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焦点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这篇学位论文下载量超2.5w!
近日,一名博主在社交网络平台分享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论文小节标题中包括“遭遇‘下马威’”“苍白蜜月期”“实习风波‘劫’”“相识的尴尬:‘我当时真的特别傻’”“导生情感淡漠:‘对对对’”“悄然离去:‘不想再有什么纠葛’”……博主称其为“学术圈自己的小说”。该分享获得过万点赞,涉及的论文随之受到关注。目前,该论文知网下载量已超过2.5w。
近日,一名博主在社交网络平台分享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论文小节标题中包括“遭遇‘下马威’”“苍白蜜月期”“实习风波‘劫’”“相识的尴尬:‘我当时真的特别傻’”“导生情感淡漠:‘对对对’”“悄然离去:‘不想再有什么纠葛’”……博主称其为“学术圈自己的小说”。该分享获得过万点赞,涉及的论文随之受到关注。目前,该论文知网下载量已超过2.5w。
据了解,论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相关专业2014级的学生,论文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于2017年完成,全文长达89页。
论文中,作者以访谈方式对话、还原、分析了一起某高校研究生“换导师”事件。主要访谈对象为更换导师的同学,这名同学提到,自己被调剂分配至一名导师门下,数次与导师发生矛盾。
根据论文内容:学生和导师对于论文选题分歧较大。学生在完成导师安排的实习后,希望能从事另一学科,“她(导师)就非常的不高兴”,导师先回避了这个话题,接着说“我不关心你毕业以后当什么老师,现在我们先把开题这个事解决了”。
在选题过程中,学生认为导师从各个方面否定自己的选题,并且带着情绪,没有明确的理由。在导师催交论文的情况下,学生选择了报名实习,导师认为“去实习你就完成不了论文”,学生则觉得“就算我拿不到学位,我也不要在这个学校待下去了”。最终,学生通过更换导师解决了问题。
论文表明,这位导师并未接受作者的访谈,而当事学生同门的一位师兄则接受了访谈,当事学生和同门师兄都提到对导师的感受是“控制欲强”。这位师兄最终选择沉默应对。
在“反思换导师事件”这一部分中,作者认为,存在导师准入制度固化封闭、导生匹配制度僵化单一、教育性和学术性淡化、导师评价主体单一、导师评价过程和方法缺乏系统性、导生主体责任意识不足等情况。此外,作者还提炼梳理了五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分别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导学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合作伙伴。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认为论文内容有趣、想看。而对于论文中的案例,网友也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自己和主人公一样,也有人认为这是学生过于任性。
还有声音指出,这一研究题目能作为学位论文,本身也体现了学校的“开放和包容”。
论文基本信息
◆Title-题名: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Author-作者:王伟◆Source-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Year-年:2017◆PubTime-发表时间:2017-04-01
◆Summary-摘要: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契约关系,更是一种人与人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后喻文化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构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以导师制为主要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生导师也因此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关系(以下简称导生关系)具有师生关系的共性,但是因为学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影响,导生关系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对研究生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研究生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换导师事件的当事人及其身边的同学、舍友、导师等社会关系的访谈,在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三角互证,在情景还原的基础上进行事实厘清。研究发现,理想与现实落差下读研动机的幻灭、研究志趣摇摆不定以及个人生涯规划迷茫是A同学换导师的主观原因;对前任导师Y的认同危机和情感淡漠则成为换导师的主要原因;系所协调、对新任导师Z学术能力的认可、人格品质的信任则是最终促成换导师得以成功的助推力。
在基本事实厘清的基础上,通过对导师制中导师关系的起点、导生互动、导师制的评价及导师制保障因素的分,m发现导生匹配上的责权不一,导生互动中教育性和学术性的淡化以及导师评价的缺失,学生评价的失声是换导师事件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导生关系;导师制
文章主要内容摘取如下:(全文89页,篇幅过长,想要全文的同学可以在后台回复“换导师”获取PDF版论文全文!)
