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如何玩转大自然?营地里的这些“小方法”,实在太好了!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不过好在最终都平安到家了,小叶子和果果也在暑假的尾声,和大自然来了场超亲密接触:
她俩在亲子营挑战了6公里徒步:
在有些湍急的水流里完成“捞宝”任务,学会了“摸着石头过河”...
在黑漆漆的夜里行走、观察动物们:
后来离营,还爬了山、玩了竹筏漂流:
上次分享时,好多妈妈说也想让孩子玩转大自然、更多的解放天性,但苦于没办法或者没时间专门出来旅行、参加各种营。
我和花时间特别理解,咱在自己家门口生活,才是常态嘛,哪能就指望暑假这几天。
哈哈,不是还有我们嘛,我俩每次出门,其实也是在观察学习😃今天这篇,想分享总结一些在自家小区、附近公园也能玩的活动,自然教育,随时随地就能开启!
也再来安利下去年写的这篇文,里面有10来个深度自然游戏,特别值得玩玩的:
👉岂止是培养专注力创造力,带孩子玩转大自然,这12个游戏,每个都是受用终生的礼物!
慢
果果小叶子手里拿的这个本子,是我们在其中一天上午的自然观察徒步里,需要用到的记录本。
光让孩子们走,是有些枯燥的,但一路融合一些“小任务”,就会有趣得多,尤其是“寻宝类”的:
大家出门也可以带个,画个4宫格、9宫格的,标上序号,然后围绕着“五感”(看、听、嗅、触、味),灵活做文章:
可以写字记录、可以画下来、可以捡拾、可以粘贴创作、可以拍照、可以用心感受……
比如孩子们这次在营地里,就收到了很多有趣的题目:
请找到5片不同的叶子:
孩子们一开始会去努力找形状很不同的,但到后面,哪怕是差不多的,咱们就可以邀请孩子观察,同一种叶子的不同,因为“世界上就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请找到3种伪装动物:
伪装动物就是在草地、岩石上特别不容易被发现的那些,颜色和自然环境会比较像、或者一动不动让人以为是静物的。
看小叶子找到的这个,照片是放大才拍出来的,不在专注状态下,还真是不好找:
请找到3种小花:
这个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难度会不一样,数量可以酌情调整,不知道名字也没关系,可以在“形色”app里面查,不过重点还是在于当下的观察:
什么颜色、什么构成、什么姿态、像什么……邀请孩子发现小花的独特与美:
请找到3种动物:
孩子们超开心的,不管是近观、还是远观,用肉眼还是用到装备,每发现一个,他们都会惊叫连连,也可以和大人pk,谁找到的多:
而且同一个物种,姿态也特别不同,我们这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蜘蛛,一度以为掉进了“盘丝洞”,有的还是“人脸”模样~
请找到3处动物留下的痕迹:
这个很有趣,刚听到题目,我想到可能是脚印、吃剩的食物等等,还不太好找,但孩子们特别厉害,他们知道,叶子有洞、斑点,也可能是虫虫留下的痕迹:
请找到两种果实:
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树上结的、掉落在地上的、甚至咱吃的一些水果,都可能是,这是孩子们在和一棵几百年的“香榧”老树的果实“亲密接触”。
请找到3种声音:
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的“自然音”,不管是流水的声音、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是昆虫、动物在叫,找声音的过程,是特别需要安静,能带给孩子沉浸感的:
试试闻到两种味道:
大自然里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草”、“花”、“树”的味道了,但难的是还能有啥词儿,去把它们描述出来,我简单搜了一些,给大家参考哈,可以是形容词儿,也可以是自然物本身:
柠檬香、薄荷香、平淡、醇厚、香喷喷、甜滋滋、酸溜溜、苦涩、甜美、臭烘烘、臭熏熏……
请感受2种自然物的触感:
比如叶子、石头、草、树,都很适合开启触觉的雷达:有的摸上去滑滑的,有的糙糙的,有的涩涩的,有的硌硌的、有的纹理分明……
大自然“超级模仿秀”:
徒步那天突然抓拍到这么两张图,小叶子和引导员两个人这是在玩啥?
在大自然里可以“就地取材”,边观察、边模仿动物、昆虫、小花小草,一来二去,自然物有啥特性,就都知道了。
在大自然里“寻宝”吧:
在公园里、小区里一块区域里,事先找到3-9个自然物(可以是叶子、花、石头、果实、树皮),盖上丝巾,让孩子观看5-10秒后盖上丝巾,然后在这片区域里,找到一模一样的。
自然物“粘贴画”:
叶子、石子儿,都很适合创作,带上硬纸板、剪刀、胶水,可以预先设计主题,和孩子一起画,比如“春天”、“美好”、“我的家庭”;也可以无主题,猜猜创作的是啥……
这是小叶子完成的“妈妈主题树叶剪贴画”,是不是很形象?当时孩子们分别创作了很多个“妈妈”,摆在一起,让我们一群妈妈猜,哪个才是自己娃创作的。
哈哈,小叶子这个最“具体形象”,是她平时的风格,她还偷偷和我说,找的都是“特别的叶子”,觉得刘海那里最像我😃
保护自然环境“小卫士”:
我们是大自然的“客人”、不是“主人”,在徒步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人工留下的“痕迹”,比如瓶瓶罐罐、纸张、垃圾什么的,确实有碍观瞻,也会打扰破坏生态环境。
在徒步时自备一个垃圾袋,沿途捡拾垃圾带走,是件特别美好的事儿,孩子们丝毫没觉得脏,而是觉得自己为环境做了贡献。
这当中还会遇到一些动物“排泄物”,哈哈,也是个不错的机会,解释一下大自然的排泄物如何生态循环、滋养到土地和其他生命:)
慢
营地里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的活动,专业的引导员、原生态的环境,确实更有利孩子探索大自然。
但其实,并不是咱们在城市里就做不到,上面分享的内容,小区、公园,都能玩,我们一直在和动植物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呀~
我感受到的这次自然营的精髓,在于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发现、产生兴趣”,而不是强制要求孩子记住什么知识点。
所以不管是一开始的分组,把一张昆虫打印图片变成了“拼图”的形式,让大家找队友:
还是自我介绍自然名时,说一些“特征”(比如“我是一个哺乳动物”、“我的嘴巴能存许多食物”……)让大家猜猜看……
又或者是徒步时融入谜语、诗歌、观察等等各种任务:
核心都是在激发孩子自己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去年我去北京上共享自然课,和当时带领活动的美国一位非常权威的老师请教:这些自然活动都特别好,我特别想带小宝也来体验,但他太小了,好像没法沉浸进去、听懂活动规则……
老师说,带小宝贝们,直接去大自然里就好了:
他们无时不刻不在当下,是最有灵性的,反而是人越大,和大自然的一些原始连接越被破坏,需要我们用如此多的五感、趣味活动去唤醒,他们本来就曾拥有的热情……
是的,我们也要丢掉脑海里的条条框框,不依赖营地、老师、学校、电子产品,让孩子更多回归自然、发现自然的美好、与生命本初去多多连接。
最后分享一首我特别喜欢的惠特曼的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