于团体名下
发誓迈出新生的步伐:
我们不是书法家,而是要为墨而生存
让墨迹生辉!
在此之前,森田子龙将《书法之美》停刊
创刊书法艺术杂志《墨美》封面上
刊登了初出茅庐的纽约抽象表现主义画家
弗朗茨·克莱因(Franz Kline)的作品
并编辑了长谷川解说的克莱因特集
“墨人会”决定出版机关杂志《墨人》
由井上有一任总编
通晓书法艺术的评论家森田子龙
表现出对时代的敏锐嗅觉
《墨人》作为机关杂志的编辑
在第50号之前一直针对50年代
日本美术状况下书法的作用
与欧美美术界的抽象绘画进行对比思考
为了使民众认识书法的潜力
改变将书法视为旧社会残渣的看法
连续发表了大量崭新的作品
(实际上美术评论界评论受西洋绘画影响的画家时有类似看法)听到传闻,《朝日周刊》饭泽匡前来采访,以“前卫法”为题,编辑了长达八页图文并茂的特集。标题照片刊登的是有一光着上身,把颜料溅得满屋都是。他手握扫帚笔,表情形象令人生畏。
通过一个印象能对某种事情加以理解,社会是欢迎的。有一同一切断绝的悲壮的献身精神使人们认识到,迄今被视为残留在角落的保守之糟粕的书法也有别开生面的希望。
有一应书法杂志采访的要求提供了作品,同时替解说词附上了近似诗的一篇文字
现在看来这是一篇令人震惊的宣言。它虽俗语连环,东京庶民般的表达和粗野的语言贯穿始终,其中却有革命的回声。因为抨击对象集中在“书法家先生们”,也许有人认为因此使抨击力减半,只当作是针对书坛而已。
有一确实在1952年同书法界断绝了关系。他对经营书法私塾的那些书法家先生极为愤慨。原因十分清楚:他们只想通过临书指导把书法作为有教养人的爱好延续下去,而使书法本身走向衰退,阻碍了书法创新之路。
布鲁塞尔纪念万国博览会"近代美术50年"展日本代表书法家指导临摹习字是为了把自己对古典的研究传授于人,得到报酬。从事书法而不教书法,生活费和书法所需费用就无从入手。一般这是书法家对生活和工作的考虑。
1935年有一从青山师范学校(现“东京学艺大学”)毕业,就开始在江东区深川的横川小学任职,直到退休。其间在小、中学任教达四十一年零五个月。最后任职的是神奈川县寒川小学校长,在此之前作过茅崎中学教务主任。从教务主任到当校长,说明他认真履行了一个教师的职责。据喜久江夫人说,每月领来工资都要先还清上个月的纸账,用剩下的钱维持生活。大部分是在只有一菜一汤、腌萝卜当菜的日子中度过来的。
有一虽然剃着光头,紧绷着脸,但说起话来却很随和。据说他在教研室还建议把校园的一角收拾出来搞个百草园。教职员中传说有一是上了《大英帝国人名辞典》的名人,对他都抱几分敬畏。可是这位教务主任大清早就和勤杂工一起扫走廊,使他们自愧不如。有一每天早晨一手拿校务日志、一手拿粉笔在教研室正面的黑板上抄写当天的安排。他咔咔地用力写字,常常无法辨认,人们看后又每每瞠目结舌:这就是世界一流的字?