全文89页,篇幅过长想要全文的同学可以在语言服务后台回复“换导师”获取PDF版论文全文
科学研究无禁区奇葩论文也不奇葩
事实上,近几年来,类似这种不太严肃的学术论文,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比如此前,就有几篇论文曾在网络流传:《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
截图自浙大硕士毕业论文《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
初听题目,不少人还以为是哪里冒出来的三流山寨论文,但其实,这些论文都是国内顶尖名校出产的。
翻开论文背景,《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的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硕士,《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师,《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南开大学的教授。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奇葩论文不是最近才有的事儿,搜一搜近些年被网友调侃的论文,才发现原来学术论文这么接地气:《八角茴香对卤鸡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石头剪刀布博弈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当人们在烤面包里看到耶稣基督的脸的时候,大脑内会有何种反应》。
学术论文有其严谨的操作流程,那么,这些网友口中的奇葩论文,都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第一,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都是从选题开始的。
浙江大学硕士王畅是《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的作者,据悉选题跟作者和导师的喜好有关,因为王畅吸猫,导师养猫又吸猫,这个选题在开题时就经过了专业老师的认可。
这跟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有关系,据王畅解释,他们学院比较自由和多元,不会框住学生去写老旧沉闷的八股文,只要是有讨论价值的都可以写,“星座”、“同人文”、“耽美”这些,全都有相关的论文。
第二,学术研究要站得住、立得稳、证得清,这些都是基本要求。
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师陈天嘉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的作者,陈天嘉告诉周刊君,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挖掘了一些新的史料,再辅助田野考察,实地走访了北京地区的斗蟋蟀比赛。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专职教师的介绍页面上,还可以找到他在蟋蟀方面的研究证据——“以动物行为学重构了中国传统斗蟋活动中的争斗知识”,“第十三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中国传统蟋蟀谱研究》)”。
第三,学术研究还要兼顾前沿发展,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南开大学教授李建标是《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的第一作者,他告诉周刊君说,“面部宽高比论文属于生理、行为和神经科学范畴,现在决策科学研究已从行为层面深入到神经层面,算是前沿研究。”
这样的研究李建标十几年前就想做,但当时互联网没有现在发达,开放度也没有现在高,想找个照片也找不到。
现在,李建标可以方便地收集几千张照片,用软件处理面部宽高比的数据,“实际上,我们是做了一个系列,包括行长的、市长市委书记的、公安局长的,等等。”
所以说,这些学术论文严肃是真的,奇葩也是真的,但到底有没有研究的意义,关键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
还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即:若说奇葩论文无意义,那么不奇葩的论文就有价值了?
《劳动报》做了一份关于《大学生会花多少时间写毕业论文?》的研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也就是说,有很多论文都是“速成品”。
另外,中国高校论文洗稿、代写一直都在上演。央视此前曾曝光一个论文代写、期刊代发的灰产工作室一年的单量,按平均一单两万元算,4688单一年能产生近1亿左右的流水。
奇葩论文以前有,现在有,以后当然也会有,奇葩论文这条路没有堵的必要。
毕竟只要在学术研究规范内,做到不背离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底线,就应当鼓励创新。没有谁规定论文一定要关注宏大、阳春白雪式的选题,而小众话题就毫无学术价值。论文的观点也不一定要人人满意,能引发关注、启发思考,也是论文的价值之一。
论文中,作者以访谈方式对话、还原、分析了一起某高校研究生“换导师”事件。主要访谈对象为更换导师的同学,这名同学提到,自己被调剂分配至一名导师门下,数次与导师发生矛盾。
根据论文内容:学生和导师对于论文选题分歧较大。学生在完成导师安排的实习后,希望能从事另一学科,“她(导师)就非常的不高兴”,导师先回避了这个话题,接着说“我不关心你毕业以后当什么老师,现在我们先把开题这个事解决了”。
在选题过程中,学生认为导师从各个方面否定自己的选题,并且带着情绪,没有明确的理由。在导师催交论文的情况下,学生选择了报名实习,导师认为“去实习你就完成不了论文”,学生则觉得“就算我拿不到学位,我也不要在这个学校待下去了”。最终,学生通过更换导师解决了问题。
论文表明,这位导师并未接受作者的访谈,而当事学生同门的一位师兄则接受了访谈,当事学生和同门师兄都提到对导师的感受是“控制欲强”。这位师兄最终选择沉默应对。
在“反思换导师事件”这一部分中,作者认为,存在导师准入制度固化封闭、导生匹配制度僵化单一、教育性和学术性淡化、导师评价主体单一、导师评价过程和方法缺乏系统性、导生主体责任意识不足等情况。此外,作者还提炼梳理了五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分别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导学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合作伙伴。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认为论文内容有趣、想看。而对于论文中的案例,网友也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自己和主人公一样,也有人认为这是学生过于任性。
还有声音指出,这一研究题目能作为学位论文,本身也体现了学校的“开放和包容”。
论文基本信息
◆Title-题名: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Author-作者:王伟◆Source-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Year-年:2017◆PubTime-发表时间:2017-04-01
◆Summary-摘要: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契约关系,更是一种人与人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后喻文化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构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以导师制为主要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生导师也因此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关系(以下简称导生关系)具有师生关系的共性,但是因为学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影响,导生关系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对研究生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研究生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换导师事件的当事人及其身边的同学、舍友、导师等社会关系的访谈,在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三角互证,在情景还原的基础上进行事实厘清。研究发现,理想与现实落差下读研动机的幻灭、研究志趣摇摆不定以及个人生涯规划迷茫是A同学换导师的主观原因;对前任导师Y的认同危机和情感淡漠则成为换导师的主要原因;系所协调、对新任导师Z学术能力的认可、人格品质的信任则是最终促成换导师得以成功的助推力。
在基本事实厘清的基础上,通过对导师制中导师关系的起点、导生互动、导师制的评价及导师制保障因素的分,m发现导生匹配上的责权不一,导生互动中教育性和学术性的淡化以及导师评价的缺失,学生评价的失声是换导师事件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导生关系;导师制
文章主要内容摘取如下:(全文89页,篇幅过长,想要全文的同学可以在后台回复“换导师”获取PDF版论文全文!)
