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忆安南秘书长的“安徽缘” 一位地方外事工作者的真情回忆

俞爱民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俞爱民

曾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

礼宾处处长


俞爱民,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从事地方外事工作近35年。

退休前曾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礼宾处处长,负责组织接待过许多由外交部、中联部等安排来安徽省访问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领导人、外国政党领导人等重要团组;曾因公随省级领导同志出访六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荣获外交部“全国资深地方外事工作者”荣誉称号。

现任安徽省翻译协会顾问、安徽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正文

1

安徽省对外交往史上

惟一到访的联合国秘书长


地方外事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任务就是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地方发展。

早在2006年11月,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看望安徽省外办机关工作人员时就亲切地说过:“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

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为全球最重要的多边政治舞台,联合国始终致力于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借多边之力谋人类福祉。

作者与科菲·安南夫妇的合影

科菲·安南是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也是联合国史上第一位黑人秘书长,他精通英、法等多国语言,获得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安南因其个人魅力,是惟一享有“世界总统”称号的联合国秘书长。

科菲·安南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7月视察黄山时就号召“把黄山旅游的牌子打出去”

经安徽省政府及各有关方面多年的共同努力,黄山风景区于199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我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风景区。

2004年2月黄山风景区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成为我国惟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景区。

黄山北海风光

2006年5月19日至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夫妇在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夫妇的陪同下,来我省黄山参观考察。

安南先生是安徽省对外交往史上惟一到访的联合国秘书长,其来访的重要性和对安徽省的影响,特别是对黄山作为世界遗产地如何保护和利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意义是非凡的。

正如时任省长王金山所说,安南秘书长的到来为黄山增加了“含金量”,提高了黄山知名度。

作为负责安排接待安南先生来访的主要工作人员之一,当年的情景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王光亚大使陪同安南在黄山




2

访问的动议由来已久 

充分体现安徽人的诚意


能够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从他的“亚洲五国之行”中请到黄山绝非易事,但功夫不负有诚意的安徽人。

早在2002年瑞士联邦委员会前主席奥吉先生来我省访问时,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亲密好友,奥吉先生当即答应将写信给安南先生,向其推荐、宣传黄山,力促其能来黄山访问。

之后,安徽省外办通过接待我国两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希望他们能做安南秘书长工作,争取其早日来黄山访问。

在这期间,由于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安南先生作为“世界总统”却公务缠身,黄山之旅一直未能成行。

2005年12月,正值联合国隆重纪念成立50周年之际,安徽省政府决定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黄山风光摄影展。一方面,旨在宣传黄山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摄影展的举办,能引起安南先生对黄山的浓厚兴趣,争取其早日来我省访问。

黄山风光

其间,安南秘书长应邀为摄影展的开幕进行了剪彩。那次影展,黄山秀丽而奇特的风光给安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摄影展的举办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终于促成了安南决定在他的“亚洲五国之行”中抽出周末的时间到黄山来看一看。

3

  吉人自有天相 

  神奇黄山果然名不虚传



2006年5月18日,就在安南夫妇飞来黄山的前一天,大雨磅礴、天空灰暗、气温偏低。为了落实接待前的准备工作,我带领先遣组提前两天赶赴黄山。

这段时间也不断接到联合国驻北京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黄山的天气情况,了解山上的气温。当时,我们也是天天查询黄山的气候、气温、风力等,心中难免有些担心。但依据信息,我们预感到安南夫妇在黄山期间的天气会好的。

就在安南夫妇即将到达的当天上午,天空果然露出笑脸,温暖的阳光普照黄山,气温适中,雨后天晴的空气也特别清新,顿时使人感觉进入了“天然氧吧”黄山的天气晴了,我的心情也由阴转晴了。

第二天,安南夫妇在黄山上游览视察,可谓是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即从5月19日下午安南抵达黄山,到21日离开黄山返回北京,黄山天气都一直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南夫妇离开黄山后的次日凌晨,黄山地区即开始雷雨交加。我们也及时将这一信息报告了外交部并请转告安南夫妇。

