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了这么多年阅读理解,你的阅读素养能打几分?

2018-01-30 罗歆媛 顶思

连接改变教育

日前,最新的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报告出炉,其中对50多个参与国的低龄儿童进行了阅读理解评估。这项评估的框架、发现和意义何在?此外,国内外又是如何有效推广儿童阅读的?小思带大家一探究竟。


文 | 罗歆媛

编 | 何叶


前不久,最新的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数据分析,即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报告出炉,该报告对50多个参与国的低龄儿童进行了阅读理解评估。


跟PISA测试类似,这也是一项国际比较教育的研究,虽然这次中国没有参加,让公众对这个报告的关注度大打折扣,但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所以今天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项评估的框架、发现和意义,以及国内外推广儿童阅读的有效做法。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发起的,从2001年开始PIRLS每五年开展一次,将9岁左右的学生确定为测试对象,这相当于大部分参加国的四年级。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群体,是因为9-10岁是儿童作为阅读者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大多数国家都要求四年级末的学生能够知道如何阅读,并且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

 

PIRLS评价框架的核心是对于“阅读素养”的界定,这一定义也在不断迭代更新。



PIRLS 2016的评估框架中对“阅读素养”的定义如下:


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活动、并获得乐趣。

 

Reading literacy i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ose written language forms required by society and/or valued by the individual. Readers can construct meaning from texts in a variety of forms.  They read to learn,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ies of readers in school and everyday life, and for enjoyment.


这一定义突出了学生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进行阅读的广泛重要性,强调了阅读活动发生的不同情境。


基于对“阅读素养”的定义,PIRLS通过阅读测试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来测评“阅读素养”,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理解过程、阅读目的、阅读行为和态度。理解过程和阅读目的是阅读测试的评价内容,阅读行为和态度则通过调查问卷中的学生问卷进行评价。

 

阅读能力中的理解过程和阅读目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阅读测试进行考查的。PIRLS评价框架确定了与参加测试的年龄组学生相关的两个主要的阅读目的:为文学体验而阅读;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

 

另外,框架还确定了读者在两种阅读目的中同样要使用的四个理解过程:关注并提取明确陈述的信息;进行直接推论;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


以上的每一个理解过程在上述两种不同的阅读目的中都将受到评价,但是,不同阅读目的及理解过程在评价中所占的百分比存在着一定差异。



更重要的是,在阅读题目中,不仅有多选题、开放式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停留在对文章内容信息层面的理解,更需要学生运用高阶思考能力归纳分析或者创建自己的回答。


与此同时,PIRLS每次都会把自己的评估样题、评分标准在网站上公布出来,让更多的老师、教学者、家长了解他们对阅读素养的理解和评估方式。

 

比如说在2016年文学阅读测试的样题中,PIRLS给出了一篇名为“勇敢的夏洛特”Brave Charlotte的文章。



在第一部分阅读完后,给出了两个问题,以及相关的评分指导。

1.  谁是Jack?

2.  Jack试图对Charlotte做什么?


根据报告数据分析,俄罗斯联邦和新加坡学生的阅读水平最高,这两个国家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达到PIRLS高级标准。达到这个水平的学生能在相对复杂的文本中解释、整合和评估故事情节和信息。而爱尔兰、芬兰、波兰等国家地区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达到高级标准,处于较高的水平。


其中爱尔兰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成绩比2011年的测评结果提高了15个百分点,同时数据显示,爱尔兰学生此次测评中的性别差距比上一轮大幅减小。


而澳大利亚相较于2011年的测评结果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平均阅读成绩从2011年的527分提高到2016年的544分。

 

从各个国家的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有的国家在儿童阅读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而有的国家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欧美等国家,阅读更是成为了中小学的必修课,对阅读的重视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养


那么,国外都采取了哪些方式来推动儿童阅读的开展呢?

