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近世古琴逸话丨大时代里余音袅袅的琴人悲欢,近现代古琴界的“世说新语”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本文来源:《近世古琴逸话》初版序,作者:成公亮(1940—2015),著名古琴家、国家级非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近日严晓星先生寄来《近世古琴逸话》书稿一叠,略微翻阅几篇,就被书中一则则小故事所吸引,或发笑,或感慨,或沉思……虽都篇幅短小,却从侧面衬映出前辈琴人的风貌、艺术品位以至气节。从黄勉之、叶诗梦、杨时百、王燕卿到查阜西、管平湖、吴景略、张子谦……这些当代弹琴人熟悉的名字和故事,我们多少知道一些,可书稿中却收集到许多我们并不知道的趣闻逸事,丰富多彩,大开眼界,特别是谭嗣同、梅兰芳这些人亦与古琴有关,就更让人充满着好奇和期待了。
记得五十多年前,我将要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毕业,张子谦老师对我说:“你还学不学古琴?还学古琴的话,你不要跟我学了,我最大的曲子都教你了,你到北京去跟吴景略先生学吧。”那时我热衷于理论作曲,到大学就改专业了。“文革”和“文革”之后的漫长岁月,我虽在北京、济南等地工作,却总还有机会去上海,去上海就住在他家里,便有了和老师长谈的机会,又看见他那瘦小身躯和那双奇特的大手,听他无所顾忌地谈话,感知他那宽博的知识和胸襟。他和他的琴友们生活在那复杂混乱的社会,却真诚地面对周围的人和自己的内心,对古琴有着真心的爱和社会历史的责任感。那时,古琴是沾不上功利的,爱琴的人的心是单纯和清洁的,人与琴是一体的……琴坛前辈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古琴的音乐。
岁月的书翻过一页又一页,我这一代弹琴人已经步入老年,书稿里的前辈几乎都已不在人世,而他们的人格胸怀,他们的一件件往事,却常常在我们的脑海中历历而过……
古人弹琴至近代人弹琴,他们的弹琴目的、审美已经有所不同。而近代人弹琴与当代人弹琴,其弹琴目的、审美取向差距就更大了,这是艺术历史上不可避免的规律,却也是今人在弹琴这一艺术活动中必须慎重对待和思考的事情。变化是必然的,没有人能百分之百保持“原汁原味”的艺术和艺术活动的目的;而差距过大,必然丢失传统艺术中原初的精神、基本的内在的质地和德性。在当今可谓“热火朝天”的古琴潮中,显现的名利追求和种种商业化政治化怪现象,种种庸俗不堪的“丑闻”,并非“趣闻逸事”,这时,我们重温一下传统的,或者是接近传统精神的“琴事”,不无益处。
严晓星先生近琴却并不弹琴,这就使得他有相对客观的观察力;他年轻却有着一定的国学功底,这又使得他在写作的方法、角度和观念上比只接受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条件优越。查阅收集资料既是他写作的基础,也是他的兴趣。他东奔西走,乐于此道,一旦见有疑问或者线索断开,他一定另辟通路继续寻找,不得结果不罢休。这样,下笔时就游刃有馀了。他勤于思考、勤于动笔,这几年,大量的近现代琴史文稿就是他辛勤劳作的成果。他以严谨的态度、通俗的笔法写《近世古琴逸话》,同时又收集到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使得这些掌故小品既是爱琴者的谈资,也为今日的琴人提供了近现代琴史研究的诸多线索。对许多想了解古琴历史与文化的读者来说,不妨将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作为一个试探的窗口;而对于弹琴和学琴的人来说,抚琴之馀,翻阅几页《近世古琴逸话》,悠然神会,不亦乐乎?
