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留学”不是传说!看巴蜀云校如何探索“云课堂”

Chris_guo 顶思 2021-11-12

教育信息化已走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然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停课不停学”检验着学校的在线教学能力,也在倒逼我们的智慧校园建设加快进程。借此契机,教育如何借助飞速发展的网络与科技实现高效发展,真正让教育信息化完美落地?


2020年3月,重庆市巴蜀中学启动的“巴蜀云校”,至今已经运营了一年多,积累了诸多感悟与经验。我们一起来探究巴蜀云校是如何借助信息化上“云课堂”的。


   文、 编 | Chris_guo


春雨绵绵,江水悠悠,一场美丽的“相遇”在重庆市巴蜀中学开启。4月11日下午,6名分别来自遵义市和重庆市其他学校的“留学生”抵达巴蜀中学,拉开了巴蜀云校第三次“微留学”活动的序幕。


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巴蜀中学云翰班的师生早已做好各项准备,座椅名牌、一对一导学伙伴等均已就位。在班主任的关怀、同龄小伙伴的陪伴以及直播老师的引导下,这6名“留学生”很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云校为“留学生”准备的学习工具包


据介绍,这是巴蜀云校策划的一场独具特色的会面,“巴蜀云校微留学”为远端学子提供到巴蜀中学跟班学习以及和直播老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机会。每学期,巴蜀云校将在学月考试、半期考试后举行“微留学”活动。



李潇珂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副校长 巴蜀云校运营督导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副校长、巴蜀云校运营督导李潇珂在接受顶思采访时介绍:起初,巴蜀云校项目是秉承《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意见》中的相关精神,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催化,使得学校坚定了创办云校的想法。


借助5G通讯网络以及大数据手段,2020年3月,巴蜀中学正式成立巴蜀云校双师+课程班项目组,开启了“云课堂”教学的进程。


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还是一种改革理念


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5G时代的到来,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一种极大地促进。技术的促进,加上疫情的倒逼,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新变化,也是新机遇。


如何保证和满足求学者(学生/用户)的教育需求,是每个信息化教育系统的任务和存在基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9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达4368亿元,同比增长7.3%


与此同时,自2012年以来,我国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并且一直维持在4%以上,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支出的不断投入,教育经费占比将呈加速增长态势,这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之一。



教育信息化1.0时代主要来自于硬件设施的需求,注重校园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而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将更多的依靠软件和服务来推动,实现真正的应用。


随着5G、云计算、AR、VR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将在未来抢占教育信息化2.0的技术新赛道,教育信息化市场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然而,对于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目前仍有许多学校没有真正理解,或是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就是教育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认为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是多配几台电脑,多开几间多媒体教室。出现这种偏差是因为这些学校仅看到了信息化“技术”的一面,忽视了信息化“理念”的一面。


实际上,技术和理念二者是相辅相融的,缺一不可。教育信息化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也需要在理念上认清,进而进行教学变革。



对此,李潇珂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技术和理念都是教育信息化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学校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培养和深化教师的改革理念,巴蜀云校从常规管理定期培训两方面入手,在常规管理上,会着重注意在“双师模式”下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理念以及云校模式下的标准化授课流程,同时也会定期组织培训和组织教研等活动,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增进了教师对云校教育模式的理解和教学教研能力。


对于巴蜀云校主打线上教学的“双师+课程班”项目,李潇珂表示,“双师+”的课堂模式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互置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不仅跨越空间的限制,使孩子们更好地与知识亲密接触,同时助于缩小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差异,能够将技术广泛应用、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惠及全体学生,逐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建立起全面的人才培养观。


构建“1+3+1团队模式”,打造精品课堂


疫情期间,为了倡导“停课不停学”,许多学校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但具体来看,有些同学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也使家长们产生了疑虑。


而巴蜀云校从培训到授课的每一步,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打消家长的这种疑虑。为了保障最佳效果,开学前,学校要求所有远端教师都要亲赴巴蜀中学进行现场培训,并与管理团队保持持续且有效的沟通。


李潇珂提及,教学场景的改变更是要求老师思考如何创新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对直播端老师还是远端老师来说,这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改变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内驱力,随之而来的也是教育评价体系的改变。

另外,团队会提供大考后各班、各科的各项综合数据和指标供管理团队参考;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把控和提升直播教学、三自主资料(自主教研、自主教辅、自主命题)的质量,实现学生数据可视化。


不仅在软件方面实现落地,巴蜀云校在硬件也做足了准备工作,硬件配送、安装落地、技术人员培训及设备维修、两条5G专线接入(为保障网络信号的实时传输)均由专人负责,远端合作学校只需要提供场地及相关人员对接即可。


▲课堂上,双师协同教学


学习中心是巴蜀云校的“客服中心”,执行着项目中的调研、协作、分析、反馈工作,收集直播端和远端教师学生的教育教学信息和提供配套服务,做好工具资源和课程资源整合,如直播课程回放、生涯规划课程等。


在完善的教学体系中,课程框架如何搭建十分重要,与此同样重要的是组建一支教师团队。据李潇珂介绍,巴蜀云校采用了“1+3+1团队模式”,每一位教师团队的人选定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与反复考量的,每一位老师各司其职,共同打造巴蜀的“精品课堂”



在巴蜀云校的“1+3+1团队模式”中:


