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子:人总有各种情绪,但绘画永不过时

梅子 艺术野疯狂 2023-02-05


| 梅子在“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现场


“人总是有各种情绪的,绘画永不过时。”



梅子:人总是有各种情绪的

绘画永不过时




1

保持由思考带来的各种情绪,

它们都成为我创作的源泉,

给我永恒的启发。


米兰·昆德拉说:“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慢的历史,真正的文学不是为了使我们生活的更快,而是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传。”自从认识小谢以来,和他的交往很有意思,好像总与书画和文字相关,微信中聊得多的是写作,次次见面时他总会送我一两本书或画册,简直“书气”。他的工作室搬到支矶石街后,我常去,因为离我家不远,十来分钟的车程,那条街的清净又不失人间烟火的气息很是让我喜欢,不过百米长的老街上,有着岁月留下的印记,也有成都这座城市最有味道的“舒服”,低调平凡却不失文韵。在这里,慢,未曾失传。


 时间过得真快,距离去年九月办个人画展到现在,转眼就是半年。三月的成都天气变幻无常,时冷时热,如疫情期间人们不定的情绪。越是不确定的日子里,越是坚持每周两次去画室,创作热情从未冷却。这么多年来能坚持绘画,除了热爱,还有一个原因:保持由思考带来的各种情绪。快乐、低落、悲伤、愤怒……它们都成为我创作的源泉,给我永恒的启发。



| 《那山》100×100cm

| 《逆光》70×90cm

| 《三月》70×90cm



平时除了绘画,更多时间我用来看书。艺术有‘艺’有‘术’,“术”是方法论,没有好手艺,呈现出来的情绪就是失败的;而手艺和思想都需要时间打磨和提高。思想上对于我来说就是阅读,不断从各个学科去输入,然后通过创作变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平时我不会花太多心思刻意去想:“呀,下次我该画什么?怎么画?”我的作品大多情况都是在临时起意的背景下创作,不去预设,精神状态很放松。


有种说法是:“绘画已过时”,真是荒谬。尽管当下电脑、人工智能一霸天下,但它们终究代替不了人的情感。如果把绘画当成某种带有目的性的东西,这种说法可能成立。但在我看来,那样就太无趣了。



| 梅子在玉林东路艺术橱窗自己的作品前

| 《晚餐》70×90cm

| 《女人村》70×90cm



2

艺术是以一种特殊的密码式图画的语言,

绘画是情绪的表达,

色彩是内心的独白。


经过多年技能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取,我知道如果控制过程,将会得到什么样的作品。这实际上是考量我作品完成度和成熟度的问题。——我不知道的是,如果我放弃“控制”,它会导致什么、会发生什么。这就是我现在感兴趣的。——当我能够放弃控制,相信自己的冲动时,我最好的作品也许就出现了。然后,画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当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时,这个过程就会充满惊喜。


艺术是以一种特殊的密码式图画的语言,绘画是情绪的表达,色彩是内心的独白。它可以洞悉我们之间呈现的“画中话”,也可以洞悉我们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和外界:有时我们会认为内在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自己。有时又会认为外界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还有时候,我们把内在和外界的自己混为一谈。



| 《盛世》120×90cm

| 《No War》90×120cm

| 《街边》90×120cm



那些还未准备好言说的,那些不知如何开口讲的,有了一个浩瀚的空间去表达。被承接、允许、包容、看见。所以——画吧,那些无法言说的。


情绪成了我进入自己的入口,成了我的渴望。画中藏了我的秘密。我心中的魔鬼,我的脆弱,我的悲伤,我的喜悦,我的爱,我的痛,都在画中,暴露无疑。情绪是本身对外界的一种自然反应。情绪没有好坏对错,只是本身需要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而且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等情绪。所以,我总是主动接纳自己正在发生的情绪,不去批判和怀疑它。任何一种情绪的背后,都对应着自身感受与主观认知的一种互动。每当我在创作中,那些情绪会激起一些原始的东西,使我停下来,凝视,停顿,好奇,思考,最重要的是——感受。


