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成长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我最近被各种案例分析、录像、PPT等作业淹没了,虽然我并没能像周五乐观说的“万一超越自己,进化到人类近阶段”,但我总算活下来了(I survived)。
所以今天能喘口气,上来写个文章,咱聊聊上周我在朋友圈和大家约好的加州科学馆,因为实在是太好玩、太惊艳了。
加州科学馆(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旧金山。其实我原本没抱多大期待值,是因为预定要去的De Young Museum闭馆了,临时改行程去了附近的加州科学馆,所以提前没有做任何功课。我原本以为展览内容像名字中说的,是Science——科学,所以期待的都是科技产品,然后一进门看到这样一个霸王龙骨架,后面郁郁葱葱,反应过来它讲的是“自然科学”。
我先是进入了一片热带雨林,这里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馆。在这里我看到了整个热带雨林中垂直分布的各种生物,从河流中巨大到惊人的淡水鱼:我这个照片拍的有距离,大家可能感受不出来,现场非常震撼,我们在场所有人都惊呼。这个鱼身长在2米以上,后面会有其他角度的照片给大家感受再到近距离接触数不清的巨大蝴蝶,更不要说各种奇异的植物:
就这样,全方位、立体式地解了整个雨林的生态圈,都有哪些代表品种,怎么运作,生物的多样性有多么可贵……对孩子们来说,简直是一次进入亚马逊丛林的小旅行,能把他们都看呆了!
那里的“云雾林冷室”也是这样一个垂直的室内热带雨林,而且空间更大,看上去更壮观,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第一次进入加州科学馆的热带雨林馆时,也是这么想的,“这不就是个新加坡植物园的缩小版吗?新加坡的建得晚,看着还更先进。”新加坡的“云雾林冷室”,里面只有植物造景,没有生物,说到底还是植物园。加州这座馆,做的是还原雨林实际生态圈,这才是真正的热带雨林馆!
孩子们一边走,就可以跟随沿路的“瞭望镜”来观测植物、昆虫、鸟类、鱼类,等等雨林生物。
科学馆给了简明又易懂的观测指导,应该怎么看、重点看什么、怎么区分不同,各种生物知识也非常丰富。孩子们能一边看活物,一边学知识。尤其雨林生态,可不是随便一个动物园就能还原的,别的地方还真不好见到:
这么一走,我明白了同样是自然科学博物馆,加州科学馆和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最大不同——虽然都是讲自然的,但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我们看到的都是标本;而在加州科学馆,大家看到的主要是各种活物!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讲的是过去;而加州科学馆讲的是现在和未来。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加州科学馆建于1853,甚至比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早16年!它是全美第一座综括海、陆、空生物,融合教育、展览、研究于一体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全球TOP10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国际领先的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心。而最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家有160年+历史的老旧博物馆。从场馆设计、展览方式、活动安排、特色研究,都能感到它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别说孩子,我一个大人都流连忘返,泡在里面不愿意出来!譬如说,刚才介绍的热带雨林馆是一个垂直的室内穹顶建筑。新加坡那个植物园也是这样的,是坐电梯到顶楼,再慢慢绕圈走下来。但加州这个却完全相反!
我们是从一楼进入,沿着螺旋的步道慢慢走上顶部。这样从河面、地面观察,一直到底层植被、中层、树林间……逐渐向上观察雨林生态层的分布。
每一层除了环形步道,都有一个展示区,生活在这个高度生态层中的生物,会被展示出来(为了安全没有放养,例如有蛇、巨大的蜘蛛等)。
我发现一路看下来,孩子的收获特别多。例如,我们都熟悉螺类,但现在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看到他们如何生活、栖息,连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它们张着嘴进食,“牙齿”一样的口器一动一动的:在保育箱中找生物,成了大人和孩子们共同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会藏着好几种不同的,孩子们会数是不是找全了,特别锻炼观察力。你找到下图中的螳螂了吗?
除了介绍昆虫,也会有雨林中植物的介绍,花叶果分别什么样。下图三种植物和人类息息相关,你能分辨出来吗?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地方:瞧,小蚂蚁们举着比自己身体大好多倍的树叶,着急去哪里?它钻进树洞不见了,是去哪里了?
哇,原来他们到地下去了,这里有个巨大的宫殿,它们要把叶子扛到哪里去呢?
原来他们要去地下这么深的地方,在这里堆着很多收集来的材料,是要做什么呢?原来这些可不是普通蚂蚁,而是亚马逊丛林中的切叶蚁(Leafcutter Ant),它从植物上切下叶子,但不是用来吃哦!而是扛回巢穴,将叶片用来种植真菌,就是把叶子养出小蘑菇,用来喂养幼虫。是不是超好玩?
