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胸有大志的天才少年——周恩来(下)

那良玉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点击链接 阅读上文

胸有大志的天才少年——周恩来(上)

3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0年的春天,周恩来在堂伯父的带领下来到东北沈阳。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江南城市来到东北重镇,周恩来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不少,思想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周恩来在沈阳下了火车,一下子就被眼前的繁华惊呆了。就在周恩来到处张望的时候,伯父拉着周恩来的手,指着不远处一片洁净而繁华的地区,手指晃动着画了一个不小的范围,严肃地嘱咐侄儿说:“这一大片繁华的地区,你没事儿时不要随便去玩!”

“为什么呢?”周恩来一脸的迷惑与不解。“这里是洋人的租界,也就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如果不小心惹出麻烦,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伯父脸色凝重地教导着。

“那又为什么呢?”周恩来还是不明白,一双大眼直直地望着那红瓦白墙的漂亮公园,想不通为什么外国人住的地方中国人不可以轻易进去。

“为什么?”伯父有些伤感了,语气沉重地说道,“中华不振啊!”

“嗯?”周恩来虽然不懂“中华不振”的深刻寓意,可伯父的眼神、口吻都令他震惊不已,心中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声叹息。伯父紧紧拉着周恩来的手,匆匆绕开租界走回了家。



1912年,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成立两周年时和师生合影。前排中为周恩来。


这年秋天,伯父把周恩来送进新建的东关模范学校学习。这是清末教育维新时建立的一所比较开放的学校,共开设了修身、图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10门课程,既有中国古典气息,也融合了西方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校的老师大都是思想比较激进的热血青年,这对周恩来的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就在周恩来上学后的一天,少年的好奇心使他突然想去租界看看。他约上一个同学,瞒着伯父偷偷溜进了租界。这里的街道比别处的干净许多,只有极少的中国人在路上行走。这里有各式各样的西方建筑、五颜六色的外国国旗,还有许多手撑阳伞、领着哈巴狗散步的绅士淑女……这儿的一切都是周恩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与满处是卖儿卖女、沿街要饭的人的地方简直有天壤之别。

忽然,从前面的人群中发出一阵阵喧闹之声。周恩来拉着同学挤进人群。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正跪在地上向一个穿黑制服的中国巡警哭诉着,其情其景,惨不忍睹。可巡警一直趾高气扬地骂着,丝毫同情心也没有。原来,这个妇女的亲属被洋人的汽车压死了,她来找警察求助,可中国巡警不但不替自己的同胞伸冤,反而把受害人的亲属狠狠地责骂了一顿。围观的众人虽然愤愤不平,却没有办法,只能劝慰这个妇女,让她再想别的办法。人群中的周恩来感慨良久。此时他才真正体会到大伯父那句“中华不振”有多重的分量。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


为了了解外界的大事,周恩来自己定了一份时报。此时的东北,正处于最混乱不安的时代。1905年日俄战争刚刚结束。这场在中国土地上以中国人民为牺牲品的战争,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一年零7个月的战争中,十几万名中国的无辜百姓死于非命,使本来就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更加雪上加霜。战争的结果是日本和俄国平分了东北。

就在1910年,日本正式以武力吞并与中国仅一水之隔的朝鲜半岛,随后气焰更加嚣张,气势汹汹地直逼奉天。唇亡齿寒,这样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于是,在一片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中,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这就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奉天,群情激动。周恩来为表示积极拥护这场革命,毅然剪掉了那条象征屈辱的辫子,成了整个学校里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引得大家纷纷效仿。

他到同学何履桢家做客。何家住在奉天南郊的魏家楼子。这儿正是几年前日俄战争的战场之一。看着那象征奴役的“日本塔”“沙俄碑”,望着如泣如诉的烟龙山,听着村里老人哭诉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史,周恩来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他要找一条可以兴我中华的道路。从此,他更加发愤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向一个伟大的目标迈进。



1913年,周恩来(前排左一)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


在一天上“修身”课时,魏校长讲到“立命”一节,忽然想到了什么,便放下书本,望着满堂学子,问道:“诸生因何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一长衫少年文质彬彬地起立回答。魏校长似摇头,似点头,认为他说中了一点点。

“为帮父母记账而读书。“一个商人的儿子回答。他可能也不太满意自己的回答,有些气短。“唉!”校长叹了口气,评其“胸无大志”。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这是个官家子弟,说得气势不凡,以为自己是最正确的。

魏校长有些失望了。忽然他看见一旁认真倾听的周恩来,便叫起周恩来,问道:“你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缓缓站起,不卑不亢、昂首而立,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使得校长一愣,有些反应不过来地又问道:“为什么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提高声音说道。

“好!”魏校长欣喜若狂,如此胸有大志的学生,在他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还是第一次碰到。他微笑着拍拍周恩来的肩膀,转身对同学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许多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便成了周恩来的座右铭和奋斗目标。面对着支离破碎的祖国山河,周恩来的革命道路从这里起步了。



