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斯坦福明星教授津巴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日常英雄”

Zoey 顶思 2021-11-12

当代心理学大师菲利浦·津巴多在今年3月出版了其个人自传《津巴多口述史》,书中详实地记述了自己与心理学的“奇遇”。


从一个直觉型的儿童心理学家到成长为斯坦福大学的超级明星教师,最终成为世界级心理学泰斗,津巴多的人生经历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文 |  Zoey

编 | 玉关虎竹



01


巧遇心理学的“坏小孩”


1971年夏天,津巴多招募了24名志愿者,让他们分别扮演狱警和囚犯。随着他们对自己的角色的适应,一些超过预想的行为和状态表现出来:狱警”显示出虐待狂的病态人格,而囚犯显示出极端被动和沮丧。就连津巴多自己也经历了从研究者到“监狱主管”的角色转换。


实验结束后,三分之一的狱警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这项实验揭示了环境的影响力,彰显了制度和角色的力量。


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就是让津巴多声名大噪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该实验后来也被写进了心理学教材中,为全球心理学学习者所熟知。2015年,与实验同名的电影在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再次让津巴多从心理学领域“出圈”。


在拥有盛名之前,津巴多在童年就和“心理学”奇遇了。


津巴多是意大利西西里岛裔人,出生在美国纽约。瘦高、蓝眼睛、大鼻子,这副长相让津巴多被周边的孩子误以为是犹太人甚至是黑手党,因此经常被街头拉帮结派的孩子们追着打。


误会解除后,他也入伙了,还不得不干了很多“”。这个时候,他逐渐意识到,世界是由领导者和追随者两类人组成的,甚至思考起了他们的特征。


“从8岁左右,我就开始试着去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能被选为领导者,或主动成为领导者,为什么他们会享有权力。有的时候,大家会说‘好吧,让约翰尼来吧’;有的时候,某个人会说‘我觉得咱们应该这样做’,然后结果证明他提出的建议非常好。我发现,所有领导者都具备一系列非常简单的特征。他们一般都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人,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几乎都会有一个高大、强壮的人站在背后,这样他们就不需要面对任何叛乱、反抗或肢体上的冲突了。如果他们知道如何开玩笑的话,那就更好了。我注意到了这些特征,于是开始有意模仿,直到我也具备了这些特征,渐渐地习惯成自然了。”津巴多回忆。


如此看来,他从小就是一个直觉型的“心理学家”了。上大一后,他对心理学真的是兴致盎然,并将其保持于自己长达50年的学术生涯中。


02


斯坦福的超级明星教师


在斯坦福的历史上,估计没有人比津巴多上过更多的课。作为一名正教授,他每周都要上5天课,每年都要教心理学入门,还有社会心理学、态度转变、精神控制、研究方法、害羞等课程。


除此之外,他还有备课、考试和办公室事务性等工作,但他依然热爱教学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津巴多不是古板的老学者,他的课堂一点也不死板。相反,他特别在意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一堂容纳200-300人的大课上,“如何吸引学生投入学习”是他始终在琢磨的问题。在他看来,如果要教一个很大的班,那么在听众眼中,你就是站在一个高高的舞台上,成了一个表演者,所以你就不能简单地在台上一讲就是1个小时。


既然是表演者,就得表演,得娱乐大家。你要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保持他们的注意力,谨慎地把那份注意力引向新的方向。这就是津巴多讲课时的精神状态,他也确实在课堂上实践了一些创新或独特的方法。


现在,他做的一件特别的事情,就是让每堂课都以音乐开始。所选的音乐是跟课堂主题相关的:如果探讨邪恶,就放桑塔那乐队的《罪恶之路》;如果讲记忆,就放芭芭拉·史翠珊的《昔日情怀》。当学生们走进课堂,音乐响起,课堂就变得氛围特别起来。



再比如:他在课堂上加入了个人化的叙事。津巴多认为,同样的课永远不要不加大幅修改就讲第二遍。“事实上,任何入门课的资料都是标准化的,学生们已经有我的教科书了,所以我的讲座必须与书有所不同。”为此,津巴多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当日新闻”栏目。譬如他会问:今天有什么新闻?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


