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必须先是好老师,这堂神奇讲师课让我穿越回30年前
顶思神奇讲师公益课开讲以来,汇聚了国际教育行业的资深管理者和新锐精英们,广受好评。叶延武校长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信手拈来的引经据典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粉丝”眼中的这位神奇讲师。
文|贾玉琴
编 | Jade
前晚七点半有一堂特别的网课,顶思神奇讲师公益课,是一堂由广东天润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叶延武先生赐教的网课。
叶延武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曾是我8年的老校长。大家都称他“叶校”,而我一直习惯叫他“叶老师”。
我一整天都在期盼着太阳早点落山,夜幕快点降临。七点十分我便走进房间。关上房门,快速打开电脑,虔诚地坐在电脑前,两只脚规规矩矩地放在电脑桌下,坐等叶老师开课。
这是我年少上学时听课的模样。当然那会没有电脑,更没有网课。但是每节课上课之间,我都会备好书本纸笔,恭恭敬敬地坐等叶老师。
我匆匆忙忙结束晚餐,没等家人吃完就离开桌子。妈妈以为我哪里不舒服,特地到我房间看看。她追问我大晚上的忙啥,饭都没吃好。我告诉她,我要听一节非常重要的网课。
她无比纳闷,你是老师,还听什么课?每次不都是你给学生上课吗?我说这次不同,是我的老师给我上课。她一头雾水,但又怕打扰我,便轻手轻脚地从外面帮我关上房门。
红楼先生
时隔三十年,我重回叶老师课堂,紧张、激动、兴奋、期待及幸福,各种小情绪混杂在一起。
三十年前的今天,我上高三,很荣幸曾师从博学多才的叶老师。他当年高高瘦瘦,显得格外飘逸,魅力四射;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长着一个大大的脑门,可见内存大到无法想象,那是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象征;头发微卷,英俊的脸庞完美得让人难以置信;虚怀若竹,清气若兰;威而不怒,亲而难犯。我对老师的感觉,最恰当不过的应是“敬畏”二字。
记得当年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从叶老师诵读解析红楼梦开始的。私下里,我曾偷偷称叶老师“红楼先生”。他的语文课深深吸引着我,每节课自始至终,我不会有一秒钟的走神。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那堂《阿房宫赋》。
那是1989年的一个秋天,丹桂飘香的下午。老师随着一阵秋风,阳光明媚地走进了课堂,依旧是两手空空,他上课只用一张嘴巴和一支粉笔即可。
像往常一样,他先花五分钟给我们诵读了红楼片段。记得那日讲的是第九十八回“黛玉之死”。讲到动情处,老师竟无语凝噎。过了几秒钟,老师由这段以悲剧告终的爱情,巧妙地将我们引入当天要讲授的语文课《阿房宫赋》。
他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传说中的秦始皇与采药女阿房凄美的爱情故事。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令我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随后,博学多才的老师还就“阿”这一个字讲了大半节课。“阿”通常情况下读 ā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爹、阿婆、阿妈、阿弟、阿姊、阿姨等;但在本文中,念ē ,名词,形声字。从阜,指大的土山,《诗·大雅·皇矣》,“我陵我阿”;亦可指“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例如: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还有“靠近”的意思…他一边有条不紊地讲解着,一边拿着一支粉笔潇洒地板书,并画出一座大山的简笔画。还向我们展示了“阿”的构字法。他甚至用几种体写出了“阿”字。
老师的书法堪称一绝,全班同学被他牢牢圈粉。明艳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进教室,照在老师脸上身上,照亮我们青涩的年华。时隔多年,依然记忆犹新。
那么,阿房宫究竟因何而得名呢?这一点,史上一直争议不断。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老师继续讲着: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我则宁愿相信它是来自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每节课前,叶老师都给学生创设出最佳的情景,巧妙地导入呈现,让我们身临其境,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并感受到文学的熏陶,同时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课如此引人入胜,令人没齿难忘。
我大学毕业后,有幸回母校任教,更幸运的是叶老师仍在母校,而且当时已经是学校校长了。开学第一天早晨,我刚进班级,他便拿着笔和听课笔记坐到我的教室里。他说以前都是他讲我听,为公平起见,那日换着我讲他听。他居然听了我教师生涯的第一节课!