有人说,黄山真是神奇的山,而且有根有据。此次安南来访再次证实了黄山的神奇。大家都说,真是“吉人自有天相”



4

 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世界各国,不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人恐怕为数不多。因此,安南在黄山所到之处,总是成为焦点,备受欢迎。

摄影和摄像记者为了拍下珍贵的资料,每到一处都离安南夫妇距离太近,使他们夫妇感到有些困惑,但似乎也非常理解。安南曾用自己的小型数码相机拍下了这些记者们围拍的场面。

记得当导游介绍说正前方是七座山峰时,由于他们的前方站满了拍照和摄像的人员,他的夫人幽默诙谐地对导游说:正前方是七部照相机。”

安南夫妇在黄山西海排云亭锁下连心锁

2006年5月20日,上黄山的游客超过一万,除国内游客外,还有许多来自法国、荷兰和韩国等国的游客。

安南上山后,几乎立即就被周围的游客认出。大家都自发鼓掌或向他热情地打招呼问候。安南精通英语、法语等及多种非洲语言。他不断地用中文和各种语言向游客问好致意,非常友善。

有位游客用英文对安南说:“安南,我认识你!

安南笑着,也风趣地用英文回答道:“我也认识你!” 

陪同上山的黄山市政府秘书长对安南说:“您是界上最大的秘书长,我是最小的秘书长,因为我们县级以下政府不设秘书长。

安南幽默地说:“我们都是秘书长。

安南夫妇还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民居”,他对古民居保护得那么完好深表赞赏。

西递古民居

事实上,安南先生的黄山之旅,到处遇到的都是“熟人”,他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5


一行七人来自七国



安南夫妇来黄山访问,只带了身边必需的工作人员五人。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与安南身边的工作人员合作得非常愉快,他们只要有事就直接找我,而我总是能够迅速地帮助他们解决,可以说是配合默契。

应该说,我们这几天的共同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全力为安南夫妇在黄山期间生活愉快和工作顺利做好服务。

作者与安南身边工作人员合影

交谈中,他们让我猜一猜他们来自哪些国家,虽然我没有全部猜对,但基本八九不离十。众所周知安南是加纳人,其夫人娜内·安南是瑞典人。经过“三猜一核”,我了解到:

安南的特别助理是法国人;

秘书是希腊人;

记录员是黎巴嫩人;

安南夫妇身边的两个安全官一女一男,女的是葡萄牙人,男的是美国人,他是这次来黄山的安南身边工作人员中唯一的男性。

安南夫妇一行七人来自七国,真正是来自联合国的代表团。


6

为黄山松树命名 

重返黄山的愿望未能实现



在游览过程中,我们征求安南意见,问他是否愿意给黄山的某些松树命名。安南对此提议特别认真,还与夫人作了协商。

第二天上午,前往索道站的途中,在导游的引导和介绍下,安南夫人指着一棵松树说:“这棵松树很像雨伞。”

因此,安南为黄山的一棵松树命名为“雨伞松”并亲笔题名签字,并对陪同他上山的黄山市市长说:“我下次还要来,再看看这棵松树。”

雨伞松

安南先生及夫人的三天黄山之旅结束前夕,被黄山的迷人景色所打动,安南两度以文字表达了再次来黄山的愿望。

在黄山西海大饭店,他在题词中写道:来到黄山是一次奇特的经历,夫人和我一定会再来

在北海散花精舍应邀留言时,安南又一次写道:“娜内和我在这里过得很舒服,我们会回来的。”

安南在离开黄山前告诉我们:“我下次一定还要再来,而且要在山上住一个星期到10天。他还幽默地说:“你们一切都安排得很好,包括天气。” 



安南写给作者的感谢信




结 语


安南先生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两个任期内,以他的睿智思想和不懈努力,巩固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促进了多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遗憾的是,安南先生于2018年8月18日病逝于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一家医院,未能实现他重返黄山的愿望。

安南走了,他亲笔题名的黄山松树“雨伞松”永远留在了黄山。



-END-


文字| “外交官说事儿”合肥工作室供稿图片 | 作者俞爱民提供  排版 |  “外交官说事儿”合肥工作室 橙子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