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克里斯汀》:斯坦尼康镜头的美学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如果说阿兰·克拉克的《大象》为格斯范桑特提供了影像美学上的宝贵借鉴,令后者得以擒获戛纳金棕榈名留青史的话,那么这部较少人提及的《克莉丝汀》想必是哈莫尼·科林(Harmony Korine)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他早期好几部青少年题材作品似乎都有一脉相承的颓废与孤独感。


阿兰·克拉克对斯坦尼康镜头的偏好在这部作品里也有异常出色的表现,跟他后期多部作品一样,也是以人物行走的镜头揭开序幕。观众首先听到马戏团的音乐,然后看到一个小女孩提着塑料袋向前走,没能看到正面表情。镜头始终拍摄着她的后背,透过镜头我们跟随着她走过草地和红砖房,最后径直进入到一间房子,熟络地跟屋主人打招呼,在冰箱拿出可乐,然后开始熟练地捣鼓塑料袋里东西。正当观众疑惑之时,屋主男孩登场,寒暄几句之后,两人从抽屉里取出针筒器具,又从胶袋里取出令人吃惊的毒品,之后面无俱色地彼此注射起来。这个吸毒的场景没有配上惊悚压抑的配乐,除了谈论琐事外,两人沉默不语,完全像是他们平常生活的一部分。导演用如此不动声色的手法描绘出郊区青少年颓废堕落的生活,而摄影机在室内仍然跟随着女孩在厨房与客厅里穿行,电视上播放着无人观看的节目,单调的场景设计凸显出青少年内心的枯燥与乏味。


完事之后,女孩收拾好东西,再次提着塑料袋前往另一位好朋友家中,继续贩卖毒品赚取零用钱。虽然如此反复重现的贩毒与吸毒情节有令人感到烦躁与厌倦,但是导演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法有力地刻画出郊区青少年性格中隐蔽的一面,逐渐揭露出家庭与社会问题。斯坦尼康镜头的美学风格在女孩行走的场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全程都在拍摄女孩的背面或侧面,以及周遭的环境,逐步建立起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田园般宁静小镇的环境与这些青少年恶劣的坏习惯构成骇人的对比,全片里几乎看不到家长大人的场面,只看到匆匆出门出门上班的女孩父母,似乎在暗示父母对下一代管教的忽略与关爱缺失,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在这些毫不起眼的细节里浮出水面。


当然,导演始终没有在最终抛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或者揭示青少年吸毒的深层原因。他用最风格化的摄影镜头冷静而诗意地捕捉到这群堕落青少年自我放任与彻底迷失的状态。这种手法在哈莫尼·科林(Harmony Korine)的《金毛正传》和《驴孩朱利安》里有最明显的继承,科林甚至用更颓靡的镜头记录下一群无望的孩子:游手好闲,杀猫取乐,患上自闭症等等。也许这种冷静抽离的人物刻画手法更能让观众警醒并反思,也更能在主题上产生触目惊心的效果。



近期热门影评

《犬之岛》:政治隐喻从没如此强烈地出现在安德森的作品中
《米花之味》:幽默与生活化描绘瓦解掉故事的沉重感
《爱杀》:形式大于内容的实验之作
《骑士》:纪录片风格与虚构叙事浑然一体

《头号玩家》:一封写给80、90年代的浪漫情书





电影作者


米洛斯拉夫·史拉波斯维兹奇 :《聋哑部落》《核废料》《聋》

安德烈·帕劳洛 :《汉娜》 《美狄亚斯》

夫·拉皮德 :《警察》《教师》《婚礼摄影师的日记》《埃米尔的女朋友》

彭力·云旦拿域安 :《异梦卡拉OK》《69两头勾》《宇宙只有我和你》《暗涌》
泽维尔·多兰 : 《只是世界尽头》《妈咪》《幻想之爱
德尼·科泰
 :  《静观百兽》 《小薇小芙看见一头熊》《机器造人》《极柔之肤》
肖恩·贝克
 :《佛罗里达乐园》《橘色》《外卖》《百老汇王子》
萨弗迪兄弟
 :《好时光》丨《天知道》
《长腿爸爸》被抢劫的乐趣

河濑直美 :《光》 《殡之森》 《澄沙之味》 《第二扇窗》
凯莉·雷查德 :《某种女人》《温蒂和露西》《米克的近路》《旧梦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