我硬着头皮,走上讲台。那45分钟,我真的不知自己是怎么撑下来的。稀里糊涂,讲了些啥,早已忘却。但是老师却对我那节课予以肯定,并好生分析了一番。后来,他还给我配了一位最好的师傅陈炳祥老师。
叶老师要我每节课后写教后感,他说一位优秀的老师要做到,“学了思,思了做,做了悟,悟了说,说了写。”他还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些道理,至今,我都铭记于心,但是由于偷懒,教后感却极少去写。
我毕业第二年,父亲病重。我欲带他去南京检查,可是囊中羞涩,老师让我到校会计室去借,还帮我办了分期付款。每个月只还五元。父亲去世后,两个弟弟在学校上学,学杂费也几乎全免。
本以为这是我作为他的学生享受的特殊待遇,后来才知道,无论哪位教师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主动提供帮助。
叶老师作为校长,口碑很好。他一心一意为教师谋福利。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教师们齐心合作下,高考成绩夺得淮安市市级重点高中的“六连冠”。他谱写了钦工中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成绩。后来,我到了其他学校工作。与老师就断了联系。
前几天,我发表的一篇文章《有暗香盈袖》受到大家的好评与支持,并在朋友圈疯传。
后来主编把打赏的名单发给我,我居然看到了叶老师的名字!老师在哪里看到了我的拙作?我深深感动。颇费周折,我才联系上老师。他夸我上学时作文好,现在的文章更棒。
我谢过老师的鼓励与打赏。他纠正我说,不是打赏,是赞赏。一番嘘寒问暖之后,老师还夸我上学时智慧又勤奋。老师还鼓励我,“要多方学习。既要关注方方与储朝新,也要体认宏大叙事,记录时代镜像,从中透出思考的深度和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风格不一样,坚持走自己的路。”“你的作品独树一帜,文笔不错。继续下去,老师相信你会走得更远。”
国际先生
今晚的网课,老师根本看不到我,我完全可以随意坐着,站着,躺着,来回走着,或各种姿势随机切换,但是一小时的课程,我一直端坐如钟,岿然不动,还认真记笔记,不时在评论区发言,就像当年上课举手一样。胆小的我似乎怕稍有风吹草动,老师如炬的目光定能相隔千里穿透我的电脑。比我自己每日给学生上网课要严肃认真得多。
想想因为疫情,我最近几周给学生上的网课,不知说啥是好。叶老师在今晚的课堂上也提到,不管大家愿意与否,接受与否,不管上课效率如何,反正全国上下甚至全世界网课都已开始了。学校的空间存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而我现在的学生都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出去打工,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学习的事,对我的孩子们来说,显得没有大城市孩子的重要。
有一次,我在课后谈到城里的孩子学习反而更刻苦。有一个孩子说,那是因为城里的孩子没有退路。我问他们有啥退路。他脱口而出:我们有一亩三分地!
我的网课课堂上,孩子们人来人往,一会儿这个说网卡了或家里停电了,重新登录;一会儿那个说上个厕所;跟学生连麦时,还会听到谁的奶奶喊“大孙子,面下好了,赶紧乘热吃。”
课堂提问,更是效果极差,连个麦都得等半天。感觉每节课,大多时候,就我一人自导自演,自说自话,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自吹自擂,自卖自夸,自作自受或自怨自艾;而他们则自由自在,自轻自贱,自暴自弃,自生自灭或自娱自乐。
对学生的状态抓不着,捞不着。估计他们干什么的都有,甚至还会有人钻在被窝里上课。会不会有抱着饭碗听课的?有没有人把电脑或者手机放在一边,任由为师我“驴喊马叫”,人家自己在玩游戏呢?
哎,愣是分不清我是在牛弹琴,还是对牛弹琴。细想想,还是为师我道行太浅,功力不足,魅力不够啊。如果孩子们看到我此刻听叶老师讲课的状态,会不会以我为榜样,有所改变呢?
