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成千上万的95后抑郁症患者抱团取暖
以下文章来源于刺鸟栖息地 ,作者ka233
B站的抑郁症患者,是一群什么样的年轻人?
小卡
封面:The Bearded
本文来自公众号「刺鸟栖息地」杂音专栏第十四期,以下是该公众号对专栏的介绍:
在杂音系列专栏里,我们收集各种各样有关精神疾病的声音。尽量去呈现更多的观点,打造一个多元化声音的集散地。本次推文我们从7月份开始准备,经历了一次线下分享后才推出。深度和严谨性上可能欠缺很多,标题写的是95后,其实90后85后也有不少。希望能开一个对话的口子,促进大家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关注。
B站抑郁图鉴 | 杂音第十四期 · 深度观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v3023rdhzob(视频只录到一半,其他部分关注文章哦)
常说的话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喜欢的歌是: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
留下的评论是:拜托了,请活下去!
……
自杀求助、就医经验、抑郁独白……这不是病友论坛,而是中国知名年轻人文化社区bilibili (b站)的日常。在b站上,上传视频的用户被称为up主。下面,我们先通过几个不同up主的作品,走近b站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B站抑郁图鉴
自述
一个抑郁症少女的自述(你知道么,其实现在的我很害怕)
UP主:鲸落名怼怼
生活日常 2017-11-23 19:20:56
43.1万播放 · 4323弹幕
视频简介:如果你身边也有像我一样的人,请善待他。也许他也像我一样正经历煎熬和痛苦,其实我们自己也害怕着。
“一直以来我都讲了太多别人的故事,今天,我想讲一讲我自己。……我姓鲸,名落。因为我想像鲸鱼一样把我最后一次温柔带给大家。……每天只能靠喝酒去维持那几个小时的睡眠,或者是借酒消愁。……好多人都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你知道吗,我有多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你试过那种心跳发慌无法入睡试过每天被噩梦惊醒无法睡着吗?你试过一天只睡三个小时而这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忍受很久了。我四五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弹幕里飘过各种加油打气的话,甚至出现了带有年龄的患者打卡:“中度15” “重度23岁”……
—
图片来源:B站视频
评论里不乏表示有共同经历的人。up主说:“我其实不是很喜欢你们在评论下面说这个我也有我也做过,如果你也有或者你也做过,那麻烦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好吗?”她的声音突然强硬起来,转而又温柔下来说:“至少不要到了我这么严重的时候,才觉得什么都无法挽回了。”
up主鲸落名怼怼的声音很温柔,是个女孩,说到激动处的时候声音会颤抖。很克制,也很低沉。而四千多条飘过弹幕在视频的深海鲸鱼的背景衬托下,显得异常热闹。七嘴八舌的背后,是一个个屏幕前孤独的灵魂。视频的末尾是这样一句话:“今天是我治疗的第一天,抑郁症,你好。再见。”
求助
【绝望】拜托了,请让我活下去……帮帮我……
UP主:二分之一王子sama
生活日常 2018-02-17 09:17:28
95.6万播放 · 1.9万弹幕
视频简介:
一个人有些撑不下去了……
拜托
救救现在的我 好吗
整个视频没有别的声音和画面,只有字幕和音乐。我把这些文字中,出现问号的地方摘抄了下来:
人究竟是为什么而活?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那么为什么不公平都恰好落在我的身上
我该为了那一点渺茫继续奋斗么 如果我努力到最后 该走的还是会走 我……我该怎么办?
请不要在弹幕上发过激言论好吗?
道理我都懂 所以“活下去吗?”
