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丨以更深入行动推进“双高计划”

何曼 在线学习 2022-04-28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双高计划”建设的第三年和中期检查之年。“双高”院校担负着引领改变、支撑发展的重要使命,两年培育,一朝绽放,能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值得总结,更值得期待。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何曼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2019年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落地,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地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迅即启动。实施两年来,“双高计划” 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支持了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在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近日召开的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研讨会上,与会高职院校代表和职业教育专家达成共识:高职院校实践已进入以“提质培优”为重要特征的新时期,各“双高计划”院校需精诚协作,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行动,共同推进我国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育人水平,不断增强“双高计划”学校的业内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持续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样板,推动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


“双高计划”关键瓶颈如何破?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报告预测,“十四五”期间,世界经济总体上将可能呈现中国份额明显提高、美国相对稳定、欧盟显著下降的格局,中、美、欧经济占比将分别达到18.1%、21.9%和19.3%。这表明,高职院校在“十四五”时期或将面临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布局由成本至上转向成本、市场、安全等多因素并重的外部环境。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散化、多中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内部循环强化,新的‘大三角循环’分工格局实现重构。”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衍认为,这些方面都表明我国要在国际站稳脚跟,必须强调技能供给以保障分工格局的重构。

“高职院校要在增强技能供给上加大力度,已经不是局部命题,而是全球命题。”陈衍指出,技能中国建设的核心是成为技能强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通过高水平的发展来助推技能强国建设,助推国家技能治理。他认为,“双高”院校是全国高职院校的“国家队”,理应成为推进大国技能治理的“国家力量”。在“双高计划”下一步的建设中,高职院校要能够夯实国家技能治理的基础。



“‘双高’建设是如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步骤,我们要以攻坚克难再出发的胆识和勇气,破除当前阻碍制约高职教育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一切瓶颈问题和机制体制障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叶加冕同样认为,“双高”建设远不是“示范校、优质校”的复杂或简单提升,改革的成败决定于治理体制的超前和同步推进。因此,要着力推动“治理适应改革”,提升治理能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高等职业教育分会会长丁金昌则认为,“双高计划”项目的建设还存在一个根本性问题:解决不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他指出,“双高计划”的落脚点应体现在“十八个字”: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内涵提升,实现高职双高。并提出,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要遵循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部署相结合,与产业转型发展的新特点、院校自身特色相结合,切实创建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综合制度的基本思路。


高职院校如何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模式转变?以改革创新为主基调的“双高计划”,正在引领高职院校教育未来的走向。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如何培养人才、如何重构专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双高计划”在职业教育改革这盘大棋中如何落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认为,“双高计划”是以好中选优、优中选好为原则,以是否举办过相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大赛中是否有优秀的选手获得好的成绩、是否有教学成果奖等为标准。可见,高质量已成为“双高计划”遴选的标准。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丹中在署名文章中表示,在规划“双高计划”建设蓝图时,高职院校应坚持质量导向,深刻把握“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内涵,科学设计建设路径,精准指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

而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席董刚看来,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专业建设应借鉴专业认证理念;二是因材施教应进行学分制改革;三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应重视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他指出,“双高计划”把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并列为两大支点,就是要引导高职学校补齐技术创新短板,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为纽带,促进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的有机结合。

《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当前高职院校技术服务能力总体欠缺,“服务贡献表”中技术服务到款额,全国近3/4的高职院校在100万元以下,半数院校在10万元以下,其中社会委托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为0的院校分别占到四成和两成。对于高职院校技术服务的这种现状,董刚认为,实施“双高计划”,不仅要建成一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更要提出和引导“双高校”建设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平台。


“双高”院校如何迎绩效目标评价大考?


近期,绩效目标评价已成为“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热议的高频词,重视程度之高,成果期待之迫切,定位排名之忧患,前所未有。按照文件规定,“双高计划”实行年度评价项目建设绩效,中期调整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依据周期绩效评价结果,调整项目建设单位的绩效考评办法。在两年之末“大考”之时,2020年出台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发出了一张考卷。如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实现“双高”建设的“高”“特”“强”,完成引领、支撑两大任务?



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永亮看来,实现“双高”建设的“高”“特”“强”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从方向上,审阅建设重点,是否对接国家战略,检验学校“双高”建设的内涵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匹配度。要紧密对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新发展理念,服务产业升级调整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适应能力。二是从行动上,要认真落实“双高计划”建设中的重点任务,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在深化产教融合上树新旗,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上创要点,在加大国际合作上求突破。三是从评价上,要仔细研读《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把牢建设方向,明确考核重点,明晰指标内涵,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把绩效评价和反思改进结合起来,通过绩效评价倒逼质量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建设院校均认为,“双高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意义重大,事关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局,要把“双高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局的重要抓手。因此,如何推进“双高计划”项目的有效开展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进‘双高计划’项目的有效开展,资金管理和绩效考核是关键。”刘永亮表示,各建设院校需要从“双高计划”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引领性,对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标准的贡献度三个维度,以及国家层面标志性成果的高度,去思考绩效评价的重大意义,并破解绩效考核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和新征程上重新审视和研究编制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对接国家政策,找准契合点,瞄准绩效点,发力突破点,力争借助绩效考核的手段来实现学校的高起点、高定位和高质量发展。

对此,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龚方红持相同观点。据了解,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双高计划”建设遵从了两个思路,实现了“六个一”的任务推进程序。龚方红介绍,在绩效导向、高质量编制任务书的思路下,实现规划一张工作流程图,编制一张绩效指标表;在精细管理、高质量推进双高校建设的思路下,实现建好一个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一对项目矩阵图,梳理一张经费映射表,完善一套工作机制。“六个一”实现了目标的全程化,路径的明细化,管理的科学化,目标任务逐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第三年和中期检查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双高”院校担负着引领改变、支撑发展的重要使命,既是创新,更是探索。两年培育,一朝绽放,能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值得总结,更值得期待。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1年4月刊(总第69期)


精彩活动

关于征集出版 《2020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七届全国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的通知

精品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