2008年11月成公亮于南京艺术学院寓所
《近世古琴逸话》初版序
少年时爱读野史笔记,爱读掌故小品,流连的无非是故事妙趣横生,文字自然隽永。如今得了闲暇偶尔回想,却觉得那些故事即使靠得住,难免也有以辞害意的地方。所以动笔写这第一本古琴界的掌故,首先想到的便是求真求实——幸好那些真实存在过的人和事是那么有趣,足可以抵消文字的粗糙。
可《红楼梦》早说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有无,有时候的确不易看得分明。郭平兄写《古琴丛谈》,在自序里就记录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张子谦先生晚年时,姚丙炎先生已经故去。一次他听姚丙炎先生的哲嗣姚公白弹琴,忽然离席,走到窗前啜泣。姚公白不知出了什么事,急忙趋前问候,这时就听见张子谦说:“你的琴是多么像你的父亲啊!”
据熟悉张子谦的人说,张先生的个性不是这样的。而当事人姚公白先生就更直接了,他说,并无其事。可张子谦、姚丙炎两位先生情深义重,那是不会假的。人们也正是知道他们之间有这样的感情,才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其中,才那么乐于传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和假、有和无,已经不重要了。
这是口传,白纸黑字又如何?曾看过一些前辈古琴家们在“整风”期间的会议记录,坦白交心、责难应辩,都煞有介事。在当时的背景下,前辈们那么真诚地洗心革面,以期脱胎换骨,可不理顺每一句话背后的脉络,哪里能设身处地地与前辈们同情同感?千篇一律的腔调里,违心的真心的,避重就轻的避轻就重的,曲意回护的勇于承担的……交织出深广纷繁的内涵;然而,只要换一个时间、空间去审视,是非、真假又完全呈现出别样面貌来,令人欲说还休,岂止是纸上的风云而已!“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交心坦白难”,风骨凛然的作家聂绀弩先生晚年曾这样沉痛地写道。
当繁华瞬息幻灭如烟云,一切都化作秋月春风里的数声问答,琴弦书卷间的一场笑谈,最吸引人目光的,永远是那些别致的、光辉的、温暖的、明朗的、勇敢的、从容的、开阔的、优雅的人与事,其他只是陪衬,甚至反衬。正如这本小书,反映的不是全面的近现代琴史,毋庸承担面面俱到的责任,但我不否认题材的选择里有自己的感情与思考。从《碣石调·幽兰》回归中土之后的两个甲子之间,不仅是古琴历史发展的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也是最能让我们感受历史温度、与我们血脉相连的阶段。在写《“孤岛”弦歌〈满江红〉》时,我心里浮现的是一位可敬的琴人,他从不为一己私利患得患失,却曾在风雨苍黄之际为公义挺身而出,奔走街头。在写《詹澂秋反对白话文》时,我想到的是五四时期那些批判传统最激烈的学者们,他们整理传统的实绩却不下于捍卫传统的学者。在写《溥雪斋是画中人》时,我又提醒自己,对美好与善良的维护和珍惜没有过时的一天······
书末附有采摭文献目录,也是出于求真的目的。同时还采访了一些历史见证者与知情人,使用了一些未曾披露的前辈手稿,并极其谨慎地参考了一些可靠的网络资料。我还想把不便随文说明的两处推测写在这里:一处是《史量才爱妻及琴》里,提到九岁的史勇根在晨风庐琴会上演奏了《文王操》——这里的《文王操》也许并不是现在大家常弹的那首大曲,而是明代琴谱中那种短小琴歌的版本,否则很难想象九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这样高的演奏能力。另一处是《“案若有知,亦当有奇遇之感”》里,王世襄先生的原文有“历下詹式”四字,渺不可解。一直也没敢就此小事去打扰王先生,此番因为要出书,不得已辗转去问,王先生已经病卧在床难以作答了。本书中,我是将“历下詹式”作为“历下詹氏”的手民之误来理解的,詹氏者,詹澂秋先生也,是否正为王先生的本意,也不敢确定。
