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庆生(江苏):江苏镇江乒坛“活字典”,为梦想,心无旁骛,风雨兼程|2021年度对话乒坛人

张宁 对话乒坛人 2021-07-30



对话王庆生



江苏镇江,古称京口,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港口及旅游城市,那里,也是乒坛名宿张燮林及乒乓球世界冠军秦志戬、邬娜、范瑛,前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谢小燕、赵畅、丁颖、陈旻、陈晴、胡彬、杨柳,前中国香港乒乓球队队员柳絮飞的故乡。

 

在这座中国重点乒乓球城市之中,还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曾将自己全部的闲暇时间都用在了报道镇江乒坛及之外的乒坛名宿、名将之上。在喧嚣的时代中,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所爱之事的痴迷。他的名字,叫王庆生。

 

他说,他感谢所有支持、关心、帮助过他的友人及家人:“ 我所有的成绩都离不开体育界、新闻界、工作单位、社区、老干部局等各级领导和众多球友们的关心、鼓励和厚爱,离不开包括老伴在内的亲友们的理解和支持……国球不分你我他,天下球友是一家。”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乒坛报道生涯中,瓦尔德内尔,波尔,施拉格,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蔡振华……曾给他留下过怎样的印象?他曾有过哪些难忘的乒坛往事?让我们一起走入他的内心世界……

 


张宁
资深文字工作者,编辑
《对话乒坛人》文化传媒工作室
创始人,主编,记者
一纸一笔,雕刻时光
与你一起领略乒坛人的思想
睿智,真性情,人格魅力和
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王庆生




王庆生
生于1943年
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
人称江苏镇江乒坛“活字典”
《江苏乒乓通讯》副主编
《镇江乒坛》主编
《乒乓史话·国球精英》作者之一
正在撰写《我的乒乓情缘》
系列回忆录(已发表80篇)

2015年获江苏省镇江市
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2019年获第三届江苏省
“十佳优秀文化老人”称号

乒乓球爱好者
右手直拍,左推右攻打法
正面反胶,反面长胶
曾获镇江市机械系统和镇江市
职工比赛男团冠军
镇江市老年人乒赛
61—70岁组单打第三名
以上资料由王庆生提供




张宁:您好!王老师。很高兴能与您聊一聊目前为止您的乒坛经历与人生历程。

 

王庆生:您好!张宁。有幸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经历,我也很高兴。

 

张宁:首先,请与我们分享一下这么多年以来乒乓球运动给予您的收获?

 

王庆生:好的。我非常喜爱乒乓球运动,从学校到工厂,后调进市级机关。虽然环境和工作内容不同,但我对国球的兴趣丝毫不减。46年的工作经历(在矿山机械厂33年,在市委统战部13年)中,由于常年坚持打球、看球、写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一是参加比赛获得优胜的快乐;二是赛场内外结识名宿、球星、球友和记者的快乐;三是采访各种比赛、观摩到精彩对决的快乐;四是稿件被省内外多家媒体采用的快乐;五是所编辑的《镇江乒坛》(全国地市级唯一乒乓期刊)和《江苏乒乓通讯》得到好评的快乐。


张宁:嗯。


王庆生:当然,受到各有关单位的表彰奖励时也是满心欢喜的。不过,我最快乐的是,乒乓球运动给我带来了健康。我不吃保健品,不用化妆品,不抽烟,不挑食,无不良嗜好,无恶俗陋习,坚持打乒乓,保持好心情,致使我每年体检均无“三高”。别人羡慕我“耳不聋,眼不花,走路快,说话快,写字快,不像近80岁的人。”我笑答:“这是打乒乓球带来的好处”。




之前的岁月

有酸甜苦辣

也付出过许多代价

但我收获了快乐

也得到了认可


对话 王庆生



张宁:1986年,镇江市乒协成立。您参与创办、主编了《镇江乒乓通讯》(《镇江乒坛》前身),在参与《镇江乒坛》共160期的工作中,您曾有哪些难忘的记忆?





王庆生:一次是“丢车”。那是1988年12月27日晚,镇江体育馆内举办了一场中苏乒乓球队友谊赛,四场男女团体比赛既激烈又很精彩,但结束得迟。等到我把赛况稿写好、再传真出去,外面已空无一人。而我在馆外绕了好几圈也没找到自己凭票花了140多元买的“永久牌”自行车,只好十分懊恼地走回家。家里人既心疼又埋怨,“犯错”的我也无话可说。


张宁:哈哈,是吗?


