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成为副园长,她说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里做得最好的

Kate 顶思 2021-11-12

作为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和两个女孩的母亲,吴海玲与教育的缘分由来已久。在加入无锡南外国王学校成为一名真正的幼儿教育管理者后,她坦言,“基础教育给我一种真实感和生活感”。


文 | 编  Kate


从美国密歇根辗转到北京,再到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吴海玲曾历经多次人生重大抉择,而她的每次选择都让身边人颇感意外。人生,就是在选择中不断前进。投身“基础教育”究竟是不是一种幸运,时间会给出答案。十年前,当吴海玲结识Amy园长并搭档共事时,与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的缘分就已种下。


得益于和Amy园长共事多年的默契,让她在加入现在的管理团队后,避免了磨合期,很快适应了幼儿园副园长的新角色。“如果再让我做决定,我还是会选择基础教育”,吴海玲说。



对于幼儿教育,很多人存在一种误解,以为只是单纯地陪伴孩子玩耍。其实,幼儿教育是人生启蒙教育时期。一个人幼儿时期良好的个性、社会性和情感性的全面发展,对其一生的成长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孩子而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身处幼儿教育一线的吴海玲深有体会,想要创办一家高品质的幼儿园并不容易,需要教职工们具备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和沟通技巧。


从高校到幼儿园,用吴海玲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从象牙塔回到现实世界”的过程。在高校做助理教授期间,因为整日与政策和论文打交道,她难免给人几分疏离之感。


在成为副园长后,吴海玲接手了多项“接地气”的工作:从接档缺课老师授课,到向全校外籍教师进行外语教学培训分享,再到参与儿童保护项目、进行日常教学评估和国际学校评估,她都亲力亲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特殊历练,她早已褪去一身学究气,转变为名副其实的实干派。


01

六年读博生涯的收获:

多文化合作和思维框架搭建能力


谈起曾经的求学生涯,吴海玲坦言自己是幸运的,无论是顺利进入北师大,保送研究生,还是后来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读博。一路走来,她不仅误打误撞收获了最好的教育资源,还遇到了赏识她的中国通导师,给了她足够的包容和时间去成长,使她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然而,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排名居全美高校前列)的六年读博生涯也是难熬的。与很多中国学生一样,吴海玲身上也存在口语表达水平和动手能力弱的通病。此外,不同于国内对教师重学业轻实践的培养方式,在海外,吴海玲每年都会前往不同的学校实习,在不断的社会实践打磨中实现成长。


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吴海玲有幸获得了亚洲研究中心对外宣传助理一职。在和亚洲各国的国际学生一起进行文化宣传过程中,她学会了以开放的视角去了解和看待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和历史。


“这和我现在所处的幼儿园情境非常相似,也是学习如何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生活,去发挥各自的优势,并面对可能出现的冲突”,她说。


在经历过各种类型的工作洗礼后,吴海玲表示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西方,人们虽然重视博士头衔,但丝毫没有阻碍很多博士在毕业后选择幼儿教育。


不过,博士阶段的学习还是更给她带来了一些帮助。比如,让她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在脑海中迅速搭建好思维框架,并懂得如何以多维视角去解读。此外,读博经历还让她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坐在一起进行国际学校资格评审时,变得更有底气,也更淡定从容。


她还坦言,博士期间的学习让她在副园长的位置上显得更游刃有余,“可以做细节的事情,也能很快抽离出来做很大的事情”


02

从初出茅庐的助理教授到独当一面的副园长


在吴海玲成为副园长之前,曾经历两次不同的职业转变。第一次是回到北师大任教,出任教师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最初,她为能够获得这样一份工作感到无比荣耀。但等真正投入工作后,才发现无论是了解宏大的理论,还是开展错综复杂的政策研究,都需要多年经验积淀,而彼时的吴海玲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我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她坦言。


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与北京的某所高校合作成立国际学校后,吴海玲就到了该所学校担任教学主管。这段工作经历让她产生了一种孤立感。直到她后来接触到国际学校协会,了解国际学校有一套核心共识性的标准要求,才逐步打开眼界,从自己的小世界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到了南外国王国际学校后,吴海玲更是感到豁然开朗。她发现,学校所属的狄邦集团真正把各种共识性的标准在所有维度上实现了整合,让她真正从“教育的国际化”走向了“国际教育”



南外国王国际学校是以始建校的方式创办的。这让吴海玲感到十分激动,因为这意味着她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整个创建过程中。此外,无论是配合默契的顶层管理团队,架构清晰的学校政策,还是管理层在中西方教育整合方面展现的魄力,都吸引着她的加入。


更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吴海玲发现学校的创始之初,就已将课程设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校未来的发展轨迹都设置架构好了。此外,出于无锡当地政府大力推进国际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作为拥有多年双语沉浸式教育经验的教育管理者,吴海玲对这种模式颇为推崇。此外,对南外国王学校从孩子3岁时就开启双语教学模式,她更是表示十二分的赞同。


在吴海玲看来,孩子从小就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对高效学习第二语言十分有利,而且还能让他们从小就在面对各种不同文化时保持开放的态度。


她的女儿就是双语沉浸式教育的受益者。经过三年对两种语言的频繁接触,吴海玲发现女儿已经能用两种语言流畅地沟通和表达,而且词汇量也达到了让她惊讶的水平 —— 一本绘图字典掌握了超过一半的内容。当然,她也承认,这种高质量的结果背后需要高水平的老师和教学设计支持。


