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柏林游魂》:对边缘人的刻画依然是贴标签式的呆板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这部算是在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影片里立意和观感较差的影片。前半部分要比后半部分好看,剧本对两位女孩之间的情感关系描写既自然又克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戏剧化冲突的出现,这是导演最拿手的风格;反而是母亲那条线索越看越做作,越到后面越无聊。导演对边缘人的刻画依然是贴标签式的呆板,难以让人有更多启发性的联想。幸好两位年轻女演员的表现相当吸引,靠的并非演绎,而是真心融入角色里的生活状态。柏林电影学派的作品一连看了好几部,基本上就是这种冷冷清清的色调和氛围,跟我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德国人相当一致。




近期热门电影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国官场权力与欲望的影像书写

《海市蜃楼》:西班牙导演的痴男怨女情结让人无语

《阿涅斯论瓦尔达》:新浪潮祖母的自画像

《野名留史又如何》:戏中戏结构形式给大屠杀题材找到焕然一新的呈现角度

《过春天》:游弋在两种文化及语境里的剧本具有真实而不突兀的情感力度

《迦百农》:戏剧性因素损害了现实主义的纪录片质感





电影作者


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芭芭拉》《心的居所》《过境》《沃尔夫斯堡》《爱在爱情空窗期》

大卫·罗伯特·米切尔《银湖之底》《它在身后》《不眠神话》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死于明日》《玛丽真快乐》《恋爱诊疗中》

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 / 维瑞娜·帕拉韦尔《梦呓》《食人录》《利维坦》

伊利安·梅泰夫 《索菲亚最后的救护车》《四分之三》

阿兰·吉罗迪 《勇者不眠》《湖畔的陌生人》《保持站立》《时候到了》《给乞丐一点阳光》《老梦前行》《逃亡大王》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