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与白] 坏人们 林水文

组稿:王子俊 诗天府 2023-01-11

林水文的诗

 

    床板

                                    赞赏

承受我的灵魂和肉体的床板
谁曾经在这里睡过
深夜转辗难眠抑或疲劳中睡去
他们来了,又离去
敲着流水的小鼓,在路上相遇
如我带着豪情和梦想睡在其中
又带着深深叹息无奈或另一个梦想
睡在另一张面目丑陋的床板上

我走着他们的路  睡着他们曾经睡过
床板。那引进汗水和歌谣滋润的床板
坎坎坷坷,如路上的命运
坎坷的床板,刀子刻着血与泪的文字
"只能出卖劳力,不能出卖思想和尊严"
或一些陈旧沾满风尘的地址
这些文字如一个个灵魂在独语
也如流浪路上的一面旗帜
陈旧的地址是飘泊最后的落脚点?

一张张沧桑丑陋的床板
见证了一座城市的成长
楼群多了,道路长了
睡在床板上的人一天天地陌生
床板睁眼看着我们在城市里的生活
背负无形的床板行走在城市的边缘上
我们是床板的歌者
青春,漂泊,梦想
笑声与泪水,那一张张床板
沉默的记忆者

 


       

    少年行

 

玻璃窗映着众多各异的面容

闪过一些虚虚实实的图像

山的轮廓拉起夜的欲望

铁轨敲打着我的心脏

我捏着火车票,却不知道和谁人说起

我看见飞翔的牛群,倒退的流水

哥哥将我的生活费压在鞋底

漫不经心和邻座的人聊天

貌似经常出远门的人

 

我继续沉默,把车票小心翼翼放进袋

闻着手上牛绳和青草

混合的味道,想着

离开村子时,村人恭维我的话

"你有米簿,可以做城里人"

又想起牛背上读过郁达夫的散文

他山一程水一程到余杭求学

最后,他客死异国他乡

 

清晨,下火车,转公交车

汽油味喊醒了我沉睡的晕车症

呕吐,大海里的船覆到另一个平面

车迎晨风疾驰,将我送去遥远的大海

哥哥在旁唠叨

"车都不能坐,如何在城里生活?"

口袋中的录取通知书和米簿蠢蠢欲动

我紧紧按住它们

此后,晕车症追随一生



 

     烽火

  

每走到此地,心神不宁

地下室的工作暗示着我的形象

此刻,不远处的西江水喧哗或低吟

拥着晨昏,有着命中的事物走过

午夜里,那枚炙伤多少人的月亮

还在车水马龙之中奔波

它的火光掠过高楼的水塔

 

我在数着指间的时光

数着儿子们的长大,用诗代替记忆

回到自己的内心

雪从没有来过更南的南方

有人把暮色当作传说中的雪

虚构过程,捱过生命的冬天

我想对陕促的天空放声大笑

看见天空里的火烧云

它在天空里走动,烽火连天

映着我的内心

这里离着故乡几百公里的时光

飘着风马旗



 

    西江

 

我们所看到的是一条远走他乡的河流

它来自偏远的滇黔桂山区

经过羚羊峡后四处张望

一心奔向水系众多的珠江

 

头也不回,在月光中撒开道路

像少年义无返顾地飞奔他乡

接纳泥沙,杂质、树根

溺水的村庄,承载了太多的杂质

形成深厚、辽阔,偏执,还有

呼喊的乡愁

 

无穷的泡沫过滤无穷的幻想

徘徊,却从没想流回昨天的样子

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流

始终养育

异乡人的晨昏



    

    单位的象征意义

              

我回原单位办理停薪留职手续

杨叔已经退休回乡下

烧酒延续他的生活,养鸡喂鸭

另一个杨叔已长期住在山上

无儿无女,无人探望

我从前的搭档小罗病休在家,拐杖

指挥他孤独的生活

遇到更多年轻同事,面目模糊

来历不明

和我们同一辈人,据说有的当领导

远离群众,也有些像我般停薪留职

杳无音信

 

单位的招牌依然锃亮锃亮

太阳底下发着耀眼的光芒

墙上长出野花怀念旧时月色

土墙掉落了一层外表的泥巴

老鼠或许已偷吃它们剩下的光阴

而依然坚固。听说国家不倒

它们也不会倒

有些人希望它倒,却有些人不希望

我的态度依然模棱两可



 

    在金华

     

我远离故乡,在古诗词描绘的江南

被雨水以及不断补充下来的冷空气

包围

妻儿指着一幅中国地图

描述天伦之乐

其实并不遥远,只是一条直线

而翻山越涉水,在古代则可能一个月才抵达

冷空气不断入侵,在李渔的闲适园游一下

什么才是最热切的?

