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外很安全孩子都放养?No!全社会都为提醒家长安全教育操碎了心……

花时间 慢成长 2023-05-17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今天的分享要从万圣节说起。


眼看月底就是万圣节了。在大家印象里,这天是小朋友们尽情打扮自己,到处要糖吃的快乐日子,对吧?



其实在节日到来前,有一个大家完全想不到的步骤——


美国的学校会给家长发通知,满满当当一整页,全都是Safety Tips,安全提示!


内容从“不要进陌生人的家!”,到“过马路看两边”、“走人行道”、“晚上出门的服装上要有反光条”、“结伴而行,尽量有家长陪伴”等,甚至包括“爸妈说可以之前不要吃那些糖”……



而且不只是学校发,警察局也发。


这是纽约警察发的通知:



这是美国儿科学会发的:

这是课外班发的通知:



此外,一些组织和企业也发:




甚至连美国消防协会都做了专门的海报,特别提醒万圣节的用火安全:




第一次看到这些铺天盖地的安全提示时,真把我吓一跳。


万圣节不是一个好玩的节日吗,搞得跟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似的?太破坏气氛了吧?


但等我仔细读完这些告示里一条条的细则,就发现非、常、实、用。


为什么呢?因为万圣节确实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



例如,孩子们的服装都是造型的,如果有尖锐装饰,可能蹦蹦跳跳间会弄伤自己;


当天晚上很多孩子会出门上街,因为天黑辨识度低,有些孩子穿的扮装是深色,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还有的孩子会走机动车道、迷路;


孩子们挨家挨户要糖的习俗,可能会误入歹徒家里遭遇危险;


点南瓜灯🎃的活动容易意外引起火灾;


年龄低的孩子甚至可能因为一张糖纸,误食窒息……



我们平时都觉得,“意外”离我们很远。可节日里的人流和氛围常会让我们放松警惕。这些一旦发生,就可能让欢乐的节日变成悲剧。


所以,提醒家长做好准备、提前注意,真的太有意义了!

 

 
很多人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印象是——治安很好,孩子放养。上学自己走,放学满地跑


但看了这些告示,我发现,其实外国人根本没有心很大啊

涉及到孩子安全,真是事无巨细想得特别全,还会不厌其烦地再三提示。

专门写给女孩的提示▽


事实上,在美国,不只万圣节,各种重大节日,学校都会发安全提示通知


甚至可以说,全社会都为提醒家长重视儿童安全教育操碎了心……各种各样的提示简直五花八门,教人看花眼。


例如,每到开学季的时候,就会发返校安全提示,Back to school safety tips。


同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第一条,除了过马路小心、别在路上火车站嬉戏,还会提醒不要随便搭乘便车。



尤其开学后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会单独拿出来说,而且写的很详细。



许多孩子乘校车上学。我们可能觉得,孩子坐校车有什么可注意的,该注意安全的是司机吧?


学校不这么想,会专门发校车搭乘安全提示,从孩子去车站的路上怎么穿、等车时要离车道远一点、永远不要跑到车尾以防遭遇倒车意外……等等细节都想到了。


还有孩子坐家小汽车的安全提示——我和吉吉提醒过大家无数次的,一定要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国外政府部门多么重视,专门提醒家长:“每34秒,就有一名13岁以下儿童被卷入车祸。”



甚至连自行车都考虑到了。有的孩子是骑行,会被提醒戴头盔的重要性:



以及关于孩子放学后的安全提示,甚至涵盖了孩子的情绪、体力、压力的考量。


这条双肩背包的安全提示我之前真没想到。

咱们上次团护脊书包的时候,我研究过这些要点。对咱们来说可能是购物时才注意的,国外是作为安全问题来看待的。转念一想,其实还真是。


在家里会有用电安全提示: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关于上网安全的提示:


还有专门的季节性安全提示。例如夏天放暑假,大家都会到户外去玩,很多孩子还会参加夏令营、去大自然中,所以会有安全提示提醒看紧孩子、避免受伤,防虫、防毒草。



还有特别提醒家长,夏天一定要给孩子防晒的安全提示,避免孩子们晒伤。



针对夏天常见的活动——游泳,有专门发布的泳池安全提示。



 
美国各种机构,为什么热衷于给家长发这些安全提示呢?

