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IGF观点 | 碳标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浅析

朱晨晨 等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024-08-24

碳标签制度的实施被认为是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公众与“双碳”目标之间的重要桥梁,逐步受到重视。然而作为新生事物,碳标签的有效推广仍面临着不少难题,本文将围绕我国碳标签的发展、碳标签如何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及目前我国碳标签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碳标签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碳标签发展背景


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的低碳排放技术。碳标签把产品生命周期一一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碳足迹)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碳标签”起源于国际上提出的生态标签,是继生态标签机制获得成功推广后应运而生的一种与温室气体直接关联的生态标签。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全球已有英国、欧盟、美国、韩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地区政府开始发展和推广碳标签制度。碳标签作为重要的碳减排工具之一,与我国倡导的低碳发展理念相一致,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二、碳标签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国际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有超过27000个产品有碳标签、超过12个国家或地区立法,要求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有1000多家知名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国际上碳标签制度主要是市场的驱动作用,自愿参与为主。
英国:英国是最早开始实行碳标签的国家,碳标签的推广最早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开始,本国企业随后也积极响应。
美国:与英国不同,美国碳标签的发展是由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所自发推行的,在市场推行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随后出台相关政策对碳标签进行管理。
法国:2009年法国参议院通过了“Grenelle 2”法案,该法案涉及了全球第一个强制性环保/碳标签的内容,并于2010年最终得到法国国民议会的采纳,于2011年开始实施。
日本:日本于2008年开始碳足迹的标签项目,推行自上而下碳标签制度。碳标签的种类已达近百种,2011年开始对农产品实施碳标签制度。
(二)我国碳标签发展及分类
我国于2018年初开始推动“碳足迹标签”计划,中国碳标签制度也在制定、逐步完善中。产品碳标签评价标准由国家低碳认证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CEESTA)、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联合开展工作,确定中国首例电器电子行业“碳足迹标签”试点计划。当前,我国在纺织服装、日用消费品以及电器制造等多个行业的推进碳标签工作。


图1 中国碳标签制度大事记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公开材料整理
碳标签分类:按照碳标签的披露内容,现行的产品碳标签主要分为碳足迹标签、碳减排标签、碳中和标签三类。
碳足迹标签:公布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或者标示出产品全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碳排放量。
碳减排标签:不公布明确的碳排放数据,仅表明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碳排放量低于某个既定标准。
碳中和标签:不公布明确的碳排放数据,标示了产品碳足迹已通过碳中和的方式被完全抵消。


三、碳标签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碳标签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其标示的碳足迹信息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消费向导,有利于购买者和消费者更快地了解产品的环保性能,引导其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经由碳足迹盘查实现碳排放来源的透明化,了解生产过程中哪个环节会产生较多碳排放,提出改善措施,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有利于全球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碳标签产品引领绿色消费低碳发展
低碳消费作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环节,需要生态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共同努力。企业提供的可持续产品选择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车,而不断强化的公众绿色低碳消费理念也正倒逼生产领域的绿色转型,产销两端相互促进,持续推动价值链绿色转型进程。消费者往往对新生事物产生好奇心,致使碳标签信息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碳标签的出现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加关注产品的绿色属性,进而影响其购买和支付意愿,逐步引导消费者对低碳环保产品的关注。
(一)碳标签助力企业绿色化转型
碳标签是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依据,是我国践行低碳发展、实现企业碳中和最终目标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于企业而言,产品测算可以帮助企业分析自身碳排放较高的环节及成因,有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排方案,将碳减排工作落到实处。碳标签的出现可以促进企业加快技术转型,实现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的目标,推广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企业碳减排进展的碳标签将有利于企业展示自身在碳减排方面的努力,由第三方认证的碳标签能减少“漂绿”风险,从而得到更广泛消费者的认可,企业碳标签评价工作的开展是推动企业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四、我国碳标签发展遇到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相对于国外碳标签的发展,我国碳标签的发展相对较晚,在相关配套制度上还不够完善,碳标签数据收集及整体测算面临挑战,以及在对企业和消费的正向引导上还不够充分。
(一)碳标签推广缺乏规范性
由于我国碳标签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碳标签制定和推广的配套法规是不健全,碳标签种类繁多,传递的信息各异,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比较。一类是政府部门或者公共非营利性组织制定碳标签;第二类是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认证的产品标签,还有的是由企业自行加注的标签。不断涌入市场的各类碳标签,已经在部分国家的市场上引发消费者的困惑甚至质疑,可能危及消费者对碳标签的信任度。
(二)碳标签数据收集和测算面临挑战
我国碳标签起步较晚,碳标签没有统一标识。国内市场上大多数碳标签属于对低碳产品认证批准类的碳标签,而并非标明产品从原材料、研发设计、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碳标签涉及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加工运输、消费者的使用以及产品的废弃回收,在不同环节的标准与完整的数据收集和计算都面临考验。
(三)碳标签产品的意识不足且重视度不高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低碳节能商品也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大众对碳标签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从消费者的购买角度来说,碳标签通过其传达的碳排放信息,减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引导消费者低碳消费,消费者的这一行为能够促进行业“自下而上”减排方案的实施。当前市场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均对碳标签产品的认知不足,不利于推动碳标签的发展,碳标签的普及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我国碳标签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碳标签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政策、企业与消费者三个层面完善碳标签的管理。在政策上完善碳标签的配套管理体系,鼓励企业碳标签认证以及完善激励机制,此外,不能忽视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宣传以及加强碳标签的普及工作。
(一)政策端:完善碳标签制度体系,同时给予政策支持
我国碳足迹的核算主要涉及在点在产品方面,配套设施不完善。鉴于我国当前碳标签的发展阶段,国家层面可以针对碳标签出台政策法规对碳标签的发展予以指导。对碳标签标准统一性上做出相关规定。创建碳标签实施的总体框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明确碳标签工作的指导思想;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及时解决碳标签制度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实施情况的评估,以进一步推动碳标签的有序、规范实施。同时,由于当前企业缺乏技术,无法精准测算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政府可以从技术层面与财政补贴(如激励补贴政策,奖励措施等)上支持碳标签的发展,降低碳标签运行成本。
(二)生产端:鼓励企业参与碳标签认证,承担节能减排责任
对于企业而言,碳标签能够更加直观地向消费者展现企业的低碳表现,打造良好品牌效益的同时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为产品打上碳标签,不仅是顺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低碳主题的要求,更有助于企业自身的绿色转型发展。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参与碳标签评价,完善自身低碳减排机制,加强对低碳研发创新投入,提升对减排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第三方鉴证,以确保产品在全流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增强碳标签的可信度,从而逐步建立消费者对碳标签数据的信任度。
(三)消费端:加深消费者对碳标签的理解,引导消费者绿色低碳消费
碳标签不仅仅是简单的碳数据表达,更是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当前消费者对碳标签的理解还比较浅显,未来碳标签的宣传普及尤为重要。应该加强碳标签的宣传与推广,如通过电视、新媒体营销、社区宣传海报及宣传手册、产品广告等普及碳标签知识,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形成对绿色低碳更为有利的消费模式,不断激发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成为低碳减排工作的践行者。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讲座及论坛等形式,加大碳标签制度的推广力度,让消费者认识到碳标签的价值及重要性,充分发挥消费者在碳标签推广中的作用,让更多的企业主动参与到碳标签认证工作中。



