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刀”砍落一个行业?一位机构校长的反思与彷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阅读第一 Author 阿尔山人
身为行业从业者,如果能踏踏实实做教育,别被“利益”框住了,纵使政策再变,内心也足够坚强。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阅读第一(ID:Readfirst)
文 | 阿尔山人
编 | Chris_guo
2021年春节前,几家规模较大的区域型教培机构宣布倒闭停业,让教培机构“跑路”这个事成了“人人喊打”的民生问题。
春节过后,朋友圈里突然多了很多权威人士散布的“小道消息”,消息的内容纷纷指向一件事:教培行业整顿。
当时从业多年的我,亲历过2018年的行业整顿、经历过2020年的突发疫情,对此并没太在意。
2018年,行业就曾经历过一轮整顿,主要内容是办学资质和校外竞赛。像能够一刀切掉的华杯赛等,就彻底消失了。但资金监管、教师资格证这些顽疾,短时间内,也不太能彻底整顿。
这次行业整顿,我们大部分圈内人都以为是“老调重弹”,都没太重视。何况,此前教育产业发展势头正旺。
2020-2021年是教育行业发展鼎盛的一年。
这一年,大学生对高薪的机构趋之若鹜,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非“双一流”的不要,没教资非“985”“211”的不要;投资机构在这一年频繁接触教培机构,机构高层天天喜笑颜开,感觉人人都有再造一个“新东方”的宏大梦想。
谁也没想到“刀子”落的这么干脆。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校外机构的无序发展,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严重,要从严治理,严肃查处。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两个月的时间,教培行业的天,变了。
政策出台的那一天,朋友圈里一片哀鸿,人人都在转发政策和分析文章。公众大号有分析政策唱衰的,也有支招转型的。
我的微信消息响个不停,有人问我,下一步要如何打算,有人要对接“资源”,最多的问询是,“你要不要转行”……
雪崩之下,小到仅有一家门店的地区性线下机构,大到资本雄厚的巨头教育公司,无一幸免。
01
整顿背后:家庭不能承受之轻
很少在新闻联播上看到行业细分领域的消息,而且议题还能进到国家级会议,教培行业算是开创先河。
和教培行业整顿一起成为热点的,还有5月底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三胎政策。
这些热点联系起来,好像有点关系……
2020年11月开展的第七次人口普查,2021年5月21号发布了最终数据。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姗姗来迟6个月的数据,网上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不论如何猜测,数据中少儿比重的回升,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等结论,放大了增速放缓、人口结构不平衡的事实。
2021年6月1日,全国适龄婚育夫妻得到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儿童节“礼物”——三胎政策。这份礼物更像是对人口普查数据的补充回应——生育率太低了!
“80岁老人带16个娃”的段子又炸开了朋友圈。玩笑归玩笑,冷静下来想一想,放开了就愿意生了吗?二胎放开了都没人生。
再追溯一下不想生育的原因,在这个“内卷”的年代,没有好的物质条件都不敢让下一代来受罪,成了当代一部分年轻人的共识,抚养成本成为了不想生育的“绊脚石”。抚养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教育成本。
这个教育成本到底有多大?作为行业从业者和一名父亲,我从两个视角来给大家算算账。
在南京,规模较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辅导机构(15个教学点及以上),一对一教学的收费标准从300/小时-600/小时不等(还有更高的,此处不表)。
我们按低一点的算,一次课两小时,花费是600元。
在外面补课的孩子,平均补两科(语数英物化政史,不算拓展类英语),两门课一星期各上一次课,花费1200元。
一个月4周,花费4800元。
一学期四个月,花费19200。
寒暑假上课频次更高。在教育机构“寒暑假是弯道超车最好的时候”、“你不来我就培养你竞争对手”的狂轰滥炸下,不管是不是“鸡娃”的家长,都会给孩子多上课,就算一周两次课,一个暑假共计9000元。
其他考前考后的冲刺课、梳理课都不算的话,算下来一年51900元。按600一小时,一年教育支出约在10万左右。
以上是一对一的价格,如果上班课的话,一年的开销是30000左右。
朋友家的孩子在在鼓楼区的一所优秀民办初中,学校学费+补习班的费用一年10万元左右,每次见面都要感叹一番,普通工薪家庭一半的收入都投入到了孩子教育上。
可能有人会说初高中为了升学,补课费不能不花,但当孩子还没上学之前,其实花费并不多。
事实也并非如此,说说我家里。
儿子今年3岁,从1岁开始上早教,一年学费是3万左右;今年9月上托班,为了提前适应,暑假报了早教中心的托育班,暑假16次的半天课,6666元。
想当初妻子怀孕时,还信誓旦旦说,我俩都是研究生,一个是教培机构校长,一个是大学老师,自己带孩子根本不用花钱。可带着带着发现,同龄孩子都去上了特长班、早教班,自己的孩子孤单地在户外玩,缺少同辈社交。最后,我们还是妥协,给孩子报了班。
在机构的时候,我也见过很多学历高的父母,总相信自己能带好娃,这么久看下来,有少部分把孩子带好的例子,但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不是孩子受不了,就是家长受不了,最后都妥协找了辅导班。
而且,高学历背景的家庭找老师更挑剔,往往造成孩子对老师也很挑剔,挑来挑去,不合适学不好的又占大多数。
在上述这种教育成本之下,2021年减负的大棒就落了下来。明着是减孩子学习的负担,实际是为了长远大计,减教育成本的负担。
02
之后啥剧本?写好了么?
