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摊那么大,要搞农家乐么?
说今天聊聊就绝不拖到第二天!
随着最后一个集装箱的到来,我们山西和顺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就完成了,后面那些打井装水箱啥的,都是小事。
之前发关于基地的文章(明年一定请你到我们的家里来看看!),下面有留言说原来你们是想靠自然教育赚钱。好吧,自然教育确实要做,但不是为了赚钱。所以我打算解释一下,我们的金钱豹以及其它猫科动物的保护工作到底打算怎么长期做下去。
我们的基地迎来了最后一个集装箱。BY 伴水
脱离保护对象谈保护都是耍流氓
谈豹的保护就得简单先说几句中国豹的情况。
中国有四个豹亚种:东北豹、华北豹、印支豹、印度豹。这里面除了印度豹一直狭域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之外,其它三个亚种曾经都在国内广为分布。
今天东北豹仅存40余只,局限分布于中俄边境地带;印支豹仅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临沧偶有发现,数量极其稀少;华北豹现分布于山西、陕西一带,宁夏、河北、河南也有一定的数量,但其分布态势较为碎片化,目前已经公布的数量可统计出来的仅有100余只(山西80余只,陕西子午岭28只,此外还有河南、陕西秦岭、河北、宁夏等地的一些记录)。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较大的豹栖息地没有统计进去,就是从四川到青海南部和西藏东北部,近年来无论是猫盟还是山水以及各保护区,都记录到了很多金钱豹,东至卧龙,西至玉树。
这个区域非常大,且栖息地完整,尤其是四川甘孜州,现在看来金钱豹的数量还较为乐观。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区域的豹现在亚种归属不明,也许是华北豹,也许是印支豹,但无论是哪一个亚种,都是中国豹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树白扎的金钱豹,走在同样的猫道上。
回到保护上来。从亚种的角度(就是分布)来看,东北豹现在受益于国家虎豹公园,其他三个亚种的保护则都基于保护区体系,没有针对整个栖息地或种群的保护计划。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占地149.26万公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豹保护啊,是个系统的事儿!
猫盟作为一个从跟华北豹打交道起步的机构,当然会把注意力放在豹身上。我们的华北豹保护始于在地保护,主要立足于解决某个栖息地内特定种群的保护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保护地模式。
实际上我们做保护的山西项目地,很大栖息地面积都位于保护区里(山西铁桥山和八缚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外还有很大面积的原生栖息地,这些林子共同养育了几只定居的豹子以及它们的猎物们。
几年下来,大家能看到我们做调查、写公众号发微博、做生态补偿、反盗猎巡护……一直到建设基地,这些事儿看上去都是保护,有些好理解有些不好理解,但实际上都只是我们规划的保护工作中的局部。
完整的保护构架是这样的:
看了这个或许大家就清楚一些了。
我们把保护分成两大部分,一个是现在做得比较多的:在地保护。
这里面工作很多,除了大家通常看我们公众号和微博就能看得见的,还有很多需要在当地做的不大显眼的事儿,比如现在在和桃花源基金会和蚂蚁金服合作帮村里卖醋和杂粮、让永蛋在自家山上种树啥的。这些事情都很具体,摆开细说的话,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大部分人力和财力都花在这些事情上了。
而这只是我们在山西一个地方开展的工作,同样的模式还将运用于其他地区和猫科物种,比如中老边境的印支豹和云豹、新龙的七猫之地等。未来我们一定会关注越来越多的物种,除了大猫外,中小型猫科也会在我们考虑的保护范围之内。而在本地化保护这件事上,虽然不同地方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会沿用这个在地保护的框架。
当然,猫盟在起步之时就打算成为一个联盟,未来很多地方的很多猫科保护工作不一定都由我们亲手来做,如有可能我们也会发展和支持其他伙伴来干。
怎样才算保护好了?
农家乐搞不搞?
第二个部分并非这种直接保护,但我们觉得从长远来看可能更重要,那就是传播和教育。
无论是在川西还是青海,我们都发现藏区的神山圣湖文化及佛教信仰实际上是非常有力的保护手段。
这非常有意思,在四川白玉县的察青松多保护区,我们晚上进山夜巡,会有当地村民骑着摩托赶来查看我们是否是打猎的人。确认过我们来看动物的眼神之后,他立刻就露出了友好的笑容。
这种源于文化和普遍价值观的保护观念在我看来可能比任何被动的保护手段都更有效,因为它从根本上消除了破坏行为的发生。
我们也会问自己:到底怎样才算保护好了?