配乐是《我等你到三十五岁》,是一首填词演唱作品,原曲为《风声》。
—
图片来源:B站视频
up主一边在表达着自己的困惑、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无助,另一方面也很担心被评价,怕被不喜欢,怕自己让别人不快乐。“请让我今天小小的任性一下吧”,从头到尾的礼貌,从头到尾的小心,如果是日语应该满是敬语。和鲸落的作品有区别的是,他非常清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需求是:寻求帮助。
助人
希望能帮助到打算去医院看抑郁症的你
UP主:德华隐身了
生活日常 2018-05-15 02:37:43
2.2万播放 · 64弹幕
视频简介:
1.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我不会放弃b站。
2.抑郁症不是标签,不是矫情,是疾病。
3.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已经恢复到可以控制情绪了。
4.我只讲述看病过程,不讲述自己的病情。
5.你没有看错,我又胖了。
开头up主做了几个鬼脸,很可爱很活泼。接着就是非常正经的分享。“我去医院看病之前是非常紧张和害怕的,所以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所以我想给大家一点小小帮助。” 视频里面,包括了办医疗卡、预约医生、签到就诊等过程,也分享了自己吃药的副作用。up主的分享非常清楚明了,没有任何倾诉型的情感分享,完全是干货型分享。
这是绿头发的up主,很酷。她问大家有没有看出来今天的妆很厚。
—
图片来源:B站视频
互助
在B站,抑郁症相关的助人行为有两种,一种是上面所提到的主动发出视频给到其他人参考借鉴,另一种则更多的体现在弹幕和评论区。作为一个以互动为主要特色的网站,在B站,视频的价值是由视频内容和弹幕评论共同完成的。抑郁症视频里的相关互动大概包括以下几种:
单纯支持鼓励up主;
受到视频触动说出自己类似经历,形成共鸣;
回应视频里面要点,给到干货信息;
围绕抑郁症发散评论,包括纯议论、求助等。
大多数评论都是这四种兼而有之。
B站会给用户推相似主题的视频
—
图片来源:B站
比较容易引起广泛讨论的很多是情感共鸣类的:
有的是描绘自己的抑郁体验,
有的提到造成自己抑郁的因素,
有的在吐槽周围人的糟糕态度,
有的则是带着不确定的自说自话……
各种各样的评论
—
图片来源:B站视频下的评论留言区
在这一类的评论里面,大家的回复都会极尽温柔。“小可爱” “别傻了,我们都爱你” “抱抱”“还有我在意你啊”……
这种情感型的互助还会表现为一种团结,对于任何语言看上去不友善的,大家会进行反击: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在情感宣泄表达之外,也有表示具体困难的。比如刚刚提到的up主德华隐身了的就医分享下面,就会看到如下评论: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在这两条评论里面,面对小城市没有心理方面就医渠道的问题,大家给出的方案除了“去大医院”“早点去看呀”“只能靠自己了”“一定要去看医生”,很难看到更多的可操作建议,一方面大家只能从病友角度给到建议(并非专业助人者),另一方面大家收到年龄和社会经验限制也很难有更多的资源进行链接。
也有一些热心且有一定能力的网友试图做更多,比如在up主鲸落的视频下面,有这样一条评论: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这是一个既有患病经历又有心理学背景的网友爱丁座,ta分享了自己经历,给了广大患者一些建·议,同时ta出于好意表示可以给到一些咨询师的电话。但是很快,这名网友也表示评论置顶后大量的私信给他带来了困扰,不能再提供更多帮助了(见下图)。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能够从这位网友的这条补充评论里面看到,当ta在网上提出可以提供帮助以后ta所经历的:大量的私信,不恰当的期待,无法回应的需求……
B站抑郁话语分析
关于这一部分,我没有去抓取数据,仅仅凭借这几年长时间浸淫在b站抑郁症话语里的经验给出个人的观察,反复被提到的一些点可以分成以下几块:
抑郁症是病,一定要去看医生
家人朋友不理解我,不理解抑郁症
他们轻视了我的问题
不需要不合适的安慰,不要对我说加油
抑郁症的人都是非常善良的
没有人能帮助我
我很孤独
活着很痛苦
我很累
我想死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
我不确定我是不是生病了
我找不到合适的医院/咨询师……
我看病/吃药/看咨询师的经历……
看病很费钱/看不起病……
我的家人/朋友是抑郁症
他们为何选择B站?
来自来自B站联合调研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B站拥有1亿活跃用户,17岁以下占主流。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家庭月平均收入水平为6250元,其中90后与00后家庭收入高于全国居民家庭的70.8%。规模高达2.8亿的90后及00后的消费群体中,文娱消费占比占总支出的28.9%。其中24岁以下的用户中,视频服务占用这群用户的娱乐消费时间的比例分别达到27.1%。可以说,视频陪伴了95后的成长。而b站作为视频网站的突出代表,是相当一部分95后生活中的重要存在。
从内容上来看,b站本身也完成了从ACG圈子的心头好到多元内容布局的转型,相比游戏区和番剧,生活区的热度越来越高。在《青年报》的报道中,播放量排名第一的关键词是“日常”。“95后”“00后”在这里娱乐、学习,也在这里分享彼此的生活、情感。
那么,为什么这个95后钟爱的综合社区里面,会出现如此多的抑郁症视频?这可以拆成几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年轻用户是抑郁症/关注抑郁症?
