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17》:惊为天人的影像实验手法与反战意识背道而驰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香港院线观影IMAX版】相信观众对“一镜到底”的影片不会感到陌生,几年前有一部奥斯卡获奖片《鸟人》就是用类似的技术拍摄而成,而今年这部冲击奥斯卡颁奖季的大热片也不例外。这种技术用在惊悚恐怖类型片里比较常见,而在战争题材上可谓前所未见。虽说“一镜到底”意味着从头至尾都没有任何剪辑的痕迹,但是这部《1917》《鸟人》甚至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在《人类之子》里那个惊人的长镜头,都是由好几个长镜头拼接起来的,剪辑点巧妙地隐藏在演员的脸部或手脚的特写里。这部《1917》则更为明显,男主角在房子里被枪击陷入昏迷那一幕就是相当明显的一个剪辑点,成功从白天过渡至夜晚的场景。


电影新技术的出现总会引起影迷的好奇与关注,从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出现,到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3D巨著《阿凡达》,科学技术在不断推动电影的革新和进步,给观众带来越来越完美的视听感受。这本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当所有的关注点都投射在技术之上时,我们往往忽略了电影的真情实感与表达内容。诺兰早期的作品似乎有这种倾向,在形式技巧上穷尽所能,让观众陷入烧脑的错觉中难以自拔。不过在他上一部作品《敦克尔克》里,即便仍然有时空交错与并进的叙事实验,但在主题上并没有放弃反思战争的残酷意义。无独有偶地,山姆·门德斯这部新作跟诺兰都选择了同样的战争题材,然而,惊为天人的影像实验手法却与影片所宣扬的反战意识背道而驰,沦为形式主义的噱头。



门德斯在这部影片里进行了一项艺高人胆大的影像实验,宣称用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运动长镜头去记录一战期间两名士兵在不到一天时间里履行任务的惊险过程。
这个长镜头摄影的设计极其复杂与具有挑战性,这完全要拜罗杰·狄金斯 (Roger Deakins)所赐,他成功实现了这个难度系数极高的长镜头,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相信今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非他莫属。之前看过不少“一镜到底”电影都是在局限空间内采用与现实时间同步的设计,比如《柏林惊魂夜》《寂静的房子》,给人一种极其真实的临场感。


这部作品明显突破了这种时空上的束缚,从地形复杂的战壕到旷野荒村,再到战火蹂躏的小镇。物理时空的迅速变换在极其高超的伪长镜头里不断颠覆着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制造出越来越强烈的电玩游戏感。观众仿佛跟随着主角在经历一道道游戏关卡,从爆炸塌方的战壕里逃出来,在旷野上像《西北偏北》的加里·格兰特似的躲避坠落的飞机,瞄准废弃房子里的敌人射击,赤手空拳杀死敌人,在夜幕的炮火下躲避子弹逃亡,跳入湍急的河流和瀑布……单线叙事情节由此变得薄弱不堪,而主人公的角色塑造近乎全无(如果套路式的兄弟手足情尚且让人触动的话)。影片由始至终充斥着无法预测的诡异气氛,这是人类面对战争时的真实心态描写,但同时也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视听手法,对于喜欢打游戏的朋友来说相当奏效,殊不知却也令更多观众在愈加虚幻的沉浸感里渐渐忘却了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


无疑,这是电影技术的胜利,然而,也无法否认这是一部形式主义的噱头之作。




CineTouch 2019年15部电影佳作


《情迷纽约下雨天》:一篇写给纽约的浪漫情书

《纪念品》:一部挑战观众耐性的自传题材作品

《维塔利娜·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与诗意的现实关注令人震撼

《野名留史又如何》:戏中戏结构形式给大屠杀题材找到焕然一新的呈现角度

《隐秘的生活》:影片所带出的反极权意识发人深省

《爱尔兰人》:一个低调发展的美国黑帮故事

《悲惨世界》:对叙事节奏和镜头调度的掌控令人难以相信是一部处女作

《寄生虫》:奉俊昊重返创作巅峰

《婚姻故事》:美国式离婚的纠结程度不亚于伊朗式离婚

《同义词》:在犹太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的反思与批判之间流动

《太空生活》:身体与欲望的描写依然是克莱尔·德尼不可或缺的作者标签

《毒行侠》:家庭伦理主题与贩毒情节并行不悖

《痛苦与荣耀》:阿莫多瓦深情动人的履历总结

《抱歉打扰》:最有潜质成为今年的最佳黑人电影

《午夜急救之家》:短小精悍却用意深刻的非典型纪录片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