2020年,我听一个行业老前辈说了最无奈的一句话:教培行业这种苦哈哈的工作,怎么现在硕士博士在搞,互联网企业也在搞,我们搞的最早,现在却被不懂行的资本淘汰了。
老前辈说的“苦哈哈”是2020年前的剧本。剧本从2020年春节到2021年春节,有了大变化。
因为新冠疫情,让全国人民知道了线上教育机构,让投资人看到了教育行业的风口——管你线上线下,只要还活着就可以赚钱。
2020年上半年,投资人发疯似的跟投几个头部机构,ABCDEFG轮融资比比皆是;
2020下半年,以“字节跳动”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开启教育板块,传闻收购了几个亿元级别的机构,那时候,我天天畅想自己所在的机构被收购;
2020年,大型综艺节目的赞助商中,教培机构占了半壁江山;
2020年,单位楼下的银行经理经常来串门,问我们还开不开新校区,有没有投资的机会……
有了这些底气,教培机构成了香饽饽。
清北名师,985硕博,奥赛冠军,英美海归,通通进来打造“百万年薪”名师。
头衔好听,教的好不好另说。但一个“名师”配好几个助教,有和家长明确的跟进沟通流程,目的只有一个,收费。
说到补课效果,效果好,是教的好,效果不好,是孩子还需要时间,家长只管继续交钱。
收了钱,用充沛的现金流,吸引更多的投资。
有了钱,线上机构发展,线下体验店的速度快了很多,装修办证搞消防,雨后春笋般,遍地都是教培机构;有了钱,线下机构试水线上,做OMO,做不成,线下的现金流也足够活着……
按照这个剧本再发展下去,家家成了独角兽。
2021年春节后,新剧本“减负”上映。而推翻主角光环,教育部门仅用了“致命”的三招——机构营业需要执照,不发执照;机构发展需要资金,禁止融资上市;孩子要减负,寒暑假周末都不给上课了。
真的解决问题了吗?
投资方打碎牙咽肚子里,损失就损失吧;机构心有不甘,但不能顶风上,停课吧。但“减负”效果一定就会按照政策剧本演下去吗?
很难。
我接触过一些“愤青”的父母,交流的时候他们吐槽教育资源不公平,吐槽教育成本高,吐槽孩子不思进取,吐槽当老师辛苦,吐槽公务员腐败,吐槽大企业黑暗,不断给孩子灌输出人头地的想法……
吐槽后,这些家长继续“充满希望”的交高额补习费,顺便还不忘吐槽,“教培机构老师能说会道就是会骗钱”。
家长们其实在掩盖自身“焦虑”:他的人生可能望到了头,但他说服了自己给孩子花钱上课,孩子一定能成为“栋梁之才”。
03
个体家庭的教育困境
这类群体会造成“剧本”很难演下去。教育大计牵扯的不只是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还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关。
这两天机智的网友出了很多“真实”的段子了:政策出台后,相信教育公平的家庭,去了技校,偷偷补课的孩子,上了大学……
政策之下,源头的需求不会减少,“囚徒困境”到处都在上演。
想要对家长的“教育理念”纠偏,恐怕不现实。但换个思路呢?当合规的机构都关掉,大多数家长找“私教”,这会导致教育成本变得非常高,可能家长就不愿意找辅导班了。
当把矛盾的对象,从家长变成“制造焦虑、提高教育成本”的机构,事情似乎简单很多。
换“剧本”,换“主角”都可以,但遗留了很多难题亟待解决。
从教育机构本身来看,第一,未消耗的预付费课时怎么办?