那么,有一平时在学校都想什么呢?他在随笔中有这样的自白:说老实话,“我白天黑夜想的都是书法创作,甚至校长的光头或学生们打闹也像文字在动。—要做书道之鬼”。所以上班前“早晨如果创作出称心的作品,那天给学生上课也有精神,心思能用在上课上。可是早晨多半是一塌糊涂,结果上课也好,办事也好,脑袋里想的全是今天回去该怎么写。放学的时间一到,就一溜烟儿地逃出校门”。
有一恐怕在赖以维持生计的学校也做了“愚彻”之人。照章办事,一丝不苟,一个教育者能做到这一点,也许反而会发挥其所长。大概是他的长相和光头的缘故,学生们给这个老师起了个绰号“南瓜先生”。于是,有一给班里的作文集题名为“南瓜”,并亲自刻蜡版装订成册,封皮画上南瓜。报纸上报导有一逝世的消息后,当骨灰盒到家那天,有一家门前放着三个南瓜。这段插曲足以点缀井上有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面。
还有一段佚事。有一当校长时,教育委员会在进行资格审查的面试中,问有一的爱好是什么。有一不答,而是从西服内衣兜里掏出宫泽贤治(1896~1933,日本诗人,儿童文学家—译注)酷似原本的手册复刻本递了过去,内有《不怕雨》的诗。教育委员们也许知道井上有一创作书法,以为能听听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对有一来说,书法不是爱好,是倾注全部精力的工作。如果以此为话题,就会不摧自垮。要装糊涂,让人家看成傻瓜,要愚到底。递过去的手册使教育委员们大为狼狈,其中一人接过来哗啦哗啦翻了几页:噢,是宫泽贤治呀。《不怕雨》是首好诗。你这爱好不错嘛。面试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像这样一板一眼的双重生活,不会不留下精神上的劳疾。有一出色地履行了教师的义务,直到退休。今后可以埋头创作了,这使他感到欣喜。然而,就在他出版了告别过去的作品集《井上有一之书—1949~1977》后便感觉身体不适,检查结果是肝硬化,要住院治疗。
1978 Haru no yo no yute no kakehashi todae shite mine ni wakaruru yokogumo no sara
1980 Bukko Kokushi-ge (poem by Zen master of Sung China)
1980 Namu Jigoku Dai Bosatsu (Hail to the Great Bodhisattva of Hell)
1982 kanzen-mon, from the ancient records of Dung Huang, Western Han Dynasty守贫埋头书法六十七载。欲知其所以然,写字有何法可谈!有一在死前845天开始写禅宗高僧临终之日写下的遗偈。那以后的日日夜夜便投入了创作的事业中,以向世人揭示书法的所以然。以下三种作品说明一切。一、按原本尺寸全文临颜氏家庙碑。原拓为一碑四面,全部写满1440字。颜真卿意在光宗耀祖,因此以最严谨的楷书贯穿通篇,无半点疏漏。内容上无任何文学色彩,近乎空洞无物的文字罗列。追求爱好的人只能望而生畏。有一则按原拓尺寸,憋足唤起颜氏的气力,逐字逐笔斟酌。临摹开始便渐渐找不到有一,而只有颜真卿了。当写完把自己完全融于颜氏的第一稿后,他又开始致力于甩开颜氏的第二稿全文临摹。随着临摹的进展,有一自己跃于文字之上,甩掉颜真卿一路前进。恐怕耳濡目染传统书法的人对第一稿会感叹倾倒,而在书法上有望发挥个性的人则会对变颜真卿之意为己意的第二稿赞不绝口。有一在这里向那些把传统的机械临摹字帖称为形临、意临,只知道守旧的书法家们有力地证明了唯书法才有的临摹的真正生命力。二、炭笔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写”的日常行为产生的书法魅力,必然体现于使用普通素材写的文字上。这里生活气息自然给文字罩上时代的色彩。有一在1440×2共2880个字的每个字中都倾注了活力,也以此例证了书法的出发点。试想何为书法的出发点呢?