王庆生:从第二天开始,还得提前半小时步行去厂里上班。另一次是“丢电瓶”。2008年的一个雨天,我骑上新买的“绿源”电动车去寄《镇江乒坛》,等我从邮局出来却傻了眼,车里的电瓶被撬走了。我只好费力地推着车到专卖店,装上新电池才得以回家。


张宁:嗯。


王庆生:还有两次是“被锁”。第一次是“有惊无险”。因为《镇江乒坛》编辑部在市乒校训练馆底楼的一个套间内,等我忙着写稿、发稿后,发现训练馆的大门从里面锁上了。还好,当时训练馆二楼住着照顾外地小队员训练生活的阿姨,我就请她起床帮我开了门。第二次就颇费周折了。同样是因为写稿发稿太晚了,出门时被反锁住了。二楼已没有外地小队员住宿,我只好给乒校校长打电话求助,不巧的是校长正出差在外地。我又辗转找到一位有大门钥匙的教练,请人家回到乒校开了门,当时馆里黑乎乎一片,我为此还摔了一跤。





王庆生:至今,我采写的稿件被省(市)内外40多家媒体采用5000多篇次,总字数不下150万字。每年的报刊用稿剪贴簿已有一大摞。


张宁:《镇江乒坛》曾收获哪些赞誉?


王庆生:《镇江乒坛》“立足镇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并以准确性、可读性、知识性、资料性,受到各方好评。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蔡振华称赞“办得不错,编得蛮好”。央视体育频道多次提及我和镇江乒乓。北京电视台采访国乒“直通世乒”镇江选拔赛期间,特地制作专访片,宣传《一位七旬老人的乒乓情怀》。央视著名解说员蔡猛挥毫书赠“宣传国球,乐此不疲”。


张宁:嗯。


王庆生:央视解说员杨影在直播中“非常感谢王庆生老师提供的资料”。2014年11月,《镇江乒坛》入选“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展出。2020年3月,与球友合作编汇的《乒乓史话·国球精英》初版问世,国际乒联博物馆收藏了这本“堪称乒乓球百科全书”后,特寄来“捐赠证书”。





王庆生:一些球友说我是“乒坛活字典”,是“坚持多年宣传国球、扩大江苏镇江知名度的有功之臣”。可我清楚,所有的成绩都离不开体育界、新闻界、工作单位、社区、老干部局等各级领导和众多球友们的关心、鼓励和厚爱,离不开包括老伴在内的亲友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先后获得江苏省和镇江市乒协的表彰,获得两届(市运会)“镇江市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和“2015年度镇江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9年江苏省十佳文化老人”,并连续三年(2017—2019)受到镇江市润州区万科社区党总支表彰。





王庆生:2020年3月,中共镇江市委老干部局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又授予我“镇江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正能量先锋”奖牌 …… 这都是对我“践行文化养老,宣传国球不息”最好的鼓励。






我眼中的王庆生

《 有缘千里来相会 》

文|杨伟侠(生于1933年)

《 乒乓史话·国球精英 》作者之一


我与王庆生相识,相知,成为知己,可以用“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句话描述。2002年5月,我去镇江观摩全国乒乓球甲A俱乐部联赛。在我全神贯注观看李菊比赛时,王庆生采访了我,并写出《从东北到镇江,古稀球迷追星》一文,刊登于《中国体育报》。2005年5月5日,我正在上海万体馆聚精会神地观看第48届世乒赛1/8男单决赛时,来了一位文质彬彬、精神饱满的男子坐在身旁。我俩相互对视一下,他突然说:“你是不是2002年5月去镇江看甲A比赛的杨伟侠?”当时我想,偌大的万人体育馆,三年前见面,而今又在同一排旁边的位置相遇,你说巧不巧?这不是奇遇吗?通过深入交流,我们成为挚友,也就有了后来南北乒友合作编汇《乒乓史话·国球精英》的佳话了。我了解到,自1986年《镇江乒坛》创刊以来,他为弘扬国球文化和国球精神,始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耕耘着。他为人耿直、坦诚,不计报酬,勤勤恳恳,作出了无私奉献,是业余乒乓界榜样。

 



一旦痴迷于乒乓球
便心无旁骛
积极参与乒乓活动
结交各界人士

对话 王庆生 



张宁:您为什么会如此热爱报道乒坛人?乃至于不惜用去全部的业余时间。

 