本书近半的内容写成于苏州城隅居。前辈们的山河岁月在键盘上跌宕,让我一时忘记了窗外冬日的雨雪风霜。如果每次的搜集与撰写,都像这样是高贵与快乐的洗礼,那我还想在未来的日子里将这个题目继续下去。成公亮先生对这本小书细致入微的关注,对我研究古琴恒久坚定的帮助,更让我重温了凝结于故纸、失落于现世的山高水长。感谢他以及一切关心我的师友们。——严晓星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编辑、学者。著有《梅庵琴人传》《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金庸识小录》《金庸年谱简编》《舟榻编》《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执笔《秋籁居忆旧》,主编《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现代琴学丛刊》,执行主编《掌故》丛刊,辑订《庄剑丞古琴文稿》,编有《大家国学·金克木》《孙子二十讲》《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等。
书号:9787559658487装帧:精装32开374页定价:118元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碣石调·幽兰》回归中土,到二十世纪末的两个甲子之间,古琴艺术在时代大潮中,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也是与当代古琴界血脉相连、为所有琴人所熟悉的历史阶段。本书的一百篇掌故,讲述的就是这一百二十年间琴坛的轶闻趣事,涉及琴坛前辈百馀位,选配珍贵历史图片近三百幅。通过这些文字和图像重温历史的同时,力求开阔眼界、慰藉心灵。
目 录
下篇裴铁侠、“双雷”人琴俱亡王生香卖履查阜西觅琴弦原料詹澂秋反对白话文查阜西提携亡友弟子管平湖修琴“整旧如旧”张莲舫绝技赝作古琴张莲舫修琴不知音商承祚指琴为瑟陈毅好琴蝈蝈声似琴音周恩来听琴问焚香“猿啸青萝”授受记李泠秋投书圆琴梦盖叫天导演“剑胆琴心”管平湖妙喻打谱“一天秋”不祥“古琴非明代以上不能弹”学西乐的琴人与学琴的西乐家溥雪斋是画中人琴谱为“反革命密电码”容天圻追听《玉楼春晓》汪孟舒不修“春雷”张子谦牛棚唱弦“音乐在人不在琴”吴宗汉买弦助弟子吴景略“嘴上点香”吴景略尊重弟子吴景略以太极拳说琴理“这是比利时乐器吗·”查阜西抄诗寄怀张充和三赋《八声甘州》学《流水》,跌断腿周文中推荐《流水》上太空鸟鸣声中的琴课张育瑾首倡电脑打谱谢孝苹五十载终见刘琴子谢孝苹半聋奏《梅花》成公亮抚琴送知音琴人寿者附录采摭文献图片目录正文索引初版跋增订版跋
实拍书影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相关推荐
注:本次销售随书附赠本书作者严晓星先生藏书票签名,样式如上。
目 录
故事与历史(代序)白谦慎
第一章 重招梅隐
一、《甘州》唱和本事
二、查阜西
第二章 珍重记前游
三、杨家大院
四、龙溪幻影
五、当时啸傲见天真
六、高楼银烛春花影
七、度长空、一掬见龙泉
八、多少欢娱都梦幻
第三章 万里寄寒泉
九、干戈未损好春光
十、剑胆琴心
十一、琴名辨正
十二、“蠙山琴士韵泉顾氏”考
第四章 尽艰辛事事,不挂上眉头
十三、喜佳音万里,故人犹健
十四、抚新词、临风缄泪
本书所涉文献
张充和《八声甘州》的版本
关于庄剑丞抄本《琴人书札》
征引及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实拍书影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特别推荐阅读
古籍里的艺术创想
跨界艺术家张渔的超级古风水墨
往期精彩推荐
明式家具图案研究
近世艺林掌故丨海上画坛闻见记
童中焘:映道—中国画笔墨的实践与思考
童中焘:潘先生的高峰意识
李晶:总是佳人
何多苓手稿:换不回的青春无纸
一本书读懂中国五千年绘画史
武艺:与记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