从结构力学出发的汉字造型和其包含的丰富想象力(以笔谈可以疏通意志的字形),通过最佳工具—笔墨纸的发明,哺育出书法这一鉴赏艺术。从书法艺术源流的伟人王羲之的法帖几乎为信函一事不难看出,书法作为鉴赏艺术是人追求美和活力的意志的必然产物。当一篇文字达到沟通意志以后,你仍爱不释手,想反复看,进而激发你去模仿,导致把它留在身边反复鉴赏。这样书法就在日常的书写过程中向实用和审美的两个方向发展。逾越千年的书法史沿着文化由中国、朝鲜、日本东移的进程,在这两个方面构筑而成。始于明治的西化的近代,阻碍了书法的源源之流,铅笔和硬笔(与原来柔软的毛笔相比,称为硬笔)用于日常文书,改变了书写方式。然而对笔墨纸馀兴未尽、恋恋不舍的人为了从书法中得到怀古的宽慰,便想以临摹的书法教育形式留住欲弃笔墨而走的人。但是无论怎样留,脱离日常生活的书法私塾是难以留住许多人的。于是,书法家们又寄希望于参加美展。然而,美展旨在引进西洋近代美术概念,并学习其发表的方法,而书法家们则是复习古典书写方式,最多不过表现几个变化而已。二者的创作意图风马牛不相及。书法家们在既沉湎于怀古之情又想创作的矛盾中,在明治以后的所谓近代社会中徘徊。
1985 Nametokoyama no Kuma有一是怎样摆脱这样的矛盾的呢?在他走过的道路中经历的痛苦挣扎追根溯源皆由此而来。因此,最后有一试图以现代生活中常用的硬笔揭示书写行为带来的魅力和生机。他选择的既非铅笔,亦非钢笔,而是炭棒。这是因为把相当衰弱的最后一点体力集中在手腕上,需要尽量柔和的书写工具。有一曾说过,自己写一字大幅是因为平时不用毛笔的人不可能像用毛笔生活的颜真卿时代那样运用自如,所以就以一字且尽量写得大来追溯远古巨匠之笔力。他也用最后的、近于发疯的精神寄托之力,一气呵成临下颜氏1440个字,实践验证了书写行为本身的神圣。三、一字作品:“上”。死期在即。再一次向思考书法创作的人举证,以粗犷的文字线条把过去自己费尽心血掌握的对西洋美术空间意识的挑战展示出来,也让那些只知道书法就是线的书法小手艺人能开茅塞。结构最单纯的汉字—“上”,这一个字能带来多少占有空间的紧迫感?写“上”字,从容不迫,毅然决然,大胆果断,自由舒展,在线上凝聚全心身的力量。有一以唤起地灵的寄托作为自身活力的潜在动力,他选择“上”作为最后创作的字,或许是从他珍藏的宫泽贤治《国译妙法莲华经》精装本中招唤上行菩萨(地藏菩萨)吧。这个叫地藏的菩萨最能说明法华经的特点。法华经说,文殊或普贤这些菩萨长相富贵,身着各种首饰。释迦在世时,这些贵族们跟着释迦出家。但是,地藏是释迦未出世前就有的佛,是为人间潜行于世的菩萨,当真正的末世降临时,他便会破土而出,拯救世界。有一想唤起这个上行菩萨。有一说宫泽贤治所说的傻瓜就是指地藏菩萨。奇怪的是有一那如同拔地而起的“上”字的迫力,使人联想起琐罗亚斯德 (Zoroaster)向民众号召的“超人应是大地的意义” (尼采)。有一书法的开端与西欧现代绘画第一线的抽象表现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没有这样的开端就难以想象有一长达三十四年的书法轨迹。有一潜心于绝笔行时期曾说,现在与弗朗茨•克莱因的画摆在一起也不逊色了。抽象画自然也有对得到的画面(空间)如何分割、如何构图这一西洋画法的传统优势。克莱因的画用单纯的黑线条交叉以表现“动”的痕迹,但原画中的白面(看上去像空白)是用白颜料涂的,不暴露画布。写字并不在于以写来占有画面(空间)。但西洋画法的占有感在国际展室陈列中难免发生竞争,同时在业已西化的住宅空间也需要得到体现。问题并非只要全涂满就能解决。有一致力于在写的行为上产生集中、凝聚力,使文字承受的能量具有与空白相应的反响,带来不亚于传统画法的占有感。据过去大师称,绘画重要的是看没画的地方(空白)。在与西方互相交流的时代,有一的作品从另一方面表明这一点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在这个进程中与传统画法是竞争关系。有一说过,不要把书法译为“Calligraphy”,这个英文词的语源为美丽的线,确切地说它是硬笔手写线的称呼,他们写的字母是语言的音符记号,不是文字。