教培机构受资本青睐的原因就是充沛的现金流。预付费模式一直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即使是2018年的行业整顿也没能将预付费彻底消灭掉。
如果从这个暑假开始一刀切,不让上课,那就意味着退费。
守住底线不乱花钱的机构还好说,钱都在账面上,退了就退了;但一些把预收款当作利润分出去的、开拓业务花出去的机构,日子就相当难过了。今年上半年全国“暴雷”跑路的几家机构大抵如此。
机构跑路,家长又要维权,这是个恶性循环。
第二,70万家教培机构,有着近千万的从业人员,就业问题怎么办?
分几类来看。第一,会营销的名师。这类老师在机构里就是明星般的存在,课多,学生满意度高。但机构转型之后,这些名师肯定在机构内无用武之地了。
所以,他们利用个人IP,成为家教的可能性很大,少了机构体制的限制,可能过的更好。
但监管就管不到了,不能真像常态化“扫黄打非”一样吧。
不会营销的好老师怎么办呢?
这类老师只能再找平台,而平台是监管的主要对象,能顺势而为的平台少之又少,所以这类老师转型,或者夹缝中生存的可能性比较大。
还有一类会营销,但专业功底不扎实的老师。
因为以销售为导向,而不是结果为导向的个人和机构将不复存在,这类老师只有转型,市场也不会给他们时间去打磨专业。
这两天,头部企业纷纷裁员,很多行业内的朋友人心惶惶,还在想办法使劲消耗课时,但个人的出路在哪里,谁也不能给个方向和答案。
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日本、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整顿教培行业,但到今天也没整顿明白,依旧任由行业发展。而美国同样用发达课外辅导,来满足家庭的差异化需求。
就在前不久,南京因为7月份疫情,暂停线下辅导,家长给我发信息,问能不能找几个不会举报的同学,一起线下团课。这两天又听说,有家长依旧几千到几万不等的交着学费,将“鸡娃”搬到线上,或者冒着机构停业的风险……
从家庭个体方面来看,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除非所有人都不补课。
只要有一个机会能补课,家长就不会坐得住,真正做到减负。家长和学生依旧会在升学压力下,寻求补课的机会——如果大家都躺平,正是我孩子崛起的好时候。
可哪个家长不是这么想的呢?家长的执念之深,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一两个政策就能平衡的。
需求、机构、家长和从业人员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平衡”。
结语
前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引起了很多教育同行的共鸣:如果只做教培人,政策的起点就是职业生涯的终点;如果坚持做教育人,社会需求中处处是机会。
作为一个教育行业老兵,说句实在话,政策对我真没太大影响。
我从2007年开始做支教项目,在大学期间做家教,工作后主要内容是校区运营。不管是什么角色,我始终记得一句话: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做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老师。
单纯的做辅导培训这条路,是真的走不通了,就算夹缝中能生存一段时间,也是强弩之末。
政策中明确表示,让教育回归学校本体,社会力量起到辅助作用。作为行业从业者,我自始自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辅助的角色,辅助家长自我成长,辅助孩子自我驱动。
我始终相信家庭教育是树根,学校教育是树干,孩子的自我驱动和社会教育力量的辅助,造就了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在家长讲座中,我经常会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座各位是不是都第一次做这么大孩子的父母?基本都是。
第二个问题通是,一年读3本和家庭教育相关书籍的家长请举手。结果是,读3本书的家长都很少,更别说读家庭教育相关的了。
大多数家长没有教育孩子的一手经验,再不愿意沉下心去找方法,孩子的成长只能任由学校和机构“宰割”了。
如果能够认认真真学学怎么做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长,可能内心的焦虑会少很多。
于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如果能踏踏实实做教育,别被“利益”框住了,纵使政策再变,内心也足够坚强。
“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
欢迎投稿:
topmedia@topschools.cn
往期精选
北师大教授张志勇:“双减” 背后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双减下的行业众生相:逃不掉的资本,忙不完的转型
“双减”政策下,家校社如何共建美好?
“双减”对标德国?扒一扒隐藏的真相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