如马路中落下的雪又融化了

忍受着生活的动荡,它们像水一样

我在恐惧舒适中喜欢舒适

讨厌命运中的奔波又讨厌安于天命的屈服

从雨水中长出雾

证明了冷的色彩,而雪只会

加深孤独的敲门声

在这里,我更喜欢看见落日奔赴婺江

温暖的落日照耀着江水

奔波中一点好时光浮现出来

我所经历无非是冷和暖,深刻和浅簿

 



     哑巴凉茶

 

夕阳在小城无处可栖

他遇上了哑巴凉茶,哑巴也戴着草帽

天大热,小城虚火

哑巴说不出自己凉茶的苦与好处

只有纸牌书写"哑巴凉茶"

他不问自取捧起凉茶,大喝

热风在空气中搅动着情绪

有人看见戴草帽的他和哑巴热切地交谈

凉茶由热至冷

 



    凌晨四点的大雨

         

大雨落在两个屠户之间

他俩的脸庞流淌着红色的油脂

黑夜被闪电砍开,又合拢

而我的天空从凌晨三点等待黎明

 

身上触摸的雨水越来越多

手上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没有人看到我内心翻滚的江河

或许隐藏更坚韧的石头

我盖完那些猪们正确的死亡签章

遇见他俩推车缓行

他俩在唠叨,却没被雨声淹没

"赶早,卖个好价钱"

"斯文人,你做不来"

 


 

    你看,那燃烧的星辰

              

凌晨三点,星辰东斜

吱吱的行车声碾过夜色

已闻到生活被月光炙伤

越来越重的腥味

"每个人都有过往的秘密"

然而眼睛在头顶上穿行

硬盘在网络中高速地运行

转向某处

老鼠们叼着肉块灯光中跺脚

一些人或明或暗的示威

一些人沉默地工作

另一些人再讲下笑话

分享明星们的私生活

"你看,星辰在燃烧…"

我不想说星空的孤傲

我收获了最后隐秘的星空


 

     我的心灵史

        ——林水文

 

我所写的文字,不知道是否能称谓诗?诗就是我内心真实的东西,也是有别于这现实世界另一个心灵世界。它有着我浓烈生活的痕迹。若果说我的诗有别人的影子,那可只能是某些语言的模仿,而不是情感、心灵的模仿。个人的经历,心灵的历程,别人是模伤不了。可能一些经历相似,但心灵精神很难相似。这算不算一个人作品的辨识度?可能有人说,你才写二年多,就有自己作品的辨识度,可笑!可是我还是说,别人模仿不了我的心灵史。

   

我不喜欢写命题类的东西,我这样认为,不发自内心的东西是写不好。我写的东西从不是歌功颂德,也不会宏大叙事,更不会是无病呻吟。诗其实就是个人化很强的东西。它只是构建一个人的精神内心世界,有别于别人的心灵世界。若果有和这个世界,时代产生联系的话,那只是侧面地反映这个时代的风貌。再和时代产生关联的情感体验。

 

我一直遵循我手写我心,我心来我世界。我的生活可谓经历有点丰富,说难听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我们所处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正如我在一首诗里说"我在恐惧舒适中喜欢舒适讨厌命运中的奔波又讨厌安于天命的屈服"。从走出校园出到社会后,我不甘于屈服,却又不得不屈服所谓的命,在一家国有企业上过班,之后停职在工厂打过几年厂工,之后放弃打工,去做电脑维修学徒工,三年后,自己开档口,赚钱养家糊口。差不多又十年了,由于儿子就学问题,父母年迈,结束档口,回到小城做一份别人认为很低微的工作。可能是我做事不能坚持,不安份的原因,致使现在一事无成。当初若在国有企业或工厂里努力干它十年八年,或许会小点成绩,不致于现在这样狼狈。其实有时我很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它有让我大量时间让我读书思考,可惜工资单薄,生活窘迫,我不得不兼职,重操旧业,戴着一顶草帽,骑着破自行车行走这小城区里,做钟点工,上门维修。

   

