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扶贫·人物 | 三年又三年,扶贫一直在路上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用文字记录,用真情讲述。

今天的“民进扶贫·人物”系列,小萱带您认识民进广东省梅州市委会社会服务工委委员、梅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干部肖勋铭


作为一名生长在贫困家庭、在华侨资助下才读完大学的山里娃,肖勋铭对山区尤其是山区那些贫困孩子有着特别的眷顾与情结,2010年,主管单位梅州市妇联领导找他谈话,要抽调他参加扶贫“双到”驻村工作,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从此,他走上了扶贫之路。



第一个“三年”,把茶园种到一千亩



第一轮扶贫“双到”驻村是在革命老区西山村,地处丰顺县留隍镇海拔1280米高的释迦山上,全村700多人分散在13个小自然村,解放前叫“四散村”,革命部队进驻后由古大存同志改名为西山村,其中9个自然村还是泥土道路,山路崎岖陡峭,下雨时节连走路都很艰难。

进驻西山村的当晚,肖勋铭在微博上发了一首山歌:“双到扶贫西山行,路远山高饱深情,满山石头伴杂草,致富之路哪里寻?”面对着荒山野岭,他对驻村扶贫工作感到很迷茫。

后来,他在村里住上了一些时日后就有了信心,为什么呢?他走访全村贫困户时有一个发现,虽然不少西山人的房子都是很破烂的,但破烂的房子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卫生工作搞得很好,虽然只是些生活小节,但让他感受到西山人是热爱生活的。其次是看到了西山人的勤劳,他白天的走访是需要跟贫困户预约的,要不然是找不到人的,都在山里干活了。第三是经过走访论证,根据西山村高山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潮汕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的市场需求,确定了发展高山茶种植作为主要产业帮扶项目。

有了产业项目就必须有扎实的落实措施,除了免费发放茶苗和肥料、培训种植管理技术、茶叶加工制作、产品包装营销等之外,他制订了一条定期评比奖励措施,虽然加重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工作量,几乎每天都是翻山越岭,行走在贫困户的茶园之中,但是,贫困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那种发展产业的积极氛围浓起来了。

短短的三年时间,通过帮扶种植、自发种植和招商引资种植等方式,西山村高山茶种植面积从第一批帮扶茶园150亩快速发展到超过1200亩。

在西山驻村扶贫的三年,费尽不少心思,流过无数汗水,受过不少委屈,但是,付出后能收获成果,回忆都是充满快乐的。

2018年初的一个周末,他到西山村休闲回访,看到满山翠绿茶飘香,洋房林立处“茶叶加工”牌匾高挂,写下了走马西山村感悟:故地重游,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阔步五载,村民们还是给了他无限热情;收获满满,释迦岽高山茶园风景如画;扶贫模式,龙头带动农户发展的成功典范。



第二个“三年”,实现文体课零的突破


第二轮驻村扶贫工作是2013年至2015年到五华县河东镇桂岭村,全村1700多人。经过走访发现,由于田地稀少,地处偏远,主要生活来源靠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几乎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桂岭小学170多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76%,大部分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不好学、内向偏执等问题多多。

于是,他把学校教育列入扶贫工作计划,在帮扶学校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组织了《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教育支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计划》和《点亮留守的天空》等项目落地桂岭小学,设立驻校社工服务站,在恒常开展个案管理、知心信箱、小组活动和社区宣讲活动的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周末课堂,包括篮球体育、英语游戏、绘画手工、口才朗诵等课外兴趣活动,开启了有史以来桂岭小学体育和绘画课零的突破。


在桂岭村的扶贫工作早在2015年结束,但是,他跟桂岭小学孩子们的情感依然浓厚着,周末义教活动一直坚守到2017年,知心信箱和每年几次的节日主题活动一直坚持到2020年。

他的周末义教活动得到了民进梅州市委会的充分肯定,2016年至2017年先后拨出经费支持在革命老区大埔县三河镇中山学校和红军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周末义教活动,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其实,对孩子教育的帮扶是最有收获感的,这两年来,参加过教育帮扶活动的桂岭村学生已经陆续高中毕业,老支书总是第一时间向他报告桂岭村的高考好成绩,让他充分享受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好意境。


“让公益成为生活习惯”,这是他经常的分享主题,2014年开始,他与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搭建了“助学暖心公益行”爱心平台,采用“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助学模式,建立档案,入户核实,定期探访,每月资助,动态跟踪管理等等,致力于帮助五华、丰顺、梅县、平远、龙川和大埔等地的山区贫困学生在求学生涯中的生活困难和快乐成长,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截至2020年6月止,先后共有120多名特困学生获得资助,助学金额超过110万元。同时,在深圳壹基金的大力支持下,连续五年在梅州高寒山区发放“冬季温暖包”1500只,受惠困境儿童近1500人。

莫以善小而不为,点滴爱心汇成河。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他感恩奉行“助人自助”目标的团队,他们奉献周末时间,推广人人公益为理想和“施比受更快乐”的理念,公益、慈善、扶贫……他们一直在路上。

—END—


来源: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


点击了解更多民进扶贫故事

记得点赞分享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