当然,津巴多在课堂上做得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是邀请很多不同凡响的嘉宾,让他们参与教学。这些嘉宾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比如: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有前科的罪犯,邪教组织的头领和追随者,男性和女性艳星,性工作者,超级销售员,如此等等,还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


总之,为了让自己的课堂脱颖而出,他确实做了不少文章。


除此以外,津巴多还向学生讲授如何教学。要想成为他的研究助理,就必须选修他开设的一门有关如何教授心理学的新课程。本质上,这门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准备演讲,以及如何有效地去呈现内容。据津巴多回忆,很多学生后来在别的地方开启了杰出的教学生涯。


03


成为“让世界变美好”的英雄


津巴多对于课堂教学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直延续到2004年。这一年,他选择退休,结束自己在斯坦福的教学事业。之后,他就把自己在课堂上的热情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英雄想象项目”(Heroic Imagination Project)。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津巴多认为,英雄主义始于想象,想象自己可以是那个站出来发表意见的人,那个采取明智行动的人。这个项目的灵感最早来源于津巴多对“英雄主义的本质”的思考。



2007年,他在撰写新书《路西法效应》时,其中有10个章节是有关监狱研究、纳粹大屠杀等“邪恶”内容的,另外他还综述了情境力量的研究。正如斯坦福监狱实验所揭示的,情境的力量巨大,足以改变每个个体的人格和社会行为,让人从善变恶。当写到最后一章时,津巴多一直在邪恶中畅游。他无法想象会有什么人去读这样的东西,对于能够坚持读下来的人,他觉得最后一章必须是积极的。因此,他就在这一章写了有关如何抵御情境压力的内容。


“对于抵御情景压力,那些能够抵抗的人是特别的,我们会把它称为‘英雄’。”在津巴多看来,英雄也不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也许存在着“平庸之善”、“平庸的英雄主义”。英雄们并不是阿伽门农,也不是阿喀琉斯;他们不是超级战士,而只是普通人。但在特殊的情境中,他们能够抵抗情景的强大影响力,采取明智而有效的行动。


抵抗者是少数,但这种人总是存在。津巴多制定了一个由12种不同类型组成的英雄分类法。有些英雄是探索者;有些英雄完成了第一次,比如林德伯格横跨大西洋飞往欧洲;有些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做出了一些救人性命的发现和发明,比如居里夫人;有些英雄支持了一项符合道义的事业,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而津巴多想要强调的是,从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英雄中,我们可以提倡、鼓励、教育年轻人的是提供一些具体的课程,鼓励他们成为“日常英雄”,每天通过一些小小的善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正是“英雄想象项目”的核心价值。



2008年,该项目正式启动。津巴多和团队成员开发了6堂有关基本的社会和认知心理学的课程。每一堂课大约有3个小时,30分钟一节,课程关乎一些基本的主题,譬如:如何把被动的旁观者变成主动的英雄?如何把有着狭隘思想的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变成充满活力的成长型思维的人?如何把偏见和歧视转变成对差异的理解和接纳?


退休后,年逾古稀的津巴多在世界各地旅行,并把英雄想象的思想带到当地,给那里的老师们做培训。如今,该项目已在全球十几个国家蓬勃发展,如匈牙利、波兰、巴厘岛。2016年,津巴多来到中国,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能够对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英雄气质进行训练,希望“英雄想象力”项目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


“做一个追随者毫无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成为一个做好事的领导者。”这是一句来自津巴多的箴言。他也成为了有力的践行者。



现在,津巴多已经80岁了,几乎走不动了,他甚至都想好了自己的墓志铭。


有意思的是,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写着:“他是那座斯坦福监狱的监狱主管。”相反,他更希望它是这样写的:“他把人们从心灵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墓碑,可以这样写:他把人们从害羞的牢笼、无知的牢笼、自我膨胀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他做得兴致勃勃,同时也激励年轻人去成为“日常英雄”。


回望津巴多过去的人生经历,他不正是从普通人变成英雄的典型代表吗?


▲部分内容来源于《津巴多口述史》,由湛庐文化授权


往期精选

中国国际化教育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重磅!两考合一,全科开考!2021年北京中招政策发布


吴军:基础教育缺失,一辈子也补不回来


詹大年谈“批评的艺术”:关键是要让孩子有所触动


《小小少年》爆火:天赋异禀的孩子不常有,理解他们的父母更难得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