“1”代表队伍中的一名中青年骨干作为直播授课教师。在筛选时,团队会在全校各个年级遴选教学骨干菁英,履行“先听课再授课”的直播要求,让他们充分打磨直播授课内容,参与集体教研备课,定期按照云校教研计划,参与各项教研活动。


“3”代表三个部分,分别是:一位学科顾问,全程为直播老师“示范”授课、参与打磨直播授课内容和集体教研备课,为一线的直播老师课堂的完善给予有效意见支持;一位学科教研组长,负责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全组人员,保障三自主资料的完善与使用;以及一位授课“储备”教师,也会全程参与并打磨直播授课内容,当直播授课教师若因病、因公等事项无法完成直播授课时,便于临时按全套要求顶替。


“1”是指一位直播助教,学校会定期在师范院校招聘优秀的毕业生,除了需要全程听课、参与直播授课内容以外,还需要精修授课PPT、整合三自主资料、排版制作试题卷,为直播教学提供“后勤”保障。




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强基计划,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团队还会利用周末、寒暑假特设强基课程,此项目的授课老师均来自于巴蜀中学竞赛团队,毕业于国内外一流院校。


然而,凡事都有利弊,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科技优势,实现“无边界”教学的云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李潇珂坦承,不足在于部分地区和大众对于新技术和教育新模式的认知存在局限,接受并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但他相信,随着大众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深入,厘清技术与理念的关系,未来教育信息化能够实现全覆盖。


让科技为教育服务,不做技术的奴隶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不断更迭,未来,会有更多教师习惯使用先进教学手段授课。但家长也会担心,所谓“云课堂”是否会完全取代教师线下授课,甚至学生都可以不用去学校,若是过度依赖技术手段是否会带来较多的负面效应?


对于这些疑问,李潇珂说道,技术只是手段但并非捷径,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免去繁琐重复的事务性工作,利用技术让老师们“解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教研的打磨,提升个人能力与素质;也能拥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来开展分级教学,且有余力细致规划学生的学业生涯,打造科学评价体系,让学生拥有可迁移且利于终身发展的素养,这无疑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成长,都是正向的促进作用。


▲巴蜀云校远端签约云图


目前,远端老师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李潇珂表示,虽然技术不断发展,形式和模式不断创新,但是技术永远代替不了人性与教育的温度,而围绕本原的“人”出发,这是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所在。对于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握科技与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量”和“度”的关系,因为我们要让科技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而不是做技术的奴隶。


对于教师来说,多样的教学手段与丰富的呈现方式是否会弱化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抑或是降低教学互动的即时性?


李潇珂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双师教学模式”不仅不会弱化远端老师的教学魅力,反而会在开展云校模式的合作中得到提升,让多方优质资源有效联动,彼此促进。


发展云校模式,也意味着教师职能的转变,但这并不是职能的缺失。李潇珂补充道,据班级实际情况,远端老师要在授课中及时辅导讲解,同步组织远端课堂并在线下做详细补充,引领优生深入学习,为后进生答疑解惑。



诚然,前面我们也提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在数字化时代,以我们目前的教学水平来说,要想全面普及“科技+教育”,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李潇珂认为,目前的挑战是在于不同区县对“网络授课”的接受程度,当地学校领导对打破线下常规教育的魄力,一线教师自身对“双师授课”的认知和配合,以及家长对于新型教育模式的接受度。


此外,李潇珂还表示,发展教育信息化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拥有足够的专项经费来支持云校与友好学校达成合作,这是他们目前存在的另一个挑战。对于巴蜀云校来说,除了需要资历丰富的多人团队以外,更需要的是学校以及政策对该项目给予不同形式的扶持。


结语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那么,依靠科技手段的云课堂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


李潇珂认为,云课堂起到引领示范和创新开拓的作用,因为在任何时代,要想改革发展都需要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所有的革新都是由点到线再扩散到面,需要有一批人敢于站在时代的前沿开拓出一条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教育道路,推动教育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正是如此,巴蜀云校秉承“敢为人先”的传统,积极探索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更多可能。一年多来,通过对“云课堂”的摸索实践,巴蜀云校已搭建起完善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辅体系、考试体系、管理体系。



作为尝鲜“云课堂”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李潇珂也从近期、中期、后期三个维度展望了巴蜀云校的未来规划与目标。


他表示,就近期而言,巴蜀云校会从高、初中两个起始年级的发展实践中去摸索和总结实操经验,加强云校的智能化水平和教学应用及服务的层次,并计划在下一个初始年级开设不同层次的“双师+”课程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受众范围;


中期来看,学校目前已和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合作,共同建立共享共赢的“三个课堂”应用生态,搭建质量监测考评机制,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等;


长期来看,云校将秉承巴蜀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化“三个课堂”政策的指导,从一线的角度并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去落实应用,让云校的教育模式普适于更宽、更广的层面,努力实现巴蜀中学王国华校长提出的办一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受人尊敬的中华名校”的办学愿景,也更应当在推进教育资源均衡上继续努力。


文中部分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往期精选

聚焦2035,助力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首届海南未来教育论坛在琼圆满举行


云舟妈妈:孩子阅读能力不行,成绩再好都只是假象


李希贵:让学生有幸福感的学校,应该什么样?


从被退学到一代“女王”:这位88岁的“女孩”见证了日本教育的奇迹


入围2021“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的超级学霸们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