因为他们有许多真实的案件实例,都发生在我们意想不到的瞬间


2009年,美国有一件轰动全国的新闻:Jaycee Dugard被找到了。


Jaycee是谁呢?18年前,她就是一个普通的11岁女孩,和妈妈、妹妹、继父一起生活在加州,生活幸福。

一天早上,她独自去公车站上学的路上,一辆车停下假装问路,随后将她电击致晕,拖进车里绑架走了。

从此,她被罪犯囚禁在一个破旧后院的帐篷里,成了性奴,第一次怀孕时年仅13岁。甚至在最初的34个月里,她都是被手铐铐住的。


在18年中她与世隔绝,生了两个女儿,没有任何自由。孩子都没有接受教育,也没有看过医生。

据说案发当日,Jaycee的继父在家门口远远看到了孩子被绑架他尝试追赶,但因为罪犯跑得太快,最终只能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孩子被绑走。

在接下来的18年里,他一直被当成是头号嫌犯多次被调查,一直到Jaycee被找到才洗刷冤屈。


试想如果那天,Jaycee的继父有亲自送她去公车站,或者提醒孩子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远离陌生的车子,她也许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所以,在这类悲剧的警示下,美国社会各界越来越注意提醒家长“心别太大了”


例如在美国有个习俗,很多家庭在迎接新生儿时,会在院子里摆上各种立牌装饰庆祝。



不少立牌甚至包含孩子的名字、生日、出生体重、身长等详细资料。



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可能让孩子成为一些绑架者的目标。


2017年,美国就有一个出生即被绑架的孩子被找到,但是她没有任何关于亲生父母的记忆,和家庭的情感关系完全是割裂开的,引发人们讨论。



所以现在,很多医院会给产妇发放育儿安全提示,除了喂养、护理的一些要点,也会建议不要在户外悬挂新生儿标志,保护好孩子的隐私。


 

虽然我们印象里都觉得,国外家长爱放养,但我观察下来还真不一定。


他们对学龄前孩子的安全尤其注意,从小就有各种安全教育,甚至到了孩子十一二岁也不会放松。而且整个社会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敏感,发现有孩子的情况不对劲就会报警。


例如大家知道,美国大多数州的法律都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时时有人照看,不能单独一人在家里或外出。否则父母可能会被起诉“危害孩子安全罪”,剥夺监护权。


大家在美剧中经常看到“babysit”,临时待人照看孩子的保姆,就是这个原因。



相比之下,反倒是咱们一些中国妈妈,可能在国内警惕神经一直绷着,出了国觉得终于能放松了,于是彻底“让孩子自由,让孩子飞”。


我在这篇文章中就分享了身边一个真实例子。去年夏天我在德国进修时,有个4岁的中国女孩在教学楼大厅的长椅上睡着了,没有一个家长看护。


有两个来自新加坡的学者看到了,和我说这样非常危险,问我是否认识孩子家长,“这个长椅很窄,孩子只要一翻身就掉下来了,会受伤。而且她随时可能被人带走。”


我的确认识孩子妈妈。我说我去找一下,她应该就在附近教室里,应该是觉得这里很安全,才让孩子睡的。


两个新加坡老师非常严肃:“不可以这样啊!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必须自己对孩子的安全负责!

我当时就明白了,为什么新加坡的治安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因为人家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都普遍很强,尤其是关系到孩子时。


许多小学门前会有志愿者,提醒过往车辆给过马路的孩子们让道。


回头再看美国这些数不清的安全提示通知、海报,愈发觉得给孩子安全的环境,是在法治的基础上,全社会一起去关心、提醒和注意,一起营造出来的

因为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保护孩子,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我们作为家长,更加责无旁贷,必须走心。毕竟,安全才是一切的前提啊!


花时间叨叨叨


果果三岁起在国内上幼儿园后,我印象里也收到过几次类似的安全提示,有夏天提醒玩水安全的,有接送孩子的交通安全,其实挺有用的。


今天的内容说不上什么大道理,就是我的日常小见闻、小感想。当妈前觉得这些很私人化,但有了果果和「慢成长」后,觉得能帮到很多妈妈和孩子们,一切就特别有意义。希望文中的各种安全提示能给大家带来启发,让孩子们平安一生。


周六推荐的《手指点读英语发声大书》已经售出1500本了。这书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不用点读笔,孩子用手按纸页就发声,还涵盖了540个小学阶段必考高频词汇,能从2岁看到12岁,价格还特划算。推荐给每个学英语的孩子!


跟我说想要小宝宝好书、好物的妈妈们,这周三会有超好玩儿的国外互动游戏书推荐,记得来看哦!


你好,我是花时间

一个当妈四年后赴美国读研

爱知识、有温度的心理学科班生

慢成长是我和吉吉的原创亲子号
致力于为妈妈们输送解决方案、希望与勇气
想围观我们的日常可添加私人微信

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

👇👇



关注慢成长,还有更多花时间和吉吉用心写的文字:


N E W   A R R I V A L微 店 正 在 团女人最爱的经典风衣和羊毛衫,穿一辈子都不过时超舒服全PU儿童坐便器+坐便圈,孩子秋冬上厕所也不凉屁股穿上秒瘦3cm腿围的260D压力袜,又美又保暖保温又好收纳的折叠大浴桶,孩子用到小学都没问题


 点一下 在看” ,让更多人关注儿童安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