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对叙事节奏和镜头调度的掌控令人难以相信是一部处女作
【釜山电影节观影】今年入围戛纳竞赛单元有两部处女作长片,这在戛纳过往的历史上是相当罕见的,毕竟这个殿堂级的艺术电影竞赛场,通常是各路电影大师每年一度大显身手的机会,哪会容得下初出茅庐的菜鸟献丑?除非要像天才导演索德伯格,他的《性•谎言•录像带》算是戛纳历史上唯一能顺利摘下金棕榈大奖的导演处女作影片!
今年入围竞赛的两部处女作影片恰好都是来自法国导演,一位是黑人,另一位则是女性导演。拉德•利(Ladj Ly)这个名字虽然陌生,但这部一鸣惊人的处女作足以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2019年这个特别“动荡”的社会环境之下,让我们有更多角度去思考群体暴力行为的深层原因。这部《悲惨世界》其实改编自导演两年前的同名短片,那部仅有15分钟的短片让人神经紧绷,节奏飞快,镜头晃荡,流畅的叙事里蕴藏着喷薄而出的人物情绪。
这部长片的基本情节上没有太大变化,而在人物刻画和细节上更为详实。拉德•利此前是拍摄短片和纪录片起家,更为重要的是,他本身出生并成长于巴黎东部郊区Montfermeil,他对这个工人阶级地区有相当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和生活体验。那些以为这是一个复述雨果经典故事的观众可能有所误解。然而,电影用这个名字是有道理的,用导演的话来说:“在那部名著问世的一个世纪之后,这个街区仍然会发生悲惨的故事。警察暴力行为依然存在。”
导演对叙事节奏的掌控与镜头场面调度有着出奇制胜的娴熟,令人难以相信是一部处女作。影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段落是向观众介绍三个警察的背景和性格,同时透过他们在街区巡逻的过程,揭露出巴黎这个街区龙蛇混杂、帮派林立的状况。黑人、穆斯林、吉普赛帮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对抗斗争,而这些帮派也与当地警察有着纠缠不清的利益输送和庇护关系。这个部分比较松散,镜头在不同的人物之间穿梭,营造出危机四伏的气氛。特别是有一位菜鸟警察入职,观众跟随他的眼光去观察并适应这个一团乱麻的环境。这个段落的有着较为明显的商业类型片意味,丹泽尔•华盛顿的《训练日》给导演带来不少灵感,而对小演员的演技和场面调度则似乎在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上汲取了不少养分。
第二部分是由一只从马戏团遗失的小狮子而引发出帮派之间的骚动,之后更引发警察意外开枪击伤黑人小孩的可怕情节。戏剧化冲突由此开始增强,无论是警察三人在餐厅里跟穆斯林头目对峙的一幕,还是小孩被抓到狮子笼里接受惩罚的场景,都让人看得心惊胆战。当小狮子找到归还,小孩得到惩罚后,观众误以为情节即将落下帷幕,却没预料到情节却急转直下,在极其强烈的视听冲击之中迎来最精彩的最后一幕。
这最后一个段落像极了前几年金棕榈作品《流浪的迪潘》,而恰好这部金棕榈影片的导演雅克•欧迪雅是拉德•利的崇拜者,不过拉德•利没有模仿欧迪雅那种浪漫戏剧化的手法拍摄暴力场面,却依然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刻画,并轻易地突破了类型片的手法,透过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将整部作品的立意提升到另一个令人深思的层面。黑人小孩手持燃烧瓶的画面具有无可比拟的象征寓意,再加上雨果的名言作结,令人震撼不已。
事实上,影片前半部分透过新手警察观察到的不仅仅是这个街区帮派之间剑拔弩张的危险局面,更暗中透过警察对青少年过度施用暴力而埋下仇恨的种子,最终成为警民爆发的导火索。虽说三个警察同属一个阵营,但是他们三人的心思并没能团结一致,尤其是新来的警察对两位前辈做法的不屑,他正直不阿的一面跟其他两位警察的不当操守形成对比。相比之下,帮派阵营的刻画也并非是一面倒地倾向负面,穆斯林头目的形象最让我记忆深刻,他与新手警察在餐厅的那段对话令这个人物显出立体化的一面,并非所有穆斯林都是极端狂热分子。
《怒火青春》当年在戛纳获得最佳导演奖
这部处女作可称得上是21世纪的《怒火青春》,当年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的这部作品描写巴黎郊区警察暴力导致一名青少年死亡从而激起青年们针对警察的反政府暴力行动。然而,没想到的是,20多年过去了,法国郊区文化生态环境里暴力与仇恨彼此纠缠的难解局面依然如故。拉德•利的这部作品在今年戛纳获得评委会奖,并最终代表法国竞逐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有着密切关注和批判现实的严肃意味,不仅呼应了之前法国的黄马甲运动,甚至还意外投射到最近发生在香港的示威活动,不免让人思考年轻人采取暴力对抗的原因所在。“没有坏的植物,也没有坏人,只有糟糕的培育/教育者。”雨果的这句话似乎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答案。
釜山电影节观影日记
近期热门电影
《再见 南屏晚钟》:作品的野心并非仅仅放在“同妻”这个夺人眼球的话题之上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