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成长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北大女生包丽自杀事件曝光已经过去一周多了,现在想起来,还是为这个女孩的遭遇深深叹息,很想来写一写。我想很多家长会觉得,如果能培养女儿将来上了北大这样的好学校,而她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孩子(学生会文艺部长),我们的教育,好像是“成功”的。可是这样优秀的孩子,却因为一段关系的不顺利,选择了自杀……从微信聊天记录来看,导致她自杀的,可能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比如男友牟林瀚拿包丽不是处女这件事反复做文章、要求她拍裸照、成为他的“一条狗”、做绝育手术等等。当我们作为旁观者,会觉得包丽好傻,这些对话如此有问题,她早该离开这段不正常、不平等、不尊重的关系啊,可为什么她却容易“当局者迷”呢?我们的教育缺失了哪一环?如何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提供多一些的帮助,让她长大后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我想了很久,觉得这当中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别让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陷入“情感勒索”。“情感勒索”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提出的。简单的说,就是以爱的名义,要挟对方顺从自己的想法做事;我产生了什么情绪、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都和你有关,你必须为此负责。比如牟林瀚反复强调他很爱包丽,但因为包丽“把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了另一个人”,才导致他“不断在痛苦中轮回”;当牟林瀚提出给包丽拍裸照,并威胁她说以后分手就散播到网上,包丽竟然无法拒绝,因为对方说“我想拍,我喜欢。”所以不管是辱骂、还是无理要求,包丽最后都照单全收,因为她觉得,男友这样想这样做,有种种的情绪和感受,都是“我造成的”。虽然看起来荒谬,但其实,这样的情感勒索,换了包装,我们一点都不陌生,而这份习惯性背负他人情绪和情感的源头,往往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她离异之后独自抚养女儿英子,紧张她的大事小情,但带给女儿的,却是特别沉重、无法喘息的爱。
英子不能考第二,因为妈妈会不高兴,“你都不是第一了。”
英子不能和妈妈说自己压力大,因为妈妈会说,“你压力大,我压力不大吗?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啊!”
英子也不能“明目张胆”去爸爸那,因为这会惹妈妈伤心,觉得自己养大的女儿,竟然胳膊肘往外拐。
……
英子就像开着一个敏锐的雷达,妈妈的情绪牵绊着她的喜怒哀乐,她深知妈妈是好妈妈、对自己又那么付出,所以她无法宣泄自己的压力和情绪,日积月累患上抑郁,差点跳海自杀。
这份沉甸甸的“情感勒索”,即便到了我们成年、有了小家、自己也当了妈,还在延续着。
周末我开了鼓励咨询课,一位已经是孩儿妈的学员,报名做了个案。她说虽然只是小事,却特别困扰,关于怎么给孩子过生日,她和妈妈有不同的意见:她本来已经和老公商量好简单办,邀请最至亲的几个人参加就行了;但她妈妈说,应该大办、请很多人,并且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她很想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却如鲠在喉,什么都说不出,即便在角色扮演的时候,依然没法表达,觉得特别沉重,甚至眼泛泪花。——因为,她觉得妈妈一辈子为这个家操劳、很辛苦,如果她提出反对,妈妈一定会“很难过、很不舒服。”她不希望妈妈因为自己的话不快乐,但反过来,她却拿这个事儿,折磨了自己快一个月……苏珊·福沃德认为,情感勒索不一定会夺去一个人的生命,但一定会剥夺我们的精神资产——自我完整性(integrity):很多人都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但在情感勒索的压力下,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很难,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选择屈服、妥协。而高度的自我完整性表现在:我能坚守自己的立场;我不让恐惧主宰生活;我敢跟伤害我的人据理力争;我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我遵守对自己的承诺。那我们到底怎么做,才能避免给到孩子这样的“情绪勒索”呢?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尽量不要给孩子贴上“你好乖”、“你很懂事”的标签,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让他们不敢做和标签上的形容词不一样的事儿。比如允许孩子表达真实的想法,允许他们有说“不”的权利。而我觉得还有一点,特别的重要: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有次我带女儿去淘气堡,看见一个妈妈在劝没玩够的孩子离开时这样说,“你走不走?不走我生气了啊!”但问题在于,当孩子们听到这种话时,并不会想到前后的逻辑顺序是什么,容易进行错误归因:可是——如果大人不生气呢——我是不是又可以做了呢?所以,我们需要把情绪和行为做一些区隔:教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关于情绪的部分,我们只为自己的负责,而不用为别人的负责。当然可以有,这是同理心,但有同理心,和要为对方的情绪负责,是两码事。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公交车上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对方会有什么反应呢?有的可能笑笑说没关系、有的可能白你一眼、有的可能不依不饶、有的甚至想要打击报复,“你让我这么生气,我也要打你!”一个人因为某件事情产生什么情绪和行为,都是主观的,我们可以感同身受,但不能卷入别人的私人逻辑,认为“都是因为我、都是我的错”。上周小叶子放学后,和同学在小区争玩同一个秋千,两个孩子都凶了对方,也都哭了。
她情绪激烈的时候,完全听不进我的话,使劲儿原地一蹦高,硬硬的脑袋瓜,还把我的嘴唇磕出了血。我当时挺生气的,差点想脱口而出,“我现在好生气”,威胁她赶紧和我回家。不过仔细想想,当时主要是因为涉及到了和其他孩子的冲突,别人家的家长也在场,我有压力才尴尬和生气。我们需要情绪诚实,就事论事告诉孩子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这没有问题,但如果我只拿生气说事,逼孩子认错呢?——她的信念只会是“妈妈生气好可怕、我必须妥协、屈服或者讨好,她才能高兴起来,让这件事过去”,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被我的情绪“绑架”跟“勒索”了。所以我后来选择更多的倾听孩子,也允许她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告诉她,不是有了不好的感受,就一定要有攻击行为:把妈妈嘴唇碰坏、以及和同学争秋千还凶了对方的“行为”,是不对的,需要和妈妈、同学说对不起——这是在告诉她,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发射的敏感时期,如果父母总是用威胁恐吓的话来教育孩子、用自己的情绪操控孩子,会让孩子缺乏对错误的认知、出于恐惧而依赖他人的评价和看法,不敢真实表达、更不敢自我负责。但如果孩子们有自己的“情绪界限”,就能自我保护,不至于因为他人有不当的情绪和要求就失去原则、也不至于忽略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作为妈妈,我真心不希望孩子遇见不靠谱的人和事儿,但又知道,这一切我完全无法预料,而我期待现在的一点点努力,能在未来,成为孩子的一个自我保护的“武器”:如果有人说,“都是因为你,我才这么生气”、“你必须……,不然我就不高兴了!”孩子可以清晰的分辨、甚至果断地离开一段关系,因为,“你的情绪那是你要负责的事,休想拿来勒索我。”
上周分享了一份仪式感,这已经是我连续第3年,在米莫做照片书/微信书/挂历了,生命中重要的人和瞬间,太值得被留存和记录了。
活动到明天就截止了,快点把这份幸福,带回家吧
为生命中重要的人和瞬间,加点仪式感……
一个喜欢掏心窝子分享的二宝妈一个致力让所有人看见所有人的写作者、教育者慢成长是我和花时间原创的亲子号会持续输送解决方案、希望与勇气想围观我们的日常欢迎添加我们的私人微信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