孩子在这里可以参观整个蚂蚁王国,观看切叶蚁的运作日常,是不是超级酷?
而到了顶层是蝴蝶云集的雨林顶部,不仅蝴蝶蹁跹,看到各种不同品种,而且可以观察它们的孵化。到这里,大人孩子都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也只能依依不舍告别,乘搭电梯下去。可是我很快就发现,这个电梯不是回一楼的呀!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看完蝴蝶之后,在下降的电梯里拍到的——瞬间惊呆了,我这是被工作人员送到哪里去了?
原来,热带雨林馆顶层的电梯,不是回地面的,而是直达地下——不,水下!
还记得刚才我们在雨林馆,往下看到的那个河流吗?是的,咱们现在在河底下!
还记得刚才我说的那些巨无霸的鱼吗?身长超过两米那种,给大家看看和人类的对比图:这个鱼真的太壮观了,现场看上去要比视频大得多,在水里出现时就像巨大的鱼雷。身体是黑色,尾部的鳞片缝隙还会随着游动会闪现红色,真的是“婉若游龙”的感觉。
为什么惊叹呢?——有人可能不明白,毕竟大家去过海洋馆,看到鲨鱼、鲸类从头顶游过,体积都挺大的,可能不觉得有什么。
这种水下通道在各地海洋馆都能见到,但加州这个与众不同哦!因为不是“海底世界”,而是“亚马逊水下世界”
但那是海洋生物,这是淡水鱼啊!淡水鱼长到身长好几米,别说孩子了,我都是第一次见到活的啊!补充一下这个鱼的介绍,巨骨舌鱼(学名:Arapaima gigas),亦称海象鱼。成鱼体长可达2-6米,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事实上,这条水下长廊和世界各地海洋馆的长廊都不一样,因为里面的鱼并不是海洋生物,而是亚马逊流域的淡水鱼。孩子们会发现,我们印象中长不大的淡水鱼,原来都有机会可以长成庞然大物。这个机会是大自然给它们的天赋,到了现代社会更是需要人类给予的。孩子们,你愿意保护生态,让它们长大吗?
家里养过鱼的都知道水底吃垃圾的“清道夫”吧,看看亚马逊河底的垃圾鱼能长到多大……也就一米多吧……
这样的水下长廊,对我来说真是独一份的体验。不光是孩子们,家长们都在连连喊:“Oh my god!”、“Look at that fish!”、“It is huge!”惊叹不已。
而且,这种展览方式也特别好。刚才我们在热带雨林馆中看完了陆上所有生态层,现在可以直观观察水下的生态层。这样孩子对整个生态圈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也能有更多知识和体验——原来生活在亚马逊河里就是这样的。真是太棒了!出了水下长廊,我发现自己可没白直梯入地下,这里真是个“水下世界”啊!这里介绍了各种各样亚马逊流域的水生物。
除了亚马逊河的淡水生物,地下是个庞大的水族馆区域,也有海洋生物介绍。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了加州科学馆的聪明之处——它囊括海陆空的自然科学,如果要和单纯的海洋馆比又大又全,显然是比不过的,也没有必要。所以它挑了特色——加利福尼亚湾和菲律宾珊瑚礁。
珊瑚礁养了好多蓝唐王鱼。每当鱼群游起来的时候,就听到孩子们大喊:“多莉!多莉!”那个场面真是太热情了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潜水员在和孩子们做互动,孩子们可以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潜水员就在水里回答(潜水服中有话筒),夹杂着咕噜咕噜的水声,真的太酷了!
各种鱼类、水母什么的我就不一一拍了,大家海洋馆见到的,这里也有很多。
和新加坡海洋馆一样,这里也有触摸池。孩子们可以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触摸海星等海洋生物。
后来我发现,这个馆里每个部门都设置了“触摸”体验,后面再说
还有个特别不同的地方是,加州科学馆有“Twilight Zone”探索,也就是水下视线不可视区。这个馆里是黑的,大部分我拍不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除了了解生物,孩子们还可以玩模拟游戏:
走了一圈,我觉得自己可以回到地上了,就忽然看到这么个池子,乍一看是养鱼的,走近了往上一看,哇,好大一只鳄鱼!而且是白色的!