为什么他们愿意主动制作抑郁症相关内容?
为什么他们选择了b站?
这些问题的答案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客观上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有增长趋势,用户中有绝对数目的抑郁症群体;
年轻一代对于抑郁症的病耻感有弱化趋势;
现实生活里面处于失语状态;
互联网世代把互联网作为生活方式,上传视频本身是一种日常交流手段;
B站有独特的社群的准入机制,社群规则构建起了圈内外的边界线,促使个体与该网站这一社会结构产生更多联系,在内心深处对该网站产生强烈认同(愿意把重要的东西在这里分享而不是其他地方)。弹幕这一圈内语言使用时会产生一致性或相似观点,大大强化了这种统一感与认同感。而且非同群体人员对于该群体的语言是不能全部精确解码的,令圈内人员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安全感。(程昊琳,2017)
本身有社交焦虑的个体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站里面进行自我披露(Seabrook等人,2016),社交网站的活跃度和抑郁表现呈现相关趋势;
部分抑郁症视频热度上去后带来的示范效应。
以上是一些粗浅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完B站的抑郁生态后,我们进入今天的重头戏:B站的抑郁症话语传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是面向从业者给出思考的点、同时也是给有影响力的大up主作为参考。这些问题的前提都是我们把B站的所有抑郁症相关内容当成一个整体现象去分析,并非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视频。
1
用特殊当一般
即便我们把b站关于抑郁症的内容都看一遍,我们也不能说自己掌握了关于抑郁症的全部知识。然而网络会带给人这种错觉。知乎不等于知网,b站生活区也不等于生活。从症状到原因,从支持系统到社会文化背景,差别都太大了。同一块屏幕,千万种病情。
比较常见的是从个人经历和身边见闻出发,结合网络资料,给到建议。但是任何关于抑郁症的建议都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的,任何关于抑郁症的经历也没有办法代表全部群体。
up主在分析的时候虽然许多都会说是个人经历,但是如果采用了看起来“专业”的分享的姿态和方式(譬如以指南形式/譬如视频包装非常精美)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会让视频内容也具备“专业”色彩,对于观众而言很容易直接吸收为“知识”了。但是这种知识其实更加趋向于“经验”。至于经验的对错和适用性,则是许多视频忽略的。比较常出现的话术是:“一定XXX” “就是XXX” “千万XXX” “真正的抑郁症才不会XXXXX”,这些话术虽然传播上很方便,但在事实层面可能是经不起推敲的。
2
维度简化和窄化,赋予道德色彩
up主们在分享的时候更多是侧重在症状的描述和情感的宣泄上,能够展现的也就是更抽象化和个人化的视角,这一点当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如果把所有up主提供的内容整体去看的话,的确是具有局限性的。
同时也会发现医学视角是b站上比较多的,但是鲜有从社会文化脉络分析的抑郁症(从整个社会的科普大环境来看也是如此)。说到抑郁症,更多的会采用医学视角去给到定论和解决方法,这可能会强化问题的个体化因素,同时简化问题的复杂性。因为青少年抑郁症恰恰和家庭学校、和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非常大,这些是比较少被提及的。
up主们本身都有比较好的知识文化素养,同时也有网络资料收集能力,所以他们能够反映的的确就是做的比较好的主流精神卫生科普常年以来所告诉大家的。但是我也会看到,这些主流知识会被“理所当然”的直接吸收为生活的一部分,很少见到“医学化”“社会和文化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等在抑郁症领域同样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
目前b站上的科普都是不遗余力在说明“抑郁症是病”,这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仅止于此也可能会窄化受众对于抑郁症的理解(注意,反思医学化不等于抗拒就医)。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这里特别需要提一下的是b站传播话语里面对抑郁症的道德化。比如“抑郁症患者都是特别善良的人” “抑郁症患者不会伤害别人,只会伤害自己” ,这些话乍一看有去污名化的作用,也能够让很多患者感到宽慰,但是这些话语的流行未必是好事。它会让抑郁症这个非常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同时也会浪漫化抑郁症群体。
实际上,抑郁症里面也有好坏人。b站网友所说的那种因为过于善良温柔而不忍心伤害别人的抑郁症是存在的,但这不是事情的全貌。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说法流行以后,一旦患者本人做出一些不那么有道德光环的事情,那么ta是否就失去了抑郁症资格呢,那么ta是不是给抑郁症群体丢人了呢?
