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记忆 | 驻南期间的几件往事

金桂华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金桂华 1988年-1991年任外交部发言人;1991年-1993年任驻马来西亚大使,期间兼任我国首任驻文莱大使;1994-1997年任驻泰国大使;后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亚太安全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会长等职。


在常驻南斯拉夫期间,有几件事常留脑海。这就是游览斯洛文尼亚西南部的波斯托依那溶洞、出访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我驻南使馆的经历。


先说溶洞之游。

我驻南使馆是一个小馆,因两国关系恶化而降格为代办级,使馆人员也随之减少,不过二十余人。馆内夫妇只有三对,余者均为单身,有人戏言,不妨将“大使馆”改称“公”使馆。

我们这些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青年,埋头苦干自不待言,但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爱打乒乓球,也喜阅闲书,馆内那些藏书颇丰的图书馆使我如鱼得水。休息时大家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调侃,也是一大乐事。

记得馆内一位来自上海的厨师对我们说,一次他出门去买母鸡,因不懂塞尔维亚语,只能边上下舞动双臂边喊:“madam,madam。”售货员居然领会了意思,他也就顺利地完成了买母鸡的任务。

在南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去外地的机会并不多,附近的诺维萨德市算是一个远的去处。诺维萨德市有一座著名的大桥,名为“斯洛博达”(自由),此桥我来过数次,不幸的是该桥已于1999年被北约野蛮空袭摧毁。正因远行难得,那次参观游览波斯托依那溶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波斯托依那溶洞


溶洞在世上并非罕见,中国有名的溶洞也有不少,如桂林的溶洞“七星岩”就颇有名声。但波斯托依那溶洞是全球最大的溶洞,闻名遐尔。它全长24公里,洞高67米,洞内备有新型的列车通行,沿途还设有站台,如此规模的溶洞实在是独此一家了。那天我们参观时虽主要是步行,但也搭乘了一段列车,列车在奇岩怪石之间蜿蜒前进,情趣盎然,别具特色。

据导游介绍,波斯托依那溶洞是1818年被一个名叫鲁卡契奇的人发现的。此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地面上山峦重叠,郁郁葱葱,地面下则因亿万年流水的消蚀,形成了无数的溶洞。

在溶洞内漫步,宛如身处迷宫,神秘莫测的感觉悄然而生。一路走来,处处可见挺拔的石笋、华丽的石柱、倒悬的钟乳石等。更为奇异的是,溶洞内竟有号称“人鱼”的特种鱼类在水池内游弋。“人鱼”是两栖动物,外形奇特,貌似小蛇,因其颜色类似人的皮肤而得名,或许是此处所独有。

波斯托依那溶洞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但它也曾遭遇到可怕的厄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侵占南斯拉夫时,曾将此处用作军用仓库。正因为如此,南斯拉夫游击队曾在此处与德寇战斗过。至今,在离洞口不远之处,仍留有打仗的痕迹。



# 远眺布达佩斯


再谈访布达佩斯。

有一年,中国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商品展览会。不知是出于南、匈相邻之故,还是应我驻匈使馆之邀,我驻南使馆领导派我和另一位同志一同前往参观,兼负学习任务。这是我唯一一次到访匈牙利。

我的布达佩斯之旅是短暂的,不过是两三天而已。主要是参观了中国展览馆,并拜访了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这是一个比我驻南使馆要大得多的使馆,行色匆忙之中也未遇到什么熟人。我在参观中国展览馆时花费了不少时间,看得比较仔细,馆内展品丰富多样,反映了我国经严重的自然灾害后良好的经济复苏状况。

布达佩斯,这颗“多瑙河明珠”,以其古老而美丽使我叹服。布达佩斯原为隔岸相对的两座城市:“布达”和“佩斯”,1873年始合二为一。“布达”历史悠久,13世纪后成为匈牙利国王的常驻之地;“佩斯”虽是后建之城,但在公元3世纪时也已出现。

有如萨瓦河穿过贝尔格莱德一样,美丽的多瑙河也将布达佩斯一分为二。多瑙河上建有八座风格迥异的大桥,把南岸的布达和北岸的佩斯连接起来。布达建在多岩石的丘陵地上,有着壮观而巍峨的王宫和苍老而神秘的马加什教堂,布达的古朴静谧吸引着不少有钱人前往居住,只见幢幢豪宅隐匿在山坡绿树丛中。

佩斯则是另一番景象,它平坦开阔,商业集中,是普通老百姓居住和政府机关办公之所。入夜,布达佩斯更添妩媚,我站在明净的窗前,深深地被这迷人的夜景所吸引。布达佩斯被誉为世界各国首都中“最安静的城市”,亲临其境后深有感受。



# 1965年,作者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院内留影。图源:《从官方外交到民间外交》


还有令我难忘却也是最不愿提及的事,就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时我驻南斯拉夫使馆的那些往事。

1966年下半年,“文革”在我国内爆发,这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不可避免地也冲击了我驻外使领馆,其中也包括我驻南使馆。应该说,当时的我驻南使馆总的表现还是温和的,不像有些使馆那样极端和激烈。我驻南使馆内部仍然是康矛召代办主事,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基本上照常维持。

然而,也并非是一切如常。在大势所趋之下,我驻南使馆自然也难免搞些“破旧立新”的事。

一件事是对外宣传毛泽东思想。这是我国内外交部正式向各驻外使馆发出的重要指示。指示的具体措词记不清了,但大体的内容还有印象,它强调的是:驻外使领馆的“首要任务”是对外宣传毛泽东思想。当时我就曾对外赠送了一些《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章,但为数不算多。

另一件事是把使馆内部的装饰来个改头换面。原来馆内的墙壁上都照例悬挂一些名人的字画以求美观,这些在当时均被视为“四旧”,必欲“破”之而后“快”,好在我们秉性“保守”,不忍将其破坏,只是用毛主席语录将其覆盖,也算是“立新”了。经此改换,使馆内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了。

最为荒唐的一件事,至今忆来仍是忍俊不止,然而当时却是政治性很强的时尚之举,即是:每逢对外举行招待会时,在前台恭候和接待各国来宾的是使馆的工勤人员和司机,而代办和外交官则退居二线,在后台洗盘子和做其他原应由工勤人员做的工作,这使来宾惊愕不已。当时国内的口号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上述种种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1966年底,我和馆内其他一些同志奉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学习”。我在驻南使馆的两年多生涯就这样在一个极为奇特而又不可思议的状态下结束了。




-End-

文字 | 《从官方外交到民间外交》 

作者 | 金桂华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