王庆生:因为要办好乒乓期刊,力求内容丰富,准确性、可读性、知识性、资料性相结合,就必须积极参与乒乓活动,阅读乒乓报刊,搜集乒乓资料,收看乒乓直播(包括在欧美等国家举行的世界大赛,虽在深夜,也一场不落),结交乒乓球友,联系乒乓记者,与国家队和省市队的领队、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乃至选手的家长以及体育界、新闻界保持联络,互通信息,取得支持和帮助。而要做到这一点,业余时间的大部分,自然要放在上课学习、参与赛事、观摩采访、写稿编稿、对外沟通上了。

 

张宁:在您撰写的《我的乒乓情缘》系列回忆录中,记录了瓦尔德内尔、波尔、施拉格等国外知名球星的故事。在与他们短暂的接触中您曾有哪些难忘的记忆?


 



王庆生:我和老瓦的一次合影过程,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在1999年6月的一个双休日,我去上海观摩在东方电视台剧场舞台上举行的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团体比赛。进入半决赛的瑞典“利乐”队由老瓦领军。他们虽竭尽全力,最终仍负于由王涛、刘国梁、马琳组成的八一“工行”队。其中,老瓦不敌马琳……就在他收拾背包行装时,我急步上前,手捧印有他肖像的第42届哥德堡世乒赛首日封(老乡张燮林寄赠),请他签名并合个影。虽然他刚才输了球,却立即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把毛巾朝脖子上一挂,微笑着让人揿下了至今难忘的合影。




他们球技高超
球品高尚,为人谦和
对中国球迷友好
比赛发生“争议”时
会主动发球“失误”
以化解矛盾
 

 对话 王庆生



王庆生:又如施拉格。与他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就留下了美好回忆——那是2000年10月中旬,第21届男子世界杯乒乓球比赛在与镇江一江之隔的扬州举行。由于是第一次使用40毫米的大球,又恰逢悉尼奥运会后体育淡季,佩尔森、萨姆索诺夫、王励勤、孔令辉等世界超一流高手悉数到场。但施拉格分组循环赛1胜2负、止步于八强。


张宁:嗯。


王庆生:可他并没有明星受挫的懊丧,一副淡然自若、依然活跃的神情,从而打消了我的顾虑。我走近了这名高大俊朗的球星身边请其合影时,他特脱去外衣,露出一件有奥运五环标志的紫色运动衫,留下了一张“球场虽失利、球迷前得意”的合影。





王庆生:再如波尔。2015年苏州世乒赛期间,我走进正在训练馆内的德国队身边观察,并在他们短暂休息时请波尔合影。他立即整理了一下队服,笑容满面地满足了我的愿望,还让教练罗斯科夫也如此上照。其他的国外球星都很友好。我与佩尔森、金泽洙、安宰享、福原爱、伊藤美诚等名将的合影都很顺利。








1988年镇江被评为
全国重点乒乓球城市
媒体友人称
镇江是一座
美得让人吃醋的城市
齐大征,李武军,蔡猛
杨影,《乒乓世界》……
都特别厚爱镇江

对话 王庆生



张宁:央视体育频道记者李武军,《乒乓世界》杂志首席记者陈偲婧曾经说:“我们知道镇江乒乓,就是从认识王庆生老师开始的……”  您说,许多记者、编辑在您投稿的过程中都曾给予您帮助,他们具体给予了您哪些帮助 ?







王庆生:因为退休前后担任省市乒协《江苏乒乓通讯》《镇江乒坛》期刊的编辑和对外宣传工作,以及曾任中国乒协少委会副秘书长。从而结识了包括央视、《人民日报》《乒乓世界》《中国体育报》等首都媒体在内的一批记者朋友。通过采访赛事、积极投稿、主动联系、虚心讨教、参与互动、短信沟通、通报消息,既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又有助于我编好乒乓期刊,扩大江苏和镇江乒乓的影响,推动家乡乒乓事业的不断发展。其中,除了国际乒联首席摄影记者齐大征提供了许多精美图片,央视的李武军、蔡猛、杨影多次宣传镇江乒乓外,《乒乓世界》的朋友特别厚爱镇江乒乓。







王庆生:如在《镇江乒乓通讯》(2006年后改为彩版《镇江乒坛》)出满100期和150期时,两次发来诚挚祝贺:“向辛勤工作的编辑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热爱国球,我们共同坚守。” 又如《乒乓世界》在2014年第8期的“传奇镇江”专版中,用整整22页对镇江乒乓作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其中有3页专门介绍了我。