— weibo.com
实际上b站上就曾经有分享走出抑郁经历的大V在被爆出黑料后遭到网友质疑,这位up主立马就从励志典型变成了借助抑郁炒作的反面。但是抛开黑料不谈,这位up主的内心到底有没有经历过抑郁这实际上是网友无法涉足也很难判断的领域。到底谁有资格去判断他人是否是“真的抑郁症”呢?网友给出的那些看似合理的标准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厢情愿的投射呢?
所以不管是对抑郁症群体本身还是对大众,这种浪漫化简单化的说法都只能停留在文学抒情层面,不应该作为常识传播。
3
缺少对话空间,缺少反思性观点
在涉及抑郁症的话题里面很难有特别心平气和的讨论,一方面是大家对于异见会有防御,不想让那些在现实世界就惹人厌的场景再次上演;另一方面也是网络表意有误差,中性的语言也可能会被认为是攻击。这个也不能怪大家玻璃心或者敏感,因为的的确确在生活中他们很大可能是处于失语和被压抑的状态,所以在网络上更想守护或者制造一个理想国。
之前在文献里面,也有研究表明抑郁和焦虑程度越高的个体可能更倾向于将互动理解为消极的。这样的结果是,风凉话少了,阴阳怪气的话少了,但是合理范围的质疑与反思也少了。
— B站视频搜索区
比如说抑郁症标签有没有可能在b站被过度使用,比如有了抑郁症状是不是非诊断不可,这些都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讨论的。以后面一个问题为例,我们提倡及时就医,但是也要看到就医和获取诊断对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带来的意义,诊断会如何改变ta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等,还要看到当地的医疗水平能否匹配避免带来更多伤害。但是一旦表达不清楚或者没有使用温柔的语言风格,就可能被当成敌军,这样的讨论就很难有具体空间展开。
网友急切地想收获尊重和传播善意,但是这种理想化走到极端会变成好心做坏事。“正确”的东西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实”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讨论和面对。
任何异议都会死于“不尊重抑郁症”。但是,尊重的边界是模糊的,因为每个人心中对于尊重的定义不一样。亲历者、程度更严重者,具备天然的话语权,但是也是因为如此,不同的声音可能就会被视为冒犯和没有同理心。有时候up主本人觉得并无不妥,但是评论区反而能吵得激烈。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还有的用户会说:“我就是抑郁症,你这样XXXXX” “我得过抑郁,你没有资格说XXXX” 。XXXX里面的内容往往是指责型的。这种对话本质上以自我暴露为大前提,似乎非要亮出抑郁症身份才有可能具备某种资格,似乎得的越久越严重说的话也就越正确,这种隐含的对话规则实际上是很不合理的,看起来是在维护抑郁者的自尊,实际上是在滋长不必要的优越和傲慢。
除了这些情感上的防御之外,本身全网的公共讨论氛围还有待提升也是一个客观因素。许多人对话起来先扣帽子,而不是讲逻辑讲事实,这个大家都有感受,就不赘述了。
4
大up主具有较高话语权
这条和上面没有对话空间有交叉,这里单独说一下。“不喜欢就滚”,这也是评论区里面会看到的一句话。大up主本身有自己的粉丝,粉丝会抱团保护自己的up主。这种情况下也比较难有对话。另一方面就是大up主说的话,粉丝会更加信服,即便这些话可能是有问题。另一方面就是b站也会给到大up主更多展示空间。它毕竟不是一个大学课堂,也不是一个圆桌对话,所以客观上许多微弱的杂音就很难登上台面。
5
互助无法深入
目前网友自发形成互助的情况是无法进行深入和有组织的互助。一方面这不是病友论坛,无法提供网站功能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这一群B站用户本身实际上都还是年级非常小的青少年,成年人可能会知道类似对不了解的人不要给予太多这种道理,但是青少年会因为一些理想化的愿景做出一些和违背正常人际交往规律的事情,或者做出超出ta能力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可能有好的结果,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一地鸡毛。
当下b站这些在抑郁症领域活跃的用户许多都是出于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的目的去活跃,但是如果对这件事情没有清晰的预估,就可能会受到伤害。特别是本身就有抑郁或者双相的用户,也可能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受到二次伤害。与之共同发生的还有助人带来的自我耗竭。
— B站视频搜索区
前面up主鲸落下面的评论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试图在语言的“抱抱”之外提供更多帮助,哪怕只是一点点信息,都可能会带来自身的很大耗竭。僧多粥少,大家都在抓稻草,看到一点点希望都会扑过去。