我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个水族箱被称为“世界最完美的大鳄龟生态缸”,可惜当时没怎么拍照。
我走回一楼才发现,这个池子就是刚才我们在下面看到的“鱼缸”,是加州科学馆的“沼泽区”,有各种沼泽生物。而沼泽的明星就是一条白化鳄鱼。 据说白化鳄鱼非常难找。因为鳄鱼的皮肤会保护他们抵抗阳光曝晒,而白化鳄鱼很容易因UV辐射而死亡。因此这只鳄鱼是当之无愧的镇館之宝。
其实走到这里,我作为大人都已经很累了,所以就去餐厅吃饭休息。中途路过这么几个地方,有给带低龄孩子的家庭玩的:
有科研场所,而且估计是可以参观的(例如学校项目),考虑非常周到。
午饭后先到中庭听了一场讲座,工作人员是带着真动物来的哦!这次讲的主题是蛇,胆子大的可以摸!
我觉得好的博物馆就是这样的,别说孩子玩得开心,大人都能跟着学到知识。譬如,我之前真的忘了非洲也有企鹅。
看到它们活蹦乱跳地出现在非洲馆里,我才猛然想起好像之前在科普纪录片中看到过。对孩子来说非常意外啊!
刚才还说到加州科学馆中有很多“触摸”的展台。会有工作人员用小车推出来,有兴趣就可以过去摸。
例如非洲馆,因为毕竟不是动物园,没法饲养非洲野生动物,什么豹子、狮子,长颈鹿啥的都是标本。不过孩子可以去摸他们的真毛皮,这个在动物园都是做不到的。
科学馆内一个很大区域也是自然历史范畴,就是和纽约那个差不多,从古生物化石到现在的动物标本,虽然没什么活物,但却努力都做成了互动的,所以并不觉得枯燥。
例如,蜜蜂天天采蜂蜜,透过蜜蜂的眼睛看到的花田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这个屏幕是可以左右拉动的,而且设置得很低,孩子们可以自己来回拉动看,蜜蜂看世界是什么样。
生物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看到的颜色和其他生物看到的颜色可能不同哦!
话说下面这个大蛾子忽然张开翅膀的时候,吓了我一跳。
我们吃日料、西餐经常遇到三文鱼,三文鱼肉上条纹状的花色,其实是从它的食物来的哦!
我很喜欢讲森林的这部分,告诉孩子们我们砍掉这样一棵巨大的树很容易,但要等它重新长出来,却要许多许多年。
我之前在朋友圈发照片的时候,就有眼尖的读者,发现竟然有中文。是的,这也是加州科学馆一大特色了。大家知道旧金山是美国的华人聚居区,所以坐落在这里的加州科学馆,很多讲解都配有中文,带孩子去其实很方便的。自然科学也包括地球和宇宙科学。加州科学馆里除了这个可以证实地球旋转的傅科摆(Foucault pendulum),
还有一个75英尺高的穹顶剧场,可以浸润式体验天文学和宇宙科学。因为不让拍照,所以我找了官网的照片给大家看看。加州科学馆还有两个特别赞的隐藏玩法。一是每周四晚上有夜晚参观(我没赶上)。
白天看到的雨林和水族馆,会出现不一样的景象,可以观察动植物的夜生活。
是的,你可以睡在里面!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虽然拍了《博物馆奇妙夜》,但你恐怕没机会睡进去,可是加州科学馆却可以!
这个我还没有体验过,看照片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希望下次有机会带孩子来试试。
加州科学馆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不需要面积超级庞大, 但是每一个角落都尽量做精。
例如它坐落在旧金山最大的一片公园绿地上,有得天独厚的森林环境,大人觉得很舒服。而考虑到孩子们,户外餐厅就有可以给孩子们爬上爬下的装置(那个大喇叭)。
还记得我开头放的那个入口图吗?科学馆的顶子有绿色的起伏,是为了好看设计的吗?
可以说,整个科学馆从建筑到展览,从物质到精神,都贯穿了环境保护的人文视角。真是非常令人钦佩了!
真心觉得这是国内的博物馆、科学馆,可以借鉴的——别把展览当成是死的,它可以富于乐趣,多种形式,不同玩法;而且它既然是要给孩子,也就是未来的人才启智的,那么它更应该是在各方面走在时代前沿,有发展眼光的呀!
今天发文晚了,就写到这里,不写叨叨叨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发些有的没的小日常。没有小助理,就是本人哦!
加我记得备注个理由。另外,微信申请两天没看到就过期,申请人多的时候,有时可能漏掉没及时通过,可以再加个试试哈,做朋友没什么苛刻要求~~▽最接地气的三亚亲子游记,带孩子玩得好不需要是旅游达人!
吉吉:我眼中的花时间,读研带娃做公号,比想象中还要虐得多……
花时间:当妈后读研的确很虐,却也让我无比庆幸……
玩腻了的公园这样逛,你新鲜,孩子也上了10节早教班!
国外幼儿园这样教孩子识字,我们怎么在家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