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车》:散发出欧洲艺术片气质的道德伦理奇情故事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不愧为编剧出身的导演,刁亦男的第二部作品完全褪去了处女作《制服》的粗糙感。当观众还以为他会追随着贾樟柯的现实主义美学路线之际,没想到他却用复杂精湛的编剧技巧来叙述出一个极具欧洲艺术片气质的情感与道德伦理故事,也似乎开始让人看到之后《白日焰火》的模糊轮廓。这部作品当年入围戛纳“一种注目”单元,算是刁亦男与戛纳的初次接触,虽然最后没得奖,但是影片所散发出的欧洲艺术片气质在法国大受欢迎,尤其是获得《电影手册》编辑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的高度赞赏。

相比起刁亦男之后的两部作品,这部《夜车》并没有明星参与出演,而名不经传的实力派演员,则令观众将焦点放在影片内容上。影片探讨的主题隐晦而压抑,讲述一位丧偶单身女法警的日常工作,每逢周末她都会乘火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参加婚介所的联谊活动,寻求对象和欲望宣泄的出口。剧本巧妙之处在于让观众一直误以为这是一个女法警寻觅真爱的烂俗故事,结果在后半段才让惊悚的悬念感浮出水面,并袒露出法律道德与人性欲望的剧烈冲突探讨。这种剧本结构与《白日焰火》十分相似,只不过这部作品没太多潜质拍成一部商业类型片,导演更愿意沉浸于自我风格的表达和诉说。


剧本的另一种巧妙之处在于,叙事过程中次要人物的情节无疾而踪,观感相当突兀,却是为勾勒人物性格所用,比如女主角与前面两位男士的相处情节,其次是男主角召妓并杀死仙人跳幕后操纵者的情节。这种塑造人物的方式往往成为不少观众诟病影片沉闷的来源,事实上,这种“闷骚”的手法在欧洲艺术电影里屡见不鲜,观众需要耐心地在这些游离于主线叙事的情节里拼凑出人物的性格与心理,不断发掘观影的乐趣。

刁亦男导演似乎对权力象征有暧昧的偏好与批判态度。这部作品从某种角度来看与处女作同样,依然是一部讲述“制服”的影片:女主角穿上制服时是一丝不苟、冷漠无情的法警,而脱下制服后却是渴求爱情、欲壑难填的普通女人。她在这两种反差的身份之间承受着难以言喻的欲望压抑,直至遇上跳艳舞的女邻居,以及女死囚的丈夫后,才找到释放的突破口。然而,跟《制服》男主角的态度截然相反,她并非是迷恋制度权力的执法者,尽管她亲手执行了男主角妻子的死刑。她作为女人的自然属性已然压倒了贴在她身份上的社会属性。换句话说,个体对欲望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对制度权力的迷恋,人性彻底打破了政治/社会性对身体的禁锢。


从这点来看,又似乎能给影片那个莫名其妙的结局提供一丝耐人寻味的解释空间。影片最后女主角得知男主角准备要杀害她替妻子报仇时慌忙出逃,在路上遇见一匹受鞭笞的马跪下来走不动,却依然被主人鞭打。这个灵感来自大师导演贝拉·塔尔的场景令女主角回心转意回到男主角身边,甘愿承受不可知的结局。这种突兀的心灵顿悟的描绘有悖于前面精心塑造的人物性格,明显是编剧过于刻意的结果,有强行点题的嫌疑,却无意中提升了人性欲望的复杂性,这又是欧洲艺术电影气质的一种表现。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影片引发出对死刑的思考,这一点是刁亦男拍摄这部影片的重要灵感来源,这个话题在大陆国产电影里并不多见。影片展现了女囚犯经历一系列审讯过程,从监狱到法庭,再到最后被执行死刑前法警的荒谬行为,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法律和道德可以约束、甚至剥夺人的生命,却无法抑制人的情感和欲望,超越道德伦理的爱情是否可以存在?这个隐晦而复杂的主题在刁亦男导演的下一部作品《白日焰火》里得到更为淋漓尽致的剖析。



CineTouch 2019年15部电影佳作


《情迷纽约下雨天》:一篇写给纽约的浪漫情书

《纪念品》:一部挑战观众耐性的自传题材作品

《维塔利娜·瓦雷拉》:极端的美学风格与诗意的现实关注令人震撼

《野名留史又如何》:戏中戏结构形式给大屠杀题材找到焕然一新的呈现角度

《隐秘的生活》:影片所带出的反极权意识发人深省

《爱尔兰人》:一个低调发展的美国黑帮故事

《悲惨世界》:对叙事节奏和镜头调度的掌控令人难以相信是一部处女作

《寄生虫》:奉俊昊重返创作巅峰

《婚姻故事》:美国式离婚的纠结程度不亚于伊朗式离婚

《同义词》:在犹太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的反思与批判之间流动

《太空生活》:身体与欲望的描写依然是克莱尔·德尼不可或缺的作者标签

《毒行侠》:家庭伦理主题与贩毒情节并行不悖

《痛苦与荣耀》:阿莫多瓦深情动人的履历总结

《抱歉打扰》:最有潜质成为今年的最佳黑人电影

《午夜急救之家》:短小精悍却用意深刻的非典型纪录片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