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b站会出现。所有的民间抑郁症互助都会出现。只不过b站社交模式特殊、用户也偏年轻,所以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明显。
6
疾病标签的强化
这个问题非常敏感。这里我们只说一点点。首先我们要知道当下我国的精神疾病诊断会出现三种情况,诊断不足、误诊、诊断过度。
这个事情对我们从业者来说也非常矛盾。一方面我们当然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是同时我们又知道社会配套是跟不上的,我们知道一个疾病标签的获得究竟对当事人是好是坏必须具体分析。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中产家庭,父母高知,孩子发病,拿到诊断,吃药咨询,调整环境,这种青少年相对来说在和标签相处中还算顺利。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一旦青少年拿到了那个诊断的标签,后面ta身边接踵而至的变化可能是ta承受不住的。在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去最好的精神卫生中心的当下,只提倡去医院而不给出充足信息就是耍流氓。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这几年的实践经验看下来,最痛心的情况就是,一个青少年抱着ta的抑郁症标签不放,花了很大的力气,所有人都接受并且认可ta是抑郁症的时候,ta把自己给丢了。我记得有一位双相的女孩和我说,出院以后,她觉得学校已经回不去了(社会融入的问题),她反而想住回精神病院。标签会带来尊重或者带来污名,也可能会带来玻璃罩,和真实社会隔着一层的那个玻璃罩。
而另一个双相的中学生则和我说,虽然诊断给了她答案,但是很多时候,她已经没有办法分清楚到底她生活中过往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在现在是正常还是不正常。诊断可以解释一些你过往觉得困惑的东西,但是诊断无法解决你这么多年生活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也没有办法为你的将来提供道路。抑郁症也好,躁郁症也好,应该是一个整合和重塑的口子,而不是看似坚不可摧实则不堪一击的盾牌。
相对来说,高度敏感、需要身份认同、需要当下答案的人,更容易依附在抑郁症标签上。青少年时期本身就是一个会面临很多冲突的成长阶段。当抑郁症和躁郁症作为结果出现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标签的强化是否是一件好事,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7
线下无力感增强?
这部分我打了一个问号。因为这边因人而异,没办法给到定论。b站抑郁症视频在抚慰人心、创造共情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太多的人从这些视频里面得到鼓励,找到勇气,甚至获得价值。但是也是因为如此,这里在某种意义上更像乌托邦式的存在,b站越美好现实越不堪。我们都想在自己感觉舒服的地方待着。如果我是初中生,我可能会天天在刷评论区报团取暖,而不是面对糟糕的父母和老师。
— B站视频
评论区都是陌生人,网络语言的简单支持其实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这里谁也舍不得伤害彼此。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心中难免落差。这是一个猜测,也有人从网络获得力量从而改变现实生活的,但是也有对现实更加失望只想留在网络的,这里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继续去观察和讨论。
何以可为
网络精神健康介入的几个方向:
1
系统支持和鼓励有意愿的分享者发声
成为分享者主动发声,对一部分患者来说能够让他们感觉更好。ta能够在发声和互动中一方面达到倾诉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收获自我效能感。专业助人者可以做的是针对这一种特别的形式(制作视频上传),给到系统支持,具体来说是一系列自我暴露的策略。
比如画面上是不是要露脸,比如是否需要提及自己抑郁的原因,青少年作为制作者本人的意愿当然需要被尊重,但是他们可能对于网络舆论和后续影响缺少预判,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未必能精准把握。助人者可以帮助他们达到信息对等。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在引导的同时,仍然保留和鼓励多元,尽量呈现真实的经验和视角,不为了正确的结论而扭曲自己的体验。
2
灵活利用直播等即时性较强的形式
