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记忆 | 大使上任必做的两件事

刘彦顺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刘彦顺 曾就职于中国外交部,中国前驻波兰大使;先后在中国驻革但斯克总领事馆、驻波兰大使馆、外交部苏欧司和欧亚司工作,历任随员、三秘、二秘、一秘、政务参赞等职务;是波兰沧桑变幻的见证者,也是中波关系发展变化的亲历者。


向总统递交国书

0

向波兰国家元首瓦文萨总统递交国书,是我上任应完成的第一项使命。波兰外交部把递交国书的日子安排在5月13日。此前我拜会了波兰外交部长斯库比舍夫斯基,递交了国书的副本。


· 作者步入总统府


递交国书的仪式隆重、庄严,十分紧凑。波兰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乘坐礼车前来使馆迎接我去总统府。在总统府宽大的庭院里,波军仪仗队排列整齐,向使节举枪行注目礼。军乐队演奏中波两国国歌。

在礼宾官员们陪同下,我和使馆主要官员进入递交国书的大厅。这时我看到瓦文萨总统从对面的厅室迎面走出。我们两人面对面地走到大厅中央,停住脚步,我说了一句话:“总统先生,我荣幸地向你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先生任命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的国书。”他微笑着,接过国书,同我握手。

随后,瓦文萨总统请我到小会客厅喝咖啡和叙谈,名曰总统私人接见。参加递交国书仪式的使馆主要外交官则留在另一会客厅,自有总统府和外交部官员陪伴。按波兰礼宾惯例,总统私人接见时间不超过20分钟,到时候铃声自动响起,总统即起身送客。


· 作者向波兰总统瓦文萨递交国书


总统私人会见的小客厅果真小巧、豪华而不失典雅。瓦文萨面带笑容,以手示意,请我坐在长沙发上,他自己则在茶几对面的扶手椅上落座,以表示主人的好客和对使节的尊重。瓦文萨环顾左右,突然做了个手势,指着他右手的一把椅子说:“怎么这里没人坐啊?”然后又自言自语说:“唔,明白了,今天没有翻译。”就这样他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打开了话匣子。

他讲了波兰情况和对中波关系的看法,并请我转达他对中国国家主席的问候和敬意。他表示希望听取我的谈话,我抓紧时间,一面向他陈述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一面观察他的表情和反应。他仔细地听我讲话,不断地点头。

总统的私人接见持续半个多小时,超越了“闻铃即止”的礼宾规定。

向无名战士墓献花圈

0

根据波兰外交部有关大使上任的礼宾安排,我向瓦文萨总统递交国书后,5月13日下午即率领大使馆主要外交官前往无名战士墓敬献花圈。

无名战士墓坐落在萨斯基绿地之东、毕索茨基广场西侧。当我乘车到达时,华沙卫戍区司令早在广场东侧等候。墓前两边已布置就绪。波军仪仗队和军乐队排列在右,签字留言的纪念册摆在桌上居左;两名战士手执花圈在队列前待命。在卫戍区司令陪同下,我和我的同事排成队,踏着军鼓击打的节奏,缓缓地向前移动脚步。两名战士把花圈安放在墓碑前,我们肃立默哀。然后,我们走进拱门,听取介绍。

无名战士墓始建于1925年,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争取波兰国家复兴而牺牲的战士建立的纪念碑式的灵寝。当时萨斯基宫是波军总参谋部驻地,萨斯基宫的柱廊被选为墓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萨斯基宫毁于战火。战后,决定将萨斯基宫连环拱廊的残垣断壁作为战争和战争灾难的象征,改建成无名战士墓,纪念一战和二战期间为国捐躯的战士,于1946年5月8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无名战士墓的设计和建筑别具匠心,它巧妙地利用了萨斯基宫残存的列拱。诚如美学家所言:残缺也是一种美。这里的残垣断壁给人以震撼,它既将战争的残酷见证于外,又将神圣的肃穆藏于其中。只见墓的正中平卧着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墓石,上面镶嵌着“为国捐躯的波兰战士长眠于此”的金色大字。墓石上端,燃烧着长年不熄的圣火。墓石四周有四个铜制容器,里面存放着波兰军队曾经浴血奋战的各个战场上的泥土。廊柱上的大理石碑文记载着波兰军队参加过的历次战役的时间和地点。


· 作者向无名战士墓敬献花圈后再纪念册上签名


这里是波兰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我们聚精会神地倾听介绍,在一片寂静中感受着波兰人民的爱国深情。波兰人民没有忘记123年的亡国之痛,没有忘记争取国家复兴的苦难历程,没有忘记希特勒法西斯的欺凌和蹂躏,更没有忘记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为国家复兴和独立而洒下的鲜血。圣火在微风中摇曳,人们心中对英烈的敬仰不禁油然而生。

走出拱门,我郑重地在纪念册上签名留念,用以表达我对波兰人民和波兰人民光荣历史的尊重。




-End-

文字 | 《山河湖海话波兰》 

作者 | 刘彦顺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