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高原古国的外交生涯
作者简介
汤铭新 1960年进入外交部工作,1991年任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1993年至1996年任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1996年至1999年任中国驻乌拉圭大使,2000年至2002年任北京奥申委网站西班牙文版主编,2004年至2014年任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玻利维亚是个多姿多彩的高原古国,地形多样、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文化特色鲜明。我从玻利维亚离任,已有20余年,但在那里度过的日日夜夜却常萦绕在脑海中。
“平民总统”桑切斯
1993年4月,我赴任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4个月后,贡萨洛·桑切斯·德洛萨达当选新一届总统,我国政府派刘华秋副部长出席桑切斯总统的就职仪式。
▨ 1993年5月,汤铭新大使向萨莫拉总统(前排中)递交国书后与他亲切交谈。
当时有传闻台湾当局将派高官出席玻新总统就职仪式,并有意升级台玻关系,故国内指示我安排刘华秋特使拜会新总统,并面交江泽民主席致新总统的重要信件。
当时出席就职仪式的各国政要40余人,若想通过玻礼宾司在短短两天内安排我特使拜会总统几乎不可能,于是我向新结交的朋友莱马(玻首任驻华大使)和他的哥哥劳尔(桑切斯总统的密友,时任执政党执行书记)求助。
在劳尔的大力协助下,桑切斯总统破格会见了刘华秋特使,并透露,玻将同台发展经贸关系,但明确表示决不会接受台以金钱换取外交关系的诱惑。事实表明,在桑切斯执政的4年中,尽管台湾当局不断变换花招拉拢玻利维亚,妄想夺回这块外交阵地但都被拒绝了。
桑切斯是位学识渊博、深谙治国之道的政治家。他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言语间带着拉丁韵味的幽默感,所以玻利维亚人更喜欢用他的名字“贡萨洛”的昵称“戈尼”来称呼他,记者则给他冠以“平民总统”的雅号。
▨ 塔里哈市市长萨莫拉(右二)试骑中国捐赠的自行车后大加赞赏。
我和桑切斯总统第一次比较深入的交谈,是在1994年的玻外交部组织的外交使团向总统新教团拜会上。
当时总统问起中国援玻经济项目的进展情况,我先简单介绍了正在施工的小水电站和打井项目,而后引用中国古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来向他说明,我国的经济援助着眼于帮助受授国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
他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么多年来,外国给了玻利维亚许多援助,但都是鱼,只能暂时充饥,他们从未教我们如何捕鱼,让我们掌握技术发展起来。中国的谚语真是深刻。”
▨ 1995年国庆节前夕,玻利维亚副总统卡德纳斯(右三)出席中国文化和中玻友好关系图片展。
我和总统的第二次深谈是在1995年5月接收中方赠送军用卡车的仪式上。我向桑切斯总统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讲到邓小平那句“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名言时,总统听后连连点头称好,还跟着我重复了一遍。
此后,总统在内阁会议和许多场合讲话时,不时引用这句话,称东方哲理启示人们追求实效,值得效仿。一时间,“白猫黑猫论”在玻国广为流传,以至后来许多玻利维亚朋友直呼我为“白猫黑猫大使”。
▨ 桑切斯总统(左六)一家应邀来我使馆做客,并与汤铭新大使夫妇和使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1995年12月6日,为庆祝桑切斯夫人希梅娜访华成功,我们特邀总统一家来使馆做客。席间,希梅娜不时介绍访华期间的所见所闻,还回答了总统和她女儿的各种提问。
桑切斯幽默地对我说:“大使先生,你现在又多了一位说客。”我趁机说:“总统阁下,这又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总统夫人因去中国实地访问过,所以有着亲切的感受。”
总统说:“看来我应该把访问中国的计划提前了。”1997年3月,桑切斯总统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同江泽民主席进行了热诚而友好的会谈,两国政府签订了加强经济合作的协议,推动中玻友好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 桑切斯总统夫妇举行家宴为汤铭新大使送行
1996年8月,我到国内调任通知,立即着手安排辞行。没想到总统夫人特设家宴为我送行,这一高规格安排不仅是对我的一种殊荣,也体现了总统夫妇对中国的友好情谊。
家宴上,大家谈兴甚浓,我向总统讨教:“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上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拉美人祖辈奋斗的目标:写作一本书,种植一棵树,养育一个儿子。如此言简意赅的表述,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总统笑笑说:“的确如此,想必大使先生也听过拉美人的三句祝语:身体健康、爱情美满、钱财富足。这是拉美人现在对昔日目标的新诠释,也是一种新的追求。”我们继而谈到求真务实的理念,桑切斯总统再次提到中国的格言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的道理看似平淡,却令人信服。
