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心的马来亚“嘎嘎”

邓俊秉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邓俊秉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留校任教至1977年;之后在中国驻孟加拉国使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85-1986年,任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8-2001年,先后在中国驻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使馆工作,任参赞。


马来西亚吉隆坡

(网络图)

1988年7月末,我随丈夫周刚首次出使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和沙捞越及其附近的岛屿组成。马来西亚朋友常说马来西亚是一个人少地小的国家。实际上,马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当时有人口近1800多万,相当于一个欧洲的中等国家。我对这个赤道附近的绿洲闻名已久,早在中学的地理书上就知道马来西亚热带风光美丽,物产丰富,盛产橡胶、棕油、胡椒和锡。中马建立外交关系14年来,两国关系有所发展和改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马来西亚政府对中国缺乏了解,仍有疑虑。到任伊始,我们就有了亲身体验。

抵达吉隆坡后,周刚首先关心的问题是何时递交国书。大使馆虽多次向马外交部催询,但对方迟迟不作明确答复。后经了解,问题是马最高元首公事繁忙。


到8月底,周刚和我抵达吉隆坡已一个月。我们之所以着急是因为,10月1日是我国国庆节,届时照惯例中国大使馆要以大使或大使夫妇的名义举行国庆招待会。这是使馆一年中最正式和盛大的活动,邀请的贵宾有驻在国政府部长、外交部和有关部门的高级官员、各界名流、工商巨子、各国驻马使节和夫人、华人华侨领袖,以及中国在马企业和留学生代表。请柬一般都要提前半月发出。如果周刚不能在9月中旬递交国书,就只能以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的名义发送请柬。在中国新任驻马大使已到任两个月的情况下,这将给马来西亚各界人士和外国驻马使团一个不太吉祥的信息,即中马关系至少有点不顺畅。

热心的马来“嘎嘎”

幸运的是,我们一到任就结识了马哈蒂尔总理夫人的姐姐萨丽哈女士。这位在马来西亚社交界享有盛名的“嘎嘎”(马来语:大姐)古道热肠,对中国非常友好,是中国大使馆的老朋友。9月2日,她手捧鲜花到中国大使馆来拜访我们。她身材不高,笑容慈祥,双眼炯炯有神。第一次相见,她和我们就一见如故。她热情地要我们认她为“大姐”,也亲切地称呼我为“妹妹”,还要我们不必拘礼,有事尽管去找她。

耐心等了一个多月,仍不见马外交部通知递交国书的日期,我们只得向大姐求援。萨丽哈大姐要周刚放心,还不无幽默地说:“看来外交部工作太忙,倒让阁下有机会多休息休息。不过,我想马哈蒂尔总理得知后,定会敦促外交部及时安排你递交国书,决不会延误中国新任大使出面主持国庆招待会。届时,我会亲自前来道贺。”


几天后,萨丽哈大姐托人捎来佳音,马哈蒂尔总理已亲自过问,还向她保证,决不耽误“嘎嘎”参加中国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

1988年9月16日,周刚大使向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递交国书。

9月16日,在我们抵达吉隆坡久等了整整7周后,周刚终于向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递交了国书。

萨丽哈女士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热心友好的“嘎嘎”。虽然我们在马来西亚仅仅工作了2年9个月,但这位大姐却给了我们非常可贵的帮助。她热情地将我们介绍给马来王公贵族,以及党政军商各界。她亲自引导我结识了马来西亚女士精英界和各种社会女名流组织的达官贵人。更令人难忘的是,由于她将我俩视为无话不谈的知己,我们有幸从她口中了解到一些从别处难以获悉的消息。

一次,马哈蒂尔总理突然从公众场合消失,马来西亚媒体也缄口不提。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健康情况事关重大,极为敏感,需高度保密,故社会上传闻纷纷。当时,国内很想了解内情,驻马外交使团更是急于了解真相。但是,这是件很敏感的事,难以向马方军政要员打听。幸好热心的大姐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马哈蒂尔因心脏病突发,当晚由其夫人(也是医生)亲自送往医院,并立即请一位美国名医飞抵吉隆坡为他做心脏搭桥手术。

1988年10月,马来西亚大姐萨丽哈到中国大使馆做客。

萨丽哈大姐是我们抵达吉隆坡后第一个前来拜访中国到任大使夫妇的新朋友,也是我们离任回国时前往吉隆坡机场为我们送行的最后一位老友。13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深深思念这位可敬可亲的“嘎嘎”。

2004年4月20日,马哈蒂尔前总理访华时,马驻华大使举行宴会,周刚和我应邀出席。席间,我们向马哈蒂尔询问“嘎嘎”的近况,并请马哈蒂尔转达我们对“嘎嘎”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衷心祝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姐健康长寿。

— END —

图文 |《出使友邻十三载》

作者 | 邓俊秉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