课堂上,近60岁的叶老师一如当年,依然风度翩翩,教态得体大方。挥洒自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只不过,当年是戏说红楼,现在是解读国际教育。我的 “红楼先生”,早就华丽丽地转身为“国际先生”了,而且不管是哪一种先生,他总是那么得心应手,举重若轻。
今天我看到老师的课题《国际化学校的朋友圈——一场彼此成全的交响修行之旅》时,觉得太高大上,怕自己听不懂,有点不太感兴趣。我本希望老师讲关于文学方面的课程,特别是《红楼梦》。
但老师一出场就来一段很文艺的开场白。只听老师说,:今天广州下了一天的大雨,傍晚五六点钟,天空突然放晴,太阳绚烂无比。虽然即将逝去,依然给人心情大好的感觉。一路上南沙港快速路两旁,绿植郁郁葱葱,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希望我们尽早拥抱这个美好的春天,融入万紫千红的大自然中。
这个别开生面的开头,一下子把我带进他的课堂。老师一个小时的网课,完全脱稿,就像当年上课,从不带书本一样。古今中外教育改革他都熟透于心。
孔子、苏格拉底、赫尔巴特、夸美纽斯、乌申斯基、马卡连柯、杜威、陶行知、陈鹤琴、顾明远等等等中外教育大家的思想理论及名言警句,他都能信手拈来。音乐、哲学、宗教、心理学、社会学、未来学、生物学似乎无所不知,令人叹为观止。
老师对“没有关怀就没有教育”等教育本质的揭示、对中外教育改革的几组关系的分析辨析等等,见解独到,高屋建瓴,犹如醍醐灌顶,填补了我做二十几年教师的空白。
他总是巧妙地把晦涩难懂或枯燥无味的教育理论,用一种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
他说到民办学校的校长与投资者的关系,应是灵魂伴侣与人间烟火的共同体。他还通俗地把二者的关系比拟为夫妻关系,令人耳目一新。
“老板财大不气粗,校长争权不夺利,教师理直不气壮”,等等观念的解读,尽显他的学识与站位;对“什么是好教育”的诠释,也是他几十年教育生涯实践智慧的结晶;而“办中国灵魂、中国实践、中国标准的国际学校”,寄托着他毕生的教育之梦。
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讲的“国际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困难”。他真心心疼教师们面临课程负担重,工作课时量比较重,备课头绪多,负担重压力大,充电提升时间少,职称晋升难等等问题。
他像二十多年前一样,时刻站在教师的立场,竭尽全力为他们谋福利。我曾在一所类似的民办学校工作过十七年,对于此类困境感同身受。
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熄了灯,还想学生。”“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处理学生突发事件,还要应付各种检查与考试,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更不谈教研活动,充电提升了。
如有可能,尽量减少形式上的检查,力求高效低耗;解放教师们的身心,多安排一些学习研讨的机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呼吁政府部门,解决民办学校职称晋升难的问题,令他们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让教师们无后顾之忧,这样也可减少或避免人员流动。不然,教师们都会纷纷考编,挤进公立学校。我的好多同事就是因为职称的问题回到公办学校的。
而老师所领衔的这所国际化学校的案例,充分地体现了中外教师教学文化的分歧与融合,感受到了中外教师紧紧依靠课堂教学内容的研讨加快双方专业成长的氛围。
中国教师比较注重教学的深度以及对升学考试有无直接作用,而外教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强调学科的内在联系。
所以,中外教师,特别是中国教师,认真研习国外生物学教材,对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有帮助。让学生了解更多类型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生命观念,提升适应未来社会的科学素养。
老师原计划讲40分钟,留20分钟给大家提问。但我估计他做不到。因为他常常会“收不住”。果然,他像当年给我们上课一样又拖堂了。
曾经在校园里流传过一个故事。有一天,叶老师接待几位美国客人,跟人家讲我们当地特产钦工肉圆(用猪身上的精瘦肉制作的丸子,乾隆下江南曾经品尝过)的来历、制作方法与过程。午饭前开始讲,只见他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讲了三个小时,猪还没杀呢,而那些美国客人,却听得津津有味,根本没感觉到已是下午两点了。
到了提问的环节,叶老师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我一直不停在评论区留言:请老师再讲红楼。老师他居然在众多的评论中,看到了与今晚讲课无关的我的请求。老师笑着说,那今天只讲点红楼皮毛,下次专门开设一期红楼。
老师在解析红楼时,那神态,气势,语调都更有劲道,可谓激情澎湃,气势磅礴。他用几分钟时间,把一套书的大概轮廓、主要人物及重点篇章评述一番。我得以重温师韵,梦圆红楼,泪湿眼底,幸福满满。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内心深处,虽在国际课堂,我的“红楼先生”又回来了。
十分感谢顶思这个平台,感谢伟大的网络时代。千里之外,让我又回到了阔别30年的敬爱的老师的课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了这节课,感觉阔别的这许多年,都是在虚度年华。对叶老师的敬畏之情愈发深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老师的课堂那么近,近在咫尺;老师的课堂那么远,远在天涯。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而对我的老师来说,岁月分明就是一位雕刻师。
老师风采依旧,依然是颜值担当,丝毫没有中年油腻。岁月带给老师的风霜雪雨,都被他神奇地转化为满腹经纶及雄韬伟略! 好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向老师学习。我们的差距似有天壤之别,但学生我不会因此而放弃前行。
本文作者:
贾玉琴
乡村女教师
珍惜且善待随缘遇到的每一个孩子。喜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更喜
欢侍弄花草,敲打键盘。虽才疏学浅,却一直在前行的路上。
注:本文图片除标注外由作者提供
欢迎扫码参与本周三(25日)晚7:30分的“神奇讲师”直播:疫情期间教学管理的挑战与变革: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