相关文章:1.IIGF观点 | 金融机构碳核算现状分析2.IIGF观点 | 绿色税收助力绿色发展浅析3.IIGF观点 | 绿色金融支持乡村低碳振兴相关政策浅析4.IIGF观点 | 关于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ISSB)的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解读

参考文献

[1]王宇飞.推行碳标签制度以消费侧选择引导生产侧低碳转型[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2,(06).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WTOK202206010&uniplatform=NZKPT&v=NzZaSd8Ohn1K9wg7BmmyuKf5GutkYQUg-rYHJkd1-MHhcYnkizV_y7F_T9aqVCK7[2]胡文娟.小标签,大动力——碳标签为“双碳”目标注入新力量[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2,(05), F279.2;X322(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Ⅰ辑).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WTOK202205012&uniplatform=NZKPT&v=NzZaSd8Ohn3jTcE1MTr-J8FvxQLglrrU3RqNFKZJo0LyD3mdy4MgkSToN-Cz9VYo[3]朱琳.碳信托中国区总裁赵立建:碳标签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N].经济日报, 2022-04-01(中央级).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CND&dbname=CCNDLAST2022&filename=JJRB202204010042&uniplatform=NZKPT&v=PRrBfYkjbH7q0RfBbGFq7yjijrBj8u7PKQOi4MYtEpI1YFgvDHQduqAo2c4CmE-Zbxba6mud3kU%3d[4]陈钰铃.完善碳标签体系 掌握全球贸易绿色“通行证”[N].重庆政协报, 2022-03-06(地方级).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CND&dbname=CCNDLAST2022&filename=CQZX202203060031&uniplatform=NZKPT&v=gprwn2kwAQ1SYJocg5kdiaiXclXrh4i-j3QPdkNROlyp0ju28Si6sJo7A91z-ff4ZAOdybgAU04%3d[5] 邱峰. 碳标签制度的国际实践及其对我国探索的启示与借鉴[J]. 西南金融, 2021,(12), X321(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Ⅰ辑).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2&filename=SCJR202112003&uniplatform=NZKPT&v=ztVL_ngqb6QgzlMWNFIg8EC5f-_Uw4qVxLlBU36eCKZ8L_YXco_U_1TX2M3lGlnp[6]仝梦. 消费者碳标签产品购买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 四川省:西南科技大学, 2019年第12期.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902&filename=1019180623.nh&uniplatform=NZKPT&v=1L925qdVZ9iNDkMn9hoJ58TFA3TQMyE0Vyo6-VP0yps36bP5zBHO_9J2fWDZsThX



作者:

朱晨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周文静 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科研助理施懿宸 中财绿指 (北京) 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张伟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