这是一幅周恩来将要离开就读的奉天(今辽宁沈阳)东关模范学校时,赠予同学的题词。这幅题词笔迹流畅,浸染着中华少年愿祖国强大腾飞的一片赤子之心。


学校里有一位姓高的历史老师,是位博学多才而且思想进步的优秀青年。他很喜欢周恩来的聪明与志气,常常给他讲一些救国救民的道理。他把自己的进步书刊借给周恩来读,还不时语重心长地教导周恩来:“你要爱惜每一寸光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在高老师的不断指引下,周恩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为国家献身的伟大情操不断地激励着他努力学习。

周恩来在作文和演讲上一直是学校里的拔尖人物。他犀利的文笔和善辩的口才,令同学们赞叹不已。他的作文常常被老师批上“传观”两字,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不论是学校的禁烟演讲,还是参加全市的作文比赛,他精辟的见解,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国文老师批阅周恩来的文章时,深有感触地对同事们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东北上学的3年里,另一件锻炼了周恩来的事,便是这东北的气候与饮食了。正像后来周恩来对东北大学学生所说的:“谢谢你们东北的大风、黄土、高粱米。”身材本来就很瘦小的周恩来一开始根本就无法习惯这干燥、寒冷的气候。这毕竟比湿润温和的江南差得太远了。可周恩来凭着他坚强的意志、不肯服输的性格,一直坚持在凛冽的寒风中进行体育锻炼。

东北的高粱米与大米相比实在是粗糙了许多,这使周恩来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为他以后夜以继日的繁忙工作打下了吃苦耐劳的基础。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但同情心极强,常常接济别人。他们学校里有一个老校工,负责扫地、烧水一类的杂活。周恩来常常早早地去学校帮他干活。周恩来很平易近人,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从不骄傲,依然那么容易亲近,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周恩来学完了小学的功课以后,准备去天津,上南开学校,再求发展。

4

“南开最好的学生”

1913年春天,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离沈赴津。当时的天津,有一所十分出名的学校,这就是南开。南开校风严谨,治学开明,是旧中国一所相当民主的学校。想上南开学校先要通过英文、国文、算术三门考试,要求极其严格,而且学费很高。

周恩来很想进入南开学校学习,但是他的英文过不了关。于是,周恩来先到“大泽英文、算术补习学校”补习了3个多月的英文。这年秋天,周恩来经过考试,进入了南开学校,入读一年级。



张伯苓与严修


南开学校是近代中国依照西方欧美办学方式开办的一所中学。学校有两位创办者,都很出名。一位是曾任清朝学部侍郎的严修,他思想较开明,却又带有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的遗风;另一位是曾在北洋水师学堂以第一名毕业的张伯苓,北洋水师覆灭后,他远渡重洋,曾到日本、欧美考察,主张以教育救国,他的思想明显偏向自由、民主的西方观念。

自1913年秋天起,周恩来一直在南开学校就读了4年。这里成为他迈向革命事业的起点。

刚开始上学时,他住在伯母周杨氏的家里,和伯母两人靠伯父微薄的月薪度日。伯母还时常编织一些手套等小玩意去卖,挣些零用钱补贴家用。

南开的学费非常昂贵。周恩来时常是最后交齐学费的学生。为了交学费,供自己日常生活所需,周恩来常常帮助学校刻蜡板、抄讲义,维持生活。平时,同学们都是包餐,吃得很好。可周恩来根本花不起这个钱,大多数时间都带一小罐酱到学校,就着干粮、白开水充饥。实在时间紧,他就拿几个铜板到校门外的小摊上随便买些吃的充饥。



在南开学校上学时的周恩来,只有一件夏装、一件冬装。


食用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着装了。周恩来一年到头一直是布衣布鞋,夏天是一件白色的长衫,冬天就穿一件单薄的青棉袍,外罩一件洗过不知多少次的蓝大褂,没有更多的衣服。

尽管如此,周恩来却是同学中最干净、最有风度的人。他虽然衣着简单,但十分整洁,再加上风度翩翩,在南开校园里并不显得十分寒碜。生活上的遭遇更锻炼了他艰苦朴素的作风,也激发了他刻苦读书的壮志。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入校第二年,经教师推荐,学校免除了他的全部学杂费用。这在当时的私立学校里是不多见的,足见周恩来何等突出。

周恩来对学业从不马虎。起初他的英文水平不高,所以一直努力学习英文,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中午饭后、晚上熄灯前的许多时间也都用来学习英语,还常常找一些英文原著来读。南开学校十分重视英文成绩。经过努力,周恩来的英文虽不是全校数一数二的,但也达到了上游水平。

周恩来国文和算术的成绩则相当优异。尤其是国文,他把自己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修养统统融入自己的作文之中,时常写出令老师、同学惊讶的好文章。在作文《同志论》中,他写道:“故凡同一人类,无论为何种事业,当共动作之始,必筹划全局,预计其将来,抢无穷之希望,然后按此希望之路径以前进,则其结果不致与此希望相径庭。希望者同志是也。”这显示了他完善的思想品德修养。