我的生活如此,也是我的诗。我的诗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心灵独白。我写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或许很差,但我很庆幸高兴有人读懂我,像林荣姐所说"林水文显然正在自觉地实践着他的诗歌理念:诗歌是严肃的语言艺术,是自然心灵的诗性表达,是一种对于过往和现实的积极介入。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言及的那样: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林水文诗歌中关于情绪的波动、心思的起伏以及意识的变幻、精神的演绎都得益于他敏锐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他的诗确有一种超越其个人境遇的存在感、纵深感和历史意识"。林荣姐有些过奖了,但我确实在自己的诗写中去追求超越个人境遇的存在感,纵深感,历史意识。至于能不能做到,又当别论。

   

2003年,经罗德远老师最后一次发《床板》后,我不写诗了。2003年底,我离开原来打工的厂,回原单位上班,再停薪留职,再打工,再随亲戚到浙江做电脑维修学徒工,自己在各个城市寻找档口开档,由于生活奔波,结婚生子等,停止写诗。再到2016年底遇到张德明老师后,我重新又写了。我有幸遇到众多前辈诗人老师,他们说我有潜力,我才坚持下来。很可笑,有一段时间,我曾天真认为可以通过写作,通过大量的发表,可以改变我窘迫的生活,改变我的命运。但现实告诉过我,不可能。一位前辈诗人和我说过,不要浮躁,把写诗当作修道,当作生命的写作即可。他说得很对。诗有何用?诗对现实没有半点作用,诗不过心灵的世界反映,构建。严格地来说,我写诗,不到三年,对于诗真正领悟还不够,对心灵以及周边的世界认识探索还不够。沉重的生活迫使我能不能坚持,还是末知数。但最起码现在我还在写,还在思考。或许我需要强大的心灵来对抗这个压迫我的世界。

 

写下这些个人化的东西,不知道这些算不算创作谈?

                18年8月7日立秋日于医院

 

林水文,男,广东廉江人,有诗作发于《作品》《诗选刊》《诗潮》《绿风》《星星》《诗林》《中国诗歌》《中国诗人》《延河》《散文诗》《天津诗人》《山东文学》《中西诗歌》菲律宾《世界日报》《诗歌周刊》等各地纸刊,网络平台。是"湛江诗群"重要成员之一。

 



【往期回顾】

 大枪/大草/曹东/布衣/林新荣/李庄/陈润生/红力/庞琼珍/桑格尔/敬丹樱/龙双丰/李曙白/王老莽/林水文/野人/蒲永见/向以鲜/曾蒙/潇潇/王跃强/祥 子/喻言/山鸿/李不嫁/涂拥/丁不三/朱建业/宫白云/李平/霁虹/蒋雪峰/庞清明/白鹤林/谯达摩/陈大华/刘德路/詹义君/还叫悟空/张天国/英伦/刘文旋/赵贵友/李之平/梁兄/曹纪祖/汪抒/呆瓜/班琳丽/离开/林荣/霜扣儿/邵纯生/殷龙龙/余修霞/杨献平/李树侠/余怒/风铃子/殷红/安琪/百定安/宗小白/上帝的拇指/道辉/阳子/晓松/茉棉/魔头贝贝/木易/其然/白兰/李拜天/蒋志武/戴潍娜/轩辕轼轲/杨通/殷常青/麦笛/杨角/熊游坤/田凌云/张萍/邓翔/金指尖/马力/老家梦泉

 


编委管理层


顾问:曹纪祖 牛放 傅天琳 桑恒昌 李自国 杨献平 蒋雪峰 龙郁 姚成 熊焱 宋清芳  


名誉总编:王子俊

主编:王小阁

编辑:土土儿 柑橘  苔丝 紫藤

组稿编辑: 罗莉琼 韩坤 楚天舒   

诗赛主持:心老天山

编委:陈邦林  楚天舒 韩坤 俊儿  贾勇虎 刘德路  罗莉琼  冷月花魂  木棉古丽 马新宝 其然  王晶  舞诗子 王子俊 心老天山 徐文中 周礼勇 (大写字母排列)

  


【投稿须知】

(1)发五至六首自己最满意的首发作品到指定邮箱(1250858978@qq.com),欢迎不同风格的诗,来稿附上简介、照片和微信号,均附件发送。
(2)来稿两周内未见釆用,作者另行处理;本平台人手有限,所有咨询恕不能逐一解答,请不要给主编和编辑私发稿件。
(3)投稿者请加主编微信:wangxiaoge315



诗天府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