全文89页,篇幅过长想要全文的同学可以在语言服务后台回复“换导师”获取PDF版论文全文
科学研究无禁区奇葩论文也不奇葩
事实上,近几年来,类似这种不太严肃的学术论文,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比如此前,就有几篇论文曾在网络流传:《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
截图自浙大硕士毕业论文《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
初听题目,不少人还以为是哪里冒出来的三流山寨论文,但其实,这些论文都是国内顶尖名校出产的。
翻开论文背景,《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的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硕士,《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师,《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南开大学的教授。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奇葩论文不是最近才有的事儿,搜一搜近些年被网友调侃的论文,才发现原来学术论文这么接地气:《八角茴香对卤鸡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石头剪刀布博弈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当人们在烤面包里看到耶稣基督的脸的时候,大脑内会有何种反应》。
学术论文有其严谨的操作流程,那么,这些网友口中的奇葩论文,都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第一,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都是从选题开始的。
浙江大学硕士王畅是《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的作者,据悉选题跟作者和导师的喜好有关,因为王畅吸猫,导师养猫又吸猫,这个选题在开题时就经过了专业老师的认可。
这跟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有关系,据王畅解释,他们学院比较自由和多元,不会框住学生去写老旧沉闷的八股文,只要是有讨论价值的都可以写,“星座”、“同人文”、“耽美”这些,全都有相关的论文。
第二,学术研究要站得住、立得稳、证得清,这些都是基本要求。
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师陈天嘉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的作者,陈天嘉告诉周刊君,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挖掘了一些新的史料,再辅助田野考察,实地走访了北京地区的斗蟋蟀比赛。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专职教师的介绍页面上,还可以找到他在蟋蟀方面的研究证据——“以动物行为学重构了中国传统斗蟋活动中的争斗知识”,“第十三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中国传统蟋蟀谱研究》)”。
第三,学术研究还要兼顾前沿发展,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南开大学教授李建标是《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的第一作者,他告诉周刊君说,“面部宽高比论文属于生理、行为和神经科学范畴,现在决策科学研究已从行为层面深入到神经层面,算是前沿研究。”
这样的研究李建标十几年前就想做,但当时互联网没有现在发达,开放度也没有现在高,想找个照片也找不到。
现在,李建标可以方便地收集几千张照片,用软件处理面部宽高比的数据,“实际上,我们是做了一个系列,包括行长的、市长市委书记的、公安局长的,等等。”
所以说,这些学术论文严肃是真的,奇葩也是真的,但到底有没有研究的意义,关键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
还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即:若说奇葩论文无意义,那么不奇葩的论文就有价值了?