上山装相机拍到了很多豹子雪豹就是保护吗?显然不是。做好生态补偿不让农民下毒报复豹子是保护吗?是。但是一旦补偿停止,那么报复还会出现吗?有趣的是,在四川新龙,几乎没有发生因雪豹或豹咬死家畜就发生报复的事件——虽然牧民也很愤怒。
远虑近忧,在解决近忧的同时,远虑同样重要。做“带豹回家”的时候,我们一再强调:最重要的是借带豹回家来修复荒野,而要修复荒野,最重要的是先修复人心。因此讨论我们基地的使命时,陈老湿说,他打算把基地变成一个人类救助中心。
被自然救助了小半辈子的陈老湿。
是的,我们不搞生态农场,也不玩农家乐度假村,当然更不干带人上山看植物动物的自然导赏;我们要做的是一个能让人爱上自然的生活基地,并且培养一种能和自然共处的生活观念。
我们会带你看花看鸟看山看水,也会让你和我们一起做饭洗碗洗衣服为附近的动物搭建共存空间,与此同时,你还可以上网聊天、网购甚至办公。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自然教育:为人类做自然丰容。
这些事情很多人都在做,但可能都和我们的概念不大一样。但我们相信,在我们基地生活过一段日子的人,回去后都会在观念上发生一些变化。
小蝈蝈:原来,那不是一条只属于我的河流
讲科学,对保护对象负责
在说传播之前得先说一下科学支持。这事其实一直贯穿我们的保护工作。
从猫盟成立的那天起,科学保护就是我们定下的基调,不煽情、不炒作、不玩悲情是我们做保护的基本性格。大自然和猫科物种本身就足够打动人,若只是花精力去编造一些催人泪下的故事来博取同情,就会忽略掉很多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认为保护要负责的对象应该是野生动物,而不是人类的情怀和行善需求。
因此在保护工作的设计、野外监测、传播、生态补偿设计和执行等等几乎所有的工作上,我们都本着调查在先、尊重数据的原则来开展。这么要求自己的好处在于,可能很多地方我们都会出错,但不会犯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错误。因为人是情绪动物,人的判断很容易因为个人喜好、信息的片面性乃至利益驱动等因素而出错,但科学是客观冷静的,科学能看得更远更准。
在山西华北豹保护工作上,我们一直和北师大的虎豹团队合作,冯利民博士作为猫盟创始人之一,一直在华北豹保护的大方向上把关;在讨论带豹回家、雨林云豹、七猫之地这些项目地的调查和保护工作时,李晟、大牛、老冯这些博士们(还有更多,不列举了)就是我们最坚强的理论支撑。
比大熊猫还要可爱的李晟大师
多年前,老冯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了。
科普≠科研成果的传播
因此,回到传播上来,我们把传播总体定位成科普工作。而我们要科普的就是我们所打交道的那些猫,以及其它动物的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科研是一项漫长、细致、严谨的工作,猫盟的传播虽然基于科研成果,但并不是科研成果的直接体现。我们会尽可能地把科研所得变成浅显易懂的文字和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们不会像《诞生于中国》那样把好多只雪豹“捏成”一个达娃来展现给大家,M2就是M2,F4就是F4,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豹子。但这些故事里有很多内容都还只是我们现在的观察,严谨性和准确性都达不到科研成果的水准,这也是今天网络化科普传播节奏远快于科研工作带来的苦恼之处。
比如我们标注“猫盟CFCA&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的华北豹照片视频,作为数据,它们都是猫盟协助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冯利民博士在山西和顺地区开展科研活动获取的数据;而按照双方协议,猫盟可以将它们用于公益宣传,我们讲述的故事也不代表北师大虎豹研究团队的科研观点和结论,这些结论的出现还需要多年积累。
但科研的意义就在于:这些数据终将揭示一个真实的华北豹世界,也将能检视我们保护的成败。
它是衡量保护成果的唯一准则,口碑、筹款额、粉丝数……这些对猫盟都很重要,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被保护的动物数量稳定或增加,让它们的栖息地不受侵扰。
保护住这样的美女豹才是应有之意。
来自巧巧的PS:
我们时常感觉,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冰冻的基地正在接纳冬季之前最后的劳力。
希望,每个走出去的人以及读至此际的你,终将懂得这些诉说的真意。
最后,现在进行时的筹款请戳二维码:
幕后故事:豹妈妈,要付出多少,才能把孩子带大
.......豹子们的故事,还可以读......
更多:
金猫 | 云豹 | 老虎 | 豹猫 | 宠物豹猫 | 黄喉貂 | 香鼬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 刺猬 | 长耳鸮 | 狍子 | 鬣羚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猫盟周边 |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
豹在一起,更有爱。
戳“阅读原文”,看看我们明年的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