既然有这么多青少年愿意把网络作为求助和互助的首选,专业从业者就应该与时俱进。我曾经做过两次b站直播的尝试。一次是提前报名,到点进行的,那是一次抑郁症主题的读书会,大家进行了友好的讨论,也不乏针锋相对的辩论;另外一次是我午夜突然上播,主题就是聊聊抑郁症,来了几个人,比较类似深夜电台。我也分享了不少干货,过程中还收到了打赏。这两次短暂的经验让我相信直播间也可以是一个特别的工作现场。
记得早年刚有QQ的时候,就有退休老人志愿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者,去加青少年为好友,倾听烦恼,实际上就是知心姐姐信箱的变种。此外,各个精神健康专门团体也完全可以将B站作为内容生产的阵地,提供大家喜闻乐见的精神健康主题内容。
3
建立和完善转介机制
这是对平台的期待。当然以当下来说,这个期待显得非常的不切实际。在线下分享当中,一个青少年APP的开发者告诉我,这个目前是不现实的,因为平台不想也不能担责。我也提到过社群的方向,但也是同样道理,再就是过高的运营成本。除非本身就是精神健康的产品,不然平台是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做的。目前,这种转介(特别是危机干预)几乎都是靠网友自发去完成的。
4
将网络作为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
这是对从业者说的话。许多精神健康从业者即便本身工作对象就是青少年,都有可能对青少年的日常缺乏了解。不知道他们的语言,不知道他们的趣味。比较传统的思维是认为网络就是虚拟,把它和线下生活分割,但是在今天,这种真实和虚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用户可以因为网络暴力而自杀,也可以因为网络而得救。如果我们不去把这些经验当成知识去汲取,那也难免因为傲慢而在专业方面止步不前了。上述种种或许都很难做到。但是至少最后这一点。主动去了解,去看,不是难事。
— B站视频
对年轻抑郁者说的话
作为一个从事精神健康四五年的人,我也曾自诩百炼成钢。但是在写作这篇文章的几个月里面,面对最鲜活最真实的声音,面对影像这种特殊的形式,想象屏幕后的那个或克制或崩溃的你,我仍会想起人生不同阶段那个最无助的自己,童年的孤独,青春期的挣扎、成年后的困顿……感谢你们的分享,我丝毫不怀疑这些分享存在的意义,也认为哪怕仅仅凭此你们也是独具价值的存在。
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话语分析来思考更好的精神健康介入,并非刁难和批评,实际上,我相信年轻的创作者们能够理解我前面所提出的问题种种。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契机很好玩,是我在b站上发的一个抑郁主题相关高点击量视频的汇总被人攻击了。几年前,我把优酷土豆youtube上面的视频汇总的时候,大家还都是说好。但是我汇总b站的时候,却被认为在作恶。一方面我感觉到了这个群体的敏感和强烈的领地意识,另一方面我也觉得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绝不是良性的社区生态。
所以我写作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一半写给b站产品经理和精神健康同行,另一半写给b站用户。对于其他的人,其实我就想说一句话,大家去b站看看吧,搜一搜抑郁症,看看青少年都在想什么,看看他们的困苦和他们的策略。
— B站视频评论留言区
抑郁症也好,躁郁症也好,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对生活开启深刻认知的钥匙,这把钥匙或早或晚,或大或小,但是绝不会是轻的。我们需要靠抑郁症去走向对世界的认知,而不仅仅是对疾病的认知。生活的痛苦有非常多的样貌,保留自己对于人世间不幸的体察,尊重那些没有被确诊但也同样顽强面对生活风暴的人,别因为独处深渊而怒目相视天地,有时候说不定就因此遗漏了宝贵的支持。
人事有难易,痛苦无高低。在这个最好最坏的当下,我邀请你参与到大航海时代的冒险里来。如果我们相信不确定是美,如果我们相信变化虽然微弱但存在,那么明天,就还有的过。
感谢阅读,拜托了!
相关阅读
丧亲之痛:是抑郁症还是再正常不过的悲伤?
心灵感冒的泡沫经济:抗抑郁药流行之后的日本
本文来自公众号「刺鸟栖息地」
策划:小卡
资料收集:小卡、迪崽、荣荣芳、Jenny、谢洋
小卡
精神健康公益组织刺鸟栖息地创办人,南京大学社工本科和硕士,南京大学社工实习督导,从事精神健康公益五年。
刺鸟栖息地是一个精神健康公益组织。通过各种创新形式线下活动,探索自助和互助的各种可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媒体内容生产,打造多元化声音的集散地。过往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焦点团体、机构探访、影像发声、艺术展览、戏剧演出等。
← 往期回顾(滑动有惊喜) →
深读
1
# 精神病学
接纳与承诺:当现实不似我所想
2
# 精神病学
为抗抑郁药辩护
3
# 精神病学
用迷幻剂大战抑郁症的神经科学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