所有的情绪在绘画完成之后都化作两个字——悲·凉。



| 《人潮》70×100cm


形象的迷思——画中的形象几乎隐匿于画面背景中。虽然描绘的人与物皆可投射于现实,但一个个“漂浮”于画面中人影,却增添了与现实的疏离感。无序的空间、杂乱的状态和断续的线条,引人不断超脱出形象本身,进入到一个光怪陆离的意识空间之中。

将人物面部模糊处理,削弱的是个体身份的确定性。在画面中,这些人是谁并不重要。流动的笔触带动了画面的节奏,也让这一个个“人形”拥有了不可思议的生命感。迷茫、彷徨、无助、游离既可以被描述为这些“人”的状态;但同时,又会让我们感到,所有一切有关人类的情感负累,在这些匆匆生命面前都是无关紧要的。

| 《夜曲2021》70×100cm

| 《匍匐的人》70×100cm



3

绘画有它自己的生命力,

我所要做的就是寻找这种生命的出现。


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开怀大笑过,幸好有绘画陪伴。


绘画是一个通道,一个出口,找到这个出口的人,内心会越来越敞亮,情绪会越来越流动,也会越来越看见真实的自己。席勒说:“美学是跟心灵做的游戏,它带来一种自由感,就是解脱束缚的。”


艺术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透过自发、创作可以展现最原始且直接的情感与意念。有人说画永远也画不完,有人说要见好就收,我认为,在作品完成时也就是绘画目的达成的时候,“情感达成”是最关键的。



| 《路边》100×100cm

| 《通道》100×100cm

| 《三个女人》70×100cm



油画就像一面镜子,线条与笔触以及色彩呈现着内心的流畅、犹疑和卡顿。画画即观照。一直想摆脱的情绪和敏感,在画面中找到了用武之地。画布承载着它们,画笔接引它们的到来。它们流经我,启发我,变成画。


那天我给小谢发微信说:“当今时间空间不断变幻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对世界的观看方式,都决定了目前抽象表现的形式最适合自己”。艺术必然具有其自在的生命精神,而在抽象表现绘画中,不必对其间的反复改动或物体象形的不相符合感到担忧。因为绘画有它自己的生命力,我所要做的就是寻找这种生命的出现。作品一旦完成,就有纯粹的和谐与融洽,斑斓的色彩、变形扭曲的线条、不可辨识的物象、暧昧不明的空间传达出的就是不受拘束的酣畅淋漓和随心所欲的运动感,时间空间的错乱以及内在的力量感。



| 梅子和李继祥

| 《2021》80×60cm

| 《少年日记》120×90cm



4

我在作品中的目标不是展示我所知道的,

而是我所感受到的。


至于今后会怎样,不去预设,我希望自己不事体系,不拘一格。


绘画不是为了再现自然。我喜欢这样的概念:艺术应该更多的是通过颜料本身向观众传达艺术家的情感。我在作品中的目标不是展示我所知道的,而是我所感受到的。我越是能通过绘画表达对主题的情感,观者就越有可能做出反应。我所能做的就是做出诚实的努力,然后不加评判地接受。对画作保持中立,不评判它们的好坏。


花了一些时间去练习和习惯如何在平静中画画。在觉得没有什么可画时依旧拿起笔。几次下来,也常有惊喜的不期而遇。


习惯隐藏在笨拙表象下的生机与灵动,渴望被看见。内心的一部分,也随着画笔开始流动,流向未知。我深信,作品能够体现我的内心,我的内心影响着作品画面的气息。


 画由心生。


三月底,窗外的树枝悄悄发芽,春天也该来了……



| 梅子在画室

| 梅子的画室

| 梅子的黑胶生活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梅子的黑胶日记丨有了黑胶的日子



特别推荐阅读


兀自斑斓——曾妮水彩小品展










往期精彩推荐







边平山的意义
探物寻香▕ 我闻·香事
华光瑞彩:明末禅宗墨迹首次高清全面呈现
“50 绝美—御宋”大展
宋元之眼·历代花鸟名品临摹技法丛书
空·间:安藤忠雄手稿展
他把哥斯拉和战国金牌混搭玩出新派版画
曾熙临古:他如何在书坛循古出新?
他五年看见30座乡村民宿之美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