王庆生:中国乒乓球队在镇江召开国乒发展座谈会时,中国乒协新闻宣传委员会主任夏娃特邀我作为唯一的球迷代表作大会发言。至今我还记得执行主编夏娃多年前说过的话:“王老师,您编辑期刊需要什么尽管讲,用我们的原创图片都可以”。而且,这种鼎力支持还延伸到副主编边玉翔、总编辑助理赵晖、首席记者陈偲婧及编辑总监吕海波等其他同志身上。只要提出要求,他们无偿提供。此“特殊待遇”令我很感激。他们却反过来感谢我几十年中给他们提供了许多稿件,为来镇采访的记者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乒坛名宿
是我敬慕的英雄
他们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接近他们,采访他们
是办刊需要
也是我的夙愿

对话 王庆生



张宁:在《我的乒乓情缘》系列回忆录中,您记录了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蔡振华等中国乒坛名宿,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您有哪些难忘的回忆?让我们分享一下。





王庆生:好的。其中,结识最早、交流最多、帮助最大的是老乡张燮林。上世纪六十年代,张燮林之弟到我原单位镇江矿山机械厂工作后,我就联系上了这名“乒坛魔术师”。他对镇江籍选手的成长,对我市被列为全国重点乒乓球城市,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他把自己走上乒乓之路的文稿《我的乒乓青春》寄给我,提供给家乡媒体连载发表;他将带队参加亚运会、奥运会、世乒赛的感受无保留地告诉我,与家乡人民分享;他给我寄来世乒赛首日封、奥运冠军签名封和纪念邮票,丰富了我的收藏。

 

张宁:嗯。

 

王庆生:他还为采访全运会、全国锦标赛等活动的我和家乡记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995年天津世乒赛,他帮助我办了记者证,使一名普通球迷能深入世乒大赛现场观摩采访);他在我国申奥成功当夜,把激动、兴奋、喜悦的感受,连同对邓亚萍出色表现的夸赞,接受我的长途电话采访,第一时间通过家乡媒体传播出去,使镇江乃至江苏和全国受众得到了许多幕前幕后新闻,为扩大镇江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退休后,张燮林依旧“常回家看看”,先后应邀回乡参加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比赛、全省小学生乒乓比赛、镇江市“千台万人”乒乓球赛等赛事,倾注出对家乡的深厚情谊。





王庆生:另外,我对庄则栋的印象很好。1996年9月,他携夫人首次来镇参加《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签名售书活动,又先后走进镇江电视台直播室和乒乓球传统学校、镇江市八叉巷小学参观座谈……我作为媒体的通讯员和国球爱好者,积极参与了其中的活动。那时的庄则栋,一口京腔,身体健康,除了戴上一副眼镜,昔日的“乒坛小老虎” 风采依旧。


张宁:嗯。


王庆生:第二次在2010年5月,第14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赛在我市句容举行。我和镇江籍世界冠军秦志戬的父亲秦耀基应东道主之邀,赛前专门赴京到其家中拜望和邀约,落实了夫妇双双来镇的时间和接站事宜。庄则栋还在我特意带去的乒乓球赛首日封上签了名,让我们满意而归。





王庆生:大赛期间,笔者与庄则栋等嘉宾同住句容曙光国际大酒店。我感到他身上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从而一有机会就与他谈近况,谈往事,谈身体……也许是年龄相近(他比我大3岁),也许是共同的国球情结,他很坦然地回答了三次蝉联世乒赛单打冠军关于“让球”等敏感的话题。


张宁:很难的。


王庆生:更令我感动的是,庄则栋以非常乐观、豁达的态度和超人的毅力对待病魔。他把友人的“养生宗旨莫贪生,生死怡然意气平。千古英雄终归土,死生小事不须惊。”写进博客中,表示“活一天就战斗一天”。他还告诉我,生病前,他每天要做100个俯卧撑,现在减为50个,就是要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 …… 他生前辉煌的运动生涯,推动的乒乓外交,诸多的杰出贡献,至今不能忘怀。




 

王庆生:而蔡振华给我的印象也很深。我曾分别于1993年、1994年在镇江采访他、请他谈了国外感受和原国手刁文元、黄亮等在意大利的情况;谈了他回国后的经历和国家队的训练纪律;谈了我国教练员危机的根源和对策;谈了国家队出征哥德堡世乒赛的阵容安排……他有问必答,话语中倾注了愿为中国男队打翻身仗励精图治的爱国热情。