《劳动报》做了一份关于《大学生会花多少时间写毕业论文?》的研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也就是说,有很多论文都是“速成品”。
另外,中国高校论文洗稿、代写一直都在上演。央视此前曾曝光一个论文代写、期刊代发的灰产工作室一年的单量,按平均一单两万元算,4688单一年能产生近1亿左右的流水。
奇葩论文以前有,现在有,以后当然也会有,奇葩论文这条路没有堵的必要。
毕竟只要在学术研究规范内,做到不背离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底线,就应当鼓励创新。没有谁规定论文一定要关注宏大、阳春白雪式的选题,而小众话题就毫无学术价值。论文的观点也不一定要人人满意,能引发关注、启发思考,也是论文的价值之一。
全文89页,篇幅过长想要全文的同学可以在语言服务后台回复“换导师”获取PDF版论文全文
科学研究无禁区奇葩论文也不奇葩
事实上,近几年来,类似这种不太严肃的学术论文,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比如此前,就有几篇论文曾在网络流传:《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
翻开论文背景,《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的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硕士,《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师,《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南开大学的教授。
奇葩论文不是最近才有的事儿,搜一搜近些年被网友调侃的论文,才发现原来学术论文这么接地气:《八角茴香对卤鸡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石头剪刀布博弈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当人们在烤面包里看到耶稣基督的脸的时候,大脑内会有何种反应》。
第一,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都是从选题开始的。
浙江大学硕士王畅是《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的作者,据悉选题跟作者和导师的喜好有关,因为王畅吸猫,导师养猫又吸猫,这个选题在开题时就经过了专业老师的认可。
南开大学教授李建标是《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的第一作者,他告诉周刊君说,“面部宽高比论文属于生理、行为和神经科学范畴,现在决策科学研究已从行为层面深入到神经层面,算是前沿研究。”
所以说,这些学术论文严肃是真的,奇葩也是真的,但到底有没有研究的意义,关键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
还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即:若说奇葩论文无意义,那么不奇葩的论文就有价值了?
《劳动报》做了一份关于《大学生会花多少时间写毕业论文?》的研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也就是说,有很多论文都是“速成品”。
另外,中国高校论文洗稿、代写一直都在上演。央视此前曾曝光一个论文代写、期刊代发的灰产工作室一年的单量,按平均一单两万元算,4688单一年能产生近1亿左右的流水。
奇葩论文以前有,现在有,以后当然也会有,奇葩论文这条路没有堵的必要。
毕竟只要在学术研究规范内,做到不背离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底线,就应当鼓励创新。没有谁规定论文一定要关注宏大、阳春白雪式的选题,而小众话题就毫无学术价值。论文的观点也不一定要人人满意,能引发关注、启发思考,也是论文的价值之一。
本文来源:综合自学术志、学术严选、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红星新闻、新京报、北晚新视觉、山东财经报道、梨视频、募格学术等
焦点
焦点 | 职称评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直接按工龄认定了?
焦点 | 大学教师晋升到正高级职称,需要多久?焦点 | 为什么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也去高校当老师?焦点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青年大学老师是最轻松的工作?
焦点 | 明确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可适度兼职兼薪焦点 | 当代大学青年教师面临的五大生存窘境焦点 |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太现实了!焦点 | 年轻教师是学术评价混乱的最大受害者!焦点 | “非升即走”,被割韭菜的青年教师去哪了?焦点 | 教育部发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迎来重大改革!焦点 | 国家出台重磅文件:减轻青年科研人员非科研负担!
焦点 | 教育部发文:切实保障教师待遇,全面减轻教师负担
焦点 | 清华两万名留学生拒绝回国,国家终于出手了!
焦点 | 印度将改国名?新名是……
焦点 | 国际翻译日:翻译展现多元的人类社会
焦点 | 提高教师准入门槛,设立国家教师奖,教育部拟修订教师法焦点 | 2021年全国各地高校教师收入排行榜焦点 | 大学老师:我的暑假从来不是假期焦点 | 评职称将不做论文数量硬性要求,职称改革任务总体完成焦点 | 取消教师寒暑假?大学老师:我们的暑假从来都不叫假好吗?焦点 | 政协委员呼吁:人文社科期刊要多支持青年学者!
焦点 | 为什么部分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什么是过年焦虑症?
焦点 | 一位博士的返乡笔记:春节回家究竟是为了什么?焦点 | 青年学者发表难:博士生4%以下,硕士生基本绝迹焦点 | 终于有期刊编辑发声:一稿多投是作者的基本权利!
焦点 | C刊编辑“揭秘”:为什么你感觉发C刊越来越难?
焦点 | 学生论文写得太烂,参加答辩时导师被气到直接辞职
焦点 | 学生论文盲审成绩相差34分不让答辩,导师怒了:离谱至极!
焦点 | “贱妾逢良人”,学生论文致谢尽是荒唐言,导师差点受处分
焦点 | 2023届毕业生都去了哪?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出炉!
焦点 | 202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红绿牌专业都有哪些
焦点 |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TOP100
焦点 | 越南高考中文题火了!网友:每个空都出在意想不到的位置
焦点 | 一地铁指示牌把“China”拼成“Chian”!网友还在这些地方发现……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19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ID: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请联系语服君
微信号:yuyanfuwu2023
关注更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