 

公共图书馆,为儿童提供充足的阅读机会


曾经有一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在伦敦地铁上,到处都是捧书阅读的乘客。对比国内,在地铁中读书的人群寥寥可数,大多数人都是拿起手机看剧、刷微博,亦或是玩游戏。


根据我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从根源上来讲,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并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导致了成年国民巨大的阅读量差异。


由此可见,孩提时代的阅读习惯培养,对一个人的整体发展,对一代人的阅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国民素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欧美很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儿童阅读的推广,尤其是在公共图书馆中,更是为儿童提供了充足的阅读空间与阅读机会。


例如在丹麦,阅读,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为了给儿童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许多丹麦图书馆专门开设了儿童阅览区,为孩子们选取合适的书目,从童话绘本到哲学文学作品,在丹麦的图书馆中一应俱全。同时,为了吸引孩子们的兴趣,阅览室都采用了五彩斑斓的装饰,丰富多样的设计等,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阅读,融入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但美国学生的阅读量却是中国学生的6倍。如此大的差距不禁令人深思。


在中国,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好教材,完成学校课程就可以了,把课外书当作是消遣、甚至是“闲书”。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缺失的不仅仅是更广阔的视野,更是丢失了基础的语言素养。

 

阅读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提高学习成绩,而是为了扩宽视野,为了更有意义的创造。阅读,是美国中小学课堂中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相比于条条框框刻板的教材内容,学校老师更倾向于让孩子们从自主阅读中获得答案,得到启发。


美国纽约州规定,阅读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小学生每年最少要阅读25本书,对着年级的增长,数目也愈加深入,从基础的绘本童话到深奥的小说诗歌等。

 

在美国中学阶段,除了阅读量的扩充,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也会随着年龄段而增加。学校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读书报告,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并重新建构。并且,阅读的范围不仅仅是在文学,哲学、经济、法律、历史、艺术等都会有所涉猎。美国教育学家认为,一定量的阅读课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锻炼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部长理查德·布鲁顿表示,“阅读是一项基本技能,能够使学生自信地参与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阅读素养进展研究报告发布后,各个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本国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


其中,法国以阅读素养出发,提出将在教育培训中增加每年每人9小时的阅读教学能力提升内容,并在小学课堂中增加每日听写和每周一小时阅读,小学的课外辅导课和初中的个性化辅导课中增加阅读训练等内容。

 

享受阅读,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儿童阅读在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起步早,发展快,范围广,并经过长期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科学系统的体系模式也逐渐被引入到国内,许多国际学校将阅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并在培养阅读兴趣,科学系统阅读等方面采用了多样化的引导方式。

 

在“成长敢探号”探校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一所国际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培养,“图书馆建设”、“阅读活动”等成为了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们喜爱阅读、愿意阅读、主动阅读,阅读已经成为了它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在建设图书馆时,针对高低年级阅读水平、认知能力的不同,设立了高年级、低年级两个图书馆。


在高年级图书馆中,更加注重学生们高阶思维的培养,这里摆放着他们各个学习科目所涉及的相关书目,图书管理员也会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图书馆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地方,学生可以和老师在这里进行课后的学术交流,老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


低年级图书馆与高年级图书馆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活泼的氛围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环境,五彩的装饰、各式活动的海报以及多样化的书目,无一不吸引着孩子们。在这里他们可以挑选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可以与同学老师相互讨论,在书海中畅游。



与美国中小学一样,赫德双语学校在阅读中也加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校自主编订的校本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一些推荐书目。例如在小海豚班的语文课本中,推荐的是《神奇女侠》。学生们在完成阅读后,会相应地写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有的孩子还配上了丰富多彩的插图。


老师则会将这些心得体会张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同学们相互欣赏、学习。每一位孩子对故事的理解都有所不同,都有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和心得,在欣赏他人作品时,也正是他们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学习经历。



除了常规教材中的阅读外,学校也会采用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来鼓励孩子们阅读,例如中芯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书香阅读”活动,由学校老师组成评委团,定期针对学生们的阅读数量和阅读深度进行考核。


比如根据学生所阅读的书目,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们用中英文回答问题,只有当回答问题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通过考核,获得“书香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称号。


这种竞赛的方式同样也是一种考核,检验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思考的深度以及思维的开阔,为通过答辩的孩子赋予荣誉称号作为一种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主动阅读,享受阅读。

 

阅读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扇帮助我们博古通今、通向未来的窗户。用阅读充实孩子们的心灵,创造更多的价值。


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充足阅读、科学阅读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是在基础的字词积累,还是深层次批判性思维的锻炼,阅读,必然会成为孩子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希望了解更多PIRLS2016测评框架内容,请访问网址

https://timssandpirls.bc.edu/pirls2016/framework.html.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