少年周恩来认为,自己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伟大的志向。这是他以后追随马克思主义救万民于水火的驱动力。他要救中国,这是他的“希望”。虽然他选择的希望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可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社会多么黑暗,他都不肯放弃,最终为广大人民迎来翻身的一天。

在《论名誉》一文中,周恩来写道:人应该珍惜自己的名誉,把它看作“人生第二生命”,但绝不能存“邀名之心”;而应该用正义来衡量它的轻重。正是这种正义的心,让周恩来一生都把正义放在与名誉并肩的地方,不论是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还是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正义”永远是他追求的目标。

1916年5月,在南开学校一次不分年级的作文大赛上,他以一篇《诚能动物论》震惊了整个南开校园,获得了所有老师的一致称赞。文章中,他写道:“且吾窃怪以今人之明,而终不免于欧洲血战,华人自争,使世界无宁日。丧无数人之生命脑力,以供彼一二私人指挥,其智可悯,其愚不可及也。”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他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这篇精彩的作文,经校长亲自核定后,列为全校第一名。



1914年周恩来与好友王朴山、常策欧的合影。三人在共同的志向下,常常一起探讨问题、切磋学业、锻炼身体,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周恩来不仅作文水平高,口才也是一流的。他曾两次被推选为学校三名代表之一,参加全市中等学校演讲比赛,与两位同窗一起奋斗,为南开捧回全市冠军。他的笔算速度是全校最优秀的48名学生之一,代数常常是满分。

学习成绩优异的周恩来,一直是全校学生仰慕的焦点。可他却从来没有摆过架子,而是不骄不躁。不论是在和同学的平日相处中,还是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一直谦虚和善,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人。

对老师他更是恭敬有礼。校长张伯苓常常在周日请周恩来去家里坐坐,或闲聊,或恳谈,中午还留他吃饭。张伯苓十分喜欢这个有上进心又肯下功夫的学生。他常常对家长们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



敬业乐群会干部合影,左一为周恩来。


1914年3月,周恩来和他的同学们一起组织了一个团体,起名“敬业乐群会”。办会宗旨是“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辅教科之不及”。

这个“敬业乐群会”一开始就得到了学校各级老师的支持,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给这个团体加油鼓劲,使它从开始的二十几人不断壮大,后来逐步发展为300人左右。许多校内的老师、校外人士,都来参加这个团体,为南开学校的课外活动带来了不少生气。

社团成立后,建立了智育部、稽古部、演说部和俱乐部,下设诗团、演剧团、音乐团、辩论团、国文研究团、军事研究团,搞得有声有色。

周恩来曾担任过智育部部长、稽古部部长、副会长、会长等职。任职期间,他常常组织一些辩论会、座谈会,把对现实社会的各种认识统一起来,把力图改变现实的一切力量组织起来,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更加清楚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在周恩来的带动下,同学们接触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

周恩来于同年10月主编创办了会刊《敬业》。在创刊词中,周恩来写到:“吾辈生于20世纪竞争之时代,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生于外侮日逼、自顾不暇之危急时间,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慷慨激昂之情,露于纸端。

周恩来把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敬业乐群会”和《敬业》学报之中。他曾以飞飞、翔宇、恩来等署名发表了不少文章,积累了办刊的丰富经验,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敬业乐群会”中,周恩来的组织能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但他文笔的进一步发展,达到能够针砭时弊的水准,还是在他出任《校风》总经理以后。

1915年,南开学校将自己的校刊起名《校风》,在全校内编辑发行。周恩来以他出色的才华当上了《校风》总经理一职。他对当时政治时弊的透彻见解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似乎无形中奠定了周恩来从政的基础。



1914年,南开成立最早的新剧业余演出团体“南开新剧团”。图为主要演员合影,后排左一为周恩来。


除了积极参加两种办刊活动以外,周恩来还是南开学校师生合办的新剧团成员。他曾多次参加话剧的排演,以清秀的扮相备受好评。因为当时男女不能同台演出,周恩来常常出演女性,最成功的是在话剧《一元钱》中扮演的女子。直到建国后,梅兰芳提起自己当初看《一元钱》中周恩来的表演时,还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转眼间4年的学习生活一闪即逝。经历了纷繁复杂的世事变迁,面对着旧中国领导者的软弱、外来侵略的猖狂,周恩来认定,只有具备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于是他打算继续求学。



1917年9月,周恩来(后排右一)赴日本求学,图为留日学生合影。


经过几番思量,周恩来决定去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济实力和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是一个成功的好例子。

下定决心后,周恩来开始了四处奔波。去日本留学要很多钱,可他连坐船的钱都凑不齐,更不用说去留学了。酷热的夏日里,周恩来四处寻访同学、老师、朋友,奔走于京津两地。由于他品学兼优、深孚众望,一些爱国和惜才的师友纷纷倾囊相助。严修和张伯苓也对周恩来的深造给予热情的支持。

终于,1917年9月,周恩来登上了一条商船,东渡日本。面对着未来的日子,周恩来写下了著名的七绝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End-

文字 | 《外交家的少年时代》 

作者 | 那良玉等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