根据音与意自象形文字产生的汉字才是文字之本。文字具有可视而且丰富的含义,而记号却是要缩小制约的范围。Calligraphy和书法使人感到是用格格不入的感觉记述截然不同的素材。在以西欧近代方式为唯一尺度的近代化涡流中,书法由于在西欧没有可比对象,便被视为观察起来无以为凭的异端。诗人阿波里耐(Guillaume Aopllinaire)试图用写的行为弥补语音和记号之间的距离。例如他通过MEGAPHONE的记述方法,力求把麦克风的意思视觉化。耐人寻味的是,以写的行为衔接记号和意思这类尝试,成为近年西欧思想界的课题。与此同时,在观察汉字上出现了新的高度,把它称为thought picture(思考画)。我提到一个“上”字让联想到琐罗亚斯德的宣言。当西欧人从艺术印刷工艺为近代文字表达手段到重新认识手写意义的今天,有一赋予汉字书法的力量,使其作品具有更重要的参考意义。因篇幅所限,至此不能再详细说明的是,有一用汉字与平假名写下的佛光国师偈两篇作品告诉我们:如果对作为素材的文字运用自如,大可不必有汉字(表意)和假名(表音)之分。这一点在炭笔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关键在于表现力。以上综述了井上有一的作品,为方便起见,按作品特点权且分为七个时期。其间1973年因搬家借住农家期间无法制作大型作品,此时期为集中于小型作品时期。以下只说明在上文中未提及的时期用语的概念。混沌:始于“愚彻”一词,即与文字的格斗(它贯穿终生)引起对技法的执著追求,甚至写到无法辨认,写得混沌为止的时期。简明:离开对技法的追求,只与字格斗的时期。变异:取自有一对这一时期作品的笔记。“实现了意图乃至预想的不是作品。作品即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突然变异。它是在与自己的执著决战中转机来临的瞬间产生”。有一一生留下的作品总共不过千件。为创作一件作品就要有数十、数百件同一个字的习作变为废纸。(有一从死的前一年就开始重新整理选择创作室里的作品,每天专心烧废纸。就在这样的一天,摄影家偶然访问寒川的创作室,拍下他的背影。人们从这里一定会感到声称每日写绝笔的有一在校正自己走过的足迹时的气魄。)
中国嘉德网络公益拍卖
康春慧 取春风
绢本团扇
29×28cm
起拍价:无底价
(艺术家本人捐赠)
(点击图片查看:艺之秋声丨一台会发声的黑色柜子,为什么艺术家们都在追?)
节后顺丰快递全面恢复,SEED黑胶唱片一体机,宅在家里的独家经典HIFI。详情请扫描“艺术好物”二维码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下单。凡下单附送黑胶唱片一张!
生活需要仪式感,但是仪式感从哪里来体现?对于梵尼诗而言,自创立之初,就倡导艺术生活,这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但要如何体现这种仪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是最迫切的问题。
细节或许才是最后的答案,也只有细节,才能凸显仪式感的尊崇和难以取代,所以这也成为了梵尼诗的选择。
节后顺丰快递全面恢复,梵尼诗黑胶唱片机,可播放LP黑胶唱片、CD唱片、带收音机功能、可接驳USB、AI、蓝牙等……宅在家里的独家经典HIFI。详情请扫描“艺术好物”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下单。凡下单附送经典黑胶唱片一张!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
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48元。扫码即可购。
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为艺术野疯狂原创
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