张宁:嗯。


王庆生:从而,一篇《与蔡振华闲侃记》很快见报。2003年在镇江举办全国锦标赛接受采访时,他不忘感谢镇江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了优秀的后备人才;不忘强调努力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也不忘夸赞已当上男队主教练的得意弟子刘国梁;不忘乒坛各项改革对中国选手带来的新课题。


张宁:嗯。


王庆生:他还不无风趣地说:“如果国际乒联将每局11分制再改成每局1分决胜负的话,你去打世界大赛也可能拿冠军。”一句调侃的话,引出一片笑声……2015年苏州世乒赛开幕前,我在参加国际乒联博物馆世乒赛巡展启动仪式时,他看见我拿着最新一期的《镇江乒坛》向他走近,立即笑着迎前伸手相握,还请摄影记者拍了一张喜气洋洋的合影照,使我感到他依然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





王庆生:目前还保持联系的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也是我心中的偶像。《如何打好乒乓球》使我敬佩,北京世乒赛上的“十二大板”使我敬佩,为镇江市乒校书名使我敬佩,积极支持各地群众性乒乓球活动使我敬佩……更有甚者,他对我常年积极宣传国球的行动,特书赠“酷爱乒乓,笔耕不辍,用情至深,精神可嘉”给予鼓励。





王庆生:去年,他通过上海市乒协主席陈一平送给我《国球之“摇篮”·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最近,他又寄来签名新作《我的乒乓生涯》,让我惊喜。




我理解的国球精神是
祖国至上、敢打敢拼
善于巧取、勇于创新

对话 王庆生



张宁:接下来我们聊一聊乒乓球之外,您的生活。除了乒乓球运动,您还有哪些爱好?

 

王庆生:青年时代喜欢集邮和灯谜,外出参加过“春申谜会”“竹西谜会”。也曾参加过厂文艺宣传队。后来,因精力都集中到乒乓球上了,这些爱好都“退居二线”了。但有关乒乓球的邮品还是爱不释手。知道我这个爱好的国乒老领队姚振绪,会经常寄来大赛的邮品,让我不胜感激。

 

张宁:说说您心目中的国球精神?

 

王庆生:我理解的国球精神是“祖国至上”“敢打敢拼”“善于巧取”“勇于创新”。我希望国手们“球技高超,人品高尚,文化高等,体质高强”。赛场内外都充满活力,谦逊有礼,无负面新闻。做到“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胜不骄,败不馁”“赢球又赢心,输球不输人”,成为对国家有远大抱负、有杰出贡献、有责任担当的人。

 

张宁:很高兴与您进行这次对话,代我问候您的家人和江苏镇江的乒友!

 

王庆生:谢谢,我一定转达问候!

 

张宁:最后,对祖国各地的乒坛人、乒友,您有哪些想说的话?

 

王庆生:我想借此采访的机会对祖国各地的球友说:国球不分你我他,天下球友是一家。为了友谊,为了健康,让我们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天南地北,不分年龄大小,不分球技高低,坚持锻炼,快乐乒乓,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迈向新时代!




 陈永志|文字核准

胡翌雪|文稿统筹



     


 

往  期

( 点击标题可进入相关内容 )


2020年度《 对话乒坛人 》作品
姬文:山东汇龙色釉新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长
唐嘉濠出演《荣耀乒乓》再现王皓原型
泽仁拉姆(藏族):我热爱乒乓球运动
李凌悦: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
胡志国(陕西):年过八旬未伏枥
穆健鹰:趣味乒乓程序教学发明者
余群星:黄石阳新县乒协副秘书长
田野:新疆业余选手,企业家
许锐锋:前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
侍增山:江苏业余选手




朱少军:北京业余选手,乒乓达人
李军:新疆业余选手,体育教师
记亚残会冠军王睿
杨金良:中国业余乒坛第一“球痴”
《荣耀乒乓》技术指导刘伟恒、宋旭、尹航
孙海彬:辽宁沈阳乒乓球教练员

靳童贺:2020直通国青国少集训队

赵安滨:山西省乒协常委兼副秘书长

王思博:前辽宁省乒乓球队队员

李世燕:新疆业余选手

金小龙:浙江丽水乒协副会长





李杰:新疆吐鲁番乒乓球协会主席

对话乒坛人王伟华、李韬

王刚: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乒协会长

刘人赫: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

对话乒坛人王伟华、李韬

吕建国:新疆业余选手

刘吉康:前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

许翔:安徽马鞍山乒协副秘书长

于雪芳:新疆业余选手

顾文彬:江苏业余选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