此外,对于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吴海玲还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真正的“双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1+1”模式——让中方老师教中文、外籍老师教英文,而是需要整合,让中方和外籍老师相互配合开展,而且配合方式也应随着阶段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比如在小班向中班过渡时,对孩子而言,学习语言不是最重要的,让孩子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并准确接收外籍老师发出的指令才是更重要的。而在动手类活动中,中方老师就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让吴海玲感慨的还有“国际教育”的飞速发展。不同于十年前国际学校仅设有几门中英文课程的情况,现在校方招聘的中方教师都兼具幼儿教师资格和出色的英语水平。在课程设计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方老师能够在讲解很多概念性的关键语句时,做到先中文后英文教学。


吴海玲坦言,对不同肤色的外籍老师,家长的敏感度在降低,接纳度在不断提升。对本地家长而言,他们不再介意老师的不同国籍或肤色,而是更多地去考虑老师对学生是否亲和。而且在接纳新的教育模式方面,他们也表现出了支持学校决定的最大诚意。


此外,为了满足区分教学的要求,南外国王国际学校还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分组教学;并研发出了一套针对孩子各个阶段的明确发展评估目标,以视觉化的方式记录和呈现孩子的过往学习情况,引领老师了解孩子所处的发展状态。


谈起担任副园长期间的最大收获,吴海玲表示是从不同背景的年级组长身上获益良多。每个年级组长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风格。之前,团队的决定是常常是她或某个管理者的决定,而现在往往是年级组长的决定。在这些年级组长身上,吴海玲学到了对工作120%的投入,如何处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对情境复杂性技巧性的理解。


“集团内部有很多专家资源,虽然他们的头衔只是老师”,吴海玲说。


但她也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探索在多元文化和中西教学合作方面独属于南外国王的一致模式,确保学校的优良特色不因教师的流动而失去,以及平衡好关键问题思考和琐碎事务处理的时间管理。


“以前觉得国际教育是一个乌托邦,现在发现国际教育虽然有蜜月期,但也有冲突”,吴海玲坦言。


03

教育管理者的素养:

既有国际视野,也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谈到一名国际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吴海玲说,“要有国际视野,也得有调动地方资源的能力”。


此外,她认为,管理者的核心素养还应包括在做判断时,以学校和孩子为中心。在她看来,教育管理者常犯两种错误,一种是被家长牵着走,另一种是完全不理解家长的想法。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能清楚解释每个决定背后的原因。换言之,教育管理者不仅要有做决定的基本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


04

国内幼儿教育如何发展:

形成体系化 重心放在孩子独立能力培养


对于当前国内幼儿教育快速发展的现状,吴海玲表示非常惊讶,“如果说要在中国教育里去肯定的话,我觉得幼儿教育是做得最好的”。


她认为,人们已经意识到实物的使用对孩子感官发展的重要性,很多幼儿园真的把教育变成了生活。同时,国内教育资源十分充沛,培训机会随处可见。此外,国内幼儿教育也开始重视游戏化,强调“寓教于乐”,这对解决传统教育之下孩子想象力缺乏的问题大有助益。不同国家的幼儿教育正日趋相似,国内幼儿教育面临的机遇远多于挑战。



但吴海玲也承认,从幼儿教师待遇的维度来衡量,国内却是最糟糕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幼教的待遇与其他学段的老师待遇持平,甚至更高。而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与此同时,她认为现在的幼小阶段衔接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虽然大家都说中国基础教育强,但课程设置却不是为孩子设想的,纯粹是教学科,而非教孩子。


作为传统教育的得益者,吴海玲并不否认传统教育有它的优势,但需要通过整合,让中国教育仍能保留特色,又不让孩子感觉变化过于强烈,或者产生厌学心理。


她建议,希望小学基础教育能更多从孩子角度出发,让教学节奏和方式更加合理化;同时尽量做到小班化,给孩子更多探索的机会。对于家长,她希望他们能以更灵活的方式让孩子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而不是机械地学习。


对于未来,吴海玲希望能承担起培养全球化教师的职责,通过改变老师的视野来完善孩子的教育。她表示,经过系统化的培养后,无论这些老师未来去往哪里,都能让那里的孩子受益。


“如果我们把幼儿教育模式在中国形成体系化,也许能培养出更多诺贝尔奖得主,离解决钱学森之谜也能更进一步”,对于幼儿教育的未来,吴海玲充满乐观。


对于幼儿教育的重心,她认为应该放在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上。在她看来,国际化教育的优势在于更强调孩子情绪情感的表达和社交问题的处理。小班化的设计也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充分的个性化照顾,让他们可以在真实情境下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此外,国际教育也能让孩子从小就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培养孩子的开放心态,让他们在未来遇到挫折时,能够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法;在遇到新事物时,能够勇于尝试,这也是吴海玲希望国际教育能带给孩子的长远影响。


“这也是我选择南外国王的一个原因。我希望看到一个持续十几年的强调双语和国际视野的教育会对孩子的长远产生什么影响。我女儿会是很好的实验对象。”她说。


 


RAISE2020峰会重磅来袭,

本届峰会亮点多多,

详情见下方海报,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往期精选


RAISE2020开幕在即!十大主题论坛最全议程及参会指南完整版发布!


终于来了!顶思2020国际学校薪酬和人才趋势报告预售开启


走访了美国50多所顶尖中学的亚洲教育者说,最好的STEM教育应该与创新创业结合!


爱莎新校落户武汉总投资超10亿,英国40万中小学生因疫情离校


一文读懂RAISE2020访校线路!提前目睹华东地区国际学校风采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2019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 国际学校薪酬与教师发展报告


● 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


专业发展

升学指导高阶证书培训


iPGCE国际教师资格证课程


社群活动

2020第三届RAISE大会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顶思国际教育行业联合校招


会员服务

SMILE学校会员计划


思选服务商会员计划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