晚宴结束前,我再次向总统夫妇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中国友好的情谊和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并特别强调了“夫人的作用”,说中国有句形象的比喻“妇女能顶半边天”。话音未落,希梅娜说道:“是的,夫人能顶半边天!”总统随即带头鼓起掌来,大家也相互举杯向夫人们表示祝贺。
阿依马拉新年盛典
在拉巴斯及附近地区居住的阿依马拉人,奉太阳为万物之灵,每天都会在冬至(他们称为“维尔卡左蒂”)这天,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祈求太阳尽快返回。这一天,也是阿依马拉人的新年。1994年,我应邀参加了阿依马拉年历序数为5504年的新年盛典。
这天气温极低,我“全副武装”后在月光的伴随下驱车抵达仰慕已久的蒂亚瓦纳科时,那里已是人声鼎沸,一派热闹的景象。在镇长的陪同下,于茫茫夜色中参观了蒂亚瓦纳科遗址。
▨ 蒂亚瓦纳科古城遗址位于的的喀喀湖附近、拉巴斯以西约72公里处。
2500多年前,蒂亚瓦纳科是强大的印第安帝国的权力中心,其统治范围除今玻利维亚大部分领土外,还包括秘鲁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和阿根廷西北部。整个遗迹包括金字塔、庙宇、陵墓、神坛、太阳门等一系列古建筑。
其中,我们所在的神坛是一座被称为“卡拉萨塞”的奇特建筑,它由长118米,宽112米的台面组成,周围筑有坚固的围墙,里面有阶梯通往地下内院。神坛的正前方就是著名的太阳门,其门楣是用整块巨石雕成的人形浅浮雕,造型奇特,其含义至今是谜。
镇长自豪地说,太阳门规模和设计充分证明了当时其民族在建筑学、天文学和几何学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每当冬至这天,当太阳冉冉升起,它的光芒都会准确无误地穿过太阳门的门洞正中,令人叹为观止。
镇长还说,太阳门是阿依马拉人在古代为迎接新年举行“太阳祭”的场所。这种盛大的祭祀仪式随着蒂亚瓦纳科的衰落失去了当年的光彩,但在阿依马拉人聚居的村落依然沿用。
▨ 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光芒四射,穿过太阳门的那道金光洒向祈福的人群。
突然,从人群中传出“哗”的一声,人们开始骚动起来。原来那黑沉沉的地平线上正吐出一片白蒙蒙的鱼肚色。不一会儿,朝霞辉映,天宇便成了色彩缤纷的瑰丽世界。鲜红炽热的太阳似一轮火球喷薄而出,光芒四射。当第一道曙光穿过太阳门,现场一片沸腾,人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互致祝福,喜迎新一年的到来。
直到此时,我才真正看清四周的景象:身着节日盛装的阿依马拉人和克丘亚人(南美印第安人,又称奇楚亚人)扶老携幼,背着各种供品、如水果、玉米饼、番茄片、奶酪、奇恰酒等登上太阳门神坛,期盼太阳神的福佑。人群中还有众多印欧混血人、白人及观光客,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这时,祭司宣布新年的太阳祭祀开始。他用奇恰酒点燃四堆圣火,随后进行庄严的祈祷。此时人群立刻鸦雀无声,只听到圣火的噼啪声和祭祀的诵经声。然后,虔诚的善男信女们纷纷把带来的佳肴美馔恭敬地放上祭坛,奉献给至高无上的太阳神。
▨ 身着节日盛装、背着各种供品的阿依马拉人登上太阳门神坛,祈盼福佑。
时近中午,在祭司和镇长率领下,由捧着圣火的4名儿童开道,阿依马拉人浩浩荡荡地回到自己的村落。村子早已装饰一新,彩条和气球悬挂在沿街的房舍上,高音喇叭正播放着节日乐曲。
我被邀请到村民联欢会场的主席台就座,两位阿依马拉姑娘上满一桌地道的印第安人菜肴;土豆、玉米、西红柿、干炸咸鱼、银鱼干、排骨肉、鸡杂碎汤……我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美食时,村里的男子在台下排起长队,轮流走上主席台向镇长和我敬酒。看着他们一个个以“感情深,一口闷”的姿态干尽杯中酒时,我心里直打鼓。
镇长似乎看出了我的难处,解释说:“阿依马拉人对客人敬酒是出于礼节,并非劝酒、斗酒,所以客人量力而行,不必一起喝尽,但在同最后一个人碰杯后一定要干尽,否则阿依马拉人会认为你看不起他。”我终于释然,并顺利通过了敬酒关。
▨ 每年冬至,阿依马拉人都会在蒂亚瓦纳科遗址举行盛大的仪式,庆祝传统新年。
酒足饭饱后,乐声响起,镇长宣布舞会开始。舞蹈动作看似简单,可真要合着节拍踢腿、弯腰也并非易事,我生硬地模仿着他们的舞步。阿依马拉人各个能歌善舞,看着他们唱得那么欢,舞得那么劲,我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庆新年活动一直持续到夕阳收起最后一抹余晖才告结束。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离开了他们,并在心里默默为这些淳朴的阿依马拉人祝福,愿太阳神赐予他们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公正和幸福。
-End-
图文 | 《世界知识画报》
作者 | 汤铭新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